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价格具有灵活性,市场总是出清的,任何被私人部门理性地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名词解释 贴现与贴现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收入变换为现期收人的过程,而贴现值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收入变换为现期收人的过程,而贴现值则是未来收人贴现到现在的价值。
3、单项选择题 出哪项以外,以下均是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A.两者完全等同
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DP的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
C.GD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D.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问答题 凯恩斯和杜森贝利的消费观有什么不同,联系中国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凯恩斯的消费观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即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凯恩斯的消费观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即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人们消费绝对地受自身收入的影响;随着收入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杜森贝利的消费观被称为相对收入假说,即消费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还受别人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示范效应在消费领域会起作用;消费不仅受现在收入的影响,还受以前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棘轮效应在消费领域会起作用。
联系中国实际,学生谈消费观点,可根据其质量酌情给分。
5、问答题 简述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制约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制约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有政策滞后问题。所谓政策滞后是对经济运行采取的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对这一运行状态的滞后。产生政策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需要时间;研究和制定对策需要时间;政策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发挥作用又需要时间。由于这种时滞的存在,针对某一经济形势制定的经济政策措施到发挥作用时经济形势己经改变,甚至相反,因而限制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由于增加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如果用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结果可能因公众投资转向公债而减少私人投资,所以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人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利息率不变的条件下得到的,如果利息率随着这些因素变动而变动,则乘数不可能达到理论分析的程度。
(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会遇到政治上的阻力。例如,政府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会遭到选民的反对,而增税更会引起社会的不满。这些阻力可能使得政府不得不顾及政治目标。
6、单项选择题 假设奥肯系数是2,根据奥肯定律,如果潜在产出水平为4000单位,自然失业率为4%,实际失业 率为6.5%,那么实际产出水平为()单位。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货币供给
D.减少货币供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问答题 简述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及其启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如果经济当事人具有前瞻性的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如果经济当事人具有前瞻性的理性预期能力,政策问题就以理智对手——政府(或货币当局)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一个动态博弈的形式而出现。假设政府制定了一项最优政策,然后将它宣布给私人部门。如果该项政策被私人部门相信了,那么在随后的时期,它也许不再停留在最优状态。因为在政策被私人部门相信的新的情况下,政府发现以前根据当时的情况所制定和实施的最优政策现在已经不是最优政策了,从而存在背弃诺言改变政策或在以前所宣布的政策上做手脚的激励。 事先最优政策和事后最优政策之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时间不一致性。例如,在t时得出一个最优政策,而在t+n时期重新最优化得到另一个不同的最优政策,那么在时间t时估计的最优政策就是时间不一致的。除非政府事先对宣布的政策承诺了义务,否则最优政策将是动态不一致的,因为政府可以通过欺骗的手段改进自己的境况。由于私人部门明白这一点,时间不一致且缺乏信誉的最优政策注定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对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表明,不能赋予政府制定和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权力。由于私人部门理解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他们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化解这种时间不一致性的政策给自己可能带来的损害。因此,政府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以稳定经济的企图常常导致经济的更大的不稳定,政策是无效的。政策的不一致性理论,也为建立像预设承诺的机构那样运行的独立的中央银行提供了坚实的依据。由于信誉问题来源于政府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相机选择权,那么通过把反通货膨胀的责任转交给一个非政治性的独立的中央银行就可以克服这个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任命一个保守的反通货膨胀的中央银行家将防止过多地使用积极的相机选择性稳定政策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偏差。
9、多项选择题 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是()
A、APC+APS=l
B、APC+APS= 2
C、MPC=l—MPS
D、MPC+MPS=2
E、MPC=1/(l—MP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有什么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减少会使得经济处于&ldq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减少会使得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即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状态;短期总供给的增加将引起产量增加和价格下降。
11、判断题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中最主要的两个思想流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美元升值将会()
A、增加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B、减轻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C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增加日本的通货膨胀压力;
D、以上说法全部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单项选择题 当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GDP
B.货币供给
C.实际余额
D.非计划存货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问答题 什么因素导致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影响的时滞?这些时滞对积极和消极的政策的争论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好多家庭和公司提前做好了消费和支出计划,所以需要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好多家庭和公司提前做好了消费和支出计划,所以需要一定时间,人们总需求才会对利率调整做出反应。其结果,增加了实行积极和消极的货币财政政策的困难。因为经济并不是对政策立刻做出响应。
15、单项选择题 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判断题 内在稳定器能保持经济的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问答题 计算分析题: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3r,货币的需求L=0.2Y-0.5r,货币供给M=50。(1)求IS和LM曲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3)若政府购买增加50,求政策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由Y=C+I得IS曲线为:Y=480-8r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由Y=C+I得IS曲线为:Y=480-8r
由L=M得LM曲线为:r=-100+0.4Y
(2)联立上述两个方程得均衡产出为Y=305;均衡利率为r=22;
(3)将政府购买增加50代入IS曲线。因为乘数是4,实际代入200,即:
IS曲线为:
再联立得均衡产出Y=352,产出增加47;均衡利率r=41,利率提高19。
(4)计算政府购买增加50而利率仍为22时的均衡产出为:Y=504;均衡产出增加:504-305=199。这是利率不变时的政策效应。而上述已计算了利率提高后的效应为47。由此,挤出效应为:199-47=152。
18、问答题 假设美联储接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和自然率假说,并想使失业率接近其自然失业率。遗憾的是,由于自然失业率一直在变动,它们并不能确定自然失业率的值。你认为当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观测哪些宏观经济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知道,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有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知道,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有对应关系,当失业率接近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相对稳定。所以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是否趋于稳定,来判断是否经济在自然失业率附近。附加地,可以观测GDP和利率,来判断是总供给移动还是总需求移动。
19、单项选择题 当消费函数为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名词解释 膨胀性缺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GDP大于潜在GDP的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GDP大于潜在GDP的量。
21、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能视为自动稳定器。
A.失业救济
B.累进税
C.社会保障
D.国防开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什么会使中央银行领导人引起政治性经济周期?政治性经济周期对政策规则争论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选前,为影响选举结果,中央银行刺激经济引起政治性经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选前,为影响选举结果,中央银行刺激经济引起政治性经济周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制定规则,按照规则来实施货币政策,而不是相机行事。
23、单项选择题 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净出口=40亿元
B.NDP=4400亿元
C.GDP=3800亿元
D.GDP=4800亿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多项选择题 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某集体企业,在()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A、处分其不动产
B、处分其大额资产
C、变更法定代表人
D、变更财务主管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单项选择题 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时,适当的经济政策应当是()。
A.减少政府支出
B.降低利息率
C.使本国货币升值
D.提高利息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处于IS和LM曲线交点下方的一个点表示()。
A.自发性支出增加
B.自发性税收下降
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净税收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是()。
A.供给总是趋于过剩的
B.产出与价格水平无关
C.总需求的限制
D.由价格、资本和劳动力决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判断题 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无数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判断题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不仅在物物交换经济中成立,在货币经济中也同样成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绝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拥护萨伊定律。他们认为萨伊定律不仅在物物交换中成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因为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在两部门经济中,人们将销售产品所得到的收入用于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在弹性的利率机制的作用下,储蓄总是等于投资。因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此,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萨伊定律的表现形式就是储蓄等于投资。
30、名词解释 边际储蓄倾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边际储蓄倾向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用MPS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边际储蓄倾向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用MPS表示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经济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