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在浮动汇率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如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浮动汇率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是汇率变动。逆差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浮动汇率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是汇率变动。逆差导致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逆差减少,趋国际收支平衡;顺差则导致本币升值,进行反方向的调整。
2、名词解释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3、单项选择题 储蓄增加导致()。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
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
C.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
D.计划的投资和计划的消费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问答题 政府对一些资本收入双重征税。解释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某人购买了某公司股票,公司盈利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分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某人购买了某公司股票,公司盈利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分红后交个人所得税,都是对资本的征税。双重征税。
5、问答题 阐述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一般来说,由于货币的投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一般来说,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关系,因而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凯恩斯主义认为,当利率降低到很低水平时,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很小;而如果将购买债券的话,由于债券价格异常高(利率极低表示债券价格极高),因而只会跌而不会再涨,从而使购买债券的货币资本损失的风险变得很大,这时,人们即使有闲置货币也不肯去购买债券,这就是说,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很大甚至无限大,经济陷人所谓凯恩斯陷阱状态,这时的货币需求曲线LM曲线呈水平状。如果政府增加支出,IS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并不会引起利率上升而产生挤出效应,于是财政政策非常有效;相反,这时政府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不可能再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因为人们再不肯去用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而宁愿让货币保留在手中,因此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既然如此,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并增加投资和国民收人,就不可能,因此货币政策无效。因而凯恩斯主义首先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的作用。
(2)货币主义强调货币政策。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度时,因保留闲置货币面产生的利息损失将变得很大,而利率进一步上升将引起资本损失风险变得很小,这使得货币的投机需求完全消失。因为利率很高意味着债券价格很低,当债券价格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时,买进债券不会使本金受到因债券价格下跌的损失。因而手中任何的闲置货币都可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再让它保留在手中。由于利率涨到足够高度使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货币需求纯粹是由交易动机而产生,因而LM曲线就表现为垂直线形状。古典经济学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而产生,只和收人有关,而和利率波动无关,由此,垂直的LM曲线区域被认为是古典区域,也是货币主义认同的区域。LM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因为,当人们只有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时,如果政策采用膨胀性货币政策,这些增加的货币将全部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样,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和收人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很有效。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因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小,几近于零),从而导致极大的挤出效应,因而使得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效果极小,所以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
6、名词解释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洛伦兹曲线表示一国按人口数量累积的百分比与该百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洛伦兹曲线表示一国按人口数量累积的百分比与该百分比所占有的国民收入比重之间
的关系,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2)洛仑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叫不平等面积,45度线以下的部分叫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7、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但不是M1的一部分?()
A.旅行支票;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其他支票存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判断题 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根据哈罗德模型,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经济将()
A、持续高涨;
B、长期萧条;
C、均衡增长;
D、不能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问答题 简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及其政策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区分了经济周期的刺激与传播机制。刺激
本题解析:试题 答案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区分了经济周期的刺激与传播机制。刺激机制是最初的冲击,它使得一变量偏离其稳态值。传播机制包含那些使冲击效应随时间向后传递并使得对稳态的偏离持续化的因素。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中,刺激机制是技术冲击引起的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对真实工资率变动做出的较大的反应。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较大的技术变化率的随机变动引起要素生产率的随机波动,进而引起要素价格和要素供给的变动,最终引起总产量的变动,即引起经济周期。假设一次有利的技术冲击提高了劳动的边际产量,导致真实工资低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引起厂商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导致实际工资提高,使得劳动供给相应增加。因此,有利的技术冲击最终增加了就业,提高了产量。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表明,真实工资较小的顺周期变动是与就业的较大的顺周期变动相联系的。就业扩大的程度取决于当时真实工资水平下的劳动供给弹性。因此,劳动供给价格弹性必须足够大,才能使较小的真实工资变动产生较大的就业变动,引起经济波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用劳动的“跨时替代”和真实利率效应来说明劳动供给价格弹性通常比较大的原因。首先,如果技术冲击是短暂的,使得当期真实工资只是暂时地高于标准工资,那么劳动者将“晒草要趁太阳好”,以工作替代目前的闲暇,而在预期真实工资较低的未来减少工作。因此,工资率的微小变动能引起劳动供给较大的变动。其次,真实工资增加引起的需求增加,会增加投资,进而导致真实利率上升。真实利率的上升促使家庭在目前供给更多的劳动。因为在真实利率上升的条件下,通过目前劳动赚取的收入的价值相对于未来赚取的收入的价值而言是上升的。这种真实利率增加劳动供给的效应可以表现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政策含义是稳定经济波动的政策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对社会还是有害的。因为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当事人对主要由技术变迁引起的对生产函数的冲击产生的帕累托有效率的反应的结果。所观察的经济波动不应当被视作对产量的理想趋势轨迹的降低福利的偏离,而是一种持续变动的充分就业均衡。因此,用货币因素来解释这种不稳定就不再是恰当的了。同时货币政策也不可能有任何真实效应,货币是超中性的。由于工人能够决定他们想工作多长的时间,因此观察到的失业总是自愿的。政府为实现充分就业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无效(因为经济已经到了那里),而且几乎肯定会降低福利。对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而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对于稳定问题的重视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在动态世界里,不稳定是人们所期望的,正如它是不可避免的一样。
11、多项选择题 货币主义者认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
A.在短期将提高失业率、减少收入
B.在长期失业率将回复到自然率水平
C.在短期将降低失业率、增加收入
D.对就业与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单项选择题 政府在预算平衡条件下增加支出会使总产出()。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问答题 “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因为他是个别商品和劳务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这一说法对否?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对。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对。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人们愿意购买商品的总量不断下降;而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则不断上升。这一性质和我们在微观经济学中讨论的需求规律一致。但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是单个商品市场的情况,但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产品间的替代效应意味着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势必带来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但是社会需求总量仍然没有发生变化,而仅仅是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宏观经济学考察的是商品总需求量的变化,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主要是因为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汇率效应和税收效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出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14、单项选择题 基钦周期是一种()
A、短周期
B、中周期
C、长周期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判断题 & nbsp;当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国民收入不变,维持在充分就业收入水平。
16、单项选择题 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表明经济()
A、持续萧条;
B、持续过热;
C、均衡;
D、变化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单项选择题 宏观经济学区别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
A.加总的应用;
B.强调总量(如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产出)的作用;
C.强调总量(如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产出)的相互作用关系;
D.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经济初始的资本存量低于黄金律水平的资本存量,在向新的稳定状态过渡的过程中,提高储蓄率会导致投资()。
A.居民改变消费倾向;
B.私人投资减少;
C.公共投资减少;
D.居民储蓄减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什么叫固定汇率制、什么叫浮动汇率制?这两种汇率制度有什么区别?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放弃坚持了十余年的紧盯美元政策,改为人民币币值一揽子货币浮动。这意味着中国的汇率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
两种汇率制度的区别在于:
(1)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后经济恢复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不同。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外汇储备来消除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的缺口,相应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对经济的不平衡进行调节,汇率比较稳定。浮动汇率制下,完全由汇率变动来平衡外汇需求,调整时间快、成本低,属于自发调节,但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汇率波动大
(2)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浮动汇率制下可以保证币政策的独立性
(3)浮动汇率制有利于推动经济自由化、促进国际间经济交往发展。汇率浮动对投资和贸易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远期交易等方式来规避。汇率浮动有利于隔绝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
(4)在浮动汇率制下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固定汇率制下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其中暗含的汇率担保会鼓励短期资本流入和没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债,从而损害本地的金融体系健康。
05年以来汇改的核心是放弃单一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并实行调节自如、管理自主、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次汇改的主要原因是:
(1)有利于形成汇率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我国外汇市场是一个供求关系不对称的市场,中央银行对汇率的生成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控制权,由此形成的汇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改革之后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从长远战略来看,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进条件
(2)有利于缓和中国与主要贸易对象国的关系,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树立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人民币有序、稳步升值能够加强我国经济自循环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0、问答题 写出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数学表达式,画出几何图形,解释影响IS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数学表达式为: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数学表达式为:
IS曲线的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影响IS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边际消费倾向b和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和反映弹性d。
21、单项选择题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导致()。
A.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提高
B.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提高
C.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降低
D.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问答题 试用支出方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支出去是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支出去是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以测算GDP的方法。从支出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主要包括家庭、厂商和政府的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和存货方面的支出。政府的支出包括对商品以及对劳务的支出。把家庭部门的支出简单表示为C,厂商部门的投资即私人投资表示为I,政府购买表示为G。于是,以支出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
GDP=C十I十G
如果经济中还包括对外贸易部门,那么,用支出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GDP=C十I十G+(X-M)。
其中,X表示一个国家的出口,M表示进口。
23、问答题 在生命周期假设中,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一直至退休时都是下降的。(1)为什么?是有关消费的什么假设导致这个结果?(2)在退休以后,这个比率如何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根据生命周期假设,消费者每年消费C=WL(工作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根据生命周期假设,消费者每年消费C=WL(工作期限)*YL(年收入)/NL(预期寿命),则退休前每年储蓄为S=YL-C=(NL-WL)*YL/NL。至T年时积累的储蓄为WR=S*T,则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率为C/WR=WL/(NL-WL)*T。显然,随着T的增大,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例逐渐减少。这主要是由消费者将其工作收入均匀的用于其一生的消费这一假设导致的。
(2)退休后,消费者每年消费不变。而积累的储蓄为:WR=(NL-WL)*YL*WL/NL-(T-WL)*C
=(NL-T)*YL*WL/NL,其中WL≤T≤NL。则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例为C/WR=1/(NL-T)。显然,随着T的增大,消费对积累的储蓄比例也逐渐增大。
24、判断题 由于货币的流通性强,所以财政政策对收入影响的效果不如货币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5、判断题 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单项选择题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名词解释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28、判断题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单项选择题 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进口倾向为0.2,比例税率为0.2,则该经济体的转移支付乘数为()。
A.IS曲线会变得更加平坦
B.IS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
C.LM曲线会变得更加平坦
D.LM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填空题 ()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内生产总值(GDP)
31、多项选择题 总需求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B.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
C.边际进口倾向的下降
D.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2、单项选择题 失业的成本包括()。
A.经济资源的闲置;
B.失业人员的个人困难;
C.高失业社区的财政恶化;
D.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单项选择题 货币的资产组合理论和货币的交易理论分别强调货币的()职能。
A.垂直的
B.水平的
C.向右下方倾斜的
D.向右上方倾斜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问答题 除了市场利息率,影响资本使用成本的因素还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资本使用成本除了市场利息率外,还有些其他因素,如折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资本使用成本除了市场利息率外,还有些其他因素,如折旧、通胀、税收等。
折旧包括资本的物质损耗和精神损耗。折旧率越高,使用资本的成本就越高,因为折旧要计入资本的使用成本。
通货膨胀也影响资本的使用成本,因为通胀率越高,一定名义利率(货币利率)水平上的实际利率就越低,因而预期通胀率越高,资本需求量越大。
税收也影响资本的使用成本。当政府允许企业每年从其投资支出扣除一定比例的税收(称投资税收减免)时,这就降低了资本的使用成本,从而会增加资本需求。
35、判断题 当工作的负效用减少时,劳动供给曲线右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6、单项选择题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问答题 什么使电力系统零序参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任一元件两端的相序电压与流过改元件的相应相序电流之比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任一元件两端的相序电压与流过改元件的相应相序电流之比称为该元件的零序参数,或者叫零序阻抗。其特点是和电网结构特别是和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
1.当三相变压器的一侧接成三角形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时,该侧变压器的的零序电抗总为无穷大。当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成星形且中性点接地时,这侧的零序阻抗才是有限的。
2.对于输电线路,零序阻抗与平行线路的回路数、有无架空地线及地线的导电性能等因素有关。没有架空地线,或架空地线导电性差,会使零序阻抗增大;平行线路的回路数越多,零序阻抗越大。
38、问答题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主要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功能财政思想是一种积极的财政预算思想,政府财政预算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在价格稳定下的充分就业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平衡预算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把预算平衡作为预算目标。而后者则强调充分就业,认为财政预算的平衡与否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的手段。
39、问答题 假设通货膨胀不受欢迎,为何民选领导人并不总是支持治理通货膨胀。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不受政客影响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要小,为何是这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治理通货膨胀要付出短期成本,特别是当治理通货膨胀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治理通货膨胀要付出短期成本,特别是当治理通货膨胀时期,失业率会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会被指责经济形势恶化,会影响政客的选票,所以政客并不总是积极治理通货膨胀。
当中央银行能独立采取措施治理通货膨胀时,人们对中央银行的信任增加,降低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成本。如果政客能随时干预中央银行政策,则人们对央行的信任降低,预期调整慢,治理通货膨胀成本高。
40、问答题 什么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它在制定经济政策中的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人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人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人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二者的差别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人与实际的国民收人水平的差额。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把收人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人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变动;使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提高财政政策的社会经济效果。
41、单项选择题 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单项选择题 某一经济中,若1995年的名义GDP为40000亿元,价格指数为200(1985年的价格指数为100),那么1995年的实际GDP以1985年的价格衡量应为()
A、200亿元
B、400亿元
C、20000亿元
D、80000亿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问答题 解释政府预算赤字伤害下代工人的两种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下一代工人税负更重了。其次,由于挤出效应,导致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下一代工人税负更重了。其次,由于挤出效应,导致将来的资本存量减少,将来工人的收入减少。
44、单项选择题 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问答题 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货币创造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比率。基础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货币创造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比率。基础货币等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与非银行部门持有的现金的和。货币创造乘数与非银行部门现金持有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成反比,即非银行部门现金持有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越低,货币创造乘数就越大。
46、单项选择题 比例税率既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自主投资会使政府预算()。
A.保持平衡
B.产生盈余
C.出现赤字
D.以上都有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7、判断题 熊彼特周期是一种长周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单项选择题 当一国经济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时()。
A.建造新的工厂
B.解雇工人,并减少生产
C.雇佣更多的工人,并增加生产
D.需要更多的政府购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名词解释 温和的、奔腾的和超级通货膨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有温和的通货膨胀、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有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三种类型。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内;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物价上涨率则是两位数;而超级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要在3位数以上。
50、问答题 考虑在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两种不同的体制下,当经济受到如下冲击,在短期内,会对总收入、消费、投资、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各自造成怎样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消费信心指数下降;
⑵自动售货机的引进减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消费信心指数下降;
⑵自动售货机的引进减少了国内对货币的需求。
51、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项不影响货币需求()
A、一般物价水平
B、银行利率水平
C、公众支付习惯
D、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问答题 为什么总供给(潜在产出水平)在P-Y平面上是一条垂直线?改变政府支出G或者变动货币供应M会对生产函数产生影响吗?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线,无论价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线,无论价格如何变动,总供给量都是固定不变的。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它随劳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在古典总供给理论假定下,劳动市场的运行无摩擦,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故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价格水平无关的垂直线。
生产函数Y=F(N,K)。N表示劳动力,K表示资本,Y表示产出。生产函数代表一个国家的总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它是由该国的总体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因而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它是相对稳定的,当然改变政府支出或变动货币供给对生产函数不会产生影响。
53、判断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判断题 GDP减去折旧等于国民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问答题 简述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及其启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如果经济当事人具有前瞻性的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认为,如果经济当事人具有前瞻性的理性预期能力,政策问题就以理智对手——政府(或货币当局)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一个动态博弈的形式而出现。假设政府制定了一项最优政策,然后将它宣布给私人部门。如果该项政策被私人部门相信了,那么在随后的时期,它也许不再停留在最优状态。因为在政策被私人部门相信的新的情况下,政府发现以前根据当时的情况所制定和实施的最优政策现在已经不是最优政策了,从而存在背弃诺言改变政策或在以前所宣布的政策上做手脚的激励。事先最优政策和事后最优政策之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时间不一致性。例如,在t时得出一个最优政策,而在t+n时期重新最优化得到另一个不同的最优政策,那么在时间t时估计的最优政策就是时间不一致的。除非政府事先对宣布的政策承诺了义务,否则最优政策将是动态不一致的,因为政府可以通过欺骗的手段改进自己的境况。由于私人部门明白这一点,时间不一致且缺乏信誉的最优政策注定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对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表明,不能赋予政府制定和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权力。由于私人部门理解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他们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化解这种时间不一致性的政策给自己可能带来的损害。因此,政府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以稳定经济的企图常常导致经济的更大的不稳定,政策是无效的。政策的不一致性理论,也为建立像预设承诺的机构那样运行的独立的中央银行提供了坚实的依据。由于信誉问题来源于政府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相机选择权,那么通过把反通货膨胀的责任转交给一个非政治性的独立的中央银行就可以克服这个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任命一个保守的反通货膨胀的中央银行家将防止过多地使用积极的相机选择性稳定政策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偏差。
56、单项选择题 对于经济学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经济学家们有时对经济的适当模型意见不一致;
B.经济学家们有时对经济的适当模型意见一致,但对与模型相关联的特定数量不一致;
C.经济学家们有时对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意见不一致;
D.经济学家们有时对公平与效率的相对重要性意见不一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问答题 在价格不变条件下,为什么增加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定利率和价格水平上,私人部门持有货币和非流动性金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定利率和价格水平上,私人部门持有货币和非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数量会保持一定比例。增加货币供给会打破这一比例,使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比他们愿意持有的货币多一些,因而会增加购买一些金融资产,以恢复他们希望有的资产组合比例。在债券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会使债券价格上升,即利率下降。这里价格不变条件下很重要,因为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时价格也随之上升,则货币需求会增加,增加的货币供给可能会被价格上升所吸收,人们就可能不再多出货币去买债券,于是利率可能不会下降。
58、名词解释 收入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人来测算GD、P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人来测算GD、P的方法。由于厂商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法测算的GD、P是所有生产要素的货币收人的总和。
59、判断题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看来,被私人部门预期到的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不会付出提高失业率和减少收入的代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的变化如果被人们预期到,即使在短期对产量和就业水平也没有影响。被人们预期到的货币收缩,将使理性的当事人立即向下校正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因此,从理论上说,货币当局可以在不减少产量和就业的情况下降低通货膨胀率,即中央银行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成本为零。所以,没有必要遵循正统货币主义所倡导的渐进性货币紧缩政策。当局可能只需要宣布降低货币扩张率,就能在不支付任何成本的条件下,将通货膨胀率降至其所希望的目标。
60、问答题 计算分析题: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价格水平为P。求:(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3)政府购买增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由Y=C+I得IS曲线:r=60-1/8Y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由Y=C+I得IS曲线:r=60-1/8Y
由M/P=L得LM曲线:r=-100/P+0.4Y
联立两式得总需求曲线:Y=190/P+114.
(2)根据(1)的结果可知:P=10时,=133;P=5时,Y=152。
(3)由Y=C+I+G得:Y=190/P+162
P=10,Y=181;P=5,Y=200。
(4)LM曲线为:r=0.4Y-140/P,再结合IS曲线r=60-1/8Y,得:Y=267/P+114
61、单项选择题 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的曲线是()。
A.投资函数的斜率
B.实际利率
C.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
D.消费函数的斜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问答题 什么是“古典两分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古典两分法”是指古典经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古典两分法”是指古典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互不相关的现象。古典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存在互不相关的“真实部门”与“货币部门”两个部门。各种商品与要素的价值是由影响它们的供求的实际因素决定的。例如商品的需求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而商品的供给则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决定。商品的价值由供求共同决定。货币对于商品与要素价值的决定不起任何作用。货币仅仅是覆盖在实际因素或真实经济上面的一层面纱而已。货币及其数量的多少只决定商品价格的名称及其绝对水平,对产出总量、构成以及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 没有任何影响,即货币数量与真实经济变量无关,货币在经济中呈“中性”。
63、单项选择题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汇率上升,总需求()。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难以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单项选择题 自发性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单项选择题 一国贸易盈余表示该国()。
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
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C.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
D.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单项选择题 AD和LAS(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表示()。
A.服务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净出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7、单项选择题 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倾向在下述哪种情况较高?()
A.教育程度较低;
B.社会地位较低;
C.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较高;
D.拥有较多流动资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单项选择题 在衰退期间自发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的总支出是()
A、消费支出
B、政府购买
C、投资支出
D、净出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9、判断题 剑桥方程中的货币是指在货币流通速度既定条件下,社会为完成一定的交易所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说是“飞翔的货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0、单项选择题 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
D、增加转移支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判断题 财政政策虽然具有挤出效应,但对于总收入而言其效果可以比货币政策明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选择题 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问答题 简要说明评价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好坏的现实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现实标准主要有:
(1)对目标的有效性。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现实标准主要有:
(1)对目标的有效性。即政策工具能否达到预想的目标,如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有效性低于财政政策;
(2)影响的广泛性。即政策工具是否影响社会经济的大多数主体,如减税的影响范围大于调整贷款利率;
(3)灵活性。即是否容易进行适应调整,如调整税率的刚性大于调整利率;
(4)中间变量差异性。即政策工具运用过程中不同机制的差异,如调整政府财政收支与刺激民间投资的长期影响是不同的。
(5)效果的确定性。即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可预见程度,如悲观的预期心里使政策效果打折扣甚至出现负面结果等。
74、单项选择题 以下()的财政政策是彻底反周期波动的。
A.经济衰退时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
B.经济高涨时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
C.经济高涨时增加政府开支提高税收
D.经济衰退时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税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单项选择题 凯恩斯交叉图显示了()。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名词解释 消费物价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消费物价指数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是衡量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消费物价指数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上涨程度的指标。
77、多项选择题 供给管理政策包括()。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人力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问答题 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LM图形表达你的政策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社会已经是充分就业,为了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社会已经是充分就业,为了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不变,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可采用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税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前者可用LM向右移动,导致利率下降,以增加私人部门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的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为了抵消国民收入增加超过潜在国民收入的状况,政府应配合以增加税收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因为当增加税收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以国民收入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
见下图:(图略)
79、单项选择题 大米是中间产品这种提法()。
A.财富
B.消费
C.投资
D.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名词解释 购买力平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两种货币对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之比,亦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两种货币对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之比,亦即两种货币在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商品时的价格之比。
81、单项选择题 GDP低于均衡水平,每当()。
A.现期
B.真实
C.不变
D.平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单项选择题 LM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A.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居住
B.新消费品越来越多的成为一般居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
C.高龄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D.一定时期人们的收入的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单项选择题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如果长期内财富和收入同时增加,那么边际消费倾向()。
A.高位区
B.低位区
C.中位区
D.无法判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问答题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内部时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内部时滞相对外在时滞而言,是指从经济发生变动认识到有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内部时滞相对外在时滞而言,是指从经济发生变动认识到有采取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不同的经济政策具有不同的内在时滞。货币政策由于以决策到执行所需的环节较少,其内在时滞较短;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通过立法机构讨论和表决,再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执行,因而其内在时滞较长。内在时滞受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其变动比较困难。
85、单项选择题 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在()情况下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LM曲线陡峭.IS曲线平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问答题 画图用AD-A 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
如图:
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
87、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乘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指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变,或者说实际货币供给量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指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变,或者说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支出的变化能使均衡的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88、单项选择题 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GW与实际增长率G之间可能有的关系是()。
A.乘数变动
B.投资的利率弹性变动
C.税率变动
D.自发投资的变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多项选择题 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
B、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C、劳动市场处于均衡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而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
E、劳动市场处于均衡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0、判断题 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表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判断题 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2、问答题 简述“艾青体”长诗(叙事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抗战后,诗歌走向单调,普遍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而缺乏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抗战后,诗歌走向单调,普遍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而缺乏应有的诗美规范,在这种情况下,艾青倡导新诗形象化运动,他之所以特别重视诗歌的形象化,因为在他看来:“形象塑造的过程,就是诗人认识现实的过程”。艾青因重视诗的形象塑造,避免了当时普遍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使他的诗的整体质量能保持在时代诗坛的高度上,也使艾青创造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艾青体”长诗(叙事诗),它的特点是:
(1)通过人物特写揭示人物灵魂,塑造人物形象。
(2)始终保持抒情性、诗意化特征。
(3)具有雍容的风度和浩荡的气势。
“艾青体”长诗代表了当时长诗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93、问答题 凯恩斯是怎样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凯恩斯认为:决定一个经济社会总就业水平的是有效需求,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凯恩斯认为:决定一个经济社会总就业水平的是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但它们一致时并不保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并不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当实际的有效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将存在紧缩的缺口,从而出现失业;反之会发生通货膨胀。一般情况下,实际总需求是小于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失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94、问答题 简单说明货市幻觉及其抵消费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货币幻觉亦称为货币错觉,是指入们忽视货币收人的真实购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货币幻觉亦称为货币错觉,是指入们忽视货币收人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表现在工资方面,容易发觉货币工资增加与减少的变化,而较难察觉物价水平的升降变化。货币幻觉抵消费的可能影响是,如果只看到了名义收人的增加,而没有看到价格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就会认为自己的实际收人增加了,从而增加储蓄减少了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消费支出下降。反之亦然。
95、名词解释 IS曲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反映产品市场上均衡收入和利率相互关系的曲线叫做IS曲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反映产品市场上均衡收入和利率相互关系的曲线叫做IS曲线。
96、单项选择题 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单位;
D.左移40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单项选择题 假定IS和LM曲线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率上升,政府应该()。
A.增加较多
B.增加较少
C.减少较多
D.减少较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单项选择题 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政府购买再加出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单项选择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单项选择题 经济已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均衡,此时政府欲增加100亿美元的购买支出。为保持价格稳定,政府可以()。
A.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增加以及利率提高而增加;
B.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增加以及随着利率下降而增加;
C.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减少以及利率提高而增加;
D.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减少以及利率下跌而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1、问答题 失业、就业、和不在工作的区别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统计失业人口时,必须是针对那些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失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统计失业人口时,必须是针对那些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这些人具有劳动能力且在寻找工作,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找不到工作。所有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而引起的失业,都不能计入失业范围。例如,退休人员、在校学习的学生、家庭主妇、病残者等,这些人并不寻找工作,不算失业,只能称他们为不在工作。就业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企业中工作的人。由于疾病、休假、劳资纠纷、天气恶劣,而暂时脱离工作的人不能当作失业人口,也不能计入不在工作的人口。
102、单项选择题 当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降低时,LM曲线将()。
A.增加100亿元
B.减少50亿元
C.增加50亿元
D.保持不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3、单项选择题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在()时期拥有最大财富。
A.实际利率很低
B.名义利率很低
C.实际利率很高
D.名义利率很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4、名词解释 货币的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称被为流动偏好。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们对货币很容易与其他资产进行交换。正是这种流动性,人们对货币产生偏好。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动机,三是投机动机。
105、问答题 为什么古典模型中存在“货币中性”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时,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导致价格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时,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导致价格水平同比例变化。由于实际货币供给保持不变,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就不影响利率水平和产出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名义货币变化就是中性的。
106、单项选择题 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7、问答题 为什么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投资支出乘数就越大,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投资支出乘数就越大,因此,当扩张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并挤出私人部门投资时,国民收入减少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因而,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IS—LM模型中,边际消费倾向越大,IS越平缓,这时,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108、问答题 为什么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有时候叫孪生赤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政府的预算赤字往往导致贸易赤字。政府的预算赤字导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政府的预算赤字往往导致贸易赤字。政府的预算赤字导致国民储蓄减少,导致利率上升,这样,减少了资本净流出,这样,减少了净出口。
109、问答题 简述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定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部门经济是指由家庭和厂商两种经济单位组成的经济,在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部门经济是指由家庭和厂商两种经济单位组成的经济,在两部门经济中,依照支出方法测算,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个人消费C和私人投资I即GD、P=C+I,用收入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私人部门用于消费的收入C与储蓄S之和,即GDP=C+S。用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相等的,因此,在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有:
C+I=C+S
两边消去C,得到
I=S
这表明,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现为投资等于储蓄的均等。
110、判断题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扩张货币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1、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净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GDP剔除资本损耗的净价值,整个社会净增的新价值总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GDP剔除资本损耗的净价值,整个社会净增的新价值总额。NDP(或NNP)=GDP(或GNP)-折旧(depreciation)
112、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乘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当IS曲线不变或者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当IS曲线不变或者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化能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113、多项选择题 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调节()来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
A.货币供给
B.利率
C.货币需求
D.有价证券价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4、判断题 国民收入加上企业直接税等于净国民产出NN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5、问答题 试述凯恩斯理论体系,其对生产过剩问题的分析与马克思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凯恩斯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基础上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凯恩斯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基础上的。即消费心理状态所决定的消费倾向;资本家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的资本边际效率;公众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的货币流动偏好。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这三个心理状态所决定的变量的数值相互协调,以致于有效需求不足而造成失业和危机。
(2)凯恩斯理论体系的要点:
国民收入决定:消费和投资
消费:消费倾向和收入
消费倾向:APC、MPC和投资乘数
MPC递减引起消费不足
投资: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
利率: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引起投资不足
流动偏好强化了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
因此主张政府对需求管理,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
(3)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则使公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断下降,因此,经济危机必然产生。
116、判断题 由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相同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价格变动引起总需求沿着需求曲线上下运动,而政府购买改变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发生平移。
117、判断题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单项选择题 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产出的影响取决于经济环境,请问下面哪种情况下,财政政策对产出的短期影响最大()。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9、单项选择题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向左移动表明()。
A.总支出曲线上移
B.总支出曲线下移
C.漏出(储蓄和税收)曲线 下移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0、单项选择题 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A、只存在于长期;
B、只存在短期;
C、长短期均存在;
D、长短期均不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1、单项选择题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2、单项选择题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
A.利息率和均衡GDP水平降低
B.利息率降低和均衡GDP水平提高
C.利息率和均衡GDP水平提高
D.利息率提高和均衡GDP水平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3、问答题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又垂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根源于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根源于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向下刚性的假定。
在名义工资既定的情况下,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引起实际工资就下降。在劳动市场上,实际工资的下降,使得劳动需求量大于劳动供给量。根据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向下刚性即只能上升不能下降的假定,货币工资一定上升,并将一直上升到使实际工资等于均衡实际工资时为止。由于实际工资不变,故实际就业量也不变,仍为充分就业量,从而收入也不变仍为充分就业收入。故在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短期总供给曲线垂直。
若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如果名义工资既定,实际工资就上升。在劳动市场上,实际工资的上升,使得劳动需求量小于劳动供给量。根据货币工资向下刚性的假定,货币工资此时并不下降,从而劳动需求量小于劳动供给量的态势不能被逆转。由于实际就业量取决于劳动需求量,于是实际就业量就小于均衡就业量和充分就业量,进而导致实际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收入。所以在充分就业收入以下,总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
124、问答题 如何搭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克服“滞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滞胀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滞胀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当经济出现滞胀时,应采取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125、单项选择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提高可能是()的结果。
A.耐用品
B.非耐用品
C.新住宅
D.服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6、问答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建立在哪些关键性假说基础之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建立在理性预期、价格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建立在理性预期、价格和工资的灵活性引起的市场连续出清以及自然率等三大假说基础之上。例如,央行实施公开宣布的货币扩张政策,一定会被理性的私人部门预期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导致一般价格水平和工资及时而又完全的调整,使得市场依然保持出清状态,从而就业量依然是充分就业量,不受货币冲击的影响,货币政策无效。如果央行实施未公开宣布的货币扩张政策,厂商和工人可能产生错误的预期,并做出错误的反应,分别增加产量和劳动供给。然而,这种反应,一方面会加剧经济波动;另一方面,也不能持久,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私人部门会及时纠正预期误差。因此,出人意料的货币政策只能带来短暂的对个人和社会都不利的后果。
127、名词解释 LM曲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反映货币市场上均衡利率和收入相互关系的曲线叫做LM曲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反映货币市场上均衡利率和收入相互关系的曲线叫做LM曲线
128、问答题 什么叫实际的和名义的货币供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名义的货币供给是指不问货币的购买力而仅以面值计算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名义的货币供给是指不问货币的购买力而仅以面值计算的货币供给量,而实际的货币供给是指按货币能买到的货物数量来衡量的货币供给,或者说是用货币购买量来衡量的货币供给,把名义的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假定M、m、P依次代表名义货币量、实际货币量、价格指数,则:
假如,假定1982年的价格水平为基期价格水平,即P=1,1995年的价格水平比1982年的价格上升了1倍,即P=2,则1995年100亿人民币的名义货币供给,其实际货币供给仅为50亿人民币。
129、单项选择题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失业导致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0、判断题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是不相等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1、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的价值;
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2、问答题 计算分析题:设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为15%,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为5%,利润收入占总收入的30%:(1)社会储蓄率为多少?(2)若劳动增长率为2.5%,资本生产率为0.25,一致性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应如何调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S=15%×30%+5%×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S=15%×30%+5%×70%=8%;
(2)S1=8%×0.25=2%<2.5%;
说明一致性条件不满足,必须使社会储蓄率提高,设为S2
则S2×0.25=2.5%,得S2=0.1
设应将利润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调整到X,则:
15%×X+5%×(1-X)=0.1,X=50%。
即应使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各占总收入的一半。
133、问答题 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134、问答题 简述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财政收人方面,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人的最主要的来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财政收人方面,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人的最主要的来源。而税收制度的规定就具有自发稳定性。西方税收往往按累进的方式征收。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收入增加,在累进税制下,这意味着税收增加,税收增加使得国民收人减少;反之,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收入减少,在累进税制下,这意味着税收减少,税收减少使得国民收人增加。这说明,无论是经济处于繁荣或是萧条,税收制度都使得经济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动,从而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
同样,财政支出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在财政支出中,政府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就业比较充分,人们的收入增加,这时,政府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开支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将使得国民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政府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支出相应地增加。增加总支出使得收入增加,从而经济趋向于扩大。由此可见,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具有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的作用。
财政制度的自发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财政政策,即依靠财政制度的自发调节使得经济趋于稳定。财政制度构成了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财政制度中稳定因素越多,稳定制度规定越健全,自发稳定作用就越大。
135、名词解释 线性消费函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
C=a+bY
其中,a,b为常数。在式中,a被称为自主性消费,它不受收入变动的影响;bY是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它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线性消费函数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按固定不变的一个比例b增加,此时,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136、问答题 试用IS-LM模型说明下列问题:⑴分析下列事件对IS曲线的影响:①边际消费倾向上升,②投资变得对利率缺乏敏感⑵分析下列事件LM曲线的影响:①货币需求变得对利率更加敏感;②货币需求变得对产出水平更加敏感;⑶分析下列情况对利率和总需求的影响①政府购买支出与货币供给都增长②政府购买支出减少而货币供给增加③税收减少,货币供给也减少。④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出现等量增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IS曲线Y=(a+e)/(1-b)-d*r/(1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IS曲线Y=(a+e)/(1-b)-d*r/(1-b)即r=(a+e)/d-(1-b)*Y/d
①边际消费倾向b上升,会使IS曲线斜率变小,即曲线变得更平坦
②投资变得对利率缺乏敏感,即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下降,会使IS曲线斜率变大,即曲线变得更陡峭
⑵LM曲线L=kY+J-hr=M/P即r=k*Y/h+(J/h-M/Ph)
①货币需求变得对利率更加敏感,即h变大,会使LM曲线斜率变小,即曲线变得更平坦
②货币需求变得对产出水平更加敏感,即k变大,会使LM曲线斜率变大,即曲线变得更陡峭
⑶
①政府购买支出与货币供给都增长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会导致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利率上升,总需求增加
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LM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利率下降,总需求增加
两者联合作用下总需求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定
②政府购买支出减少而货币供给增加
政府购买支出减少会导致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利率下降,总需求减少
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LM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利率下降,总需求增加
两者联合作用下利率下降,总需求变化方向不定
③税收减少,货币供给也减少
税收减少会导致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利率上升,总需求增加
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LM曲线向左上方平行移动,从而利率上升,总需求减少
两者联合作用下利率上升,总需求变化方向不定
④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出现等量增长。
两者等量增长将使M/P=L不变,即LM曲线不移动,从而利率和总需求都不变
137、问答题
简要说明货币需求函数是如何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交易需求、预防需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货币的交易需求是人们为了日常交易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货币的交易需求由国民收入决定,并且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货币的预防需求是人们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愿望,货币的预防需求也由国民收入决定,并且也随着国民收人的增加而增加,西方经济学把这两类对货币的需求统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它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表示为M1=L1(Y)=kY。货币的投机需求是人们为把握有利的生息资本而持有货币的愿望,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并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化。如果用M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示市场利息率,则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和利息率的关系可表示为:M2=L2(r)。这样,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国民收人和货币市场的利息率,其中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动,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以M表示需求货币需求,则:M=L1(Y)+L2(r)。
138、判断题 根据奥肯定理,在经济中实现了就业后,失业率每增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2.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9、单项选择题 根据新古典投资模型,企业固定投资不取决于()。
A.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D.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0、判断题 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无数个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1、名词解释 GDP折算指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142、单项选择题 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3、单项选择题 如果国民收入在某个时期趋于下降,则()。
A.净投资大于零
B.总投资大于零
C.净投资小于零
D.总投资小于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4、单项选择题 凯恩斯认为持续不断的高失业率产生的原因是()。
A.工资与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使所有市场达到均衡;
B.工资与价格的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C.资本家不愿意生产更多的产品;
D.社会的需求已经饱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5、名词解释 自然失业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146、问答题 简述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生产要素投入量和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生产要素投入量和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即单位投入要素的产量。在前一个方面中,劳动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资本和土地的数量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在后一个方面中,资源配置的优化、规模经济以及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147、单项选择题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如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总产出和就业,则()。
A.消费和储蓄将上升
B.消费和储蓄将下降
C.消费将下降,但储蓄将上升
D.消费将上升,但储蓄将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8、单项选择题 对于小型开放经济而言,当世界利率高于封闭经济的储蓄和投资决定的利率的时候,该小型经济就会产出()。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
C.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9、单项选择题 “双松政策”使GDP()。
A.增加较多
B.增加较少
C.减少较多
D.减少较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0、问答题 试述总供给曲线的三种类型及其政策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古典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家基于工资的完全伸缩性或市场的完全竞争的假定,认为经济中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
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总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此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直线。该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经济的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数量所决定,从而独立于价格水平。政策含义是,在长期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增加产出和就业只能改变价格水平,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是无效的。
(2)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基于货币工资向下刚性和货币幻觉的假定,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前,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实现充分就业之后转为垂直线。
(3)简化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西方学者往往还对上述曲线加以进一步简化,把该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当作一条水平线。它们的经济含义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之前,经济社会能以大致不变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实现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不管怎么变化,国民收入不再增长,只会出现通货膨胀。其政策含义是在短期内,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能提高社会的就业和产出水平,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是有效的。
151、判断题 经济周期在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2、名词解释 膨胀性缺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GDP大于潜在GDP的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GDP大于潜在GDP的量。
153、名词解释 总供给曲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轨迹。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
154、名词解释 货币的预防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人们的预防动机所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被称为货币的预防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人们的预防动机所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被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货币的预防需求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递增。
155、问答题 怎样理解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收入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较多货币作预防不测之用,也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收入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较多货币作预防不测之用,也有能力积蓄较多货币作预防用。但为预防需要而持有的货币越多,牺牲的利益或者说损失的利息收入也越多。因此,预防性需求也是利率的减函数,但在一般情况下,预防性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而变动的量不太大,因而是把它看作收入的增函数。
156、名词解释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
157、问答题 用IS-LM模型简要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即I=S,L=M时,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LM曲线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上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IS曲线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下降。
158、判断题 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IS曲线横截距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9、判断题 货币主义者认为,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是垂直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0、判断题 自然失业率的降低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1、名词解释 实际就业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所有厂商所雇佣的劳动总量。实际就业量可以大于也可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所有厂商所雇佣的劳动总量。实际就业量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充分就业量。
162、问答题 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示为:
sf(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示为:
sf(k)=nk+k
其中,s是储蓄率,f(k)是产出量,于是sf(k)表示人均储蓄量;n是人口增长率,即新增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k为人均资本的增加量,则nk表示新增人口按原有的人均资本占有资本所需要的资本量。这样,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含义是非常明确的:整个经济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按原有的人均资本占有量,即资本的广化,另一部分则是增加每个人的人均资本占有量,即资本的深化。也就是说,经济社会所有的储蓄被作用为资本的广化和深化。
163、名词解释 自发消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64、名词解释 交易动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人们之所以具有交易动机,原因在于交易发生的时间和取得收入的时间不同步。
165、多项选择题 弗里德曼认为,在货币供给量增加()。
A.6—9个月以后,名义收入才会增加
B.再经过6—9个月以后,物价才会普遍上涨
C.12-18个月以后,名义收入才会增加
D.再经过12—18个月以后,物价才会普遍上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6、单项选择题 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减弱。
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
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7、单项选择题 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如果价格水平可以充分调整,那么()。
A.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的支出加上计划的储蓄
B.GDP总额必须等于计划储蓄总额与计划投资总额之和
C.消费者支出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收入的收支均衡水平
D.所得收入总额必须等于全体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支出加上计划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8、问答题 简述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所致。导致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所致。导致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引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69、单项选择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D.经济增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0、问答题 实际利率提高对于消费者储蓄的替代、收入效应分别是什么?总效应如何?请分别以消费者为净贷款者和净储蓄者不同的情况分别加以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储蓄=收入-消费。储蓄随实际利率提高而增加,进而引起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储蓄=收入-消费。储蓄随实际利率提高而增加,进而引起当期消费减少,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和实际利率的提高总是成反方向变动。实际利率提高会引起实际收入变动,进而引起储蓄和消费的需求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当消费者是净贷款者时,实际利率提高会引起消费者贷款利息支出的增加,实际收入水平降低,引起消费减少,收入效应与实际利率的提高成反方向变动。同时替代效应与实际利率的提高也是成反方向变动。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净贷款者的总效应必定与实际利率提高成反方向变动。
当消费者是净储蓄者时,实际利率提高会引起消费者储蓄的利息收入增加,实际收入水平提高,引起消费增加,收入效应与实际利率的提高成同方向变动。而替代效应与实际利率的提高是成反方向变动。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净储蓄者的总效应的变动是不确定的。传统认为,对低收入者主要发生“替代效应”,总效应与实际利率提高成反方向变动。高收入者主要发生“收入效应”,总效应与实际利率提高成同方向变动。
171、判断题 经济学家们之所以在学术上存在许多争论,是因为他们使用的研究方法不一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2、问答题 熊彼特怎样解释经济周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熊彼特用他的创新理论解释经济周期。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获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熊彼特用他的创新理论解释经济周期。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获得超额利润。这引起其他企业的仿效,形成了创新浪潮,进而导致经济逐渐走向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超额利润逐渐消失,投资下降,经济逐渐走向萧条。新一轮创新出现,导致新一轮的经济波动。
173、单项选择题 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
B.2.5
C.5
D.1.6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4、名词解释 有保证的增长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为意愿的增长率GM,是指经济中的储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为意愿的增长率GM,是指经济中的储蓄被资本家意愿的投资全部吸收时所能实现的增长率,即有保证的增长率由实际储蓄率与资本意愿的资本一产出比所决定:
GM=s/vW
其中,vW是资本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
175、单项选择题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
B.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
C.GDP处于均衡水平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6、单项选择题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
A、向右上方倾斜的
B、向右下方倾斜的
C、一条垂直线
D、一条水平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7、单项选择题 工人的有效数量考虑了实际工人数量和()。
A.总支出减少
B.总支出增加
C.价格水平上升
D.价格水平下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8、单项选择题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A.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投资都利率很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而投资都利率很不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投资都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投资都利率很敏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9、单项选择题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国家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都采取进口限制政策,则在这两种汇率制度下,净出口分别()。
A.利率下降
B.产出增加
C.投资增加
D.以上都不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0、问答题 简述经济增长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增长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2)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3)经济增长的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181、问答题 简述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及其经济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当价格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是一条垂直的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呈现此种形状的原因是短期生产要素价格不变造成的。由于在短期内工资等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价格总水平提高引起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使得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增加。当经济存在大量超额生产能力时,价格提高使得产量以较大幅度增加,但当经济接近于生产能力时,受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提高,产量增加幅度很小。因而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总供给曲线呈现先缓慢上升,后逐渐陡峭而至垂直的特点。
182、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众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
A、储备动机
B、交易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3、单项选择题 菲利普斯曲线在()呈现一个短期关系。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4、问答题 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了才是充分就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能。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能。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经济中,永远会存在职业流动和行业的结构兴衰,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因而充分就业不可能做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拥有工作。此外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寻业人员的总额,也就是需求不足型失业等于零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还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再要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185、单项选择题 LM曲线显示了()的组合,这个组合与实际货币余额市场的均衡相一致。
A.20万元
B.4万元
C.40万元
D.36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6、判断题 汇率的上升会使总需求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汇率上升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187、单项选择题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8、问答题 写出投资乘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用图形表现乘数效应,简要解释乘数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投资乘数K=1/1-b,b为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与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投资乘数K=1/1-b,b为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
乘数效应如图所示:
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曲线斜率,亦即C+I曲线斜率,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效应即越ΔY越大。
189、单项选择题 扩张总需求政策使价格提高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的()。
A.公众把中央银行的支票换成现金,保留在手中
B.公众把中央银行的支票存入商业银行;
C.公众用中央银行的支票偿还债务;
D.公众用中央银行的支票增加消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0、问答题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一般地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一般地讲,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中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件失业的失业率,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看作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自然失业率又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失业持续的时间和失业频率是影响自然失业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失业持续的时间取决于经济周期及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劳动力市场结构看,劳动力市场组织(职业介绍所、就业服务机构等)、失业人口构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失业者就业意愿和能力以及失业救济合制度等,都影响着失业持续的时间。失业频率是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变为失业者的平均次数。一般来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越大,失业频率越高;新劳动力增长速度越快,失业频率也越高。总之,失业持续的时间越长,失业频率越高,自然失业率就越高。
191、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192、单项选择题 常温下交感神经节能耐受完全缺血的时间是()。
A.3~5分钟
B.10~15分钟
C.20~40分钟
D.45分钟
E.60分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3、单项选择题 根据凯恩斯交叉图相关的分析,当计划支出超过收入时,()。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者无数个
D.一个或者无数个都不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4、单项选择题 用最终产品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包括资本所得)加总;
B.厂商支付的劳动者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加上厂商利润后的数额;
C.所有厂商的收入减去使用的中间投入品的成本的加总;
D.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5、单项选择题 假设一个国家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平均的所得税税率是0.25,此时,如果中央政府决定增加该国西部高速公路建设财政资金50亿元,给定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根据简单乘数模型,这一政策将会使该国GDP发生怎样的变化()。
A.非充分就业
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进
C.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较大
D.现金持有率较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6、问答题 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NP增加要多一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能。该公司对GN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能。该公司对GN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多卖掉一些或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或少一些,而不会使GNP生产发生变化。
197、判断题 从GNP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NFP,即得到G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8、填空题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的波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民收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民收入
199、单项选择题 建造一幢新公寓属于()。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样有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0、判断题 凯恩斯学派倾向于怀疑自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更提倡政府在促进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经济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