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22 00:54:48
1、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代谢活化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的是()。
A.亲电子物质
B.自由基
C.亲核物质
D.原癌基因
E.氧化还原物质
2、单项选择题 体外试验有()。
A.小鼠微核试验
B.大鼠精子畸变试验
C.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D.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试验
E.显性致死试验
3、单项选择题 某单位委托对一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二阶段毒理学安全性鉴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一次最大耐受剂量>5000mg/kg,属无毒类。现进入第二阶段试验 在进行实验时,为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需设立阳性对照组。FA98+S9的阳性对照物为()。
A.叠氮钠
B.2-氨基芴
C.敌克松
D.环磷酰胺
E.丝裂霉素C
4、单项选择题 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操作方便
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E.以上都是
5、单项选择题 化学物是否产生毒性反应,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化学物的()。
A.理化性质
B.物理状态
C.接触的方式
D.接触的剂量
E.接触的途径
6、单项选择题 2-乙酰氨基芴(2-AAF)和2-氨基芴(2-AF)在机体内可形N-羟基芳酰胺和N-羟基芳胺,为近致癌物,再通过结合反应而产生的结合物可在酸性pH尿中或由肠道菌丛的8葡萄糖苷酸酶水解,生成N-羟基芳香胺。可自发生成亲电子剂-氮宾离子,攻击DNA,引起膀胱癌和结肠癌。 以上叙述所涉及的毒理学生物过程的最佳选择是()。
A.氧化反应
B.生物转化
C.生物代谢
D.代谢活化
E.结合反应
7、单项选择题 某单位委托对一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二阶段毒理学安全性鉴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一次最大耐受剂量>5000mg/kg,属无毒类。现进入第二阶段试验 要判定该化学物质的TFAl00+S9结果为阳性,需两次独立重复实验的回变菌落数均应等于或大于()。
A.100
B.200
C.300
D.400
E.500
8、单项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哪种不属于生物转化的一相反应()。
A.羟化
B.还原
C.水解
D.甲基化
E.环氧化
9、单项选择题 有关嵌入剂的概念正确的是()。
A.以静电吸附形式嵌入
B.嵌入碱基之间
C.嵌入多核苷酸链之间
D.导致移码突变
E.以上都对
10、单项选择题 毒理学实验中,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
A.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
B.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C.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数
D.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的阈剂量
E.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
11、单项选择题 弱有机酸在胃肠道容易吸收的部位是()。
A.胃
B.小肠
C.十二指肠
D.直肠
E.结肠
12、单项选择题 2-乙酰氨基芴(2-AAF)和2-氨基芴(2-AF)在机体内可形N-羟基芳酰胺和N-羟基芳胺,为近致癌物,再通过结合反应而产生的结合物可在酸性pH尿中或由肠道菌丛的8葡萄糖苷酸酶水解,生成N-羟基芳香胺。可自发生成亲电子剂-氮宾离子,攻击DNA,引起膀胱癌和结肠癌。 近致癌物N-羟基芳酰胺和N-羟基芳胺的形成通过()。
A.细胞色素P450和FMO催化
B.细胞色素P450催化
C.FMO催化
D.环氧水化酶催化
E.醇脱氢酶催化
13、单项选择题 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配套原则不包括()。
A.包括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试验
B.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
C.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
D.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E.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
14、单项选择题 某化学物质经动物实验致癌证据充分,但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其应归类于()。
A.人类致癌物
B.很可能是人类致癌物
C.可能是人类致癌物
D.未分类
E.非致癌物
15、单项选择题 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型曲线,原因是不同个体的()。
A.吸收速度差异
B.分布部位差异
C.代谢速度差异
D.排泄速度差异
E.易感性差异
16、单项选择题 下列效应中不属于有阈值效应的是()。
A.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
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
C.铅所致的低血红蛋白性贫血
D.阿司匹林所致的胎仔畸形
E.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
17、单项选择题 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不一定也对人类致癌。 要确定化学物对动物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
A.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B.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C.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
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E.细胞转化试验
18、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转化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其不以致突变为观察终点,可以弥补以致突变试验来筛查化学致癌物的不足
B.试验的观察终点是恶性变的细胞
C.可检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D.可检出遗传毒性非致癌物
E.可应用于细胞转化试验的细胞有:原代细胞、细胞系和病毒感染细胞
19、单项选择题 染色体畸变有()。
A.颠换
B.置换
C.转换
D.切换
E.互换
20、单项选择题 根据DNA损伤牵涉范围的大小,突变可分为()。
A.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
B.体细胞突变,生殖细胞突变
C.基因突变,点突变
D.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E.转换,颠换
21、单项选择题 经呼吸道动式染毒的主要缺点是()。
A.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B.保证染毒柜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不变
C.温湿度恒定
D.染毒时间不受染毒柜体积限制
E.消耗受试物的量大
22、单项选择题 下列计算参考剂量的公式中,误差最小的是()。
A.RfD=BMD/UF×MF
B.RfD=UF×MF/BMD
C.RfD=LOAEL/UF×MF
D.RfD=UF×MF/NOAEL
E.RfD=NOAEI/UF×MF
23、单项选择题 基因重排是()。
A.小缺失的片段倒转后仍插入原来位置
B.小缺失的片段不倒转后插入原来位置
C.小缺失的片段倒转后插入其他位置
D.小缺失的片段不倒转插入其他位置
E.小缺失的片段丢失
24、单项选择题 S-曲线的特点是()。
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
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
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
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
E.曲线始终比较平缓
25、单项选择题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但用大鼠和家兔进行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结果为阴性。 若该化合物在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中呈阳性结果,则该化合物可能为()。
A.遗传毒性致癌物
B.促癌物
C.细胞毒物
D.暂未确定遗传毒性致癌物
E.免疫抑制剂
26、单项选择题 危害认定是()。
A.从定性角度确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及损害的程度和性质
B.以损害作用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及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
C.以化学品的毒理学资料及危险度评定为依据,结合其他有关因素和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法规,对化学品进行卫生管理
D.从定量角度确定机体可能接触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机体损害程度的关系
E.确定人类实际接触的剂量及情况
27、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外来化合物对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
A.变态反应
B.免疫调节
C.免疫抑制
D.降低机体抵抗力
E.自身免疫反应
28、单项选择题 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不一定也对人类致癌。 要确定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
A.原癌基因激活试验
B.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试验
C.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D.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SCE.
E.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29、单项选择题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唾液
B.母乳
C.胃肠道
D.肾脏
E.汗液
30、单项选择题 毒理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为()。
A.直线
B.抛物线
C.对称S状曲线
D.不对称S状曲线
E.U形曲线
31、单项选择题 毒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经哪个途径排出后,仍具有特殊的毒理学意义()。
A.呼吸道
B.胃肠道
C.肾脏
D.乳腺
E.汗腺
32、单项选择题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
A.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
B.肿瘤死亡率,肿瘤发生率,肿瘤潜伏期
C.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死亡率
D.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肿瘤死亡率
E.肿瘤发生率,肿瘤存活率,肿瘤死亡率
33、单项选择题 致死剂量(浓度)包括()。
A.半数致死剂量
B.绝对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量
D.半数致死浓度
E.以上都是
34、单项选择题 pH0=2.00的HCl溶液与pH=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7.00
B.12.65
C.3.00
D.11.00
35、单项选择题 化学物致癌试验的目的不包括()。
A.确定动物致癌性
B.确定致癌强度
C.确定诱发肿瘤靶器官
D.确定肿瘤引发性和促长性
E.确定人类致癌性
36、单项选择题 对受试物的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时,不正确的是()。
A.观察指标超出了正常值范围可认定产生了毒效应
B.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可定有毒效应存在
C.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存在,则更有利于做出判断和认定
D.敏感的毒效应指标一般发生在较高剂量组
E.毒效应的敏感指标可提供研究中毒机制的线索
37、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
A.显性致死
B.显性遗传病
C.隐性致死
D.隐性遗传病
E.癌症
38、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LD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一半受试动物死亡的剂量
B.通常以mg/b体重表示
C.是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的依据
D.与染毒途径无关
E.与动物种属有关
39、单项选择题 关于Zac说法正确的是()。
A.Zac=Limac/LD
B.乙越大,表明化学物质引起急性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C.Zac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
D.Zac是急性毒性常用参数之一
E.Zac=Limac/Limeh
40、单项选择题 在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中,应选择的动物为()。
在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中,应选择的动物为
A.刚出生动物
B.初断乳动物
C.初成年动物
D.成年动物
E.幼年动物
41、单项选择题 几种实验动物的一次灌胃容量范围正确的是()。
A.小鼠0.1~0.5ml/100g
B.大鼠1ml/10g
C.家兔<5ml/b
D.狗50ml/kg
E.豚鼠<1ml/kg
42、单项选择题
化学毒物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是毒理学中研究化学物毒效应的基本试验,现拟对某化学物进行其亚慢性毒性评价,在实验设计、操作及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下。
下列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中不包括()。
A.生长发育状况
B.食物利用率
C.蓄积系数
D.脏器系数
E.组织酶学活力改变
43、单项选择题 根据我国现行的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要求进行第三甚至第四阶段的某些关键项目测试的化学物质是指()。
A.进口产品
B.生活用品
C.我国首创的化学品
D.国外首创的化学品
E.化学物质纯品
44、单项选择题 特殊毒性不包括()。
A.致突变
B.急性毒性
C.致癌
D.致畸
E.生殖毒性
45、单项选择题 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主要通过()。
A.主动转运
B.简单扩散
C.滤过
D.载体扩散
E.其他
46、单项选择题 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4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动物染毒剂量的分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
B.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及环磷酰胺染毒组
C.高、中、低三个剂量组
D.高、低剂量组
E.高、低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
48、单项选择题 着色性干皮病(XP)对于紫外线、烷化剂及某些致癌物的敏感性远高于正常人,说明毒物毒性作用易感性与何有关()。
A.与健康状况有关
B.与生活方式有关
C.与年龄有关
D.与性别有关
E.与营养状况有关
49、单项选择题 异丙基肾上腺素对单独笼养3周以上的大鼠急性毒性明显高于群养大鼠。证明毒物毒性作用易感性()。
A.与健康状况有关
B.与生活方式有关
C.与年龄有关
D.与性别有关
E.与营养状况有关
50、单项选择题 SCE是()。
A.染色单体交换
B.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C.染色单体内换
D.染色单体互换
E.姐妹染色体交换
51、单项选择题 一种有机碱,已知其pH是6.8,可以判断其在消化道中最好的吸收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十二指肠
D.小肠
E.结肠
52、单项选择题 在毒理学实验中,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达到多个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求得受试物的致死剂量(以LD为主要参数)
B.阐明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C.筛选受试物的致突变性
D.可用于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研究
E.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
53、单项选择题 以DNA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致突变试验是()。
A.微核试验
B.染色体畸变试验
C.Ames试验
D.UDS试验
E.基因正向突变试验
54、单项选择题 同种动物接触毒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
B.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
C.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
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
E.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皮>经口
55、单项选择题 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排除的化学毒物占有的血浆容积值为()。
A.消除率
B.消除速率常数
C.曲线下面积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56、单项选择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
A.环境毒理学3~6个月
B.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
C.工业毒理学1~3个月
D.食品毒理学3~6个月
E.以上都对
57、单项选择题 有关靶器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脂肪组织是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
B.靶器官一般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几个
C.在同一靶器官产生毒效应的化学物质毒作用机制相同
D.靶器官一定是该化学物质浓度最高的场所
E.苯胺和CO均可作用于红细胞,影响其运输氧的能力,但毒作用机制不同
58、单项选择题 某单位委托对一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二阶段毒理学安全性鉴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一次最大耐受剂量>5000mg/kg,属无毒类。现进入第二阶段试验 现采用平板掺入法检测该化学物质致突变性,应将待测物加在()。
A.营养肉汤培养基
B.顶层琼脂培养基
C.底层琼脂培养基
D.B2肉汤琼脂培养基
E.改良SchaeHer培养基
59、单项选择题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大鼠和小鼠
B.实验期限大鼠为2年,小鼠为1.5年
C.常设3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剂量应为最大耐受剂量(MTD.
D.每组雌雄各10只动物
E.结果观察主要指标是肿瘤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60、单项选择题 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一般选用()。
A.仓鼠或犬
B.大鼠或犬
C.豚鼠或家兔
D.小鼠或猴
E.小鼠或犬
61、单项选择题 皮肤致敏试验最常用的动物是()。
A.大鼠
B.豚鼠
C.兔
D.小鼠
E.犬
62、单项选择题 制定安全系数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绝对毒性
B.水溶性
C.蓄积作用大小
D.毒作用带
E.接触机会
63、单项选择题 生殖发育的过程是指()。
A.体细胞生长发育的过程
B.性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
C.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生、发育,器官发生,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D.胎儿发育的过程
E.胎儿发育及分娩、哺乳的过程
64、单项选择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基础毒性又称一般毒性
B.基础毒性可分为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C.研究方法以体外试验为主,体内试验作为补充
D.基础毒性是指实验动物单次、多次染毒所产生的总体毒性综合效应
E.基础毒性是相对特殊毒性而言的
65、单项选择题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化学毒物对机体接触部位产生的毒效应,也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局部毒性试验的特殊性,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须加以注意。 皮肤致敏是对一种化学毒物产生的免疫源性变态反应。皮肤致敏试验的实验动物常选择()。
A.大鼠
B.豚鼠
C.犬
D.猴
E.家兔
66、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筛选化学致癌物的短期致突变试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需选择一组致突变试验
B.在组合试验中有一项是阳性结果,即可认为该受试物为致突变物
C.组合试验中阳性结果愈多,受试物致癌的可能性就愈大
D.可检出遗传毒性致癌物
E.可检出遗传毒性非致癌物
67、单项选择题 生殖发育是指过程()。
A.体细胞的生长发育
B.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
C.胎儿发育及分娩、哺乳
D.胎儿的发育
E.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生、发育、器官发生、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
68、单项选择题 小动物接触易挥发液态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最适宜采用的染毒方法是()。
A.喂饲
B.灌胃
C.吞咽胶囊
D.静式吸入
E.皮肤敷贴
69、单项选择题 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A.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B.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
C.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
D.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
E.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70、单项选择题 有关化学物的联合作用中相加作用和独立作用的区别,正确的解释是()。
A.一般相加作用指反应相加模型,而独立作用指剂量相加模型
B.一般相加作用指剂量相加模型,而独立作用指反应相加模型
C.两者都是剂量相加模型
D.两者都是反应相加模型
E.毒理学上反应相加和剂量相加的概念并无严格差别
71、单项选择题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核素
B.微波
C.细菌
D.病毒
E.各种化学物质
72、单项选择题 研究化学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
A.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乃至量子水平阐明化学毒物的毒物机制
B.有助于指导新的化学物质或药物的设计和合成
C.有助于指导解毒药物的筛选
D.有助于预估新化学物质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
E.以上都是
73、单项选择题 有一种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拟应用于化妆品中,先需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提示:在该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危险度评价的资料来制定其安全限值(卫生标准)。 如果对该化学物质进行危险度管理,不属于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制定该化学物质的卫生标准
B.对其使用进行环境检测
C.对接触人群进行观察监护
D.执行其相应的卫生标准
E.进行危险度评价
74、单项选择题 突变的后果是()。
A.肿瘤,显性致死,炎症
B.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
C.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
D.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
E.遗传性疾病,畸胎,变态反应
75、单项选择题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对该化学物进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如果该化学物是阳性结果。
应满足何种条件()。
A.各组观察指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B.染色组发生对照组未出现的肿瘤类型,但无对照组的历史资料
C.染色组动物肿瘤出现比对照组早,无显著性
D.染毒组动物肿瘤发生率较对照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E.各组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76、单项选择题 体外试验常用的材料是()。
A.组织器官
B.原代培养细胞
C.细胞器
D.细胞株
E.以上都是
7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经胆汁排泄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对胃肠道吸收的外来化合物,肝脏有"首过效应"
B.经肝脏随同胆汁排泄,是次于肾脏的第二排泄途径
C.外来化合物原型和其代谢产物脂溶性高,则易于经胆汁排泄
D.与蛋白结合的、分子量在300以上的、具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外来化合物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胆汁
E.主动转运是肝脏转运外来化合物进入胆汁的主要方式
78、单项选择题 关于化合物的脂溶性以下哪条的叙述不正确()。
A.一化合物的脂溶性大,表明其易溶于脂
B.化合物的脂溶性高,易通过生物膜
C.化合物的脂溶性与其毒性密切相关
D.化合物的脂溶性低,易通过生物膜
E.脂溶性与化合物的吸收、分布、转运、代谢及排泄有关
79、单项选择题 环状染色体是()。
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
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
C.染色体两臂断裂重接形成环状
D.染色体断片断端重接形成环状
E.以上都对
80、单项选择题 影响外源性化学物质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胃肠道内pH值
B.血浆蛋白质水平
C.体内各种屏障
D.AC正确
E.BC正确
81、单项选择题 外源性化学物质吸收途径主要是()。
A.胃肠道
B.呼吸道
C.皮肤
D.AB是
E.ABC都是
82、单项选择题 体细胞转变为癌细胞需要()。
A.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的活化
B.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的灭活
C.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和癌基因的灭活
D.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和癌基因的活化
E.以上都不对
83、单项选择题 危险度是对()。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的估计
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估计
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
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E.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估计
84、单项选择题 许多毒物对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CO可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阻碍其与氧的结合,这种抑制作用可以归结为()。
A.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B.引起酶的变构
C.减少酶的合成
D.破坏酶的结构
E.竞争性抑制酶的活性中心
85、单项选择题 关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DNA反应活性
B.绝大部分的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为亲电子剂
C.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致突变性
D.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E.作用是不可逆的
86、单项选择题 关于体细胞突变学说,错误的是()。
A.化学致癌机制有两个较重要的学说,即体细胞突变学说和非突变学说
B.细胞突变是体细胞生长异常形成肿瘤的原因
C.体细胞DNA损伤就可以引起癌症
D.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
E.化学致癌至少可分为启动、促癌和进展阶段
87、单项选择题 常温下主要以气态存在的物质主要经什么排泄()。
A.口腔
B.肾
C.肝胆
D.肺
E.皮肤
88、单项选择题 关于引发剂(启动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引发剂本身具有致癌性
B.引发剂可与DNA发生反应
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D.大多数是致突变物
E.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
89、单项选择题 对简单扩散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物质分子由浓度低的部位向浓度高的部位扩散
B.消耗能量
C.依赖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
D.不受外源性化学物质的电离状态影响
E.需要载体
90、单项选择题 有关具有相加作用的外来化合物,以下哪个不正确()。
A.对机体产生的毒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单独效应的总和
B.在化学结构上可为同系物
C.往往作用于不同的靶器官
D.具有麻醉作用的化合物一般呈相加作用
E.大部分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呈相加作用
91、单项选择题 小鼠一次灌胃体积通常为()。
A.0.2~1.0ml/10g
B.1~5ml/10g
C.1~5ml
D.0.2~1.0ml
E.>5ml
92、单项选择题 毒理学实验中,Ames试验的指示菌株是()。
A.鼠伤寒沙门菌的野生型菌株
B.鼠伤寒沙门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
C.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突变型菌株
D.大肠杆菌的野生型菌株
E.大肠杆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
93、单项选择题 致突变试验的质量控制应通过()。
A.盲法观察
B.设立阳性对照
C.设立阴性对照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94、单项选择题 UF项不包括()。
A.在人群内部推导到易感亚群或易感个体的不确定性
B.从实验动物资料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
C.从亚慢性毒性试验资料推导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D.当用于推导的资料库不完整(如实验物种太少,缺乏生殖毒性资料等)时
E.从慢性毒性试验推导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95、单项选择题 LD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
D.在一个实验组中使50只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E.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实验组剂量
96、单项选择题 近致癌物是指()。
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
B.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
C.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D.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E.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97、单项选择题 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光镜下可见的变化
B.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
C.DNA断裂的结果
D.染色体结构异常
E.染色体数目异常
9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合物致畸作用和母体毒性的关系,哪种说法不正确()。
A.有致畸作用,但可无母体毒性
B.出现致畸作用可同时出现母体毒性
C.有致畸作用,必有母体毒性
D.无致畸作用,也无母体毒性
E.有母体毒性,但无致畸作用
99、单项选择题 协同致癌作用机理包括()。
A.抑制DNA修复
B.选择性增强DNA受损细胞的增殖
C.活化作用酶系统活力发生改变
D.上述AB正确
E.上述AC正确
100、单项选择题 在致畸试验中,判断动物有否“受孕”最有力的依据是()。
A.阴道内有无阴栓发现
B.雌性动物的体重
C.雌性动物的活动状况
D.雌雄动物同笼的比例
E.雌雄动物同笼的时间
101、单项选择题 某种外源性化合物的pKa值是描述其()。
A.解离度
B.挥发度
C.反应活性
D.分散度
E.稳定性
102、单项选择题 微核试验可用于检测()。
A.DNA加合物
B.引起核碎的遗传毒物
C.断裂剂
D.引起碱基置换的遗传毒物
E.引起移码突变的遗传毒物
103、单项选择题 机体对毒作用敏感性不同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A.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B.修复能力差异
C.受体因素
D.宿主的其他因素
E.剂量不同
104、单项选择题 经呼吸道动式染毒的主要优点是()。
A.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B.保证染毒柜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不变
C.温湿度恒定
D.染毒时间不受染毒柜体积限制
E.以上都是
105、单项选择题 急性毒性评价的常用参数有()。
A.LD
B.Lim
C.Z
D .LOAEL
E.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
106、单项选择题 测定外源化学物LD(LC),通常要求计算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之后多长时间内的总死亡数()。
A.2天
B.4天
C.7天
D.14天
E.30天
107、单项选择题 下列化学物质中属于间接致突变物的是()。
A.烷化剂
B.芥子气
C.镍
D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铬
E.黄曲霉素B
108、单项选择题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不同化学物质的致畸强度的比较一般用()。
A.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
B.畸形出现率
C.母体畸胎出现率
D.致畸指数
E.母体/发育毒性比值
109、单项选择题 有关生物半减期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毒物动力学原理阐明化学毒物的蓄积作用特征
B.能够评价受试物的蓄积程度
C.能够求出受试物在机体内的蓄积极限值
D.蓄积极限值-每日吸收量×生物半减期×常数
E.该方法尚有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
110、单项选择题 雌性动物受孕母体LD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是()。
A.畸胎出现率
B.相对致畸指数
C.母体畸胎出现率
D.致畸指数
E.致畸作用带
111、单项选择题 外来化合物对免疫系统作用特点,下述哪项不正确()。
A.反应的复杂性
B.反应的选择性
C.反应的随机性
D.反应的灵敏性
E.反应的双重性
112、单项选择题 许多有机磷杀虫剂在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结合反应
E.氧化和结合
113、单项选择题 发育毒性不表现为()。
A.死胎
B.变异
C.生长迟缓
D.功能发育不全
E.畸形
114、单项选择题 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E.以上都是
115、单项选择题 适用于评价接触时间较短的化学物的生殖发育毒性,最常选用的方案为()。
A.三阶段一代试验
B.三阶段二代试验
C.三阶段三代试验
D.多代动物试验
E.三阶段多代动物试验
116、单项选择题
化学毒物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是毒理学中研究化学物毒效应的基本试验,现拟对某化学物进行其亚慢性毒性评价,在实验设计、操作及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下。
亚慢性试验的实验动物主要选用()。
A.仓鼠和犬
B.大鼠和犬
C.豚鼠和家兔
D.小鼠和猴
E.小鼠和犬
117、单项选择题 乙值越大的毒物引起()。
A.慢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大
B.慢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
C.蓄积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
D.致死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大
E.致死性中毒的实际危险性越小
118、单项选择题 关于进展阶段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在进展阶段,良性肿瘤发展为恶性肿瘤
B.进展剂可使已促长的细胞进入进展阶段
C.进展剂的作用是可逆的
D.进展剂一般具有致突变性
E.进展阶段主要的遗传学改变为核型的不稳定性
119、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毒物蓄积毒性作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化学毒物连续或反复多次与机体接触
B.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超过生物转和排泄速度时,在体内贮存
C.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D.可以分为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E.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不能同时存在
120、单项选择题 属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
A.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
B.镍及其化合物、石棉、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
C.佛波酯
D.石棉
E.氯仿
121、单项选择题 UDS的遗传学终点为()。
A.基因突变
B.基因扩增
C.染色体结构异常
D.DNA完整性改变
E.染色体数目异常
122、单项选择题 下列化学物中属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
A.烷化剂
B.多环芳烃
C.石棉
D.铬
E.镍
123、单项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已知的肿瘤促长剂是()。
A.四乙铅
B.佛波脂
C.秋水仙素
D.环磷酰胺
E.乙烯水杨酸
124、单项选择题 确定微核试验的遗传学终点的根据是()。
A.DNA交换或重排
B.DNA完整性改变
C.DNA碱基序列改变
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或染色体分离改变
E.细胞分裂异常
125、单项选择题 关于急性毒性试验中动物选择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要求选择两个不同种属
B.通常选择刚断乳动物
C.雌雄各半
D.常用哺乳类动物
E.每组实验动物的数量因求LD50方法不同而不同
126、单项选择题 有关危险度评定不正确的是()。
A.最初用于放射线及致癌物的评定,现已用于其他化学物的评定
B.属定量评定
C.确定最大耐受剂量是评定的关键
D.用动物毒性资料向人的危险性外推时多应用适当的数学模型
E.具有可预测性
127、单项选择题 下列反应不由MFO催化的是()。
A.N-脱烷基反应
B.N-羟化反应
C.环氧化反应
D.氧化脱氨基反应
E.醇脱氢反应
12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经肺排泄的影响因素中,错误的是()。
A.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经肺排泄
B.血/气分配系数高的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快
C.经肺排泄速度取决于在血流中溶解度、通气量和肺血流量
D.经肺排泄的主要机制是简单扩散
E.肺通气量增加,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增加
129、单项选择题 甲拌磷与乙酰甲胺磷混合对大鼠染毒所产生的联合毒效应,属于()。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
D.独立作用
E.加强作用
130、单项选择题 毒物动力学中室的概念是()。
A.表示解剖部位
B.代表器官
C.是理论的机体容积
D.代表生理学的功能单位
E.代表毒物作用的靶
131、单项选择题 以下变化中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转换
B.裂隙
C.移码突变
D.DNA大段损伤
E.颠换
132、单项选择题 在实验中采用绵羊红细胞是观察何种免疫反应()。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肿瘤细胞吞噬反应
133、单项选择题 外源化学物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主要影响是()。
A.着床减少
B.器官畸形
C.胚胎死亡
D.发育迟缓和功能紊乱
E.畸形
134、单项选择题 有机酸的pKa<3,或有机碱的pKa>8时不易吸收,其毒效应受到哪种因素影响()。
A.脂/水分配系数
B.电离度
C.挥发度和蒸气压
D.分散度
E.纯度
135、单项选择题 对一室和二室开放模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室开放模型指毒物吸收入血立即均匀分布各组织器官而达动态平衡
B.一室开放模型的时量曲线是一条直线
C.以一室开放模型处置的毒物的消除过程通常符合零级动力学
D.二室开放模型时量曲线可分解为分布相和消除相
E.二室开放模型指毒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分布速率不同
136、单项选择题 关于癌症病因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癌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
B.机体发生癌症的内在原因有遗传因素
C.机体发生癌症的外在原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
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
137、单项选择题 男性患者28岁,农民,1998年夏季因在田间喷酒农药,突然晕倒在地,急诊入院。体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多汗,流涎,全身抽搐,语言不清,血压18/12.5kPa(135/94mmHg)。此时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A.肝、肾功能的测试
B.全血胆碱脂酶活力的测定(ChE.为正常值的50%
C.同时测定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
D.心电图检查
E.血清总巯基的测定
138、单项选择题 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在化学性质上最主要的特点是()。
A.亲核的活性代谢产物
B.亲电子的活性代谢产物
C.自由基形式的代谢产物
D.环氧化物
E.含亲水集团的物质
139、单项选择题 毒物的空间结构与毒性大小的一般规律正确的是()。
A.直链烃<支链烃
B.环烃<链烃
C.间位<邻位<对位
D.L-异构体<D-异构体
E.以上均正确
140、单项选择题 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不包括()。
A.观察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B.毒作用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
C.剂量-反应研究
D.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E.确定损害的可逆性
141、单项选择题 下列实验动物中适合于研究外来化学物的皮肤毒性的动物是()。
A.小鼠
B.大鼠
C.家兔
D.猫
E.狗
142、单项选择题 毒理学实验中,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
B.确定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
C.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
D.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检测指标依据
E.确定受试物的最低致死剂量
143、单项选择题 体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不包括()。
A.致癌
B.致畸
C.衰老
D.遗传性疾病
E.动脉粥样硬化
144、单项选择题 为了评价化学物质对人类的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致癌物分为四大类,其中第四类是指()。
A.对人类很可能或可能是致癌物
B.对人类肯定的致癌物
C.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的物质
D.对人的致癌性尚不能明确的物质
E.对人类为间接致癌物
145、单项选择题 下列事件中与体细胞突变无关的是()。
A.致癌
B.致畸
C.动脉粥样硬化
D.衰老
E.遗传性疾病
146、单项选择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不包括()。
A.食物利用率
B.脏器系数
C.血生化学检查
D.红细胞中的微核
E.病理学检查
147、单项选择题 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不包括()。
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
B.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
C.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生物转运过程的差异
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亲和力的差异
E.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148、单项选择题 在动物实验中要求掌握染毒 剂量,以下哪种染毒方式不宜准确掌握摄入量()。
A.经皮肤染毒
B.动式吸入
C.吞咽胶囊
D.灌胃
E.喂饲
149、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是较好的屏障,但不少外来化合物可经皮肤吸收引起毒效应
B.一般来说,脂/水分配系数较高,分子量较小的外来化合物容易通过皮肤吸收
C.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可分为穿透阶段和吸收阶段
D.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机制有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E.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主要经表皮细胞,经皮肤附属器吸收的较少
150、单项选择题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
A.农药
B.药品
C.食品
D.微量元素
E.生物毒素
151、单项选择题 关于蓄积系数说法正确的是()。
A.K=LD/LD
B.K值<5为轻度蓄积
C.K值>3为明显蓄积
D.K值>1为中度蓄积
E.K值<1为高度蓄积
152、单项选择题 经肝脏细胞色素P酶系转化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抑制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将()。
A.减弱
B.增强
C.潜伏期延长
D.持续时间缩短
E.无变化
153、单项选择题 毒物经由肾脏清除的物种差异可能的原因有()。
A.物种间尿液pH值差异
B.与血浆蛋白质结合能力差异
C.肾主动分泌差异
D.BC对
E.ABC都对
154、单项选择题 Ames试验在致癌物筛检时,可检出()。
A.使染色体损伤的致癌物
B.使染色体数目改变的致癌物
C.有基因诱变作用的致癌物
D.无基因诱变作用的致癌物
E.引起染色体不分离的致癌物
155、单项选择题 下列叙述终致癌物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A.前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终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
B.前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终生成的中间产物叫终致癌物
C.细胞色素P单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活化酶
D.终致癌物具有直接与DNA反应的活性
E.终致癌物大多是亲电子物
156、单项选择题 决定某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
A.毒物种类
B.接触剂量
C.进入途径和方式
D.接触时间
E.物种与个体差异
157、单项选择题 经呼吸道静式染毒的主要缺点是()。
A.操作方便
B.受试物消耗少
C.设备简单
D.适用于小动物急性毒性研究
E.受试物浓度难以维持恒定
158、单项选择题 皮肤致敏实验最常用的动物是()。
A.大鼠
B.豚鼠
C.兔
D.小鼠
E.乳鼠
159、单项选择题 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指()。
A.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
B.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
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
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
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160、单项选择题 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包括肿瘤抑制基因
B.肿瘤抑制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肿瘤性状表达
C.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必须有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
D.肿瘤抑制基因不能表达或其基因产物去活化时才容许肿瘤性状的表达
E.ras和myc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
161、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是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的是()。
A.生长发育状况
B.食物利用率
C.蓄积系数
D.脏器系数
E.组织酶学活力改变
162、单项选择题 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
B.不被机体吸收
C.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
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
E.本身无毒
163、单项选择题 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存在选择毒性的原因有()。
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
B.不同生物及其细胞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差异
C.体内生物转化过程差异
D.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修复能力差异
E.以上都是
164、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进行免疫毒性检测的()。
A.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B.体液免疫功能检测
C.宿主抵抗力试验
D.巨噬细胞功能试验
E.细胞恶性转化试验
165、单项选择题 在毒理学中将母体LD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定义为()。
A.相对致畸指数
B.畸胎出现率
C.母体畸胎出现率
D.致畸指数
E.以上都不是
166、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机体急性接触化学物的次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经口灌胃时指一次给予实验动物染毒
B.经呼吸道染毒时指在一段规定的期间内使实验动物持续接触毒物
C.当化学物毒性很低,需要在48小时内分多次给予以达到对剂量的要求
D.经注射途径染毒指瞬间给予实验动物染毒
E.经皮肤染毒时在一段规定的期间内使实验动物持续接触毒物
167、单项选择题 生殖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是()。
A.遗传负荷增加
B.衰老
C.肿瘤
D.动脉粥样硬化
E.癌症
168、单项选择题 在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时,试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的标准化是决定评价结果是否可靠的关键所在,目前试验方法和操作技术标准化最具代表性的是()。
A.GLP和SOP
B.GMP和SOP
C.GLP和ISO
D.GMP和ISO
E.GLP和GMP
169、单项选择题 致畸试验结果评定的指标除外()。
A.母鼠的脏/体比
B.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
C.畸形出现率
D.母体畸胎出现率
E.致畸指数
170、单项选择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A.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
171、单项选择题 关于直接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接致癌物的化学结构即具有亲电子活性
B.直接致癌物不需要代谢活化
C.直接致癌物可与DNA的亲核基团形成加合物
D.直接致癌物均直接具有致癌作用
E.直接致癌物的作用机制是因其细胞毒性,引起代偿增生而致癌
172、单项选择题 直接致癌物是指()。
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
B.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C.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D.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
E.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173、单项选择题 物种差异影响化合物的毒性的例子是()。
A.大鼠、小鼠、狗体内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B.猴子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C.家兔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D.豚鼠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E.猫体内可发生N-羟化,N-2-乙酰氨基芴与硫酸结合变成致癌物
174、单项选择题 化学物的非损害作用是()。
A.永久的
B.动态的
C.相对的
D.绝对的
E.不可逆的
175、单项选择题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如果要做致畸实验,首选()。
A.金黄地鼠
B.小鼠
C.大鼠
D.犬
E.猫
176、单项选择题 有关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研究受试物亚慢性毒性剂量-反应系,确定NOAEL和LOAEL
B.观察受试物亚慢性毒效应谱、毒作用特点、靶器官及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C.为慢性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D.比较毒效应的物种差异,为进行毒性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为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E.确定LD的大小
177、单项选择题 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
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
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
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
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
178、单项选择题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如果致畸试验得出该化学物无致畸作用,则其致畸指数范围为()。
A.<1
B.<10
C.<100
D.10~100
E.>100
179、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是发育毒性的具体表现()。
A.致畸作用
B.生长迟缓
C.功能不全或异常
D.胚胎或胎仔死亡
E.母体死亡
180、单项选择题 代谢活化是指()。
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
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
E.MFO具有两重性
181、单项选择题 正向突变试验基因位点是()。
A.6-GT位点,TK位点,HGPRT位点
B.TK位点,HGPRT位点,OUA位点
C.HGPRT位点,6-GT位点,OUA位点
D.OUA位点,TK位点,6-GT位点
E.OUA位点,TK位点,5-Bru位点
182、单项选择题 寇氏法的要求是()。
A.各剂量组剂量呈等比级数排列
B.各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
C.最大剂量组死亡率100%,最低剂量组死亡率0%
D.动物数相同
E.以上都是
183、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染色体整倍性畸变()。
A.n
B.2n
C.3n
D.上述AB都是
E.上述AC都是
184、单项选择题
化学毒物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是毒理学中研究化学物毒效应的基本试验,现拟对某化学物进行其亚慢性毒性评价,在实验设计、操作及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下。
如果这是一个90天的喂养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大约相当于人可能摄入量的220倍,其评价是()。
A.毒性较强,应放弃使用
B.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进一步评价
C.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D.不必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E.可以计算安全系数
185、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
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
B.本身无毒
C.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
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
E.不被机体吸收
186、单项选择题 在毒理学动物试验中,同种动物对同一毒物表现出不同的效应,主要原因为()。
A.实验操作误差
B.动物的个体差异
C.动物的物种差异
D.实验抽样误差
E.实验观察误差
187、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卫生毒理学实验动物选择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选择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
B.选择与人类有类似疾病谱的动物
C.选择易于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的动物
D.选择易于获得、晶系纯化,且价格较低的动物
E.选择两种实验动物,最好一种为啮齿类,一种为非啮齿类
188、单项选择题 哪种试验组合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
A.Ames试验,大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B.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C.Aru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
D.显性致死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
E.SCE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试验
189、单项选择题 管理毒理学是()。
A.从定性角度确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及损害的程度和性质
B.以损害作用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及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
C.以化学品的毒理学资料及危险度评定为依据,结合其他有关因素和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法规,对化学品进行卫生管理
D.从定量角度确定机体可能接触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机体损害程度的关系
E.确定人类实际接触的剂量及情况
190、单项选择题 可接受危险度()。
A.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低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B.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接近或略高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C.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高于非接触人群,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D.只有当接触某种化学物质人群发生 某种损害的频率与非接触人群一致,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191、单项选择题 管理毒理学是指()。
A.政府有关机构根据描述性和机制研究资料,作出是否允许人工合成的新化学物进入人类环境的判断和决定
B.提出相应的安全使用(接触)标准和管理措施
C.按照政策法令对现存的外源性毒物进行管理和控制
D.参与政策法令的制定并且履行监督和执法职能
E.以上都是
192、单项选择题 对外源化学物生殖发育毒性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亚慢性及慢性试验中有剂量效应关系的化合物有生殖发育毒性
B.一般毒性大的化合物,产生生殖发育毒性的可能性就大
C.生殖发育过程对外源化学物的作用比其他系统或功能更为敏感
D.生殖发育毒性只影响当代动物(机体)
E.外源化学物必须直接作用于性腺才能产生生殖毒性
193、单项选择题 致畸试验首选的实验动物是()。
A.大鼠
B.小鼠
C.豚鼠
D.家兔
E.狗
194、单项选择题 主动转运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逆浓度梯度
B.有饱和性
C.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D.有选择性
E.无须载体参加
195、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是致畸试验结果的评定指标()。
A.畸形出现率
B.母鼠的脏器系数(脏/体比)
C.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
D.母体畸胎出现率
E.雌性动物受孕率
196、单项选择题 被动转运包括()。
A.简单扩散
B.胞吞
C.膜动转运
D.ABC都是
E.ABC都不是
197、单项选择题 毒物动力学中主要参数是()。
A.生物半减期
B.血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C.表观分布容积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198、单项选择题 大鼠致畸试验中的给药时间是受精后()。
A.7~16天
B.8~16天
C.9~16天
D.9~17天
E.8~17天
199、单项选择题 能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是下列哪类化合物()。
A.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
B.多环芳烃类
C.卤代芳香族
D.某些金属
E.以上都是
200、单项选择题 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E.胞饮和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