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避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封建社会里,人们在言语或书写文章时,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封建社会里,人们在言语或书写文章时,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帝王和尊长的名字,称为避讳。有圣讳、国讳、家讳,分别避圣人、帝王、尊亲之名字。避讳改用的字,叫做避讳字。由于避讳而改动古书,不仅给阅读带来某些困难,同时还容易把讳字当作正字,造成理解错误,或造成脱文、衍文。
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⑴改字、⑵空字、⑶缺笔、(4)注释。避讳涉及的范围:改姓氏、改人名、改官名、改地名改干支名、改物名、改常用语。
2、多项选择题 活字版和雕版的四种鉴别法()
A.从字体上看
B.从版面上看
C.雕版有影活字版的情况
D.从墨色上看
E.从笔划上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名词解释 《七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刘向仙逝,其子刘歆踵其事,图籍校订完毕,总群书而成《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刘向仙逝,其子刘歆踵其事,图籍校订完毕,总群书而成《七略》,即为群书之总目。“七略”曰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为诸书之总要,余六略为图籍分类,此为最早之分类总目。今佚,大体内容存于《汉书·艺文志》。
4、填空题 所谓目录,是指按照()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定次序;文献出版;收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定次序;文献出版;收藏
5、问答题 论述“六书”的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周礼》提到六书的概念,未有名称,班固提到六书是&l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周礼》提到六书的概念,未有名称,班固提到六书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但未作解释。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第一次解释了汉字构成的“六书”,名称却与班固略有区别: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而郑玄却说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1)象形:许说: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即以简单而有特点的图形表示意义,
(2)指事:许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即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符号。
(3)会意:许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成一画面,字义从画面中想象而来。
(4)形声:许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即一部分表示意义,一部分表示读音。如“妇”、“殷”等字。
(5)假借:许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即借音字。
(6)转注:许说:建类一首,转相注释,老考是也。即音形义相近的字。但老考在甲骨文中实际上是一个字,故而引起后人怀疑,清代戴震等勉强解释,仍未释人疑窦,今人唐兰等遂认为汉字构成其实只有“五书”。窃以为“转注”是存在的,只不过许慎解释有问题,所谓转注,是本字转作他用,另加偏旁或另创新字代表本字,一般发生在假借之后。如“永”字,本为“泳”之本字。
6、问答题 历代书目分类变化说明了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历代书目分类的变化,是社会文化知识积累和反思的结果,反映了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历代书目分类的变化,是社会文化知识积累和反思的结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认识,反映了人们思想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是研究社会思想文化变化的重要资料。
7、名词解释 府道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明清地方官刻印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明清地方官刻印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
8、填空题 影稿本,据稿本摹印,价值仅次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稿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稿本
9、名词解释 祖本(原刻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最初刻印的本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最初刻印的本子。
10、名词解释 《古谣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人杜文澜主编,实际主持编辑的是刘毓崧。杜文澜任过两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人杜文澜主编,实际主持编辑的是刘毓崧。杜文澜任过两淮盐运使,刘是其幕僚,刘毓崧(1818-1867),优贡生出身,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的朴学家,长于校勘、辑佚。该书是通代单一体裁全集式总集,体例仿《古诗源》,辑先秦至明代谣谚三千三百余首,一一注明出处,间加考辨,引书达860种。《古谣谚》搜罗广博,但编排不善,以其引书在四部分类中的顺序而不以时代先后为序,使谣谚发展线索混乱。该书有咸丰11年曼陀罗华阁从书本,今中华书局据此排印。
11、名词解释 书帕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明清官员卸任回京所例刻之书,以帕包装,馈送亲友。质量较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明清官员卸任回京所例刻之书,以帕包装,馈送亲友。质量较差。
12、名词解释 《汉书·艺文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刘歆校订图籍完毕后,总群书而成《七略》,即为群书之总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刘歆校订图籍完毕后,总群书而成《七略》,即为群书之总目。“七略”曰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为诸书之总要,余六略为图籍分类,此为最早之分类总目。刘氏父子整理图籍,具体做了九项工作:校订文字、厘定编次、订定书名、鉴别伪书、介绍作者、解释书名、评述内容、叙述源流、分类编目。为古典文献目录学奠定了内容与方法两方面的基础。班固在《七略》的基础上编成《汉书艺文志》,简称汉志,但略去了流变情况。
13、名词解释 误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亦称讹字,指古籍在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亦称讹字,指古籍在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
14、单项选择题 属于广义目录的是()
A.一切文字目录
B.一切事物名称记录
C.一切图书目录
D.一切文件目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问答题 什么是避讳?它涉及哪些范围?采用哪些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封建社会里,人们在言语或书写文章时,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封建社会里,人们在言语或书写文章时,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圣人、帝王和本家尊长的名字,称为避讳。避圣人名曰圣讳,避帝王名曰国讳,避尊长名曰家讳。避讳改用的字,叫做讳字。由于避讳而改动古书,不仅给阅读带来某些困难,同时还容易把讳字当作正字,造成理解错误,或造成脱文、衍文。
避讳涉及的范围:改姓氏、改人名、改官名、改地名改干支名、改物名、改常用语等。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改字、空字、缺笔、注释。
16、多项选择题 古籍整理学的主要构成是()
A.校雠学
B.目录学
C.典藏学
D.版本学
E.文献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填空题 明成祖令()等编纂(),2万多卷,3亿7千万多字,是历史上最大的类书。与以前编纂类书不同的是,《永乐大典》辑入原著一般进行割裂,而是整段、整篇甚至整部抄入,因而保存了大量文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解缙;《永乐大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解缙;《永乐大典》
18、填空题 石文是镌刻在石头上的古文字,古代与金文一起被称为“金石学”。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刻在10块鼓形石上,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是歌咏贵族畋猎游乐生活,故也称为“猎碣”。字体为大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鼓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鼓文
19、填空题 帛书书写时,一般以();()画行,即所谓“朱丝栏”“乌丝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朱砂、墨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朱砂、墨漆
20、填空题 清钱曾《读书敏求记》,从《述古堂书目》选珍本做记,记述版本最详,涉及();();();()、墨色等,是最早的版本学专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字体、行款、刻工、纸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字体、行款、刻工、纸张
21、单项选择题 以树皮为主要原料的纸称为()
A.黄纸
B.连史纸(粉连纸)
C.草筋纸
D.棉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填空题 宋鼌公武(),有提要、作者、流变情况等内容,评介相当准确。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已佚,今本辑自《永乐大典》,体例同鼌志,但收书更多,资料更全。鼌、陈最先开始私家著录书目,且用力甚著,故当时称目录学为“鼌陈之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郡斋读书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郡斋读书志》
23、填空题 纸质书前期是(),隋唐开始出现(),宋代以后基本上是刻本。中国的雕版印刷至迟出现于隋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写本;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写本;刻本
24、填空题 竹子加工成简,须();(),烘干时出水滴,故曰汗青(楚国),吴越曰杀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剖片、烘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剖片、烘干
25、填空题 官刻本指由()的图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官府刻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官府刻印
26、名词解释 《太平御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宋太宗下令编纂,李昉主编,成于太平兴国8年,初名《太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宋太宗下令编纂,李昉主编,成于太平兴国8年,初名《太平总类》,书成后太宗日览散卷,故名《太平御览》。分55部,550门,此书收录书籍达1600多种,所引书籍,多已散佚,所以也有文献价值。该书在宋元明清都有刻本,《四部丛刊》所用的影宋本,中华书局曾缩印,河北教育出版社已出版排印本。
27、名词解释 《隋书·经籍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标志古代文献目录学定型的著作是《隋书·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标志古代文献目录学定型的著作是《隋书·经籍志》,由唐初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征删定。《隋志》将甲乙丙丁四部名称径改称“经史子集”,道藏和佛藏作为两个附类,体例和分类吸收了《汉志》、《中经新簿》、《七志》、《七录》的优点,成为后来书目编撰的范本。《隋志》撰写了四十八篇书序,简要说明学术源流,继承了《七略》的传统。《隋志》不仅是史志书目的范本,也是古典文献目录学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28、单项选择题 首次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古籍的史书是()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文心雕龙》
D.《文史通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填空题 抄本,除原稿外的手写本统称为抄本,据年代有();();()、明抄本、清抄本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抄本、宋抄本、元抄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抄本、宋抄本、元抄本
30、填空题 汉字的形成过程大约是:图画--刻划符号--()—()—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正体,又从繁体—简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早期文字;甲骨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早期文字;甲骨文
31、填空题 监本即历朝()刻印的图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子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子监
32、名词解释 珍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凡是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甚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凡是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甚少的版本可视为珍本。
33、单项选择题 古书版本中,包括篆隶楷行四种字体的刻本,称()
A.肤廓本
B.写刻本
C.两节版、三节版
D.上图下文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填空题 中国用线装订书,大约出现于(),盛行于明代中期以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末五代时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末五代时期
35、名词解释 邋遢本(大花脸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品相差,字迹模糊不清的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品相差,字迹模糊不清的刻本。
36、填空题 陆德明()博征异说,考镜源流,序次群经,音义齐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经典释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经典释文》
37、名词解释 校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
38、单项选择题 拱花指用凹凸两块印版嵌合压印画谱,最接近()
A.鋀钉版和套印本
B.朱印本、蓝印本
C.聚珍版
D.配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9、名词解释 《册府元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宋真宗下令编纂,王钦若、杨亿等编撰,分31部1104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宋真宗下令编纂,王钦若、杨亿等编撰,分31部1104门,取材多为史籍,所收章节较为完整, 91exam.org对史籍研究校勘多有益处。有中华书局缩印本。
40、填空题 1983年,以()为主编、()为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共13册)出版,收集了当时的大部分材料,后又收集了一部分未出版的材料,编为《甲骨文合集补编》,这两部书加上后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的《小屯南地甲骨》可以说集中了绝大部分出土甲骨卜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郭沫若;胡厚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郭沫若;胡厚宣
41、单项选择题 属于南宋李焘编的史书是()
A.《续资治通鉴》
B.《续资治通鉴长篇》
C.《宋元资治通鉴》
D.《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问答题 辨伪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籍辨伪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关于古籍文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籍辨伪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关于古籍文献名称、作者、著作年代真伪等的考辨;
②关于书籍内容(如事实、论说真伪等)的考辨。前者和古籍版本学、目录学的关系较密切,后者则与校雠学及史学中的史料考辨工作相近。辨伪的根本目的并非要从古文献中剔除伪书,而是要弄清这些文献的真实著者、书名和著作内容、年代等,使人们能准确地了解其价值和正确利用。
43、单项选择题 以下有一种版本装订形式最初出现于南宋()
A.包背装
B.蝴蝶装
C.旋风装
D.经折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填空题 明高儒《百川书志》,体例仿鼌志,有提要,亦收录();();()等,与鼌志同为研究元明文学的宝贵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话本、小说、戏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话本、小说、戏剧
45、填空题 刘向仙逝,其子刘歆踵其事,图籍校订完毕,总群书而成(),即为群书之总目。“七略”曰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为诸书之总要,余六略为图籍分类,此为最早之分类总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七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七略》
46、填空题 汉字是以()为基础的表意、音义文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象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象形
47、填空题 南宋弃义理而重学问的学者是(),其《通志》二百卷,乃收集群书而成,博洽该闻,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其中的《校雠略》、《艺文略》是文献目录学的重要文献,除前人提出的有关问题外,郑樵还考虑了书籍的存佚、类例以及典藏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郑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郑樵
48、填空题 乾嘉学派文字学有“说文四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9、单项选择题 王鸣盛的代表作是()
A.《二十二史考异》
B.《十七史商榷》
C.《二十二史札记》
D.《史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填空题 西汉今文经学的重要代表是(),古文经学的重要代表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董仲舒;孔安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董仲舒;孔安国
51、填空题 宋代最明显的变化是将一些著名典籍重新进行了调整,将();()调入经部,而将谶纬著作调入子部,集部中设立了类书子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论语》、《孟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论语》、《孟子》
52、填空题 稿本,作者亲笔书写的原稿,也称“()”,手稿经他人缮清又经作者校定的本子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手稿本;清稿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手稿本;清稿本
53、单项选择题 首次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古籍的史书是()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文心雕龙》
D.《文史通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多项选择题 汉语古典文献的基本构成是()
91exam.org
A.甲骨文
B.金属文
C.简牍文
D.缯帛文
E.石质文等载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名词解释 写刻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由作者或书法家手写、刻工摹刻而成的刻本,此类图书,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由作者或书法家手写、刻工摹刻而成的刻本,此类图书,必是精品
56、名词解释 影刻本(景宋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宋本为底本影印的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宋本为底本影印的刻本。
57、填空题 纸质书的形式大致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现在常见的线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卷子;龙鳞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卷子;龙鳞装
58、名词解释 套色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以不同颜色分几次印刷而成的刻本,有朱印、蓝印,一般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以不同颜色分几次印刷而成的刻本,有朱印、蓝印,一般是精品。
59、名词解释 倒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古籍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从倒错的形式看,主要有错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古籍原文位置的颠倒错乱。从倒错的形式看,主要有错简和倒置两种情况。
60、问答题 古代官方和民间学者整理古典文献有什么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典文献的整理,历代均可分为民间与官方两种整理途径。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典文献的整理,历代均可分为民间与官方两种整理途径。文献整理肇自先秦诸子百家,春秋以前,官方只是收藏。后来的整理,作出巨大贡献的仍然是民间学者,例如两汉的古文经学家、清代的乾嘉学派等,大致民间学者以求是求真为目的,故在整理古籍时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而官方则以统一思想、粉饰统治为目的,故官方整理多以大型类书、丛书为多,务在求全求多,同时寓禁于编。
61、填空题 ()为统一经学,乃诏颜师古考定五经原文、孔颖达注释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太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太宗
62、名词解释 异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版本之间、或同书前后文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版本之间、或同书前后文句之间、或相关书籍之间的文字差异。
63、问答题 清刻本有何优点和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点:
①校勘极精,文字内容准确、可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点:
①校勘极精,文字内容准确、可靠。
②清本中许多是影刻宋元本,保存了宋元本的原貌。
清刻本的缺点:
①整体上给人一种拘谨、压抑之感,缺乏活泼多样的风格和豪放气魄。清代刻本以硬体字居多,字体呆板沉重、版式局促。即使是写刻本,也是柔美、秀丽有余而刚劲之气不足,不能使人振奋。
②道光以后,刻书质量下降。
64、填空题 罗振玉()搜罗金文拓本最全,郭沫若(),收集文字较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纂的《殷周金文集成》(修订本,18册)则可以说是金文资料的集大成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三代吉金文存》;《两周金文辞大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三代吉金文存》;《两周金文辞大系》
65、单项选择题 属于南宋李焘编的史书是()
A.《续资治通鉴》
B.《续资治通鉴长篇》
C.《宋元资治通鉴》
D.《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填空题 抄稿本,从稿本直接过录,价值仅次于()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稿本;影稿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稿本;影稿本
67、填空题 元代马端临()为巨著,其中的()为辑录体,保存了许多资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献通考》;《经籍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献通考》;《经籍考》
68、填空题 古典文献目录学起源于古代的书志学,又称();();()等,亦或径称“国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校雠学、目录学、古典文献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校雠学、目录学、古典文献学
69、填空题 汉代文字学家()第一次解释了汉字构成的“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许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许慎
70、问答题 明刻本三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明初至正德刻本(1506-1521):承袭元代余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明初至正德刻本(1506-1521):承袭元代余韵,黑口,赵字。
②明嘉靖刻本(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自嘉靖起,刻书风格为之一变,仿宋成为一时风尚。版式:(黑口)→白口,(四周双边)→左右双边,用仿宋字。原样仿刻宋本,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影宋刻本。
③万历后期至崇祯刻本(1628-1644):长型字体,白口,有讳字。在版本方面,出现诸多弊病:校勘不精;任意删减,改窜原书;万历以后刻本纸墨转劣。
71、填空题 影印本,采用照相技术制版复制书籍,有();();();()等。石印本,将石材制版印刷,以药墨描字于石面,或写字于药纸,再将纸压于石面,然后涂油墨,再铺纸印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石印本、胶印本、柯罗版印本、锌版印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石印本、胶印本、柯罗版印本、锌版印本
72、名词解释 目录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目录学则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73、名词解释 《全唐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代曹寅主持编纂,断代单一体裁全集式总集。康熙44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代曹寅主持编纂,断代单一体裁全集式总集。康熙44年,康熙南巡,命令江宁织造曹寅在扬州组织一批闲职翰林编撰以季振宜《全唐诗》为底本重新编撰一部新《全唐诗》,参加编撰的都是当时的名人,如彭定求、汪绎、汪士鋐、杨中讷等。这部新《全唐诗》是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吴琬《唐诗纪》和清初季振宜《全唐诗》基础上扩编而成,是收集唐诗最完备的集子,共收集唐代2200多人的48900多首诗。
本书有扬州诗局初刻本、双峰草堂刻本和同文馆石印本。1960年中华书局据扬州诗局本校点排印,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亦根据扬州诗局本缩印出版。近年出版颇多,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校编全唐诗》附光盘索引,使用较为方便。
74、填空题 文献产生的最主要的条件是()的成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文字应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文字应用
75、填空题 古典文献目录学主要是指有关古典文献的();();();();()、辑佚等方面的学问。主干知识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等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目录、版本、校勘、典藏、注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目录、版本、校勘、典藏、注释
76、单项选择题 指出哪一种断代史不属于“八书“之列()
A.《新唐书》
B.《隋书》
C.《梁书》
D.《北齐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问答题 学习“古典文献目录学”的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而校订字句,则其小焉者也。绝学不传,千载而后,郑樵始有窥见,特著《校雠》之略,未尽其奥,人亦无由知之。世之论校雠者,惟争辩于行墨字句之间,不复知有渊源流别矣!”(章学诚《信摭》)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从两位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献目录学是指引治学门径、了解学术渊源的学问,因此如果我们从事古代典籍研究,必须了解古典文献目录学。
78、填空题 胡应麟()是辨伪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部正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部正讹》
79、名词解释 批校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有校勘、批语、评论的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有校勘、批语、评论的刻本。
80、填空题 金文指铸刻在()(铜锡铅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熔铸)上的文字。金文所铸刻的器物以钟、鼎居多,所以金文又称之为“钟鼎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青铜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青铜器
81、名词解释 《艺文类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高祖下令编纂,欧阳询主编,全书分46部,700多子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高祖下令编纂,欧阳询主编,全书分46部,700多子目。编辑特点是事文并用,事举于前,文列于后。此书所收原文,近九成已佚,故可作原始资料引用。今中华书局有影印本。
82、单项选择题 新兴产业的死亡谷是在()。
A.萌芽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单项选择题 王鸣盛的代表作是()
A.《二十二史考异》
B.《十七史商榷》
C.《二十二史札记》
D.《史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填空题 版式即刻本每一印页的格式。印页上各部分都有特定名称,主要有:();();();();();();()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版面、版框、行格、版心、鱼尾、书口、书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版面、版框、行格、版心、鱼尾、书口、书耳
85、填空题 至少在()已经出现了植物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汉中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汉中期
86、名词解释 藩府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明代藩府所刻之书,又名藩刻本。内容广泛,校勘精审,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明代藩府所刻之书,又名藩刻本。内容广泛,校勘精审,质量上乘。
87、名词解释 《宋六十名家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毛晋辑,毛晋,明代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汇刻词集,宋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毛晋辑,毛晋,明代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汇刻词集,宋代已有,但宋代汇刻本多亡佚,明代有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只有抄本,故本书是第一个宋词总集刻本,其所选词多出于善本,故很有价值。本书所学词家,实有61家,没有按照词家出生时代先后为序,每家有跋语,有介绍、评论或版本考订,约编成于明崇祯年间。本书有汲古阁刻本,清代刻本多从此刻本翻印,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博古斋景印汲古阁本缩印出版。
88、名词解释 《初学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玄宗下令编纂,徐坚等编撰,分23部,313个子目,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玄宗下令编纂,徐坚等编撰,分23部,313个子目,内容与《艺文类聚》相仿而丰富不及,但取文较严,在小型类书中,精审超过《北堂书钞》及《白孔六帖》。该书最早的版本是嘉靖十年安国的桂坡馆刻本,清代有王昶藏本(元刻本),严可均、陆心源均曾以此本与安本作过校勘,清代流行的是以安本为底本校改的古香斋袖珍本,中华书局以此本排印出版,并附索引。
89、填空题 刻本根据刻印地点,可分为浙本(杭本)、蜀本、闽本(建本)、吴本、徽本、赣本、金陵刻本、京本、平水本等。其中();();()、平水本(山西临汾平水镇)是最有影响的本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浙本、蜀本、闽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浙本、蜀本、闽本
90、名词解释 《唐诗品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明代高棅编选,高棅(1350-1423),字彦恢,更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明代高棅编选,高棅(1350-1423),字彦恢,更名廷礼,别号漫士,福建长乐人,永乐初以布衣入仕,工诗,是当时“闽中十才子”之一。本书编成于洪武年间,选唐代诗人620家,分体编排,每体皆叙述发展脉络。承严羽之说,标举盛唐,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后来说唐诗者,皆以此为准。本书最早有成化陈炜刻本,后有汪宗尼、汪季舒、陆允中、张恂等校订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汪宗尼本影印出版。
91、填空题 东晋()编《元帝四部书》,调整了荀氏四部顺序,以五经为甲部,史籍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从此四部内容就确定为(),一直沿用至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李充;经史子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李充;经史子集
92、填空题 康熙时编撰的()在古代字书中收字最多,《渊鉴类函》在类书中著录材料最完备,《佩文韵府》是官定的标准韵书。除此之外,()还编撰了《康熙词谱》、《康熙曲谱》和《骈字类编》等鸿篇巨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康熙字典》;康熙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康熙字典》;康熙时
93、名词解释 丛书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丛书中抽出的本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丛书中抽出的本子。
94、问答题 《四库全书》分藏哪几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库全书》编成后,共抄写7部,分藏7处:紫禁城的文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库全书》编成后,共抄写7部,分藏7处: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奉天(沈阳)的文溯阁,以上为“北四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孤山圣因寺的文澜阁,以上为“南三阁”。圆明园文源阁毁于八国联军,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毁于太平天国。今文渊阁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本藏于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藏于国家图书馆,文澜阁本藏于浙江省图书馆,各本均有残缺,文字也有差异。文澜阁本曾经流散,后为晚清著名藏书家丁丙陆续搜集保存下来。文渊阁本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文津阁本有大陆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95、问答题 “古典文献目录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古典文献目录学”注重介绍古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古典文献目录学”注重介绍古代典籍内容及其流传演变和有关研究方法。包括古籍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典籍流传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典籍文化史,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引治学门径。可以说是中国典籍文化史,注重介绍承载传统文化的典籍及有关知识。
96、单项选择题 修复破损旧书在两面之间附加一页白纸,以加强书的骨力,称()
A.衬纸
B.金镶玉
C.夹板
D.包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7、多项选择题 属于建本古籍的是()
A.闽本
B.麻沙本
C.平阳本
D.福建本
F.东洋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问答题 为什么说《隋书经籍志》是古代文献目录学定型的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隋书·经籍志》,由唐初李延寿、敬播初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隋书·经籍志》,由唐初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征删定。《隋志》将甲乙丙丁四部名称径改称“经史子集”,道藏和佛藏作为两个附类,体例和分类吸收了《汉志》、《中经新簿》、《七志》、《七录》的优点,成为后来书目编撰的范本。《隋志》撰写了四十八篇书序,简要说明学术源流,继承了《七略》的传统。《隋志》不仅是史志书目的范本,也是古典文献目录学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99、填空题 ()发现甲骨文后,首先收藏了一批,后为刘鹗所得,编为《铁云藏龟》,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资料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王懿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王懿荣
100、名词解释 《花间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五代赵崇祚编,赵字宏基,曾任后蜀卫尉少卿,其他生平不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五代赵崇祚编,赵字宏基,曾任后蜀卫尉少卿,其他生平不详。本书大体以作者生年为序收录唐末和后蜀词人温庭筠、韦庄、皇埔松等18人作品500首(其中温庭筠、孙光宪并不在四川),这些词作多精巧明丽、欢情艳语,后人称这些词人为“花间词派”。本书现存最早刻本是南宋绍兴18年晁谦之建康刻本,明毛晋的汲古阁刻本所据是另一个宋刻本,1958年李一氓以宋本明本校勘的《花间集校》是最精审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01、问答题 坊刻本有 何特点和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点:
①使用黑口与书耳;
②喜刻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点:
①使用黑口与书耳;
②喜刻汇注本;
③多刊插图本;
④普遍附刻刊记。
缺点:
①部分书刻印粗糙,质量低下;
②有的书内容庸俗,价值不高;
③文字校勘水平较低,错误较多;
④好弄虚作假。
102、多项选择题 现代版本学跟古典版本学在内容上渐增了()
A.口碑学
B.多媒体
C.电子版
D.多国语翻译
E.胶卷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3、问答题 为什么说刘向、刘歆是古典目录学的奠基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此即载在本书之叙录,后又别集众录,谓之《别录》,即抄集众书之叙录而成者。此为解题之始。刘向仙逝,其子刘歆踵其事,图籍校订完毕,总群书而成《七略》,即为群书之总目。“七略”曰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为诸书之总要,余六略为图籍分类,此为最早之分类总目。刘氏父子整理图籍,具体做了九项工作:校订文字、厘定编次、订定书名、鉴别伪书、介绍作者、解释书名、评述内容、叙述源流、分类编目。为古典文献目录学奠定了内容与方法两方面的基础。
104、单项选择题 古籍版本中以宋体字刊刻行事的称()
A.写刻本
B.肤廓本
C.三节版
D.上图下文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5、问答题 简介两汉今古文经学之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汉文帝时,伏胜授隶书《尚书》,今文经学起,五经博士讲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汉文帝时,伏胜授隶书《尚书》,今文经学起,五经博士讲授的也是今文,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儒术选官,今文大盛;儒术并非儒学,董仲舒等皆有术而无学。武帝末年,孔壁书出,古文经学兴起,乃有今古文之争。今文经学重实用、守家法、传微言大义。以儒术缘饰现实政治;古文重理论、探源流、穷本来面目。
今文经学以儒术缘饰现实政治,儒术并非儒学,因此今文大家董仲舒等皆有术而无学。古文经学以探究典籍本来意义为己任,因此注重文字考释,力图恢复古代典籍和典章制度的原貌。西汉古文经学的重要代表是孔安国,东汉是贾逵、许慎、马融、服虔等,许慎著《说文解字》,是古文字学的重要著作。东汉末年,郑玄兼采今古文,遍注群经,合两家之法,创一家之言,成为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
106、多项选择题 现代版本学跟古典版本学在内容上渐增了()
A.口碑学
B.多媒体
C.电子版
D.多国语翻译
E.胶卷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7、单项选择题 修复破损旧书在两面之间附加一页白纸,以加强书的骨力,称()
A.衬纸
B.金镶玉
C.夹板
D.包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8、填空题 甲骨文是至今发现的汉字最初完整系统形态,所以她是研究汉字起源和形成的第一手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系统资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系统资料
109、名词解释 经厂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刻五经、四书、《性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多刻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常见古籍以及宫女、太监们的读本。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110、名词解释 《古诗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清人沈德潜编,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清人沈德潜编,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江南长洲(今苏州)人,乾隆四年进士,也是乾隆年间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该书是通代单一体裁选集式总集。选辑先秦至隋代除诗经、楚辞外的著名诗歌700余首,一一注明出处,间加评论。《古诗源》的选与评都有可取之处,注意到了诗歌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文学史眼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考辨,有不少伪诗。该书雍正三年即付刻刊行,但乾隆末期被禁,翻刻较少,解放前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曾据雍正三年刻本排印,1963年中华书局据乾隆28年教忠堂刻本影印,中华书局又有排印本。
111、单项选择题 以树皮为主要原料的纸称为()
A.黄纸
B.连史纸(粉连纸)
C.草筋纸
D.棉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2、填空题 纸质书前期是写本,()开始出现刻本,()以后基本上是刻本,在这个过程中,纸质书的形式大致有卷轴装(卷子)、旋风装(龙鳞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现在常见的线装。其中卷轴装基本上是写本,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写刻皆有,包背装和线装全为刻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中期;宋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中期;宋代
113、名词解释 修补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将原刻本缺损部分如式补好的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将原刻本缺损部分如式补好的刻本。
114、填空题 曹魏时荀勖()分群书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收六艺、小学,乙部收诸子、兵书、术数,丙部收史记、旧事、皇览、杂事,丁部收诗赋、图赞及新出土的汲冢书。增加史部,合并杂项,是一次图书分类体系的重大变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经新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经新簿》
115、名词解释 版本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就是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的专门学问。
116、名词解释 《渊鉴类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康熙下令编纂,张英、王士祯编撰,分43部,在明代俞安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康熙下令编纂,张英、王士祯编撰,分43部,在明代俞安期《唐类函》的基础上增修而成。故各条都有“原”“增”二字。中国书店曾据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影印。
117、多项选择题 活字版和雕版的四种鉴别法()
A.从字体上看
B.从版面上看
C.雕版有影活字版的情况
D.从墨色上看
E.从笔划上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名词解释 翻刻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以原刻本为底本如式刻版再印的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以原刻本为底本如式刻版再印的刻本。
119、填空题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朱书文字(距今4000年左右),()遗址发现墨书文字(距今3500年左右),这两个遗址的文字与甲骨文十分相似,可以认为是汉字的早期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河南汝州洪山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河南汝州洪山庙
120、单项选择题 指出古书装订史第二阶段的最后成果标志()
A.卷子
B.经折装
C.蝴蝶装
D.线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1、单项选择题 指出哪一种断代史不属于“八书“之列()
A.《新唐书》
B.《隋书》
C.《梁书》
D.《北齐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2、填空题 《通鉴纪事本末》的作者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袁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袁枢
123、多项选择题 属于建本古籍的是()
A.闽本
B.麻沙本
C.平阳本
D.福建本
F.东洋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4、填空题 在汉字的发展变化中,“()”是关键,隶变前的文字属于古文字,()是古文字的定型。隶变后的文字是(),正楷是现代文字的定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隶变;小篆;通行文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隶变;小篆;通行文字
125、名词解释 版本鉴定(雕印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版本鉴定,就是对特定版本(包括写本、刻本)的出版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版本鉴定,就是对特定版本(包括写本、刻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以及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等,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其版本价值。
126、填空题 明鼌瑮《宝文堂分类书目》,注意了出版的();();();()。并收录元明话本、小说、杂剧、传奇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时间、地点、机构、形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时间、地点、机构、形制
127、填空题 现存有铭文的青铜器共一万多件,铭文最长的是“毛公鼎”,有497字,内容为追述()的事迹,确定毛公的权限以及对毛公的赏赐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西周开国君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西周开国君臣
128、名词解释 书院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历代书院所刻之书,称为“书院本”,经史子集皆刻。精于校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历代书院所刻之书,称为“书院本”,经史子集皆刻。精于校勘,质量上乘。
129、填空题 活字本,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后来又有();();(),清后期从国外引进铅活字。清乾隆时期将木活字印刷雅称“聚珍版”。活字版版框是拼起来的,故四角有缝,个别字有歪斜,版面不够平,着色不够均匀,字与字之间不会有交叉笔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
130、名词解释 善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好的版本,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可称善本,大凡经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好的版本,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可称善本,大凡经过名家精校过的版本都可视为善本。
131、问答题 宋刻本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点:
版式:前期多白口,四周单边,后期多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点:
版式:前期多白口,四周单边,后期多左右双栏,上下单边,少数四周双边,南宋晚期出现细黑口。版心有鱼尾,上下鱼尾间多刻书名、卷次、页码。下鱼尾下方多镌刻刻工姓名,刊刻室斋名。
纸张:北方多麻纸、桑皮纸,南方多竹纸,纸质白硬莹洁,罗纹较宽。
字体:北宋前期多欧体,各地区刻书又有分别杭本多欧体,蜀本多颜体,建本多柳体,赣本混用。
刀法:细腻流畅,逼似原体。
墨色:官私刻本清晰香淡,坊本较差,至用黑煤。
避讳:极其严格,避同音字,方式有改字、缺笔。
优点:
①宋版书比较接近古书原本的面貌。
(接近原本面貌有两个含义:首先就版本的形式而言;其次是就文字内容而言。)②宋版书大多校勘精审。
③宋版书书法优美,各具风格,同时又是艺术品。
④宋版用纸用墨质量较高,外表美观,经久不坏。
132、单项选择题 古籍页中缺文记号i,除“空白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叫()
A.黑钉
B.墨围
C.行格
D.耳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3、名词解释 孤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现存唯一版本。具有较高的文物和收藏价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现存唯一版本。具有较高的文物和收藏价值。
134、单项选择题 以下有一种版本装订形式最初出现于南宋()
A.包背装
B.蝴蝶装
C.旋风装
D.经折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5、多项选择题 汉语古典文献的基本构成是()
A.甲骨文
B.金属文
C.简牍文
D.缯帛文
E.石质文等载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6、问答题 书目编撰的内容是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书名,注意同书异名和同名异书现象。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书名,注意同书异名和同名异书现象。
2、篇卷,写本一篇即一卷,刻本则篇为内容单位,卷为载体单位,因此篇数一般不变,而卷数有变。篇卷有固定名目也自汉代起,古人一般随意取篇中两三字为名(多取头几个字)。
3、版本,出版时间、地点、出版者、版刻情况、题跋者、校注者、封面、牌记等。版本流变情况。
4、真伪辨析。
5、存佚情况。
6、作者,作者姓名、本名、字、号、别字、别号、谥号、籍贯、郡望、官名、官所、生活时代、主要经历、文化修养、主要思想等,特别注意伪作。先秦典籍,往往不提作者姓名,先秦诸子著作,题为某子,但并非他们自己的手笔,不少是出于门生、弟子、宾客及其子孙后代之手。汉代以后,典籍作者署名逐渐增多,而标法不一,或标姓名,或标字号,或名号同时标出,或用自号而不用名,或带作者籍贯、官衔职务等等。
7、提要,内容概述、思想源流、价值影响等。
137、名词解释 百衲本(配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不同版本抽凑而成的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不同版本抽凑而成的刻本。
138、填空题 刻本按刻书机构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
139、名词解释 史志目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历代史官编撰的附于正史之中的书目,真实反映了历代的存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历代史官编撰的附于正史之中的书目,真实反映了历代的存书情况。
140、问答题 校勘的对象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而言,校勘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文字的差异,也就是指出和改正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而言,校勘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文字的差异,也就是指出和改正古籍在流传中发生的各种文字错误,以恢复原本真貌,而对于原书内容上的错误,一般不作为校勘的主要对象。
141、多项选择题 古籍整理学的主要构成是()
A.校雠学
B.目录学
C.典藏学
D.版本学
E.文献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2、名词解释 《四部备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国时期上海中华书局编辑,将经史子集四部要籍排印出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国时期上海中华书局编辑,将经史子集四部要籍排印出版。这部丛书的规模、结构都大体模仿《四部丛刊》,两者的最大区别是《丛刊》为影印,重版本,《备要》为排印,重实用。《四部备要》基本上选最适宜于阅读的本子,注重注释校勘精审与否,不考虑版本。
143、填空题 雕版谓之版,藏本谓之本,合称版本。包括雕印本和手抄本。版本亦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板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板本
144、填空题 标志古代文献目录学定型的著作是(),由唐初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征删定。《隋志》将甲乙丙丁四部名称径改称“经史子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隋书·经籍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隋书·经籍志》
145、填空题 坊刻本即书坊刻本,是指以()为业的书坊所刻印的本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刻印书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刻印书籍
146、单项选择题 拱花指用凹凸两块印版嵌合压印画谱,最接近()
A.鋀钉版和套印本
B.朱印本、蓝印本
C.聚珍版
D.配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7、填空题 刘向、刘歆是()的奠基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目录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目录学
148、填空题 ()盛于学界,何晏 、王弼执其牛耳,王弼尤为杰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魏晋玄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魏晋玄学
149、填空题 先秦时期文献整理的杰出代表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孔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孔子
150、名词解释 所谓版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
151、填空题 刘氏父子整理图籍,具体做了九项工作:();();();();();()、评述内容、叙述源流、分类编目。为古典文献目录学奠定了内容与方法两方面的基础。《七略》已佚,大体据其编成的《汉书·艺文志》成为迄今尚存的最早书目文献,后世史书皆仿《汉志》而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校订文字、厘定编次、订定书名、鉴别伪书、介绍作者、解释书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校订文字、厘定编次、订定书名、鉴别伪书、介绍作者、解释书名
152、问答题 类书编撰有何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是查找专门资料比较方便,二是提供了查找原文的线索,三是可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是查找专门资料比较方便,二是提供了查找原文的线索,三是可以用来辑佚,四是可以用来作校勘。
153、问答题 试论“古典文献目录学”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目录学
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目录学
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目录学则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前人把与文献学、校雠学有关的知识内容都冠以“目录学”之名有一定道理。
2、版本学
所谓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就是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的专门学问。
3、校勘学
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校勘学则是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
4、辨伪学
指对古典文献的真伪进行辨别的学问。
154、名词解释 《瀛奎律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元代方回编,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元代方回编,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人,南宋景定年间进士,官至知严州,入元,授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本书以“江西诗派”的观点选取评论唐宋律诗,以宋诗为主,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是当时影响较大的唐宋律诗选本。本书有元至元20年巾箱本,明成化3年紫阳书院刻本,清康熙52年黄叶村庄刻本、嘉庆5年李光垣刻本,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紫阳书院本为底本出版了集评校点的《瀛奎律髓汇评》。
155、填空题 汉高祖诏();()序次兵法,萧何次律令,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定礼仪,是为官方首次大规模整理典籍。所谓序次,即收集并编目;是为分类整理图书之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张良、韩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张良、韩信
156、填空题 乾隆时编纂的()是最大的古籍丛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大浩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四库全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四库全书》
157、单项选择题 古籍版本中以宋体字刊刻行事的称()
A.写刻本
B.肤廓本
C.三节版
D.上图下文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8、填空题 家刻本即私家刻本,是指()主持刻印的本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个人出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个人出资
159、填空题 孙殿起()及续编,录()后图书,与《总目》配合,基本涵盖现存古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贩书偶记》;《四库全书总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贩书偶记》;《四库全书总目》
160、填空题 清初();(),首倡经世致用,遂立清代学术之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顾炎武、黄宗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顾炎武、黄宗羲
161、名词解释 乾嘉朴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亦称乾嘉汉学:乾隆嘉庆年间一批基本在野的汉族学者,穷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亦称乾嘉汉学:乾隆嘉庆年间一批基本在野的汉族学者,穷通典籍,博洽该闻,以考据为手段,考镜源流真伪、细辨文义词句,在小学、经学、史学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著名学者有惠栋、王鸣盛、钱大昕、孙星衍、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郝懿行、赵翼、全祖望、章学诚等
162、单项选择题 古书版本中,包括篆隶楷行四种字体的刻本,称()
A.肤廓本
B.写刻本
C.两节版、三节版
D.上图下文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3、填空题 刻本以时代法,可分为();();();();()和清刻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
164、名词解释 类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类书”,是将各种古代典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类书”,是将各种古代典籍打散,然后按内容类别重新编排的资料书。类书的编撰,一开始是为帝王施政和读书提供方便的,如最早的类书《皇览》(今佚),就是曹丕下令编纂的。六朝尚征典,因为类书查找资料方便,于是大行。类书编撰的意义,一是查找专门资料比较方便,二是提供了查找原文的线索,三是可以用来辑佚,四是可以用来作校勘。因此了解一些类书是必要的。
165、名词解释 《四部丛刊》及《续编》、《三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民国张元济等编辑,从1919至1936年在商务印书馆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民国张元济等编辑,从1919至1936年在商务印书馆陆续影印出版。该丛书将古籍经史子集四部中著名的著作几乎搜罗殆尽,是学习古典文献的极重要的参考书。该丛书的特点是特别注重版本,凡入选之书,必选最古版本,如有残缺,则以次早版本补齐,故经史两部,多以宋元旧刻为底本。
166、填空题 文字必须与语言配合使用,文字必须有();(),文字必须有相对固定的形体和相对稳定的读音,其意义的延伸和变化必须有一定的联系。没有语言配合的的文字只能说是一种字符,不能广泛使用的文字只能说是一种密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系统性、社会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系统性、社会性
167、问答题 试述《诗经》的版本流传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诗经》,编者不详,约编于春秋中期,是我国第一个诗歌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诗经》,编者不详,约编于春秋中期,是我国第一个诗歌总集,通代单一体裁选集式总集,收先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西汉时《诗经》版本有鲁、齐、韩、毛四家传本,前三家是当时官方承认的“今文经学”,鲁诗是鲁人 91eXAm.org申培公所传,申公在汉文帝时为博士,故鲁诗在汉初流传最广,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他在汉景帝时为博士。韩诗是燕人韩婴所传,他也是汉文帝时的博士,韩诗主要流传于燕赵。鲁齐两家诗都在魏晋时期全部失传,韩诗亡于北宋时期,只留下《韩诗外传》,是记载有关《诗经》的传说轶事,非本经阐释,毛诗属“古文经学”,是鲁人大毛公(毛亨)所传,河间王刘德立其传人小毛公(毛苌)为博士。
东汉晚期毛诗最为学者所重,流传最广,魏晋时期,学者大多以为毛诗的流传顺序是孔子-—子夏—曾申—李克—孟仲子—根牟子—荀子—毛亨—毛苌(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东汉末期郑玄作《诗笺》,文本以毛诗为主,校以今文三家,阐释也以阐明毛诗之义为主,间收今文三家之说,成为影响最大的《诗经》新版本。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除自己的正义外,还收有《诗序》、毛传、郑笺、郑玄《诗谱》、陆德明《音义》,是前代《诗经》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同时也成为《诗经》的唯一版本。
从上古流传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大概比较多,据司马迁《史记》云有三千多首,选本大概也有多种,至汉初只留下四种,至宋代只剩毛诗一种,大概从汉代起,毛诗就被认定为孔子所编,今人从《左传》季札观诗事否定此说,其实从《论语》的佚诗就可看出孔门弟子所读选本并非毛诗。
毛诗在明初被收入汇刻本《十三经注疏》,清代阮元重新校刻《十三经注疏》,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版本。1979年中华书局据阮校本影印出版,古代注释本以南宋朱熹的《诗集传》和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最有参考价值。今人注释比较重要的有王力《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程俊英等《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等。
168、填空题 唐代著名史学家()著《史通》,其中《疑古》《惑经》考辨伪书甚力,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致力于考辨诸子,开辨伪之先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刘知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刘知几
169、名词解释 版本鉴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所谓版本鉴定,就是对特定版本(包括写本、刻本)的出版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所谓版本鉴定,就是对特定版本(包括写本、刻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以及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等,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其版本价值。
170、单项选择题 属于广义目录的是()
A.一切文字目录
B.一切事物名称记录
C.一切图书目录
D.一切文件目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1、单项选择题 古籍页中缺文记号i,除“空白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叫()
A.黑钉
B.墨围
C.行格
D.耳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2、名词解释 校勘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校勘学则是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
173、单项选择题 指出古书装订史第二阶段的最后成果标志()
A.卷子
B.经折装
C.蝴蝶装
D.线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目录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