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释词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卒:聚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卒:聚集
2、填空题 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诗词曲语辞汇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诗词曲语辞汇释》
3、名词解释 词的兼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不是同时)经常具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不是同时)经常具备(不是临时)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法功能的词。
4、名词解释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释词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则:效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则:效法
5、单项选择题 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不谷
B、惠
C、令
D、陛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问答题 简要说明关于汉字起源的三种传说,并加以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我国历史上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三种:结绳说、八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我国历史上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三种: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古人认为我国上古结绳而治,如《周易?系辞下》、《说文解字?序》等。近世有些学者把结绳这种记事方式和文字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它是文字的源头。其实文字和结绳毕竟是两回事,结绳不是文字。但是,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有可能借鉴了古代的结绳。
从古到今,有不少人主张文字来源于八卦。其实,八卦不是文字,也不可能演化出成千上万的文字来。但是,不可否认,汉字的某些构形与八卦有着一些文化方面的联系。我国古代传说,黄帝时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汉字。系统的汉字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的。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出色的史官曾经对汉字的整理作出过特殊的贡献。答出三个起源,共得2分,三个评价各1分。
7、填空题 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句中,后一个“于”的词性是(),其语法作用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介词;用与被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介词;用与被动
8、名词解释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释词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遗:赠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遗:赠给
9、填空题 《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的结构特点是(),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点击查看答案
本 题答案:象形字;依样画葫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象形字;依样画葫芦
10、名词解释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1、名词解释 乐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2、名词解释 叠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ldq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中“光芒”。
13、问答题 逐(六书汉字的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会意:从辵从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会意:从辵从豕。
14、名词解释 词的活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5、名词解释 古音通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如“蚤起”,蚤通早。
16、填空题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2)词义();(3)词义();(4)词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的演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的演变
17、填空题 采取()或()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绘形象物、烘托显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绘形象物、烘托显物
18、单项选择题 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名词解释 诗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20、名词解释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21、名词解释 虚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示语法意义,表示实词和实词在语句组织中的相互关系或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示语法意义,表示实词和实词在语句组织中的相互关系或表示句子当中的语气。
22、单项选择题 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的一句是()
A、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B、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C、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D、于是秦王廷见相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3、填空题 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式和()式。
www.91exAm.org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链条;辐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链条;辐射
24、名词解释 象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25、填空题 在“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中“以”的词性是(),其语法作用是表示()某种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介词;凭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介词;凭借
26、单项选择题 “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
A、引申义
B、本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填空题 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中“于”词性是(),其语法作用是表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介词;被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介词;被动
28、名词解释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释词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孔:副词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孔:副词很
29、名词解释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释词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莫:没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莫:没有
30、问答题 是谁之过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谁的过错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谁的过错呢?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语言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语言学:古代汉语》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