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多项选择题 下列术语中()是表示植物生活型的术语。
A、高位芽植物
B、乔木
C、灌木
D、一年生植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填空题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首先提出来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坦斯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坦斯列
3、多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A、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生物量高
C、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
E、适于人类居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填空题 季相最明显的森林群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落叶阔叶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落叶阔叶林
5、单项选择题 根据地球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划分为()。
A.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
B.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
C.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
D.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问答题 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goods)和服务(services)。产品是指在市场上用货币表现的商品;服务是不能在市场上买卖,但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态系统的性能,如净化环境、保持水土、减轻灾害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有:
(1)生物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
(2)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3)调节气候;
(4)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
(5)维持土壤功能;
(6)传粉、传播种子;
(7)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
(8)净化环境;
(9)休闲、娱乐;
(10)文化、艺术素养——生态美的感受。
7、填空题 旱生植物分为()和()两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少浆植物、多浆植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少浆植物、多浆植物
8、填空题 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要实行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策略,用而有度,主要是坚持收获量小于()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净生产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净生产量
9、单项选择题 前顶极也叫()。
A.后顶极
B.先顶极
C.亚顶极
D.分顶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气相型循环物质与沉积型循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有哪些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气相型:其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气和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气相型:其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气和海洋相联系,循环迅速,具有明显的全球性。
如CO2、N2、O2和水等。气相循环与全球性三个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
(2)沉积型:矿物元素贮存在地壳里。经过自然风化和开采冶炼,从岩石中释放出来为植物吸收,并沿食物链转移,经微生物的分解再返回环境。一部分在土壤中,一部分随水汇入海洋,经过沉降、淀积和成岩作用变成岩石,当岩石被抬升并遭受风化作用时,该循环才算完成。
这类循环缓慢易受干扰。沉积循环通常无全球性影响。
11、单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中,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
A.有机物燃烧
B.沉积
C.反硝化
D.挥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问答题 简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影响植被及生态系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有纬向地带性、经向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影响植被及生态系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有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由于热量沿纬度的变化,出现生态系统类型有规律的更替,即纬度地带性。我国从南向北形成植被类型由南到北顺序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区。
(2)经度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格局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因此导致生态系统的经向变化,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化,依次分布三大植被区域:湿润森林、半干旱草原和干旱荒漠。
(3)垂直地带性: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地垂直交替。植被类型在山体垂直方向上的成带分布和地球表面纬度水平分布顺序有相应性。如热带湿润区的高山森林分布与赤道到极地的水平植被分布向比较,自平地到山顶和自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排列顺序大致相似。
13、填空题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镶嵌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镶嵌性
14、填空题 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洋
15、问答题 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
(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
(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分布的总格局。
(4)在温度因子中也不仅只平均气温,而是平均气温、节律变温、温差、积温、极端温度的综合作用。
16、填空题 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和挺水植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水植物、浮水植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水植物、浮水植物
17、单项选择题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
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出版的一部对“生存竞争”和“物种形成”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书是()。
A.人口论
B.物种起源
C.植物生态学
D.生态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论述“光”对生物的生态 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光对生物的作用主要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三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光对生物的作用主要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三个方面。
②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植物形态建成;植物对光强 www.91eXam.org形成了阳性、阴性、耐阴等适应。
③光照时间对生物的作用形成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动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兽类、短日兽类。
④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不同影响,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青光诱导植物的向光性。红光与远红光是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
20、单项选择题 以独立生活时相比,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A、2个种死亡
B、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
C、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
D、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问答题 热带雨林的分布及植被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南美洲的亚马孙盆地、非洲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南美洲的亚马孙盆地、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一些岛屿;往北可伸入我国的西双版纳与海南岛南部。
热带雨林植被特点为:
(1)种类組成极为丰富
(2)群落结构复杂:乔木分为3层
(3)有的乔木具有特殊构造:板状根、乔木叶子具滴水叶尖、老茎生花和多昆虫传粉
(4)无明显季相交替。每一种植物都终年进行生长活动
22、填空题 对生态因子具有较大耐受范围的生物,分布就比较广泛,这些生物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广适性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广适性生物
23、多项选择题 目前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类型有()
A.原有替代型
B.现有改造型
C.全新规划型
D.虚拟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4、单项选择题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核状结构
D、片状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问答题 为什么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5-6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
(1)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100%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
(1)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100%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2)各营养级同化率也不是100%,总有一部分排泄出去;
(3)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活动,消耗一部分热量。由于能流在通过各营养级时会急剧减少,所以食物链就不可能太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5-6级。
26、问答题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综和性(因子间相互制约)。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综和性(因子间相互制约)。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它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2)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 子是非等价的,其中有1-2个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明显的变化。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
(4)限定性(时段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和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
27、问答题 简述变异、选择与进化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变异的起源和选择作用是两个不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变异的起源和选择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方面。种群的变异性是进化的起点。自然选择的过程,使得每一个种群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调节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求得生存与发展。可见,种群的进化与适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稳态机制。
(2)自然选择学说,强调了选择的作用,而不明白变异的来源;反之,有的学者强调了突变的产生,而看不到选择的重要性。实际上,选择只是对遗传结构上混杂的种群有效,而对遗传上一致的则无效;换言之,没有突变也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也没有进化。
(3)选择不是对个别突变发生作用,而是对基因组合或基因型发生作用,一个或某些基因一起存在时降低生活力的突变,当它被放置在另一种不同的基因背景上时,可能会增进生活力。因此,选择只是对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有利的变异体起作用,而不顾它们以后的价值如何。
28、问答题 什么是生物群落?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定地域或生镜中的各种生物种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定地域或生镜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基本特征有:
(1)种类组成特征;
(2)外貌和结构特征;
(3)群落动态特征。
29、问答题 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有哪些,它们怎样影响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是指土壤质地、结构、容量、孔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是指土壤质地、结构、容量、孔隙度等。
(2)土壤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原料”;建造土体的“骨架”;植物矿质营养元素的最初“源泉”。
(3)土壤质地影响到土壤粘性、孔隙度,通透性,蓄水和保肥能力,抗旱力弱。壤土类土壤质地较均匀,是砂粒、粘粒和粉粒大致等量的混合物,物理性质良好(即不太松,也不太粘),通气透水,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土壤生物也较多。
(4)土壤结构能影响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比例,并从而影响土壤供应水分、养分的能力,通气和热量状况。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不仅能统一土壤中水和空气的矛盾,而且还能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从而协调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营养物之间的关系,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无结构和结构不良的土壤,主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植物根系发育不良,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动亦受限制。
30、单项选择题 种内竞争的表现有()。
A、自疏
B、寄生
C、捕食
D、变换体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农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农学:生态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