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什么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何展开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这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核心问题。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何展开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这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又可细分为对话前提问题、对话途径问题与对话原则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跨文明研究的其他方法(如跨文明阐发研究等)都从不同层面触及到这些问题。但围绕这些问题,并只以这些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跨文明对话研究,其主导研究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 91ExAm.org活的对话等五种。
2、问答题 请分析《蕾米亚》和《白蛇传》在母题、主题、情节、人物几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及其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
相似:这两个故事的母题都是写一种奇异的爱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
相似:这两个故事的母题都是写一种奇异的爱情(人兽、人妖、人狐、人蛇等等都属于这一母题)。另外,它们的主题都表现了青年男女对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浪漫爱情的向往以及社会传统道德对这种爱情的勒杀。在情节、人物上,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人和蛇化成的女子邂逅相爱,都是在相爱后被社会传统道德的化身发现而遭到勒杀。
差异:例如在中国故事中,有青蛇这一形象,这一形象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红娘形象的变种和化身,极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另外,在中国,尽管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但最后还有一个虚幻的美好的结局(即所谓白状元祭塔和天帝惩罚法海和尚等),但在西方确实一个地道的悲剧结局。这表明了中西对于悲剧的不同态度。另外,人物也有不同,除了上面提到的青蛇以外,在中国充当道德化身的是和尚,而在西方则是哲学家,在中国男主人公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生,而在西方则是一个哲学家的弟子。这种人物安排的不同,结局的不同,表现了中西对于人生的理想、对于社会的认识,以及审美心理和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3、单项选择题 《摩罗诗力说》的作者是()。
A.梁启超
B.严复
C.鲁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名词解释 节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这种删削往往体现了译语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5、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项表明鲁迅的小说《伤逝》对《玩偶之家》的主题进行了改造。()
A、《伤逝》思考了妇女在封建家庭中的命运问题。
B、《伤逝》中的女主人公亦是从家庭中出走的。
C、《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她出走以后,不得已又回到了家中,最后葬送了自己的青春。
D、《伤逝》中并没有写到子君是涓生的玩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在文学交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是().
A.个人媒介
B.团体或环境媒介
C.文字材料媒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填空题 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比较文学导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比较文学导论
8、判断题 作家接受影响往往都是有意识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问答题 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
点 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是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它把诗学比较放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是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它把诗学比较放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越。诗学比较如果仅限于狭义的文本而不顾及广义的历史文化背景,单就个别学说或概念范畴进行比较,难免失之偏颇。这就需要把研究放在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具体的语境中去操作,真正的做到沟通和相互理解,互识、互证、互补,全面地探求它们本源性的理论内核,从而实现比较诗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人类的共同“诗心”,也就是通过诗学的比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共同规律,进而建立具有国际意义的、现代形态的一般诗学。
10、填空题 每一篇艺术作品都有(),但是不一定都能纳入某个母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题
11、问答题 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梵•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他说“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是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美国学者也认同这一点,韦勒克就认为:“‘比较文学’的另一种含义限定于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之研究。”流传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沿着从“放送者”、“传递者”到“接受者”的经过路线,着重研究作家、作品(包括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流传和变化,实际上就是在寻找放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学关系”。这就决定了流传学研究的多元文学关系特性(同时也奠定了其跨越性,即跨文明和跨国界性之基础)。
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这是与它研究的对象不可分离的。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所以注重事实,搜集确凿的资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审慎细密的考证,是流传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方法。这就形成了流传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实证性。
再者,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流传学的特征也同时决定了它的研究范围。那就是在考察构成影响的“经过路线”中,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其范围大致可以把它归纳为: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接受者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受到何种影响,及影响的内容和过程,等等。
12、单项选择题 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 确的。()
A、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B、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C、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
D、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
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填空题 《原始文化》的作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泰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泰勒
14、问答题 简述形象学中的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狂热。在这种关系形态中,注视者建构的异国形象已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狂热。在这种关系形态中,注视者建构的异国形象已完全被理想化,具有浓厚的天堂般的幻象色彩憎恶。
(2)憎恶。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在憎恶心理的驱使下,注视者在极力丑化、妖魔化他者形象时,也建构了一种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无比美好的本土文化的幻象。
(3)亲善。它与“狂热”要求的对他者的完全顺应不同,也与“憎恶”要求的对他者粗暴的同化不同,它认为他者处于与注视者既不更高、也不更低的地位,二者构成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
15、单项选择题 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是().
A.宏观性
B.可比性
C.开放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填空题 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影响关系、()和交叉关系三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价值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价值关系
17、问答题 什么是“套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
本题解 析:试题答案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汇。也由学者译为“滞定型”,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18、问答题 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理论仍有独特的贡献:
第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理论仍有独特的贡献:
第一,从文学研究的本质和作用来说,总体文学理论继承了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理想,使文学研究相对超越了民族、国家的限制,为多元文明的理解与沟通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第二,从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方面看,总体文学理论突破了当时比较文学学界实证式影响研究造成的停滞局面,是比较文学由法国学派跃进到美国学派的一座桥梁。
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理论,是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体现了人们渴望交流与沟通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人们对比较文学学科认识的不断深化。围绕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论争,其实质是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与发展方向的论争,是比较文学是否应该在不断超越中更加接近“世界文学”理想的论争。
19、问答题 跨文明阐发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跨文明原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递进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跨文明原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递进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强调阐发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第二层含义则是强调在研究当中必须要有自觉的跨文明意识、差异意识。
对等互动原则,与跨文明意识、文化差异意识密切相关。它要求坚持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立场,强调不同文明文学之间的平等地位,反对一方理论对另一方文学的垄断与独白。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阐发的对等性和互为主体性。
有效性原则,针对的是阐发研究过程当中理论与对象之间的契合性问题。在进行阐发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论是用本国的理论模式去阐发西方的文学,还是运用西方的理论模式来阐发本国的文学,都必须小心谨慎,都必须对所要采用的理论模式,对所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细致的分析,以确保阐发的可行性、有效性。
20、单项选择题 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主题和母题有何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题和母题的区分是: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题和母题的区分是: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母题是一个基本的叙事句,主题则是一个复杂句式;主题是在母题归纳之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一般来说,母题是个常项,而主题则是变量。母题的数量是有限的(有人以为只有一百多个,至多也只有几百个),而主题则是无限的。
22、单项选择题 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三标准最早是由()提出的。
A.梁启超
B.林纾
C.严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单项选择题 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的创办者是()。
A.波斯奈特
B.科赫
C.戴克斯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问答题 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西的文艺理论史上的诗学著作在思维方式和论说话语上有很大差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西的文艺理论史上的诗学著作在思维方式和论说话语上有很大差异,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只要找到对话的平台,就会发现它们讨 论的对象有许多共同和联系之处。这样看来,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就是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可以就中西的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也可以一部中国古代的著作为依据广泛地和西方其他的理论进行比较,也可以从总体上对多部著作进行系统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诗学体系的特点和实质。
25、单项选择题 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
A.索绪尔
B.乔姆斯基
C.雅柯布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问答题 什么是“文学误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学误读本来是阅读学中的概念,指偏离阅读对象本身的意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学误读本来是阅读学中的概念,指偏离阅读对象本身的意思和内容的阅读。过去常用来指称不正确的阅读,误差性阅读或阅读理解错误。比较文学中指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发送者文化的损耗和接受者文化的渗透而形成的误差。
27、单项选择题 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化意义增加的例子。()
A、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
B、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
C、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D、“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填空题 &nb sp;渊源学分为笔述的渊源,口传的渊源,印象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线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线式
29、填空题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巨著()于1979年出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管锥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管锥编
30、名词解释 平行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是在不同个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文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文学:比较文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