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平均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平均速度小于均方根速度。
2、名词解释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用三分量定向(P,SV,SH)震源激发,用三分量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用三分量定向(P,SV,SH)震源激发,用三分量定向(X,Y,Z)检波器接收,得到三组三分量地震记录,总共九分量地震记录,所以又称全波地震勘探。
3、名词解释 《最小熵反滤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线形滤波,它能最大限度的使滤波尖脉冲化。目的是压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线形滤波,它能最大限度的使滤波尖脉冲化。目的是压缩地震信号的长度,以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能力。
4、名词解释 电剖面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电阻率法。应用固定的电极距沿着测线逐步移动,用来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电阻率法。应用固定的电极距沿着测线逐步移动,用来探测当沿剖面移动时电阻率的变化。
5、填空题 反射界面空间校正中所指的三个深度分别是:();视铅垂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真深度;界面法线深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真深度;界面法线深度
6、名词解释 《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组成地震波的各简谐分量的振幅和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组成地震波的各简谐分量的振幅和相位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7、名词解释 《混合模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含有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模型,称混合模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含有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模型,称混合模型。
8、名词解释 振幅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也叫频谱。振幅随频率而变的关系曲线,它是描述分振动的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也叫频谱。振幅随频率而变的关系曲线,它是描述分振动的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9、填空题 地震组合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
10、名词解释 首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产生折射初至的波。是一种以临界角入射产生的折射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产生折射初至的波。是一种以临界角入射产生的折射波。
11、名词解释 《群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波列传播中能量具有的速度。在频散介质中,其速度是随频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波列传播中能量具有的速度。在频散介质中,其速度是随频率变化的,波列在向前传播中其波形要发生变化,因而除了波列的包络以外,各波峰是以不同的速度(相速度)传播的。包络的速度为群速度。也可以讲波能量包中心的速度。
12、名词解释 《道间均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不同的地震记录道间建立振幅平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不同的地震记录道间建立振幅平衡。
13、问答题 简述折射波的传播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临界角外滑行波先于入射波到达界面上任何一点;折射波射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临界角外滑行波先于入射波到达界面上任何一点;折射波射线相互平行,同相轴为直线;折射波存在一定“盲区”;折射波的“屏蔽效应”。
14、名词解释 《算子长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或称因子长度。褶积因子的脉冲响应在时间域的长度。常用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或称因子长度。褶积因子的脉冲响应在时间域的长度。常用一定的点数来表示。例如采样率2毫秒时56个点的因子其长度是55个间隔,其长度就是(56–1)×2毫秒=110毫秒。
15、填空题 地震波在传播时,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便变会产生波的反射,在原来介质中形成一种新的波,即()。地震勘探上习惯叫有效波。它是经由波阻抗界面(反射界面)或地壳中一系列界面反射回来的由地震震源所产生的()形成的波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反射波;能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反射波;能量
16、名词解释 反射法勘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次激发后利用反射法来探查地质构造或岩性特征。就是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次激发后利用反射法来探查地质构造或岩性特征。就是测定由波阻抗分界面上所反射回来的地震波同相轴的到达时间及波形的变化。
17、名词解释 互相关函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个波形之间的相似性或线性相关性的一种量度,或者说一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个波形之间的相似性或线性相关性的一种量度,或者说一个波形作为另一个波形的线性函数的程度的量度。
18、名词解释 时变滤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使频率的通放带随记录的时间而改变。时变反褶积有时用来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使频率的通放带随记录的时间而改变。时变反褶积有时用来补偿在较大的记录时间上反射波能量向低频方向的移动。随时间变化设计不同滤波因子的滤波叫时变滤波。
19、名词解释 规则干扰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频率和视速度的干扰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频率和视速度的干扰波。
20、名词解释 NMO校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界面水平时,将有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零炮检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界面水平时,将有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零炮检距反射旅行时的过程,称为正常时差或动校正。
21、填空题 即相邻两次读振幅值间的时间或空间间隔是(),也叫做采样周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采样间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采样间隔
22、名词解释 空变滤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随空间变化的滤波因子进行滤波叫空变滤波。因为地震反射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随空间变化的滤波因子进行滤波叫空变滤波。因为地震反射波随着地层结构的变化,在空间上各道的地震反射波频谱成分是变化的。
23、名词解释 相位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相位随频率而变的关系曲线,它是描述分振动的相位与频率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相位随频率而变的关系曲线,它是描述分振动的相位与频率的关系。相位谱和振幅谱统称为频谱。
24、名词解释 多波地震勘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种综合利用纵波、横波、转换波等多种地震波对含油气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种综合利用纵波、横波、转换波等多种地震波对含油气盆地进行勘探的一种有效勘探方法。海上多次地震技术又称四分量地震技术(三个分量是速度检波器,另一个分量是压力检波器)。
25、名词解释 多波方位AVO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利用P-P波,P-S波和S-S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利用P-P波,P-S波和S-S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来预测裂缝和识别岩性的一种方法。
26、填空题 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的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子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子波
27、名词解释 归一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规则化、标准化。按照某一标准形成的数据比。归一化的值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规则化、标准化。按照某一标准形成的数据比。归一化的值通常是无因次的,进行归一化常常是由比例关系来完成,以使某值等于1,某值可以是均方根、最大值等。
28、名词解释 时距曲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
29、名词解释 《滤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一信号的某些成分进行衰减。可用模拟或数字方法完成滤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一信号的某些成分进行衰减。可用模拟或数字方法完成滤波。
30、名词解释 共中心点叠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中心点的地震记录,经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中心点的地震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
31、名词解释 正常波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面波的速度在通常情况下随频率增加而衰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面波的速度在通常情况下随频率增加而衰减。
32、名词解释 速度子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描述岩石质点运动速度而不是描述位移情况的子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描述岩石质点运动速度而不是描述位移情况的子波。
33、名词解释 可控震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用振动器作成的震源,能用它来产生可以控制的波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用振动器作成的震源,能用它来产生可以控制的波列。
34、填空题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主要因素:()、岩性、()、()、构造历史和沉积年代、孔隙度及流体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弹性常数;密度;埋藏深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弹性常数;密度;埋藏深度
35、问答题 简述3D水平切片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频率越低,同相轴越宽;界面倾角越小,同相轴越宽;水平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频率越低,同相轴越宽;界面倾角越小,同相轴越宽;水平切片上反射同相轴走向与界面走向一致;水平切片与垂直地震剖面反射同相轴交线闭合。
36、问答题 简述泥底辟在地震剖面上的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外形呈丘状或柱状等。
2.内部波形杂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外形呈丘状或柱状等。
2.内部波形杂乱,无连续好的反射同相轴,或为空白,而两侧反射层连续性正常3.泥核上方地层多呈隆起状,这是泥底辟形成过程上拱形成的。
4.泥核外侧反射层上翘。
5.泥底有时可见底在时间剖面上,泥核的底常常明显下凹。
37、问答题 影响地震分辨率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辨率与子波(震源)的关系:
地震子波延续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辨率与子波(震源)的关系:
地震子波延续时间长度、地震子波的频带宽度、地震子波的频率(主频、中心频率)、地震子波的波形(最大/最小/零相位);
与地质体埋藏深度有关;
与信噪比有关(带通滤波造成)。
38、填空题 经过动校正和水平叠加,并将所有的新地震道放在相应的(),就构成了该测线的水平()时间剖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反射点位置;叠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反射点位置;叠加
39、名词解释 反射界面
91exam .or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够反射地震波的岩层界面。它是两个不同岩层的分界面。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够反射地震波的岩层界面。它是两个不同岩层的分界面。可以在大范围内传播反射波。
40、名词解释 归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使记录道振幅值等于零。有时充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使记录道振幅值等于零。有时充零。
41、名词解释 地震构造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地震反射标准层的等深线(或等高线)平面图,它反映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地震反射标准层的等深线(或等高线)平面图,它反映了某个地质时期的反射界面在目前的构造形态。
42、问答题 水平叠加地震时间剖面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要进行地震资料室内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解编
2.道编辑
3.观测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解编
2.道编辑
3.观测系统定义
4.切除处理
5.静校正
6.滤波
7.振幅校正
8.反褶积
9.速度分析和动校正
10.叠加
因为野外记录的数据一方面存在多种干扰能量,需要通过处理手段予以清除,另一方面其表现形式很不直观,与地下地质构造形态间的关系不明显,不能方便的反映岩层构造形态和特征,更不能反映岩性,储层等方面的变化,因此需要进行是室内处理,消除干扰,方便地质解释,以便指导工作。
43、填空题 反射界面空间校正中所指的三个角度分别是:()、()、测线方位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真倾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真倾角;
44、填空题 动平衡也叫道内平衡。是指对()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地震记录道建立振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地震记录道建立振幅
45、名词解释 优势频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信噪比大于1的频带宽度。谱值超过一定门坎值T的频带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信噪比大于1的频带宽度。谱值超过一定门坎值T的频带宽度,对归一化振幅谱而言T=0.707或T=0.5。
46、名词解释 初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波的开始。地震记录上最早记录到的来自已知源的波所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波的开始。地震记录上最早记录到的来自已知源的波所引起的信号。
47、名词解释 组合检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每个地震道上用多于一个检波器来接收,其图形有面积的、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每个地震道上用多于一个检波器来接收,其图形有面积的、直线的或是垂直的,用以压制具有某种视波长的同相轴。
48、填空题 地震学研究()的一个学科,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所涉及的尤其是关于对天然地震以及用于油、气、矿物及工程消息的()的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波;地震勘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波;地震勘探
49、名词解释 《算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或称因子、算符。包含在指定运算中的专门含义,滤波算子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或称因子、算符。包含在指定运算中的专门含义,滤波算子就是与滤波有关系的专门滤波器的表达式。一种符号,它指示要履行的操作及其目的。指令的一部分。
50、名词解释 《散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能量在其中传播的介质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能量的不规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能量在其中传播的介质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能量的不规则的散射或漫射。
51、名词解释 《谐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频率为基频的简单倍数。例如三次谐频等于基频的三倍。也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频率为基频的简单倍数。例如三次谐频等于基频的三倍。也叫谐波。
52、名词解释 直达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震源直接传播过来到达接受点的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震源直接传播过来到达接受点的波。
53、问答题 简述地震反射波勘探中的主要干扰波类型及压制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面波压制方法:检波器组合法、滤波等。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面波压制方法:检波器组合法、滤波等。
2、声波压制方法:改善爆炸条件,处理时通过滤波等;井中注水,埋井,大偏移距。
3、虚反射压制方法:采用垂直叠加法或反褶积方法。
4、多次反射波压制方法:野外采用多次覆盖技术,共中心叠加技术及各种特殊处理等。
5、底波、鸣震压制方法:主要采用反褶积滤波压制。
6、侧面波压制方法:水平叠加、偏移归位等。
54、名词解释 蜂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或称波峰。地震子波的最大上升(正向)幅度。它和波谷相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或称波峰。地震子波的最大上升(正向)幅度。它和波谷相反。
55、名词解释 观测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勘探中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勘探中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56、名词解释 《频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或者周期数,符号为f。或者讲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或者周期数,符号为f。或者讲当沿着时间轴向前或向后运动时,一个波形在一秒内重复出现的次数(f可以是正的或负的)。它是周期的倒数。
57、问答题 简述叠加速度谱的基本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共中心点道集经过动校正处理,动校正量的大小与动校正所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共中心点道集经过动校正处理,动校正量的大小与动校正所用速度有关,速度较小时,校正过量,同相轴向下弯曲;
速度较大时校正不足,同相轴向上弯曲;
当动校正速度正好将反射波同相轴正好校正成一条水平直线时,动校正所对应的速度即为叠加速度。
58、填空题 当波倾斜人射到一个界面上产生反射或折射时就互相转换,由一部分纵波产生横波,由一部分横波产生纵波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转换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转换波
59、名词解释 《耦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波器与大地组成耦合系统,要充分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波器与大地组成耦合系统,要充分考虑埋置质量。
60、名词解释 真振幅恢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消除野外记录过程中增益变化的影响、球面发散的影响和其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消除野外记录过程中增益变化的影响、球面发散的影响和其它与时间有关的能量衰减的影响。
61、名词解释 水平叠加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理中进行共中心点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理中进行共中心点叠加技术,获得水平叠加剖面的过程。
62、名词解释 高速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岩层,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上面一层的传播速度,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岩层,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上面一层的传播速度,它能形成折射波。
63、问答题 简述有效波和干扰波的主要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频谱有差异(此类干扰波的压制方法主要是野外记录时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频谱有差异(此类干扰波的压制方法主要是野外记录时进行有目的的采取滤波和室内的频率滤波处理);2、传播方向的差异(例如水平界面的反射波差不多是垂直从地下反射回地面的;而面波是沿地面传播的。实质上就是视速度的差别,针对这一类型的干扰波,在野外施工时,往往采用检波器组合的方法来压制);
3、在进行资料处理时,还可以采用视速度滤波(f-k滤波)进行去除);动校正后剩余时差的差异(如多次波,在经过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仍不为0,如今广泛使用的野外多次覆盖、室内水平叠加技术能较好压制多次波;另外,预测反褶积方法对多次波也有良好的压制效果);
4、出现规律的差异(例如风吹草动等引起的随机干扰的出现规律就与反射波的很不相同,对于随机干扰,主要是利用其统计规律进行压制,如多次叠加、组合法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另外,相关滤波、相干叠加等室内处理方法也有很好的效果。)
64、名词解释 时间厚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一个地层顶底反射时间之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一个地层顶底反射时间之差。
65、问答题 什么是组合检波,它在地震勘探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多个检波器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接受地震波称为组合检波组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多个检波器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接受地震波称为组合检波组合检波。
在地震勘探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干扰波与有效波的传播方向不同和统计效应来压制干扰波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压制面波、声波等低速度规则干扰波及无规则的随机干扰。
66、名词解释 迭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逐次逼近法的处理方法。每一次逼近都以前面的为基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逐次逼近法的处理方法。每一次逼近都以前面的为基础,并使得收敛于所要求的解。
67、名词解释 观测系统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图。
68、问答题 简述火成岩体在地震剖面上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外形多不规则有时呈筒状等2.火成岩顶为强反射,但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外形多不规则有时呈筒状等2.火成岩顶为强反射,但连续性一般较差多数情况下呈明显变形
2.有时可见底
3.内部波形杂乱,或无反射
4.沉积岩反射波呈波形稳定,有序而火成岩波形呈揉状或絮状
5.其周围反射层大多没有明显上翘现象
69、名词解释 几何地震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水平分辨率:指沿水平方向能分辨多大的地质体,其值为根号下0.5λh。
70、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使计算机有效工作的程序系统。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使计算机有效工作的程序系统。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71、名词解释 空间假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空间采样造成的假频。空间取样间隔必须小于视波长的一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空间采样造成的假频。空间取样间隔必须小于视波长的一半,即在一个波长内空间采样个数不得少于两个。道间时差要小于波的周期的一半。
72、名词解释 垂直迭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在同一位置激发所得到的一组地震记录,不经动、静校正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在同一位置激发所得到的一组地震记录,不经动、静校正就进行组合迭加。
73、问答题 背斜在地震剖面上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背斜,要比地下真实背斜宽、两翼平缓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背斜,要比地下真实背斜宽、两翼平缓些,但顶点位置不变。
①两翼越陡,畸变越严重;
②埋深越大,畸变越严重。
74、名词解释 高压线干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靠近高压电传输线使电缆或仪器感应的电压,其频率为标准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靠近高压电传输线使电缆或仪器感应的电压,其频率为标准输电频率或其谐频。当电缆或检波器绝缘不良时易发生。
75、名词解释 《散射波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全波场中减掉一次波场之后所剩下来的部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全波场中减掉一次波场之后所剩下来的部分。
76、问答题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主要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同相轴错断;
2.反射同相轴数目突增减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同相轴错断;
2.反射同相轴数目突增减或消失,波阻间隔突然变化;
3.反射波同相轴形 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
4.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现象;
5.异常波出现。
77、名词解释 《静校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消除高度的变化以及风化层的厚度和速度的变化而对原始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消除高度的变化以及风化层的厚度和速度的变化而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的校正。
78、问答题 简述惠更斯原理(波前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波在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波在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震源,由它产生二次振动,形成子波前,这些子波前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前面。
79、名词解释 高保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采集系统接收并记录的地震信号真实的描述质点振动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采集系统接收并记录的地震信号真实的描述质点振动特征的程度。二者越接近,保真度越高。如满足了宽频带、低畸变、大动态、高阻尼的几个特征,就达到了高保真要求。
80、名词解释 速度建模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地质约束加地球物理方法,它帮助解释全过程。速度建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地质约束加地球物理方法,它帮助解释全过程。速度建模采用层剥离技术。
81、名词解释 《基准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工区地形起伏情况用于计算静校正量和剖面迭加的高程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工区地形起伏情况用于计算静校正量和剖面迭加的高程参考面。
①一个任选的参考水平面,相对于它来进行测量值的校正。
②校正面,进行局部地形和(或)风化层厚度校正后,地震反射的时间或深度从该表面算起。
③高程测量的参考水平面,常常指海平面。
82、名词解释 变面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记录的一种显示方式,涂黑面积的宽度大致与信号的强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记录的一种显示方式,涂黑面积的宽度大致与信号的强度成正比。
83、填空题 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垂直于构造走向的侧向的测线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联络测线;主测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联络测线;主测线
84、名词解释 多次反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超过一次以上反射的地震波。全程多次与短程多次的区别在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超过一次以上反射的地震波。全程多次与短程多次的区别在于:全程多次波明显,往往与一次波有倍数关系,而短程多次波是尾随一次波到达,给一次波加上个尾巴。
85、名词解释 地震测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观测点(接收点)以线性方式排列成线。一个震源用一条测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观测点(接收点)以线性方式排列成线。一个震源用一条测线接收,称二维地震观测;用多条测线接收称为三维观测。
86、填空题 一道从其它道无意地拾取信息或噪音而造成的干扰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串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串音
87、填空题 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的一种物探方法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勘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勘探
88、名词解释 互均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一道进行滤波,使其频谱和相邻道的频谱相匹配(包括相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一道进行滤波,使其频谱和相邻道的频谱相匹配(包括相位移动,各频率成分的振幅调节)。
89、问答题 影响水平叠加效果的因素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次覆盖参数的选择,动校正速度的大小,地层本身的性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次覆盖参数的选择,动校正速度的大小,地层本身的性质。
90、名词解释 时深转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将时间剖面转换成深度剖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将时间剖面转换成深度剖面。
91、填空题 干扰波就是防碍()和()有效波的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追踪;识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追踪;识别
92、名词解释 《频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时把它叫作振幅谱。一个复杂的地震信号,可以看成是由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时把它叫作振幅谱。一个复杂的地震信号,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简谱分量迭加而成;那许多简谱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那复杂振动的频谱。《频谱分析》就是利用付立叶方法来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并进而对它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过程。
93、问答题 地震反射界面的地质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反射界面指波阻抗存在差异的界面,他不能完全反映岩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反射界面指波阻抗存在差异的界面,他不能完全反映岩性存在差异的界面,但是能反映一些岩性突变点,如不整合面,断续,以及凹界面等,从而帮助查明地下构造。
94、问答题 检波器组合能压制那类干扰波?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与有效波方向上有差别的干扰波,首先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与有效波方向上有差别的干扰波,首先检波器组合可以使信号增强,但有效波增强幅度大,干扰波相对得到压制,其次,检波器组合可以使通放带变窄,则相应压制带就变宽了,所以说可以压制方向存在差别的干扰波。
95、名词解释 波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速度随频率变化引起的波形畸变。在波传播过程中,波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速度随频率变化引起的波形畸变。在波传播过程中,波峰和波谷可能向着波的起始处而运动。在大多数情况下地震体波的波数是很小的,而面波在近地表速度层中可以表现出明显的波散。
96、名词解释 《倾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平面和水平面所夹的角。一个反射层或折射层和水平面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平面和水平面所夹的角。一个反射层或折射层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97、名词解释 《频率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作为频率函数的一种系统的特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作为频率函数的一种系统的特性。
98、问答题 什么地质条件下容易产生地震绕射波,用什么办法消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地层岩性的突变点(如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地层岩性的突变点(如短程的断棱,地层尖灭点,不整合面的突起点等),这些突变点会变成新的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向四周传播,这种波称为绕射波。
通过偏移叠加处理,可以有效的收敛绕射波。
99、名词解释 反褶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为把波形恢复到线形滤波(褶积)之前的形状而设计的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为把波形恢复到线形滤波(褶积)之前的形状而设计的一种处理方法。一种用于地震反射及其它资料,目的为提高反射同相轴的可识性和分辨率的数据处理技术。反褶积的目的是去掉先前滤波作用的不良影响。
100、名词解释 《零频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频率域中外推到零频率的一种交流电现象。在零频率处的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频率域中外推到零频率的一种交流电现象。在零频率处的振幅是直流漂移。
101、名词解释 尼奎斯特频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率。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也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102、名词解释 时延地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不同时间上地震响应的变化来监测油气藏的变化的一种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不同时间上地震响应的变化来监测油气藏的变化的一种地震方法。四维地震就是时延三维地震。
103、填空题
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波3个对比标志是:
(1)();
(2)();
(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振幅显著;波形相似标志;相位数基本相同标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振幅显著;波形相似标志;相位数基本相同标志
104、名词解释 《模型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或说模拟理论。物理模型其有意义的物理性质必须与实际的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或说模拟理论。物理模型其有意义的物理性质必须与实际的具有一定的比例。有三个独立的比例可选取,形状近似,即长度比例;动力学近似,即质量的比例;运动学近似,即时间的比例。
105、名词解释 时间频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位时间内的周期数。空间频率是指单位距离上的周期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位时间内的周期数。空间频率是指单位距离上的周期数。
106、名词解释 全反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所产生的反射叫全反射。当入射角等于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所产生的反射叫全反射。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能量不是反射就是产生转换。
107、填空题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就形成波,地震波是一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弹性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弹性波
108、名词解释 叠加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叠加速度对一组共中心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叠加速度对一组共中心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速度来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并进行动校正;当某个速度能把同相轴校成水平直线时,则这个速度就是这条同相轴对应的反射波叠加速度。
109、名词解释 降速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低速带与高速层之间,有一层速度偏低的过渡区叫降速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低速带与高速层之间,有一层速度偏低的过渡区叫降速带。
110、名词解释 平面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波前为平面的波,以波面为平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叫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波前为平面的波,以波面为平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叫平面波。它是一种简单的波,它在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任一平面上,各点的振动是相同的。
111、名词解释 迭加偏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先进行水平迭加,然后再作偏移处理,也叫迭加后偏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先进行水平迭加,然后再作偏移处理,也叫迭加后偏移。
112、名词解释 同态反滤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也叫对数分解法。对地震记录频率取对数,把地震子波和反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也叫对数分解法。对地震记录频率取对数,把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分离开来,同时求取地震子波和确定反射系数,达到反滤波的目的。
113、名词解释 《球面发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点震源向外传播时,形成一个球面波前,由于几何扩展的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点震源向外传播时,形成一个球面波前,由于几何扩展的原因,波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种现象称为球面发散。
114、名词解释 组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组检波器按造设计的相互位置,连接到一接收道同时接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组检波器按造设计的相互位置,连接到一接收道同时接收,或同时引爆的一组爆炸点。也可讲一组检波器或爆炸点的安排法。
115、名词解释 旁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也叫付瓣。非主要通带。在组合的方向特性图及速度滤波的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也叫付瓣。非主要通带。在组合的方向特性图及速度滤波的道间混波中多有应用。
116、名词解释 绕射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
117、填空题 时间切片或等时切片。也称为水平切片剖面。它是通过()所得到的水平切片或剖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维数据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维数据体
118、名词解释 《最小相位子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具有相同振幅谱的子波集内,其中相位延迟是最小的,子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具有相同振幅谱的子波集内,其中相位延迟是最小的,子波的能量集中在前部。
119、问答题 为什么要进行偏移处理?偏移处理后的剖面与常见的水平叠加剖面有何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水平叠加的剖面存在自身的一些缺点,如绕射波没有收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水平叠加的剖面存在自身的一些缺点,如绕射波没有收敛,干涉带没有分解,回转波没有归位等,并且其显示出来的反射点位置也往往不是地下真实的位置,因此要求进行偏移处理,经过处理后,剖面上绕射波收敛,回转波归位,从而更真实的反映地下的构造形态。
120、问答题 向斜在地震剖面上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缓向斜(曲率中心在地面之上)只是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缓向斜(曲率中心在地面之上)只是宽度比地下实际向斜的宽度稍窄一些,最低点的水平坐标保持不变。
②当向斜变陡,或形态不变深度增加时,在地震剖面上的宽度将变得更窄。
③当曲率中心正好在地面时,则向斜在地震剖面上变成一个点。
④当曲率中心在地面之下,在发生反转现象,向斜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背斜(回转波的一部分)。
121、名词解释 RVSP叠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逆垂直叠加剖面,由于常规的VSP必须在不同深度进行记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逆垂直叠加剖面,由于常规的VSP必须在不同深度进行记录,放置检波器和防水电缆等既费时又昂贵,给实用化带来很多困难。RVSP把震源放在井下,通过设置地面检波器并改善耦合条件,降低噪声,只要有适当井下震源,就可以取得足够分辨率记录资料。
122、名词解释 《横剖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也叫横测线。三维地震勘探中,在与接受线(或线束)相垂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也叫横测线。三维地震勘探中,在与接受线(或线束)相垂直的剖面上切出的测线或剖面。
123、名词解释&n bsp; 脉冲滤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其一个数据的数值在超过周围数据平均值门栏值时即为噪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其一个数据的数值在超过周围数据平均值门栏值时即为噪音的情况下,从数据中将噪音除去的一种滤波,通常是用平均值来代替。
124、名词解释 《混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把不同道的能量按一定方式混合,用以压制干扰。混波也叫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把不同道的能量按一定方式混合,用以压制干扰。混波也叫合成或组合。一般远离震源的几道不作混波。
125、名词解释 《数学模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模仿或揭示研究对象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及其特征规律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模仿或揭示研究对象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及其特征规律而设计的数学模型的试验方法。
126、名词解释 运动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研究专有的物质和力的运动,地震上就是时间和速度的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研究专有的物质和力的运动,地震上就是时间和速度的作用。
127、名词解释 平台(计算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计算机工作提供支持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的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计算机工作提供支持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的环境。
128、填空题 盐底辟在地震剖面上的主要响应特征是:()、筒状或不规则形状;内部波形杂乱,同相轴不连续或空白;翼部反射同相轴明显上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外形丘状;顶部以上反射层多呈隆起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外形丘状;顶部以上反射层多呈隆起状
129、名词解释 纵剖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维地震勘探中,在与接收线(或线束)相平行的方向上切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维地震勘探中,在与接收线(或线束)相平行的方向上切出的测线或剖面。
130、填空题 求取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它经过倾角校正后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叠加速度;均方根速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叠加速度;均方根速度
131、问答题 有效波与干扰波的区别?分别用什么方法压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有效波与干扰波在传播方向上有可能不同,可以用组合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有效波与干扰波在传播方向上有可能不同,可以用组合检波来压制。
2.有效波与干扰波在频道上有差别,可以采用频率滤波来压制,即带通滤波。
3.有效波与干扰波在动校正后在 剩余时差可能有差别,可以采用多次叠加来压制。
4.有效波与干扰波在他们出现的规律上可能有差别,也可以用组合方法来压。
132、填空题 ()是指分辨出两个十分靠近的物体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辨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辨率
133、填空题
反射界面空间校正中所指的三个深度分别是:
(1)();
(2)();
(3)()。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真深度;视铅垂深度;界面法线深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真深度;视铅垂深度;界面法线深度
134、名词解释 相位对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在时间剖面上,识别和追踪同一层反射波的相同相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在时间剖面上,识别和追踪同一层反射波的相同相位。
135、问答题 简述断层在地震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识别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反射波同相轴错段
2、反射波同相轴数目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反射波同相轴错段
2、反射波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断突然变化
3、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
4、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
5、异常波的出现(绕射波、断面波)
136、问答题 研究时距曲线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包含了不同的地质信息;
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包含了不同的地质信息;
采用自激自收方式,反射波同相轴形态与地下界面形态相对应;一点激发,多道接收。
137、名词解释 时间偏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偏移方法。通过偏移,使实际资料更接近于波动方程或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偏移方法。通过偏移,使实际资料更接近于波动方程或者是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速度更加接近于实际。但它不是真正的深度偏移。
138、名词解释 道间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检波器之间的距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检波器之间的距离。
139、名词解释 全程多次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某一深层界面发生反射的波在地面又发生反射,向下在同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某一深层界面发生反射的波在地面又发生反射,向下在同一界面发生反射,来回多次,称为全程多次波。
140、名词解释 相位畸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相位时移与频率不成正比而产生的波形变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相位时移与频率不成正比而产生的波形变化。
141、名词解释 功率谱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功率密度对频率的关系曲线。功率谱是振幅-频率响应的平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功率密度对频率的关系曲线。功率谱是振幅-频率响应的平方或自相关函数的付立叶余弦变换。
142、名词解释 白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某一通频带中所有频率的振幅调到相同的水平。是反褶积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某一通频带中所有频率的振幅调到相同的水平。是反褶积的一种方法。
143、问答题 简述地震勘探基本上分为三个环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阶段是野外工作,
第二是室内资料处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阶段是野外工作,
第二是室内资料处理,
第三是地震资料的解释。
144、填空题 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反射系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反射系数
145、名词解释 多道滤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几个道按照设计好的不同特性进行滤波,再把它们迭加起来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几个道按照设计好的不同特性进行滤波,再把它们迭加起来作为一道输出。
146、名词解释 地震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组反射波的特征,包括反射波的振幅、丰度、连续性及其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组反射波的特征,包括反射波的振幅、丰度、连续性及其结构。
147、名词解释 《精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值和其真值相比的总误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值和其真值相比的总误差。
148、名词解释 相干加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用增强反射波的同相性来提高信噪比、改善迭加剖面质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用增强反射波的同相性来提高信噪比、改善迭加剖面质量的一种修饰性处理方法。
149、问答题 简述构造图的绘制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拾取标准层
2、层位标定(结合钻井资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拾取标准层
2、层位标定(结合钻井资料)
3、层位追踪
4、断层解释(性质、断点、断距)
5、断层组合
6、等t值线的勾绘
7、空间校正
8、时深转化——深度构造图
150、名词解释 多次覆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
151、问答题 动校正的 91ExAM.org用途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动校正就是从观测旅行时间中减去正常时差,他的作用是将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动校正就是从观测旅行时间中减去正常时差,他的作用是将非零炮检距近似转化为零炮检距,从而使叠加后能客观的反映地下形态。
152、问答题 简述地震勘探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勘探根据岩石的弹性差别进行工作的,波遇到障碍物会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勘探根据岩石的弹性差别进行工作的,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和透射,折射.通过测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性质,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地震勘探是人工激发地震波.通过在地面布置测线,接收反射波,然后进行一些处理,从而来反映地下构造情况,为寻找油气和其他勘探目的的服务,生产工作包括三个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
2.室内数据处理
3.地震资料解释,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高精度的优点,但耗资大。
153、名词解释 地滚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沿着或接近地表传播的面波。通常有低速、低频率和较大振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沿着或接近地表传播的面波。通常有低速、低频率和较大振幅的特征。利用爆炸点以及检波器的组合、滤波和迭加来压制地滚波。瑞利波是它的主要来源,地滚波有时又称为假瑞利波。
154、名词解释 偏移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炮点到最近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炮点到最近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155、名词解释 人工神经网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对人的大脑的模拟。是欲大量的神经元(处理单元)广泛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对人的大脑的模拟。是欲大量的神经元(处理单元)广泛互连而形成的网络。在地震勘探中用于地震速度的拾取;进行地震道编辑;进行地震属性表定;进行地震地层模式识别;求取储层特征;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等。
156、问答题 简述费马原理与惠更斯原理?并用费马原理证明地震波反射定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遵循时间最短原理,可用数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遵循时间最短原理,可用数学上求最小值方法,利用费马原理证明地震波反射定律。
惠更撕原理:波前传播至一位置,可以看作一个新的波源,每个质点都激发球面波向前传播。
157、填空题 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纵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纵波
158、名词解释 可分辨极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地震勘探中,可分辨极限取决于判别的标准。瑞利分辨极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地震勘探中,可分辨极限取决于判别的标准。瑞利分辨极限为/4。维迪斯极限为/8。未偏移地震剖面的水平分辨率经常取为第一菲涅尔带的宽度。
159、问答题 简述惠更斯-菲列涅耳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波传播前,任一质点处的新扰动相当于上一时刻波前面上全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波传播前,任一质点处的新扰动相当于上一时刻波前面上全部新震源所产生的子波在该点处相互干涉叠加形成的合成波。
160、名词解释 监视记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作检查用的记录。在野外地震激发时,同时或激发后绘出的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作检查用的记录。在野外地震激发时,同时或激发后绘出的纸带记录。
161、名词解释 白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具有均匀频谱的噪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具有均匀频谱的噪音。
162、名词解释 各向同性介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沉积岩地层中常把薄层、薄互层以及含有水平裂隙的地层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沉积岩地层中常把薄层、薄互层以及含有水平裂隙的地层称为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163、问答题 简述费马原理(射线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波沿射线传播的时间是最小的由费马原理可推出:地震波总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波沿射线传播的时间是最小的由费马原理可推出:地震波总是沿射线传播,以保证到达时所用旅行时间最少准则;地震波沿垂直于等时面的路线传播所用旅行时间最少;等时面与射线总是相互垂直。
164、名词解释 地震连续介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界面两侧介质的速度是不相等的,有突变,但界面上部的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界面两侧介质的速度是不相等的,有突变,但界面上部的覆盖层的波速不是常数,而是连续变化的。
165、名词解释 《雷克子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是一种零相位子波,是误差函数的二阶导数。它是用美国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是一种零相位子波,是误差函数的二阶导数。它是用美国地球物理学家的名字命明的。
166、名词解释 标准层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沿标准层传播的折射波(首波)的速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沿标准层传播的折射波(首波)的速度。
167、问答题 什么叫几何地震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几何地震学又称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几何地震学又称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波前、射线等概念来描述波的传播规律。
168、名词解释 《褶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个函数之间的一种数学运算。用*表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个函数之间的一种数学运算。用*表示。
169、名词解释 动校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1得到x/2处的t0时间,这一过程叫动校正或正常时差校正。
170、名词解释 层校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地震反射时间作校正,以消除由于高程、表层速度等因素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地震反射时间作校正,以消除由于高程、表层速度等因素变化造成的影响。
171、名词解释 相关迭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将反射波的地震信号与震源扫描信号在现场进行实时相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将反射波的地震信号与震源扫描信号在现场进行实时相关运算,将各次震动接收的反射信号进行实时迭加运算的过程。
172、名词解释 复波(波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同相轴,往往是一组相邻反射波叠加形成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同相轴,往往是一组相邻反射波叠加形成的。
173、名词解释 弯曲测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各个激发点和接收点的连线在空间分布上非共线性的测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各个激发点和接收点的连线在空间分布上非共线性的测线。
174、名词解释 包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也叫包线。包围着高频信号的低频曲线,通常是平滑连接相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也叫包线。包围着高频信号的低频曲线,通常是平滑连接相邻波峰或波谷画出该曲线。
175、问答题 什么叫叠加速度谱?什么叫速度扫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叠加速度谱指将每个t0时刻上计算出的各个速度值对应的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叠加速度谱指将每个t0时刻上计算出的各个速度值对应的振幅平均绝对值在t0-v平面上以能量团的形式绘制出来。速度扫描指对在速度谱分析的基础上,对叠加效果不好的层段和区段,在速度谱分析的粗略拾值附近,用一系列小间隔的叠加速度表试探值作为一个叠加速度常变量,用他们分别对选定层位区段的数据进行动校正叠加,一叠加效果上判断各层的最加叠加速度值,用他们去修改叠加速度函数,用作最终动校正叠加的速度函数。
176、名词解释 《横波检波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专门用来接受地面质点运动水平分量的机电耦合装置。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专门用来接受地面质点运动水平分量的机电耦合装置。
177、名词解释 计算机集群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利用网络将一组商用高性能微机、工作站或服务器按某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利用网络将一组商用高性能微机、工作站或服务器按某种结构连接起来,在并行计算环境支持下统一调度的并行处理系统。
178、问答题 为什么说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不是地质剖面的简单映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情况下,在地层倾角小,构造简单的情况下,能较直观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情况下,在地层倾角小,构造简单的情况下,能较直观反映地下剖面,但是又有较大的差别:
1.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同相轴在数量上,位置上常常有差别,不一一对应。。
2.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及波形本身包含了地下地层的构造信息和岩性信息,但反射波同相轴是与地下界面对应的,与两个层有关,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与地质剖面更直接对比。
3.地质剖面反映沿铅重方向上的地质情况,而时间剖面是来自三维空间的信息。
4.实际构造复杂,可使用相轴与地下真实情况有误差,另外还常有异常波干扰等。
179、名词解释 鸣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交混回响、即鸣震。水层中的短程多次波所产生的振鸣或混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交混回响、即鸣震。水层中的短程 多次波所产生的振鸣或混响。夹着水层的海水面和海底的这两个界面之间形成多次反射。鸣震产生的波有稳定的似正弦形的波形,延续时间较长。
180、名词解释 《遗传算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种优化技术。它是基于生物遗传理论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种优化技术。它是基于生物遗传理论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思想。用粗略地模仿生物系统进化过程的方法找到答案。
181、名词解释 《微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自然引起的微弱地面震动。比如风、水波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自然引起的微弱地面震动。比如风、水波等。
182、问答题 简述等t值线的勾绘:(勾绘等值线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等值线“闭合”原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等值线“闭合”原则;
等值线单斜走单线,双斜走双线;
等值线尽量“平滑均匀”;
下降盘下降,上升盘上升。
183、名词解释 时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波到达不同检波点的时间差。震检距离不同产生的时差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波到达不同检波点的时间差。震检距离不同产生的时差叫正常时差。反射层倾角不同引起的时差叫倾角时差。由高程和风化层的变化产生的时差叫静态时差。
184、名词解释 反射折射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折射能量产生的波。它是从折射层不连续处,如断层反射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折射能量产生的波。它是从折射层不连续处,如断层反射或绕射回来的。其特征是视速度等于折射层速度和没有正常时差。包括在各反射界面间曾经多次反射过的首波能量在内的多次折射波。折射性多次反射的结果,往往是在记录上使折射波相位增多。
185、填空题 水平叠加剖面上的背斜比地质剖面上的背斜,两翼(),点() 。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要缓;无偏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要缓;无偏移
186、名词解释 《最大相位子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子波集内具有最大相位延迟谱,子波能量主要分布在后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子波集内具有最大相位延迟谱,子波能量主要分布在后部。
187、名词解释 相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道之间的线形相关程度,两道相似性的度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道之间的线形相关程度,两道相似性的度量。
188、名词解释 波数滤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空间采样及混波中对某些波数进行滤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空间采样及混波中对某些波数进行滤波。
189、名词解释 《频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信号的频率范围,如一些频率通过(通带)或受阻(阻带)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信号的频率范围,如一些频率通过(通带)或受阻(阻带)于一滤波器。测量是在峰值下降3dB(或70%)的两个点间来进行的。
190、问答题 简述构造图的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震构造图是以等直线(等深度线或等时间线)以及一些符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震构造图是以等直线(等深度线或等时间线)以及一些符号(断层超覆,尖灭),表示某一地震反射层面在地下的起伏形状,从而就表明了其对应的地质界面的构造形态。
191、填空题 入射角是射线与界面法线的()。它与各向同性介质中波前与界面的夹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夹角;相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夹角;相同
192、填空题 地震波运动学是通过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研究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几何地震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几何地震学
193、名词解释 射线平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入射线、反射线和过反射点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平面称为射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入射线、反射线和过反射点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平面称为射线平面。
194、名词解释 升频扫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频率随时间而增加的一种可控震源的扫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频率随时间而增加的一种可控震源的扫描。
195、填空题 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波的三个对比标志是:()、()、相位数基本相同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振幅显著;波形相似标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振幅显著;波形相似标志
196、名词解释 次生干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震源激发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产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震源激发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产生的次一级干扰。
197、名词解释 信号反褶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所记录到的子波为根据而进行的一种确定性反褶积。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以所记录到的子波为根据而进行的一种确定性反褶积。
198、名词解释 地震水平时间切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得出某一时刻t各道的信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得出某一时刻t各道的信息。
199、名词解释 地震分辨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指在纵向上能分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指在纵向上能分辨岩层的最小厚度;横向分辨率指在横向上确定地质体(如断层点、类灭点)位置和边界的精确程度。
200、名词解释 《数学模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对研究对象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实践经验,归结成一套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对研究对象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实践经验,归结成一套反映数量关系、并可用来描述对象运动规律的数学公式和具体算法。也指根据数学理论设计成具体的形象,用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制成的模型。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地球科学:地震勘探原理》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