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未来石油发展的领域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在地域上,扩大海上及沙漠勘探,从海上和沙漠地区寻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在地域上,扩大海上及沙漠勘探,从海上和沙漠地区寻找发现油气藏。
2.在纵向上,利用高新科技,加大深部勘探力度,从较深部位寻找油气藏。
3.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也成为前景巨大的新能源而日益受到关注。
2、问答题 在井下如何判断断层的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情况来判断。但必须区别以下两种情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情况来判断。但必须区别以下两种情况,即当地下为倒转背斜时,钻井剖面中也会出现地层重复现象,其二是当地层超覆时,也会造成地层的缺失;根据标准层标高的变化确定断层;近距离内同层厚度突变;钻井过程中的井漏、井塌等现象可作参考。
3、问答题 流饱压差与油井生产关系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流饱压差是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流饱压差是衡量油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流饱压差是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流饱压差是衡量油井生产状况是否合理的重要条件。当流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原油中的溶解气不能在井底分离,气油比基本等于原始状况。如果油井在流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下生产时,原油里的溶解气就会在井底附近油层里分离出来,油气比就升高,使原油粘度增加,流动阻力增大,影响产量。所以,要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规定在一定的流饱压差界限以内采油。
4、问答题 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动态分析的方法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动态分析的方法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
5、名词解释 穹隆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褶曲长轴与短轴之比小于2比1,近于浑圆形的背斜构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褶曲长轴与短轴之比小于2比1,近于浑圆形的背斜构造。
6、问答题 生成油气的地质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条件、古气候条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条件、古气候条件
7、名词解释 表内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现有经济技术的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现有经济技术的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流动单元:具有相同渗流特征的同一储层单元。
8、名词解释 岩层产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
9、问答题 试从大地构造观点来分析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特征及其油气聚集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张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张性盆地:以背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张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张性盆地:以背离板块活动和拉张构造为主,由于地幔上隆,地壳变薄而沉降,也可以是由于盆地形成以前,高温热流使地壳隆起,后来随着高温岩石圈热力衰减而发生沉降。
根据裂陷阶段可分大陆内裂谷盆地、陆间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根据所处的位置有孤后(间)裂谷盆地、夭折谷和坳拉槽。
压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压性盆地:多沿陆缘岩浆弧或造山带一侧分布,应力场以挤压作用为主,盆地的形成与聚散型板块活动有关。
压缩构造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弧—沟系:深海沟、火山弧(B型);褶皱冲断带、缝合带、消减带杂岩体(A型)。弧前地区:火山岛弧靠海沟一侧的地区。弧后地区:火山岛弧以后的地区。
与B型俯冲有关的盆地类型有:海沟、弧前盆地,与A型俯冲有关的盆地类型有:残留洋盆地、前陆盆地、山间盆地(缝间盆地)。
走滑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拉分盆地:转换断层:由侧向滑移(沿走向滑移断层),转换成沿倾向滑移(沿正断层或逆断层);或沿断层的水平剪切运动可以突然停止,转换成横越中央海岭的张性运动。拉分盆地的成因与转换断层和走滑移断层有关。由于强烈走滑运动使地壳弯曲,常伴有一定倾向滑动分量,在走滑断层一侧为沉降中心。可分走滑—拉分盆地:张扭性;走滑—挠曲盆地:压扭性。
10、问答题 简述碎屑岩油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方法、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依据:岩性特征(岩性及其组合)、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依据:岩性特征(岩性及其组合)、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征;
⑵对比方法: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等高程”对比法;
⑶对比步骤(程序):利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油层、连接对比线(或点—线—面)。
11、问答题 天然气可划分哪些成因类型?有哪些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生物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生物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和无机成因气。
生物成因气的特征:
生物成因气是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的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及部分CO2和少量N2。有时也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的烃气。
1)化学组成
甲烷含量大于98%,重烃含量一般小于1%,少量的N2和CO2,为典型的干气。
2)δ13C值
一般为–55~-90‰。
油型气的特征:
油型气是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以及油热裂解形成的各种天然气。包括湿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和裂解气。
1)化学组成:重烃含量大于5%,最高可达40~50%(石油和凝析气阶段);过成熟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一般小于2%。
2)δ13C值:随着成熟度的增高而增大,由石油伴生气的-55~-40‰到凝析油伴生气的-45~-30‰再到干气为≥-35‰。
煤型气的特征:
煤型气是指煤系地层中煤和分散有机质在煤化作用和再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
1)化学组成:重烃含量可达10%以上,甲烷一般占70%~95%;非烃CO2量最大,N2次之,H2S最少。
2)δ13C值:一般为-41.‰~-24.9‰。
无机成因气的特征:
无机成因气是由地壳内部、深海大断裂、深海沉积物形成,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氦气等。
化学组成甲烷占优势,非烃含量较高;δ13C值大于-20‰。
12、名词解释 旋光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使偏光面发生一定角度旋转的特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使偏光面发生一定角度旋转的特性。
13、问答题 注水开发油田按产量和含水各分为几个开发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按产量分为四个开发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发准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按产量分为四个开发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发准备到全面投产阶段
第二阶段是高产稳产阶段
第三阶段是产量递减阶段
第四阶段是低产收尾阶段
按综合含水变化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水采油阶段
第二阶段是低含水采油阶段(20%以下)
第三阶段是中含水采油阶段(20~60%)
第四阶段是高含水采油阶段(60~80%)
第五阶段是特高含水阶段(80%以上)
14、名词解释 储层非均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征储层特征的参数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征储层特征的参数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
15、问答题 盆地中三级构造单元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级构造也叫局部构造。它是在二级构造范围内的背斜、向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级构造也叫局部构造。它是在二级构造范围内的背斜、向斜和鼻状构造等等。其中背斜和鼻状构造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构造。
16、问答题 重力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力变化有两大方面,即理论重力与实际重力变化。理论重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力变化有两大方面,即理论重力与实际重力变化。理论重力值,随海平面的增高而降低,随纬度增加而增加。实际重力值,受地表下面物质组成不同而不同,密度小者的油气、煤等集中,显示负重力异常;密度大的金属矿产铁、铜、铅、锌等集中,显示正异常。
17、问答题 请简答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划分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又称为岩石圈。
地幔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构造。
地核是位于古登堡面以下与地心之间的圈层构造。
18、名词解释 角砾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具有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的砾石大于或等于50%的砾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具有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的砾石大于或等于50%的砾岩。
19、问答题 简述钻井液的类型及其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钻井液主要有水基泥浆和油基泥浆;其作用有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钻井液主要有水基泥浆和油基泥浆;其作用有三:
(1)压住高压油气水层,保证安全钻进;
(2)冷却钻头;
(3)携带岩屑。
20、问答题 交错层理按层系形态分为哪几种?各自特征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交错层理按其层系形态可分板状、楔状、槽状3种基本类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交错层理按其层系形态可分板状、楔状、槽状3种基本类型。板状交错层理的层系界面为平面,且彼此平行。楔状交错层理的层系界面也为平面,但互不平行。槽状交错层理的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
21、问答题 什么叫产量衰减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油田产量变化与时间关系为Qt=b/t2时,t是开发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油田产量变化与时间关系为Qt=b/t2时,t是开发的时间(月或年),b是常数,则单位时间的产量(吨/月,或吨/年)。产量是减速递减。这种产量的变化规律(符合n=O.5时的双曲线递减),称为产量衰减规律。多种驱动类型的油田和气田的产量变化规律符合衰减规。
22、名词解释 参数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区域勘探阶段部署的,主要了解各一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区域勘探阶段部署的,主要了解各一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石油地质特征(生、储、盖及其组合,获取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23、问答题 为什么要进行动态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油藏投入开发后,油藏内部诸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油气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油藏投入开发后,油藏内部诸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油气储量的变化、地层压力的变化、驱油能力的变化、油气水分布状况的变化等。动态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变化,找出各种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的影响。通过分析解释现象,认识本质、发现规律、解决生产问题。提出调整措施、挖掘生产潜力、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24、问答题 某油井油层中部深度为1000米,生产时在800米处测的压力为8.36兆帕,900米处测的压力为9.18兆帕,求压力梯度和油层中部流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解:
流压梯度=(Pwf1-Pwf2)/(H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解:
流压梯度=(Pwf1-Pwf2)/(H1-H2)
=(9.18-8.36)/(900-800)
=0.0082(兆帕/米)
油层中部流压(PwF.:
Pwf=9.18+(1000-900)×0.0082
=10.O(兆帕),
25、问答题 浅海陆棚相的一般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位于波基面以下,大陆坡内缘以上,水深约200米;宽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位于波基面以下,大陆坡内缘以上,水深约200米;宽缓,坡度小于4度;水动力条件随深度发生变化,潮汐作用影响极弱;生物大量繁殖,尤以底栖生物较多,但随深度加深而减少,以致藻类生物绝迹。浅海陆棚相的生物繁盛,有机质丰富,且适合大量有机质堆积,埋藏,并有利于储集岩的发育,为油气的生成和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6、名词解释 交代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物与周围溶液互相交换物质的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物与周围溶液互相交换物质的作用。
27、名词解释 自生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岩中自生矿物所具有的颜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岩中自生矿物所具有的颜色。
28、问答题 请问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后所产生的风化物有哪几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碎屑物质:包括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
溶解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碎屑物质:包括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
溶解物质: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后产生的真溶液物质。
不溶残积物:母岩在分解过程中新形成的不溶物质。
29、问答题 如何解决三大矛盾,提高采收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解决层间矛盾要细分层系或在本层系进行分层注水,分层采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解决层间矛盾要细分层系或在本层系进行分层注水,分层采油,调整分层注水量、采油量,使高、中、低渗透率油层同时都发挥作用。
解决平面矛盾除了分层注水、采油外,还要打调整井,调整完善注采系统。解决层内矛盾,就是增加水洗厚度,采用注高效驱油剂,堵塞大孔道,增大水洗厚度,注表面活性剂,调整注采层段、注水强度等。
30、名词解释 压力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的比值。压力系数>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的比值。压力系数>1.2------高压油藏
31、问答题 试论(大陆)裂谷型盆地(如渤海湾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裂谷型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1.油气生成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裂谷型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1.油气生成特征
烃源岩可以有碳酸盐岩、泥页岩,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以水生生物为主,且丰富、分布广、类型多的特点。地热梯度高,利于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
2.储盖组合特征
坳陷型裂谷在稳定沉积环境下,储集层发育规模大、横向稳定、成熟度高。断陷盆地在块断运动作用下发育规模小、横向变化大、储集层成因类型多。盖层岩石类型多,主要为泥质岩类、盐岩、膏岩及致密的碳酸盐岩。生储盖组合在裂谷前期为新生古储组合为主,断陷期为自生自储式组合为主,而裂谷后期以古生新储组合为主。
3.运移特点
裂谷盆地中油气运移既存在侧向运移又存在垂向运移,但以垂向运移为主,断裂带控制了裂谷盆地中油气田的地理分布。裂谷盆地断裂体系发育,油气纵向运移十分活跃,有多期运聚、重新分配、多期成藏的特点,油气往往沿断裂向上运移,在断裂两侧富集,纵向含油气井段长。
4.油气分布特征
裂谷盆地油气藏类型多(图9-4),主要有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坳陷型裂谷盆地中部,一般发育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断陷盆地陡坡带则主要发育滚动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洼陷带岩性油气藏发育,缓坡带则以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为主。
32、问答题 简述详探阶段主要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上查明油、气田,即查明油、气藏的特征及含油、气边界,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上查明油、气田,即查明油、气藏的特征及含油、气边界,圈定含油、气面积,提交二级探明储量,并为制定合理的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全部地质基础资料。
33、问答题 计算递减率用的“去年末标定日产”的标定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标定原则如下:
(1)以全年特别是10、1l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标定原则如下:
(1)以全年特别是10、1l、12月产油量变化趋势确定年底日产水平。
(2)应扣除年底临时放产,具有转注条件,该转注推迟到第二年一季度内转注、超过正常产油量等多产的原油。
(3)应加上年底突击性测压、压产、冬季关井以及受自然灾害临时少产的原油。
34、问答题 碳酸盐岩的盆内颗粒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酸盐岩的盆内颗粒有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与粪粒、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酸盐岩的盆内颗粒有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与粪粒、生物颗粒等。
35、名词解释 工业油气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现今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一圈闭中聚集了有工业价值油气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现今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一圈闭中聚集了有工业价值油气的油气藏。
36、名词解释 不整合圈闭(油气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剥蚀突起和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下来的不渗透性地层所覆盖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剥蚀突起和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下来的不渗透性地层所覆盖而形成的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就称为不整合油气藏。
37、问答题 什么叫油砂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平面上和纵向上相互连通的含有油、气的砂岩层,称为油砂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平面上和纵向上相互连通的含有油、气的砂岩层,称为油砂体。
38、问答题 油气层损害的机理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储层损害总的来说,不外乎在各种作业期间外来流体进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储层损害总的来说,不外乎在各种作业期间外来流体进入储层与储层中的流体、岩石表面、所含矿物相互作用或带入的固相微粒对储层的堵塞等原因造成的。
39、问答题 油藏构造剖面图有什么用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采油工作中要对油气水层发育状况,构造类型了解清楚,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采油工作中要对油气水层发育状况,构造类型了解清楚,指导采油工作。例如,保持油层压力就要考虑地层倾角,太陡的一般不宜在高部位注水;逐层分析油层动用状况和水淹状况,以便采用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
40、问答题 为什么继承性二级构造带常形成丰富的油气聚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继承性二级构造带不仅与盆地坳陷中的生油凹陷相毗邻,而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继承性二级构造带不仅与盆地坳陷中的生油凹陷相毗邻,而且更重要的是与生油凹陷同时形成并一起持续发育的.因此,它也接受了与凹陷相同时期的沉积,仅岩性和厚度等方面有所区别而已.即凹陷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而二级构造带则具备有利的储油条件,包括油、气区域运移指向上的古构造,加之储集层发育等等.因此,它常常形成高丰度的油、气聚集带.
41、问答题 如何理解整装大油田的发现依赖石油理论的大突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海相生油理论的提出,促使发现了一大批油田,但是它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海相生油理论的提出,促使发现了一大批油田,但是它有一定的局限性。
2.1941年,潘钟祥提出陆相沉积可以生油的观点,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发现了一大批新油田。
3.现阶段,已发展到石油勘探开发的中后期,要寻找新的油气藏,更需要有新的石油理论的突破。
4.好的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实践。
42、问答题 地饱压差与油田开发的关系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目前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称地饱压差。地饱压差是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目前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的差值,称地饱压差。地饱压差是衡量油层生产是否合理的重要参数。如果油田在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生产,油层里的原油就要脱气。原油粘度增高。从而降低采收率。所以在静压低于饱和压力的情况下采油是不合理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须采取措施调整注采比,恢复地层压力。
43、问答题 油气藏形成所需的良好的保存条件都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良好的保存条件也是油气藏存在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保存条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良好的保存条件也是油气藏存在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保存条件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①地壳运动对油气藏的破坏不大
②岩浆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没有影响
③水动力冲刷也没有破坏油气藏的存在。
44、名词解释 成岩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各种松散的沉积物,通过物理的和化学的作用,使沉积物逐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各种松散的沉积物,通过物理的和化学的作用,使沉积物逐渐形成坚硬的岩石。
45、问答题 晶质矿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产物。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产物。晶质矿物具有它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结晶构造,稳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并能用化学式表示。
46、名词解释 沉积有机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在还原环境中伴随其它矿物一起沉积、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在还原环境中伴随其它矿物一起沉积、保存下来的生物残留物质。(沉积物中富含有机质的环境条件是:浅海,半深湖、深湖,前三角洲)
47、问答题 长石砂岩大类的成分及含量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英含量变化大0~75%,长石含量等于或大于25%,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英含量变化大0~75%,长石含量等于或大于25%,且岩屑含量小于25%,长石成分主要是正长石,酸性斜长石和微斜长石。
48、问答题 阐述生油层的岩性、岩相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岩性特征
1.沉积岩中细粒的,如泥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岩性特征
1.沉积岩中细粒的,如泥岩、页岩、碳酸盐岩等均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泥质生油岩,另一类是碳酸盐岩生油岩。
2.作为生油岩的颜色以褐、灰褐、深灰、黑色等暗色为好,灰、灰绿色次之
3.生油层中富含生物化石或有机质
(二)岩相古地理特征
对于湖相来说,较深-深湖相是主要的生油相带。对海相来说,浅海相或潮间低能相带、潮下低能带的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具备良好的生油条件。
49、问答题 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充满水的储集层中,油气主要是靠浮力和水动力进行运移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充满水的储集层中,油气主要是靠浮力和水动力进行运移的
a)受浮力运移的条件是浮力一定要大于毛细管力。毛细管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表面张力和孔径的大小;而浮力的大小则主要受密度差和体积大小的影响。
b)在水压头的作用下,地层水流动,从而携带油气一起运移。因此,水动力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
50、问答题 简述碎屑岩油层对比步骤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
(2)利用沉积旋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
(2)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
(3)利用岩性各厚度对比单油层
(4)连接对比线
(5)制表
51、问答题 简述圈闭的组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它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储集层:具有储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它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储集层:具有储集油气孔隙空间和使流体运移能力的岩层。
(二)盖层:盖在储集层之上的、不渗透的、能够阻止油气散失的岩层。
(三)遮挡物:从各个方面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封闭条件。
圈闭的基本功能就是聚集油气,它的存在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
52、问答题 试叙述多油层砂岩油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需具备一定的储量,保证油井能达到一定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需具备一定的储量,保证油井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油层数少,厚度小,产能会低些;但层数多,厚度大,层间矛盾也会大些。因此,必需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作到两者兼顾。
②同一开发层系内的油层性质应相近,主要要求油层的渗透率相近,原油粘度相近,油层的压力和分布状况不能相差太大。
③两个开发层系之间应具有良好的隔层,保证注水开发条件下,各层系间严格地分开,防止不同层系之间发生水串,一个开发层系应是一个水动力系统。如果两个开发层系之间串通,必然相互影响其开发效果。关于隔层的厚度界线,应以保证不水串为原则。
④同一开发层系内单油层应相对集中,开采层段不宜过长和分散,以利于井下工艺措施的顺利进行。
总之,开发层系划分的粗细程度应全面考虑,不能太粗,也不宜过细。如果开发初期划分过粗,开采中往往矛盾较多,在开发中后期再来调整也很复杂。当然划得过细,钻得井很多,单井产量低,增加了油田初期的投资,地面地下管理也有困难。一个油田开发层系划分的粗细程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53、名词解释 门限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熟温度所在的深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成熟温度所在的深度
54、问答题 有体积相等的矿物标本6块,分别是石英、重晶石、方解石、斜长石、白云石和板状石膏,请回答用肉眼鉴定(包括用稀盐酸)的思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密度大小,最重的是重晶石;滴冷盐酸,能剧烈起泡的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密度大小,最重的是重晶石;滴冷盐酸,能剧烈起泡的是方解石;再滴热盐酸,能剧烈起泡的是白云石(或滴冷盐酸,粉末能剧烈起泡的是白云石);相互刻划,硬度最小的是板状石膏;剩下的,有解理的是斜长石,无解理的是石英。
55、问答题 油田开发,油田的地饱压差大可以用较大的油嘴放大生产压差开采,油层内不易脱气,可以大大提高油井产量和油田的采油速度,但油井自喷能力弱。104.什么叫油管压力?对地下动态分析起什么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管压力简称油压,它表示油气从井底流到井口后的剩余能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管压力简称油压,它表示油气从井底流到井口后的剩余能量,可以通过井口压力表测出。参数符号为Ptf,单位为兆帕。
油压的大小,与油井流压的高低有关,而流压又与油层压力大小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油压的变化来分析地下动态。
56、问答题 试对比分析油层划分对比与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差异,并简述碎屑岩油层对比成果图及成果表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油层划分对比与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差异:
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油层划分对比与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差异:
区域地层划分对比—油区内全井段对比;
油层划分对比—油区内含油井段的对比。
①划分与对比依据差异:
区域对比—如地震资料、古地磁资料、地层接触关系、古生物资料等等;
油层对比—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地球物理测井等;
②划分与对比方法差异:
区域对比—岩石地层学方法、生物地层学方法、构造学方法等;
油层对比—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等高程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法。
③划分与对比单元的差异:
区域对比—群、组、段等;油层对比—砂岩组—单砂层。
⑵碎屑岩油层对比成果图及成果表的类型有:
小层数据表:小层数据表,单层对比数据表等。
油层对比成果图:油层剖面图,小层平面图、油层栅状图等。
57、问答题 什么叫层间矛盾?如何表示矛盾大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笼统注水后,由于高中低渗透层的差异,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笼统注水后,由于高中低渗透层的差异,各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采油速度、水淹状况等方面产生的差异叫层间矛盾。单层突进系数表示层间矛盾的大小。
58、问答题 论述碎屑湖泊相与油气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深湖和半深湖亚相,地处还原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深湖和半深湖亚相,地处还原和弱还原环境,适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石油的转化,是良好的生油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暗色粘土岩可成为良好的生油岩系。浅湖亚相和湖泊三角洲亚相,地处氧化及弱氧化环境,生油条件较差,但常发育有厚度大而分布广的砂岩体,距油源区近,是油气储集的有利相带。滨湖亚相为氧化环境,因沉积厚度小,变化大,分布不稳定,缺少泥岩盖层,离生油区远,一般生储油条件都差。湖泊三角洲亚相中的三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角洲砂体是良好的储集层。
59、问答题 井组动态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注水井为中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注水井为中心,联系周围油井和注水井,研究分析以下问题:
(1)分层注采平衡、分层压力、分层水线推进情况。
(2)分析注水是否见效,生产是上升、下降还是平稳。
(3)分析各油井、各小层产量、压力、含水变化的情况及变化的原因。
(4)分析本井组与周围油井、注水井的关系。
通过分析,提出对井组进行合理的动态配产配注,把调整措施落实到井,落实到层上,力求收到好的效果。
60、名词解释 测井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61、问答题 沉积有机质的生化组成主要有哪些?对成油最有利的生化组成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沉积有机质来源提供最多的生化组成是:类脂化合物、蛋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沉积有机质来源提供最多的生化组成是: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
类脂物质的特征是抗腐力较强,能在各种地质条件下保存起来,其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最接近于石油烃,是生成油气的主要原始物质。
62、名词解释 孔隙胶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为点接触,填隙物含量少,胶结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为点接触,填隙物含量少,胶结物充填于颗粒之间孔隙中的胶结方式。胶结物为成岩期或后生期的化学沉淀产物。
63、问答题 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有那些?其相态演变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是初次运移机理中的又一核心内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是初次运移机理中的又一核心内容
两种主要观点:
——水溶相
——游离相(油相、气相)
1、水溶相运移
——指石油、天然气溶解于水中,随水一起排出烃源岩。
2、游离相运移
—---油气呈独立的油相或气相从烃源岩中排出。
油气初次运移以连续的游离烃相为主。目前大多数学者原则上同意连续烃相运移的观点并作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由原来的通过压实作用排烃发展为——连续烃相通过微裂缝排烃。这种观点又被称为混相运移,即游离的油(气)相与水相同时渗流。
相态演变方式: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决定于源岩的温度、压力、生烃量、孔隙度、溶解度以及岩石的组构等条件,也可以说是地下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主要是随源岩的埋深和有机质类型的变化而变化。Barker和Tissot提出不同埋深以不同方式进行运移的相态演变方式:
未成熟阶段,石油还未大量生成而地层孔隙度又较大,源岩中含油饱和度很低只可能以水溶相运移;
成熟阶段后,生油量大大增加,孔隙度又较小,源岩中的含油饱和度变大以致超过临界运移饱和度而发生连续油相运移;
在高成熟的湿气阶段,石油可以呈气溶相运移;
深处石油发生热裂解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可以产生游离气相和扩散相运移。
总之,初次运移相态随埋深的演变规律主要是水溶相—油相—气溶相。
64、名词解释 压力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压力波在空间能够扰动的范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压力波在空间能够扰动的范围。
65、名词解释 石油的凝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液态石油凝固成固态的最高温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液态石油凝固成固态的最高温度。
66、名词解释 岩心收获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67、问答题 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岩作用、热力和生化作用、渗析作用、剥蚀作用与测压面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成岩作用、热力和生化作用、渗析作用、剥蚀作用与测压面的影响、构造作用、流体密度差异
68、问答题 二次运移中油气的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色层效应
二次运移中,石油的高分子量成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色层效应
二次运移中,石油的高分子量成分以及极性成分易被矿物表面吸附,轻烃和无极性成分可自由通过。色层效应的结果使石油的胶质、沥青质、卟啉及钒镍等重金属减少,轻组分相对增多,在烃类中烷烃增多,芳烃相对减少,烷烃中低分子烃相对增多,高分子烃相对减少。表现为密度变小、颜色变淡、粘度变小。
2、氧化作用
二次运移中依具体介质环境的变化,还可发生脱气、晶出等其他效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氧化作用,它可使石油的胶状物质增加,轻组分相对减少,环烷烃增加,烷烃和芳烃相对减少,密度、粘度也随之加大,其效果大致与色层效应相反。不过二次运移中的氧化作用通常要被色层效应所抵消,只有当石油接近地表或当大气借助于断层或地层水而与石油沟通时,氧化作用才可占优势。
69、问答题 地质图应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图名;图的内容如地面所出露的地层、岩性、断层、构造形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图名;图的内容如地面所出露的地层、岩性、断层、构造形态规模大小、延伸方向等;比例尺;图例;责任图签等。
70、名词解释 盖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称为盖层。
71、名词解释 大陆边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大陆至大洋深水盆地之间的地带,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大陆至大洋深水盆地之间的地带,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
72、问答题 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分为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又进一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又进一步分为继承色和自生色。继承色主要取决于岩石中所含矿物碎屑的颜色,常为碎屑岩所具有;自生色是在沉积成岩阶段由自生矿物造成的,为大部分粘土岩、化学岩所具有;次生色是在沉积岩形成后由于次生变化而产生的。次生色常沿裂隙、孔洞和破碎带分布,呈斑点状。原生色分布均匀、稳定,且与岩层的界线一致。
73、问答题 根据哪几方面的标志可综合判断井下是否有断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井下地层的缺失和重复;相邻井标准层标高的突然变化;近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井下地层的缺失和重复;相邻井标准层标高的突然变化;近距离内同层厚度突变;钻井过程中的井漏井塌现象。
74、问答题 说出五种主要的录井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岩屑录井
(2)岩心录井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岩屑录井
(2)岩心录井
(3)泥浆录井;
(4)气测录井;
(5)钻时录井;
(6)荧光录井;
(7)井壁录井。
75、问答题 河流相有哪些亚相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牛轭湖亚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牛轭湖亚相。
76、问答题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颜色,
2.密度和相对密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颜色,
2.密度和相对密度,
3.粘度,
4.凝固点,
5.导电性,
6.溶解性,
7.荧光性,
8.旋光性。
77、问答题 什么是测井相?可以用那些方法进行测井相研究,进一步分析沉积微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概念,利用测井曲线形态要素、星形图等半自动化和计算机全自动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概念,利用测井曲线形态要素、星形图等半自动化和计算机全自动化及地层倾角测井解释成果进行研究。
78、问答题 “坳陷”的概念指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拗陷的概念从现代构造看它是复向斜或地堑;从古构造角度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拗陷的概念从现代构造看它是复向斜或地堑;从古构造角度看,它是一定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故沉积厚度最大;第三层意思它是沉积中心。
79、问答题 直立断层在构造图上的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盘的构造等高线在断层线处不连续;同高程的等高线在断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盘的构造等高线在断层线处不连续;同高程的等高线在断层线上发生明显的错动;并只有一条断层线(即没有重复和空白现象)。
80、问答题 简述钻井过程中取心井段的确定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预计可能有油气层存在的井段;
(2)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预计可能有油气层存在的井段;
(2)主要地层分界线或标准层存在的井段;
(3)需要解决地下构造问题的井段;
(4)完钻井底取心。
81、名词解释 断层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断层圈闭是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断层圈闭是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聚集油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
82、问答题 碎屑岩的油层对比单元划分为哪几类?各类型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油层、多旋回是我国陆相碎屑岩油气层的固有特征,根据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油层、多旋回是我国陆相碎屑岩油气层的固有特征,根据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一般可将油层对比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四级、油层单元级次越小,油层特性一致性越高,垂向连通性真好。
1)单油层:又称小层或单层,是含油层系中的最小单元。单油层的岩性和储油物性基本一致,具一定的百度和分布范围,单油层间应有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连通面积。
2)砂岩组:又称砂层组、复油层,是若干相互邻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同一砂岩组内的油层其岩性特征基本一致,上、下均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
3):油层组:油层组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岩组组合而成。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作盖,底层,且分布于同一岩相段之内,岩相段的分界面即为其顶、底界。
4)含油层系:是若干油层组的组合。同一含油层系的油层,其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含油层系的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且一致性。
83、问答题 简述钻井的种类及其各自的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参数井任务是在区域勘探阶段,获取区域地层剖面、岩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参数井任务是在区域勘探阶段,获取区域地层剖面、岩性特征、生、储盖层以及各种参数资料,(包括生油层的地化指标和储集层的物理参数等)。
2.探井任务是在工业勘探阶段,寻找油、气田和查明油、气田3.生产井任务是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为了采油或注水所钻的井
84、问答题 简述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圈闭的有效性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的实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圈闭的有效性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的实际能力。
控制圈闭有效性的因素有:
a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的对应关系:形成时间早于运移时间
b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源区的关系:圈闭于油源区附近
c圈闭位置与油气运移通道的关系:圈闭位于运移通道上
d水动力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相对稳定的水动力环境,保存条件好
e圈闭有效容积与保存条件对圈闭有效性影响:圈闭有效容积大
85、问答题 简述普查阶段主要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从区域出发,了解区域地质概况,划分构造单元,查明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从区域出发,了解区域地质概况,划分构造单元,查明生、储、盖组合情况,特别是生油和储集条件,评价区域含油、气远景,指出有利于油、气聚集的二级构造带,为进一步开展详查工作找出有利地区,并估算六级远景储量
86、问答题 综合递减与自然递减的关系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综合递减与自然递减有如下关系:
(1)由计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综合递减与自然递减有如下关系:
(1)由计算公式得知,计算自然递减时减去了老井措施累积增产油量。这就是说,综合递减与自然递减之差表示挖掘生产潜力去弥补了的那部分自然递减。
(2)自然递减率与综合递减率之差越大,说明老井措施增产越多,挖潜效果越好。
(3)自然递减率越小,表示生产越主动;自然递减率越大,表示稳产难度越大。
87、问答题 什么叫平面突进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注水线推进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注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叫平面突进系数。它反映油层在平面上渗透性的差别。平面突进系数越大,平面矛盾越突出,扫油面积越少,最终采收率也就越低。
平面突进系数=最大的水线推进距离/平均水线推进距离
88、问答题 你怎样理解沉积相概念?举例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相是沉积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相是沉积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相”与环境密切相关。一定的沉积环境具一定的沉积特征,即形成一定的沉积相组合。反之一种特定的沉积相组合,又是在特定的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它“标记”了特定的沉积环境。例如: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因频繁改道分叉、迁移、冲刷,故在剖面中反映出冲刷面频繁出现。故它“印”有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环境“标记”。
89、问答题 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分成哪几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已开发探明储量
②未开发探明储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已开发探明储量
②未开发探明储量
③基本探明储量
90、问答题 生储盖的组合类型有几种,其中哪一种组合最有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储盖的组合类型有正常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储盖的组合类型有正常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其中,正常式即旋回式生储盖组合最有利。
91、问答题 井下断层存在的可能标志是什么,应用这些标志应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就是地层的连续性被打破,诸如地层的重复、缺少、杂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就是地层的连续性被打破,诸如地层的重复、缺少、杂乱排列等等;
其次是看到断层碎屑;
其他的一些断层的经典标志在井下可能不会太显现;
2.(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在这个阶段,埋藏深度较浅,温度、压力较低,有机质除形成少量烃类和挥发性气体以及早期低熟石油以外,大部分转化成干酪根保存在沉积岩中;
(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这个阶段产生的烃类已经成熟,在化学结构上显示出同原始有机质有了明显区别,而与石油却非常相似;
(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凝析气和湿气大量形成,主要是与高温下石油裂解作用有关,二石油焦化及干酪根残渣热解生成的气体量是有限的;
(四)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已形成的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强烈裂解,变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残渣在析出甲烷后进一步浓缩,成为沥青或是次石墨。
92、问答题 简述影响裂缝发育的构造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控制裂缝的构造因素,主要是作用力的强弱、性质、受力次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控制裂缝的构造因素,主要是作用力的强弱、性质、受力次数、变形环境和变形阶段等。一般情况是受力强、张力大、受力次数多的构造部位裂缝发育,相反则差;同一碳酸盐岩中,在常温常压的应力环境下裂缝发育,在高温高压下则发育较差;在一次受力变形的后期阶段,裂缝的密度大、组系多,前期阶段相应的较小或少。
93、问答题 鼻状构造在构造图上的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等高线三面封闭,一面不封闭;一端倾伏,而另一端开启;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等高线三面封闭,一面不封闭;一端倾伏,而另一端开启;有半背斜构造特征。
94、问答题 根据井的资料编制油藏构造剖面图有几个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步骤如下:
(1)选择剖面方向和位置。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步骤如下:
(1)选择剖面方向和位置。
(2)画出地形和井位。
(3)画出各井井身,地层分界线和油气水层位置。
(4)画出断层线。
(5)连接各井地层、油气水层相应的界线,即构成油藏构造剖面图。
95、问答题 影响碳酸盐岩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纵向剖面上,裂缝往往发育在一定层位,主要受岩性控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纵向剖面上,裂缝往往发育在一定层位,主要受岩性控制;在平面上,裂缝往往发育在构造的一定部位,主要受构造条件控制。
a)影响裂缝发育的岩性因素主要决定于岩石的脆性。而影响岩石脆性的有岩石成分、结构、层厚及其组合等。
b)控制裂缝的构造因素,主要是作用力的强弱、性质、受力次数、变形环境和变形阶段等。一般情况是受力强、张力大、受力次数多的构造部位裂缝发育,相反则差。
96、问答题 什么是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油地质学:又称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油地质学:又称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油气藏。
97、名词解释 微体古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古生物中,将那些个体微小,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研究的古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古生物中,将那些个体微小,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研究的古生物或其某一部分器官。
98、问答题 油气聚集单元与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大地构造单元----油气聚集单元
2.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大地构造单元----油气聚集单元
2.沉积盆地----含油气盆地
3.一级:坳陷、隆起----含油气区
4.二级:长垣、凸起
背斜带、凹陷------油气聚集带
5.三级:背斜、鼻状构造----油气田
6.圈闭----油气藏
99、问答题 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大地构造条件
为了确保有机质不断堆积、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大地构造条件
为了确保有机质不断堆积、长期处于还原环境,并提供足够的热能供有机质热解需要,地壳必须有一个长期持续下沉,以及沉积物得到相应补偿的构造环境。只有盆地的下降速度与沉积速度大致相当时有机质才有可能大量堆积和保存,才有利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这种大地构造环境主要分布在:板块的边缘活动带,板块内部的裂谷、坳陷,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山间盆地。
2.岩相古地理条件
在海相环境中,主要有浅海区,三角洲区,滨海区,深海区,大陆架,海湾及澙湖。其中浅海区及三角洲区是最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古地理区域。
大陆环境中,主要有深水、半深水湖泊,浅水湖泊和沼泽地区。其中深水、半深水湖泊是陆相生油岩发育区域。
100、问答题 三角洲有哪些沉积相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上平原亚相(水上分流河道、水上天然堤、决口扇、水上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上平原亚相(水上分流河道、水上天然堤、决口扇、水上沼泽、水上湖泊微相);水下平原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缘席状砂、远砂坝、河口砂坝);前三角洲亚相。
101、问答题 油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包括宏观非均质和微观非均质
(2)宏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包括宏观 非均质和微观非均质
(2)宏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砂体形态、分布、砂体类型
(3)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岩石孔隙结构、孔喉的配置、渗透率、胶结类型、胶结物含量
102、问答题 怎样用三角网内插法绘制等值线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井位图上把绘等值图的数据标在每口井的旁边,把相邻最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井位图上把绘等值图的数据标在每口井的旁边,把相邻最近的井位用铅笔连成三角井组,构成三角网(注意连三角网时,连线不能交叉);再用内插法确定两口井之间连线上内插值点;然后再把相同内插值点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绘成了等值线图。
三角网法适用于绘制各种类型的等值线图,制图前,应准备一张井位正确的底图。
103、名词解释 油气聚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在圈闭中不断汇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在圈闭中不断汇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104、名词解释 折算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折算压力系指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可利用静水压力公式导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折算压力系指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可利用静水压力公式导出。为了对比油臧上各井头的大小,应将所有的井都折算到同一个基准面上。
105、名词解释 滚动勘探开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对于复式油气聚集带(区)或复杂油气田,从评价勘探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对于复式油气聚集 带(区)或复杂油气田,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全面投入开发阶段,在采取整体控制的基础上,勘探一块,开采一块,评价勘探与油田开发紧密结合、交叉进行的一套工作方法。
106、名词解释 短轴褶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褶曲长轴与短轴之比为5比1至2比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褶曲长轴与短轴之比为5比1至2比1。
107、名词解释 沉积时间单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相同沉积环境下,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同时沉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相同沉积环境下,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同时沉积。
108、问答题 简述预探阶段主要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发现油、气田,确定含油、气层位及其工业价值,并初步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发现油、气田,确定含油、气层位及其工业价值,并初步圈定出含油边界,计算出三级概算储量,为油田详探提供含油、气面积。
109、问答题 试述综合开采曲线的编制方法及用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综合开采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座标,以月产油、月注水、注采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综合开采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座标,以月产油、月注水、注采比、累积产油、累积注水、地下亏空、静压、平均油阻、油水井开井数、日产油、日产液、日注水、综合含水;平均流压、平均单井日产量、气油比为纵座标的关系曲线。利用开采曲线。可以分析了解以下问题:
(1)了解和掌握油田区块的开发形势和变化趋势。
(2)分析油田驱动类型的变化。
(3)观察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效果。
(4)分析增产效果。
(5)划分开发阶段,预测油田动态。
110、名词解释 生产压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的差值叫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的差值叫生产压差,又称采油压差。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
111、问答题 什么是水驱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驱指数是指每采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立方米/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驱指数是指每采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立方米/吨。它表示每采出1吨油与地下存水量的比例关系。指数越大,需要的注水量越大。
水驱指数=(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油量
112、名词解释 开发层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一些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为具备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上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一些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为具备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上下又被不渗透层分割,而适宜于一套井网开发的一套油层。
113、问答题 反映暴露环境的构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泥裂、雨痕、鸟眼构造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泥裂、雨痕、鸟眼构造等
114、问答题 划分开发层系应考虑哪些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矿场地质因素
②生产动态因素
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矿场地质因素
②生产动态因素
③技术工业因素
④经济因素
115、问答题 论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试述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成烃是个连续过程,分四个阶段:
A、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成烃是个连续过程,分四个阶段:
A、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成岩作用阶段。在深度0~1500米,T<60℃、低压条件,以细菌活动为主,原始生物有机质通过水解、微生物酶作用变成可溶生物单体有机质。
B、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在深度>1500-200m,温度:60℃~180℃,粘土矿物作为催化剂,对有机质的吸附能力加大,加快了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速度,降低有机质成熟的温度。
热催化作用结果:长链烃类裂解成小分子烃,烯烃含量相对减少,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量相对增多。
C、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在H:>3500~4000m,T:180℃~250℃。大量C—C链断裂及环烷烃的开环和破裂,液态烃急 剧减少,C25以上趋于零,C1~C8的轻烃将迅速增加。
D、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在H>6000~7000m,T>250℃。石油潜力枯竭,残余的少量烷基链,已经形成的轻质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在高温下继续裂解形成大量的热力学上的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的结构进一步缩聚形成富碳的残余物质——碳沥青或石墨。
对不同的沉积盆地而言,由于其沉降历史、地温历史及原始有机质类型的不同,可能只进入了前二或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的深度和温度界限也可能略有差别。此外,由于源岩有机显微组成的非均质性,不同显微组成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差别,决定了有机质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生烃界线,不同演化阶段可能存在不同的生烃机制。
116、名词解释 油气成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沉积物当中的有机质,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在细菌、催化剂、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沉积物当中的有机质,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在细菌、催化剂、温度、放射性等各种作用下,经历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变质阶段,陆续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117、名词解释 砂岩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某一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岩性和分布特点,且以砂质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某一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岩性和分布特点,且以砂质为主的沉积岩体。
118、名词解释 静水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静水柱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静水柱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119、问答题 简述油气运移的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据目前认为,油气在地下的运移方式主要有两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据目前认为,油气在地下的运移方式主要有两种。
(1)渗滤: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滤。它是由于压力差的存在所引起的
(2)扩散:物质的分子运动,使其在各个方向上的浓度都趋于平衡的现象,称为扩散。它是由于浓度差的存在而引起的
120、名词解释 油气藏高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油气藏顶到油气水界面的最大高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油气藏顶到油气水界面的最大高差。
121、名词解释 极限水油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之比值叫水油比,参数符号为WOR,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之比值叫水油比,参数符号为WOR,单位为无因次量。
水油比=日产水量(吨)/日产水量(吨)
当水油比达到49时,称为极限水油比。这意味着油田失去实际开采价值。
122、问答题 试叙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宏观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宏观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
②微观非均质性(孔隙喉道的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
③流体非均质性
④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
⑤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123、名词解释 评价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在已获工业性油气流的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在已获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详细查明油气特征,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经济价值,计算探明储量等而钻的探井。
124、问答题 试述压力降落法计算天然气储量的适用条件及影响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适用条件:气藏开采到一定阶段,获一定数量产量、压力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适用条件:气藏开采到一定阶段,获一定数量产量、压力资料;
开采期间气藏容积不变的纯气驱气藏;
边缘有含油气带时,将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整个气藏互相连通。
⑵影响因素:单位压降采气量非常数(如边水或底水供给、低渗透带补给、异常高压、反凝析作用等);测压和计产不准确;井身质量不达标。
125、问答题 简述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主要作用及其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在覆盖区和海、湖地区广泛采用的勘探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在覆盖区和海、湖地区广泛采用的勘探方法。
分为地球物理勘探法和地球物理测井法
126、问答题 简答矿物的集合体形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矿物的集合体形态主要有:
显晶质集合体: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矿物的集合体形态主要有:
显晶质集合体:
(1)、规则集合体
(2)、不规则集合体,如粒状、针状、片状集合体,晶簇等。
隐晶质集合体:
(1)、分泌体:晶腺、杏仁体。
(2)、结核体:可分为豆状、肾状和鲕粒状
(3)、钟乳状体,被膜,土状体。
127、问答题 含油气盆地内划分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地层的层序、厚度及变化规律;基底的时代、结构、岩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地层的层序、厚度及变化规律;基底的时代、结构、岩性、起伏及断裂情况;基底以上的沉积地层的构造形态,形成时期、分布规律;区域构造发展史;构造变动的成因类型。
128、问答题 粘土稳定剂稳定粘土的机理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粘土稳定剂稳定粘土的机理是很复杂的,但总的来说,都是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粘土稳定剂稳定粘土的机理是很复杂的,但总的来说,都是利用粘土表面化学离子交换改变结合离子,或破坏离子交换能力,或破坏双电层离子云之间的斥力,以防止粘土膨胀或分散迁移。例如,在常用的粘土稳定剂氯化钾溶液中,钾离子的直径为2.7A,与粘土表面的交换点孔穴大小相当,而能牢固地在粘土表面吸附,防止粘土膨胀迁移;而羟基铝是带正电荷的多核离子,这种离子带有六个或更多的电荷,它能紧密地吸引粘土表面上的负电荷与粘土形成八面体结构,而阻止粘土的膨胀与分散。
129、问答题 碳酸盐岩裂缝发育与何因素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岩石的脆性程度有关、与岩石层理厚薄有关、与岩层所处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岩石的脆性程度有关、与岩石层理厚薄有关、与岩层所处的局部构造位置有关。
130、名词解释 压力梯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131、问答题 简述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几种,其中最广泛发育的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五类:成岩裂缝、构造裂缝、成岩-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五类:成岩裂缝、构造裂缝、成岩-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和缝合线。其中最广泛发育的是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
132、问答题 简述生油层的岩相古地理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于湖相来说,较深-深湖相是主要的生油相带。对海相来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于湖相来说,较深-深湖相是主要的生油相带。对海相来说,浅海相或潮间低能相带、潮下低能带的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具备良好的生油条件。
133、问答题 论述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整合面上下有丰富的油气聚集,聚集在不整合面之下的比之上的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整合面上下有丰富的油气聚集,聚集在不整合面之下的比之上的更多(如:基岩油藏、潜山油藏),其原因:
长期的风化剥蚀使孔隙性增强。不整合代表曾经长期上升、风化、淋滤、溶蚀,形成了大量的裂缝、溶孔、溶洞,为油气极好的通道或聚集空间。
不整合常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不整合面孔渗高,为油气渗流的最佳通道;不整合面常凹凸不平,上面覆盖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差异大,易产生次生孔隙;不整合面上常有风化残余碎屑,固结后为高孔渗的岩石;不整合代表了一次区域性构造运动,使地层产生变形,促使油气运移;不整合面面积较广,延伸长,可使油气作长距离运移。
不整合是联系生油岩和储集岩的桥梁。由于不整合面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且为沉积间断面,所以它能将距离较远或时代相差较远的生油岩和储集岩联系起来。
不整合面常是大范围的沉积间断,岩相突变界面,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遮挡面,形成不整合圈闭和油气藏。
134、名词解释 储集单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划分与对比中,将这种在剖面上按岩性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划分与对比中,将这种在剖面上按岩性组合划分的、能够集体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单元称为念念单元。
135、问答题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相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相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饱和烃占25—70%,芳烃占25—60%。含蜡量低,含硫量高,V/Ni>1,碳同位素δ13C值>-27‰。
陆相以石蜡型为主,饱和烃占60—90%,芳烃占10—20%。含蜡量高,含硫量低,V/Ni<1,碳同位素δ13C值<-29‰。
136、问答题 简答相分析的基本思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沉积岩特征→推断沉积过程→确定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沉积岩特征→推断沉积过程→确定沉积环境(沉积相)。
137、名词解释 接触胶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主要分布于颗粒彼此接触之处的胶结方式。
138、名词解释 门限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时的温度,也称成熟温度。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时的温度,也称成熟温度。
139、问答题 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性质的好坏取决于哪些因素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矿物颗粒的耐风化性;其二,矿物颗粒与流体的吸附力大小。一般性质坚硬、遇水部溶解、不膨胀、遇油不吸附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砂岩,其储集性好;反之则差。
(2)碎屑颗粒分选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
(3)碎屑颗粒的圆球度
一般颗粒球度越好,其孔隙度、渗透率越大。
(4)胶结物的性质和多少
胶结物含量高,则储集性质变坏。碎屑岩的四种胶结类型中,其中接触式胶结的储集性质最佳。
140、问答题 何谓油层对比?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油层对比有何异同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概念,两者所需资料、程序和具体工作基本相似,但划分和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概念,两者所需资料、程序和具体工作基本相似,但划分和对比的单元不同,其对比界限不同。
141、问答题 什么叫注采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注采比(IPR)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注采比(IPR)是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值。它表示注采关系是否达到平衡。
注采比=注入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产出水体积]
注采比分月注采比和累积注采比。累积注采比(CIPR),用累积注水量、累积采油量、累积产水量代入公式即可求得。
142、问答题 解放后我国石油工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阶段:1949年——195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阶段:1949年——1958年
油气勘探重点在西部地区,56年5月发现克拉玛依、四川的扬高寺气田,56年12月发现鸭尔峡油田。
第二阶段:1959年——1978年
勘探重点由西部转向东部,1959年9月26日,发现了大庆油田,1963年发现胜利油田,1964年发现大港油田,1965年发现江汉油田,1967年发现下辽河油田,1970年发现长庆油田,1971年发现南阳油田,1975年发现任邱油田,1975年发现中原油田。
第三阶段:1978年12月——现在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面向海上,进军国际石油市场。
发展东部:东部油田继续增储上产,寻找隐闭油气藏。
发展西部: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等大油田的相继建成,……
面向海上:发现海上大陆架,查明近海盆地的油气概况,有近10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储量主要在渤海4亿多吨,珠江口4亿多吨,北部湾1亿多吨;气主要在琼东南,东海、辽东有少量的气,……。深部海域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存。
进军国际石油市场:自1992年以来,先后在秘鲁、加拿大、苏丹、委内瑞拉、马六甲、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合作项目或股权,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南美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还在继续进行。
143、名词解释 母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先于沉积岩而成的岩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先于沉积岩而成的岩石。
144、问答题 常见的矿物断口形态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矿物断口形态有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断口;参差状断口和平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矿物断口形态有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断口;参差状断口和平坦状断口。
145、问答题 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地壳运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
地壳运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地壳运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
地壳运动对油气藏的破坏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地壳抬升,盖层遭受风化剥蚀,盖层封盖油气的有效性部分受到破坏,或全部被剥蚀掉,油气大部分散失或氧化、菌解,造成大规模油气苗。如西北地区许多地方的沥青砂脉。
2)地壳运动产生一系列断层,也会破坏圈闭的完整性,油气沿断层流失,油气藏破坏。如果断层早期开启,后期封闭,则早期断层起通道作用,油气散失;而后期形成遮挡,重新聚集油气,形成次生油气藏或残余油气藏。如勃海湾盆地的“华北运动”,以块断活动为主,产生大量的断层,这些断层破坏了原有圈闭及油气藏的完整性,使油气重新分布,同时也导致次生油气藏的形成。
3)地壳运动也可以使原有油气藏的圈闭溢出点抬高,甚至使地层的倾斜方向发生改变,造成油气藏的破坏。
2.岩浆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条件的影响
岩浆活动时,高温岩浆会侵入到油气藏,会把油气烧掉,破坏油气藏。而当岩浆冷凝后,就失去了破坏能力,会在其它因素的共同配合下成为良好的储集体或遮挡条件。
3.水动力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
活跃的水动力条件不仅能把油气从圈闭中冲走,而且可对油气产生氧化作用。
所以在地壳运动弱、火山作用弱、水动力条件弱的环境下才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146、问答题 单井动态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井动态分析,主要是分析工作制度是否合理,生产能力有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井动态分析,主要是分析工作制度是否合理,生产能力有无变化,油井地层压力、含水有无变化,分析认识射开各层产量,压力、含水、气油比、注水压力、注水量变化的特征,分析增产增注措施的效果,分析抽油泵的工作状况,分析油井井筒举升条件的变化、井筒内脱气点的变化,阻力的变化,压力消耗情况的变化,提出调整管理措施。
147、问答题 简述储集层的两大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储集层必须同时具备孔隙性和渗透性两大基本特征,缺一不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储集层必须同时具备孔隙性和渗透性两大基本特征,缺一不可;
(1)孔隙性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储集层储存油气的数量,其用孔隙度表示,孔隙度越大越好;
(2)渗透性的好坏则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流体的产能,其用渗透率表示,渗透率越大越好。
148、问答题 沉积岩常见的构造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岩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层 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缝合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岩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缝合线及叠锥构造。
149、问答题 生油层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有机质的丰度指标
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有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有机质的丰度指标
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有机质丰度指标是剩余有机碳含量。它是指岩石中残留的有机碳含量。
有机质成熟度指标
它是评价一个地区含油、气远景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镜质体反射率、热变质指数和粘土矿物转演化。
(二)有机质转化指标
所谓转化指标,是指在有机质已经成熟的生油、气岩中,衡量有机质转化成烃类的数量指标。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两种:可溶性沥青含量及其组份组成和烃类含量及其族组成。
(三)反映氧化、还原环境的指标
150、名词解释 控制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预探井已发现工业性油气流,并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预探井已发现工业性油气流,并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
151、问答题 原油从油层流人到井底的动力是什么?油层中所受的阻力口叫什么?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在井口的剩余能量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油从油层流入到井底的动力是地层压力,在油层中所受的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油从油层流入到井底的动力是地层压力,在油层中所受的阻力叫渗滤阻力;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的主要动力是流压,在井口的剩余能量表现为油压。
152、问答题 地下温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温梯度或地温级度除受地下热源影响之外,还有如下因素: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温梯度或地温级度除受地下热源影响之外,还有如下因素:
(1)岩石导热率不同:岩性不同,导热率不同,影响了地温梯度的变化;
(2)地下水的循环:地下水是一种良好的载热体,在其循环过程中,把地层向斜深部的热量带到背斜顶部,将大大影响该地区地温梯度的变化;
(3)局部构造的影响:地温异常的存在与岩面隆起或背斜构造有关。此外,还有火成岩侵入,放射性元素蜕变等因素。
153、问答题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都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是压实作用、热膨胀作用、毛细管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是压实作用、热膨胀作用、毛细管力和粘土矿物脱水作用以及甲烷气作用。在地静压力影响下的压实作用,使沉积物逐渐被压实固结成岩;热膨胀作用促进了压实流体运移的过程;伴随沉积压实而进行的粘土矿物脱水作用,在中期压实阶段也开始了;甲烷气的作用既能形成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又可作为初次运移的“运载体”。
154、名词解释 油气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155、名词解释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成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致于散失。
156、名词解释 初次运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烃源岩中生成的分散状态的油气向烃源岩外排出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烃源岩中生成的分散状态的油气向烃源岩外排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也称排烃。
157、问答题 简述通过岩心录井及岩心分析可以获得哪些资料或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古生物特征,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古生物特征,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
⑵研究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关系—四性关系;
⑶掌握生油特征及其地化指标;
⑷观察岩心的岩性、沉积构造,恢复沉积环境;
⑸了解构造和断裂情况,如地层倾角、接触关系、断层位置,等等。
158、名词解释 储集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
159、问答题 什么叫采油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采油指数是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量,也称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采油指数是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量,也称为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量。它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参数符号为JO,单位为立方米/(兆
帕·天)
采油指数=日产油量/(静压-流压)
当静压低于饱和压力时:
采油指数=日产油量/(静压-流压)n日产油量/生产压差n
式中n——渗滤特性指数或采油指示曲线指数。
160、问答题 简述详查阶段主要任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在查明区域地质和生、储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控制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在查明区域地质和生、储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控制油、气聚集的二级构造带和局部构造的地质情况,为工业勘探指出可供钻探的、有利含油的局部构造,并估算五级潜在储量。
161、问答题 简述地壳运动的周期性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壳运动的周期性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形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壳运动的周期性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形成。
地壳的升降是不断发生的。地壳上某一地区,从开始下降到上升结束为止,称为一个周期.地壳运动的一个周期,也就形成了一个沉积旋回.把一个周期可分为初期下沉、相对稳定下沉、小幅度振荡运动和趋于上升四个阶段。在这一升降过程中,相应地形成了一套由粗到细再到粗的沉积旋回。一个地区的地壳运动往往是多期限性的,因而形成的沉积也具有多旋回性。在每一个周期下沉最长阶段,即稳定下沉阶段,往往容易形成还原的灰黑色泥岩沉积,是有利的生油岩沉积期,在振荡阶段往往形成以砂岩为主的沉积,是有利的储集层沉积期,也就是说,在每一个旋回的中部,生、储、盖组合最有利,含油也最为丰富。一般是旋回开始所形成的灰岩有利生油,旋回结束所形成的蒸发岩,如石膏、盐岩等为良好的盖层,而旋回中间的碎屑灰岩、白云岩等有利储油。
162、问答题 什么叫水驱油效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被水淹油层体积内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含油量之比值,叫水驱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被水淹油层体积内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含油量之比值,叫水驱油效率。参数符号为ED。单位为小数或百分数。
水驱油效率=(单层水淹区总注入体积-采出水体积)/单层水淹区原始含油体积
水驱油效率表示水洗油的程度和层内矛盾的大小。
163、问答题 不保持压力开采的油田,地层原油粘度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种油田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地层原油粘度会越来越大。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种油田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地层原油粘度会越来越大。因为随着时间的增长,油层能量得不到补充,地层压力在不断下降,当降至饱和压力以下时,原油中的溶解气不断析出,致使原油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差,不利于开发。
164、问答题 盆地中二级构造单元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凹陷盆地中沉积地层最厚的地方,一般是有利的生油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凹陷盆地中沉积地层最厚的地方,一般是有利的生油区。
2.凸起、长垣和背斜带都是相对于凹陷的正向构造。一般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
3.阶地一般是在坳陷与隆起或斜坡之间,由阶梯状正断层所形成的平坦地带。有时它也 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165、名词解释 裂缝性储集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166、名词解释 储层地质模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描述实际储层地质特征并简化了的人造模拟系统。用地质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描述实际储层地质特征并简化了的人造模拟系统。用地质上的术语来说,就是将储层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167、问答题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大都是形成于湖盆的古斜坡、古河道和三角洲沉积中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大都是形成于湖盆的古斜坡、古河道和三角洲沉积中砂、泥岩相互交错地带。
(二)岩性油气藏的油气聚集具有原生性,即砂岩尖灭或透镜体中的油气,不需经过二次运移,直接来自生油泥岩,只经初次运移聚集而成,表现圈闭封闭性良好,油气未经氧化,原油性质较好,即密度、粘度不大,含胶质和沥青质也相对较少。
(三)原始油层压力较高。
(四)砂岩尖灭和透镜体油气藏的圈闭条件主要是由于岩性变化而形成,一般不受构造因素所控制。
168、问答题 化学风化有那几种方式?主要特点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在大气和水溶液的影响下发生的岩石、矿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在大气和水溶液的影响下发生的岩石、矿物的分解作用。化学风化的作用方式主要有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和水解作用。化学风化作用不仅使岩石、矿物破碎,化学成分改变,并能形成稳定的次生矿物。
169、名词解释 定向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有控制地使井身沿着设计的方向和路线钻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有控制地使井身沿着设计的方向和路线钻达预定的目的层段和井下目标(靶位)的井。
170、名词解释 脉状层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当水流或波浪作用较强,有利于砂质沉积和保存的情况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当水流或波浪作用较强,有利于砂质沉积和保存的情况下,因波峰处泥质缺乏或较薄,形成被砂质包围泥质的层理现象。
171、问答题 反映河流环境的沉积构造主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
172、问答题 写出作图法进行井斜校正的基本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首先设井口位置;B求斜井段水平投影值;C作地层走向线;D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首先设井口位置;B求斜井段水平投影值;C作地层走向线;D求斜井段垂直投影值;E求斜井段在剖面上的投影。
173、名词解释 石油的荧光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油的浓度极低时,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油的浓度极低时,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光亮”的性质,广泛应用于钻井地质录井中。
174、名词解释 油田注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田注水是把水注入油层并将原油驱替到生产井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田注水是把水注入油层并将原油驱替到生产井的过程。
175、问答题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出来的油气总量叫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叫可采储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叫可采储量。
176、名词解释 后生断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积期后发生的断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积期后发生的断层。
177、问答题 什么叫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是指油田(或开发区)日产油水平与当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是指油田(或开发区)日产油水平与当月油井开井数的比值。参数符号q0,单位为吨/日。
q0=油田日产油水平(吨/日)/油井开井数
油井开井数是指当月内连续生产一天以上并有一定油气产量的油井。
178、名词解释 石油主要元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C)、氢(H)、硫(S)、氮(N)、氧(O)。微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C)、氢(H)、硫(S)、氮(N)、氧(O)。微量元素:如Fe、Mg、V、Ni等30多种。化合物组成:烃类化合物(C、H)、非烃类化合物(C、H、S、N、O)
179、名词解释 油层折算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180、名词解释 鼻状构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枢纽一端倾伏一端抬起,构造等高线呈不封闭的曲线,形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枢纽一端倾伏一端抬起,构造等高线呈不封闭的曲线,形似“鼻子”的构造。
181、名词解释 有效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效圈闭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效圈闭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圈闭。
182、问答题 什么叫气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顶里的气流突破地下原油屏障而进入油井,使油井气油比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顶里的气流突破地下原油屏障而进入油井,使油井气油比急剧上升,这种情况叫气窜。
183、名词解释 二次运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气脱离烃源岩后,在孔渗条件较好的多孔或者多裂缝系统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气脱离烃源岩后,在孔渗条件较好的多孔或者多裂缝系统内的运移。包括:油气在储集层中运移,及沿断裂、裂隙、不整合面等通道的运移。
184、名词解释 刺穿圈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体刺穿圈闭。油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体刺穿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刺穿油气藏。
185、名词解释 砂(砾)岩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岩性和分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岩性和分布特征,并以砂(砾)质为主要成分的沉积岩体。
186、问答题 什么叫老井产油量自然递减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自然递减率越大,说明产量下降越快,稳产难度越大。
自然递减率计算公式:
Dt自=A*T-(B-C-D./A*T*10%或Dt自=[1-(B-C-D./A*T]*100%
式中:
Dt自——自然递减率(%);
D——老井当年l~n月的累积措施增产量,计算年递减时,用老井年措施增产量。
其他符号的解释同综合递减率,老井是指去年12月末已投产的油井,新井是指当年投产的油井。
187、问答题 油井采油曲线包括哪些项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项目:
①自喷井:包括日产油量、日产液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项目:
①自喷井:包括日产油量、日产液量、含水率、气油比、油压、套压、流压、静压、开井时数、油嘴、含砂量、砂面、流温、静温、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气等项目。
②抽油井:包括日产油量、日产液量、含水率、动液
面深度、静压、开井时数、抽油泵参数、含砂量、砂面、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气量等项目。
188、问答题 石油的馏份、族份和组份都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石油的馏份分为轻馏分、中馏分及重馏分。
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石油的馏份分为轻馏分、中馏分及重馏分。
②石油的四个族份是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及沥青质。
③石油的组份包括以下四部分:油质、胶质、沥青质和碳质。
189、问答题 什么叫套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套管压力简称套压。它表示油、套管环形空间内,油和气在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套管压力简称套压。它表示油、套管环形空间内,油和气在井口的剩余压力,又叫压缩气俸压力。参数符号为Pof,单位为兆帕。在油井脱气不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套压的高低也表示油井能量的大小。
190、问答题 三角洲相的亚相类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上平原亚相;水下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上平原亚相;水下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
191、问答题 指数递减的基本方程式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数递减的基本方程式是:
Q=Q-Dt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数递减的基本方程式是:
Q=Q-Dt
ie
经取对数整理后得:
1gQ=lgQi一Dt/2.3或lgQ=B-At
式中Q——t时间的产量;
QI——初值产量(开始递减时的产量,t=o),
B——直线的截距;
A——为直线的斜率;
D——递减率,D=A×2.3。
192、问答题 什么叫采水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水量叫采水指数,参数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产压差每增加1兆帕所增加的日产水量叫采水指数,参数符号为JW,单位为立方米/(兆帕·天)。它表示油井产水能力的大小。
计算方法:
采水指数=日产水量/生产压差
193、问答题 简述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对油气田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对油气田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根据盆地沉降史、圈闭发育史和生排烃史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一)盆地沉降史、圈闭发育史
盆地沉降史分析实际上考虑到了盆地演化史、油气生成及排烃史、圈闭发育史,以此来分析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1.沉积埋藏史和构造发育史
通过回剥法来恢复埋藏史,由此也可以恢复构造演化史。这种方法也叫古厚度恢复方法。这主要考虑正常压实原理、古地层剥蚀恢复、地层欠压实现象。
2.构造发育史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与油气初次运移同时或早于油气初次运移的圈闭是有利的,特别是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圈闭最有利。一般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上限是圈闭形成时间(最晚),下限为油气初次运移时间(最早),且前者可早于或同时于后者。
(二)根据生油岩主要排烃时间确定
二、根据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由于地壳上所有油藏多少都含有天然气,且很多油藏都被气饱和或接近饱和,油藏的饱和压力与油藏的地层压力相等。与饱和压力(静水柱压力)相当的地层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质时代即为该油藏的形成时代。
三、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四、油藏地球化学方法
194、问答题 石油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盆、成烃、成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主要内容。油气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成盆、成烃、成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主要内容。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可归纳为:生、储、盖、圈、运、保,所以本课程根据由浅到深可归纳为以下四部分内容:
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流体、生储盖层、圈闭。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生成、运移、聚集。
油气藏成藏分析:成藏条件、保存与破坏。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195、问答题 简述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形成的沉积背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岩性圈闭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岩性圈闭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主要为上倾尖灭油气藏和透镜体油气藏两类。其形成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亦可在成岩过程中形成。
沉积过程中,因沉积环境或动力条件的改变,岩性在横向上会发生相变。当砂岩层向一个方向上变薄,直至上下层面相交于一点即尖灭在泥岩中,形成岩性尖灭圈闭,若向两边尖灭则形成透镜体圈闭。在成岩和后生作用期间,因次生作用改造亦可形成岩性圈闭。
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透镜体岩性圈闭四周均为非渗透性岩层,无溢出点,圈闭的大小受非渗透性围岩所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藏。
碳酸盐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透镜型岩性油气藏的储集体也可以是碳酸盐岩—鲕粒、粒屑生物灰岩等。
河道砂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河道砂体是碎屑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之一。
三角洲分流河道砂透镜体岩性油气藏: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是碎屑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有时沿岸带多种砂岩体类型互相叠置连片组成复合砂岩体,形成规模较大的复合砂体岩性油藏。
沿岸带透镜体岩性圈闭和油气藏:沿岸带附近常是透镜型砂岩体圈闭和油气藏富集地带。其中沿岸堡坝常大致平行岸线展布,有时不同层位的堡坝砂岩体及油气藏带的位置随岸线的迁移而改变其位置。
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和油气藏: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上倾方向为非渗透性岩层遮挡,油气仍成层状分布,圈闭的闭合面积由通过溢出点的储集层构造等高线和岩性尖灭线所圈定,两者在平面上必须闭合才能形成圈闭。
碳酸岩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和油气藏:储层为碳酸盐岩的上倾尖灭型岩性油气藏在数量上并不太多,但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胡果顿-潘汉德气田。
196、问答题 什么叫油井采油曲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井的采油曲线是油井的生产记录曲线,它反映采油井开采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井的采油曲线是油井的生产记录曲线,它反映采油井开采指标的变化过程,是开采指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它以年度日历时间为横座标,以油井各指标项目为纵座标,把控制数据点连成曲线,并在曲线图头注明井号、开采层位、井段、厚度、层数等。
197、问答题 地下构造图的绘制常用哪些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地面测量资料、钻井井深资料和地震资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地面测量资料、钻井井深资料和地震资料。
198、问答题 何谓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是指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其根本原因是储层的层间、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
199、问答题 简述剖面图的地质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以清楚直观地反映油气田在地下的构造情况,如地层的产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以清楚直观地反映油气田在地下的构造情况,如地层的产状、地层接触关系、断裂情况;可以反映地层岩性及厚度的变化情况;还可以反映地下油气水的分布情况等。
200、名词解释 钒、镍地质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判断沉积环境:海相:V、Ni含量高。路相:V、Ni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判断沉积环境:海相:V、Ni含量高。路相:V、Ni含量低。B、进行油源对比:V、Ni在石油生成、运移成藏过程中分布稳定。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地球科学:油田开发地质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