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09 02:17:07


1、单项选择题 &n bsp;扁形动物的中胚层形成了(),具有贮藏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A、肌肉组织
B、实质组织
C、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
2、单项选择题 在脊椎动物的演化史中,()是首次出现于爬行动物的特征。
A.五趾型附肢;
B.羊膜卵;
C.恒温动物;
D.完全双循环。
3、填空题 今鸟亚纲可以分为()总目,()总目,()总目.
4、判断题 在人体内,肝糖原是全身性的能源而肌糖原是区域性的能源()
5、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种动物的寄生在人的肠系膜血管和肝脏附近的血管中()
A.绦虫
B.血吸虫
C.蛔虫
D.锥虫
6、填空题&nbs p; 天鹅属于()目;啄木鸟属于()目;环颈雉属于()目.
7、单项选择题 生态学一词是由下列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A.于1869年由德国进化论者海克尔提出的
B.于1942年由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的
C.于1859年由英国进化论者达尔文提出的
D.于1862年由英国进化论者赫胥里提出的
8、判断题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植物生长是通过诱导植物相关组织产生乙烯实现的()
9、单项选择题 能在无细胞系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落的是()
A.病毒
B.衣原体
C.支原体
D.立克次氏体
10、填空题 鸟类皮肤的特点为(),(),().
11、单项选择题 光镜下可见的细胞器包括()。
A、线粒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B、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12、单项选择题 蜻蜓的稚虫生活在水中,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其直肠鳃在发育过程中起源于()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胚层
D.无法确定
13、单项选择题 大草履虫的无性和有性生殖方式分别为()和()。
A、纵二分裂和接合生殖
B、出芽分裂和接合生殖
C、横二分裂和配子生殖
D、横二分裂和接合生殖。
14、单项选择题 在卵裂期,细胞中具有大量的mRNA,其作用主要是()
A.指导大量酶的合成
B.指导膜蛋白质的合成
C.指导染色体上组蛋白的合成
D.指导酶蛋白和激素蛋白的合成
15、单项选择题 怎样判断动物是属于蝾螈类,而不是蜥蜴类?()
A、尾长
B、后肢5趾
C、四肢着生于身体两侧
D、趾端无爪
16、单项选择题 猪带绦虫的幼虫为(),()具有感染能力。
A、六钩蚴、囊尾蚴
B、六钩蚴、尾蚴
C、囊尾蚴、六钩蚴
D、尾蚴、六钩蚴。
17、单项选择题 脊椎动物耳中鼓膜的功能是()
A.感受声波产生振动并传递到听小骨
B.感受声波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位听神经
C.感受声波产生听觉
D.过滤、感受声波,产生振动传递至耳蜗
18、单项选择题 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有性生殖开始是形成:()
A.孢子和孢子体
B.大配子和小配子
C.大配子母细胞和小配子母细胞
D.配子孢囊和合子孢囊
19、单项选择题 关于扁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一般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三胚层
B、发达的生殖系统
C、原肾管式的排泄系统
D、网状的神经系统
20、单项选择题 在生物进化历程中,最早登陆的植物是裸蕨,如莱尼蕨等,这一重大事件发生在()
A.寒武纪
B.泥盆纪
C.志留纪
D.奥陶纪
21、单项选择题 两栖动物的后肢骨由()组成。
A、股骨、胫腓骨、跗骨、蹠骨和趾骨
B、股骨、桡尺骨、跗骨、蹠骨和趾骨
C、肱骨、胫腓骨、跗骨、蹠骨和趾骨
D、股骨、胫骨、跗骨、蹠骨和趾骨
22、单项选择题 视丘(丘脑)是指()
A.四叠体的前二叶
B.中脑的背部
C.间脑的侧壁
D.大脑基底的神经节
23、单项选择题 环毛蚓属于()。
A、多毛纲
B、寡毛纲
C、蛭纲
D、吸虫纲
24、单项选择题 胚胎期和仔鱼的尾型为()。
A、正尾
B、原尾
C、歪尾
D、无尾
25、单项选择题 具有开放式骨盆的动物是()。
A.哺乳类
B.爬行类
C.鸟类
D.两栖类
26、单项选择题 下列与周围神经系统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运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分布在脏器的周围
C.躯体运动神经含两个神经元,而自主神经系统只含一个神经元
D.身体运动神经受大脑皮层的直接支配,而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的直接支配
27、多项选择题 胚胎发育分为那几个阶段:()
A、受精与受精卵
B、卵裂
C、囊胚的形成
D、原肠胚的形成
E、中胚层与体腔的形成
F、直接发育
28、填空题 具有完全消化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其消化道从前向后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
29、填空题 鱼类有一些辅助呼吸器官:()如(),()如泥鳅,()如斗鱼,()如肺鱼等,主要呼吸器官为().
30、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种类型的白细胞与过敏反应无关()
A.嗜碱性粒细胞
B.肥大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