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富”燃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中空气的量小于化学计量的量,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中空气的量小于化学计量的量,则称此混合物为“富”燃料。
2、问答题 简述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汞的甲基化作用。
本题解析来源:www.91exam.org:试题答案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汞的甲基化作用。
辅酶为甲基钴氨素,此辅酶把负甲基离子传递给汞离子形成甲基汞,本身变为水合钴氨素,后者由于其中的钴被辅酶FADH2还原,并失去水而转变为五个氮配位的一价钴氨素,最后,辅酶甲基四叶氢酸将正甲基离子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并从其一价钴上取得二个电子,以负甲基离子与之络合,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汞的甲基化能够顺利进行。
3、填空题 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矿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矿物质
4、名词解释 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电介质促成的胶体颗粒的聚集,包括:压缩双电层凝聚、专属吸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电介质促成的胶体颗粒的聚集,包括:压缩双电层凝聚、专属吸附凝聚、胶体相互凝聚。
5、名词解释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成中心离子和配体,当解离达到平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成中心离子和配体,当解离达到平衡时,解离程度的大小。
6、单项选择题 下例吸附现象属于离子交换吸附的有()。
A.土壤胶体吸附碱土金属粒子
B.土壤颗粒吸附非离子有机化合物
C.金属水和氧化物吸附过渡金属离子
D.腐殖质吸附非离子型农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名词解释 有机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或有机物质吸附在其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或有机物质吸附在其他颗粒物上形成的颗粒物。
8、名词解释 热岛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再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再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
9、名词解释 摩擦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乱流特征的气层,底部与地面接触,厚约1000~1500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乱流特征的气层,底部与地面接触,厚约1000~1500米。
10、填空题 环境问题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工业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工业化
11、填空题 伦敦烟雾也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硫酸型烟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硫酸型烟雾
12、问答题 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因素有
(1)盐浓度
(2)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因素有
(1)盐浓度
(2)氧化还原条件
(3)pH值
(4)水中配位剂含量
(5)生物化学过程
13、名词解释 重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发生在环状体系中,通常是邻近氧的C—C键断裂生成羰基和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发生在环状体系中,通常是邻近氧的C—C键断裂生成羰基和一个异构的自由基;或者是1,2—或1,5—氢原子或CL原子的转移。
14、名词解释 悬浮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多在100um以下,尤以10um以下最多。
15、填空题 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垂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垂直
16、名词解释 电子活度(electron activ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pH的定义相似,还原剂和氧化剂可以定义为电子给予体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pH的定义相似,还原剂和氧化剂可以定义为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可以定义pE为:。式中:--水溶液中电子的活度。
17、问答题 试述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主要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过程包括
(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过程包括
(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程
a吸附催化水解
b光降解
(2)有机农药的生物降解
18、名词解释 对映体(enantiomer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一个化合物的分子既无对称中心又无对称面,它定会存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一个化合物的分子既无对称中心又无对称面,它定会存在一对或几对互为镜像关系而又不重叠的异构体,这样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而这种关系的异构体被称作对映体。
19、填空题 水中异养生物利用()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养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养生物
20、名词解释 水环境化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研究化学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反应机制、迁移转化、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研究化学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反应机制、迁移转化、归趋的规律与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名词解释 全过程控制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通过改变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路线,使不生成有害的中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通过改变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路线,使不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和副产品,实现废物或排放物的内部循环,达到污染最小量化并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也就是当前政府和学术界都非常提倡的“循环经济”模式。
22、问答题 请叙述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腐殖质可分为腐殖酸、富里酸、腐黑物。
在环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腐殖质可分为腐殖酸、富里酸、腐黑物。
在环境中的作用:
①对河流中的汞有显著的流出效应
②抑制金属从水中沉降
③减弱重金属毒性
④在给水消毒中产生THMs
⑤遇Ca2+、Mg2+产生沉淀。
23、名词解释 电动力学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
24、名词解释 亲水性(HLB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比值称为亲水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比值称为亲水性。
25、名词解释 化学吸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涉及特殊的化学相互作用的吸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涉及特殊的化学相互作用的吸着。
26、名词解释 自由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27、名词解释 共代谢(cometabolis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28、填空题 测定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方法有();()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振荡法、产生柱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振荡法、产生柱法
29、问答题 试述DDT的主要特性和在环境中迁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热稳定性高,挥发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热稳定性高,挥发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
②在植物叶片中积累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③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在土壤中移动难;
④可发生生物降解,可分为还原氧化和脱氯化氢,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光解和光降解
30、名词解释 植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利用各种活体植物,通过提取、降解、固定等过程清除环境中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利用各种活体植物,通过提取、降解、固定等过程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削减污染物的毒性,可以用于受污染的地下水、沉积物、土壤的原位处理。
31、名词解释 取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自由基夺取其他分子中的氢原子或卤素原子生成稳定化合物的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自由基夺取其他分子中的氢原子或卤素原子生成稳定化合物的过程。
32、名词解释 环境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33、填空题 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输
34、名词解释 有机物反应活性(organic reactiv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物反应活性表示某有机物通过反应生成产物的能力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有机物反应活性表示某有机物通过反应生成产物的能力
35、填空题 当降水的pH值()时,称为酸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5.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5.0
36、名词解释 对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靠汽和液体流动来传播热量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靠汽和液体流动来传播热量的过程。
37、名词解释 什么是电子活度,天然水的PE,决定电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电子活度:pE=-1g(ae)是氧化还原平衡体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电子活度:pE=-1g(ae)是氧化还原平衡体系电子活度的负对数。式中:ae:水溶液中电子的活度。
(2)天然水的PE:是平衡状态下(假想)的电子活度,它衡量溶液接受或给出电子的相对趋势,在还原性很强的溶液中,其趋势是给出电子。
(3)决定电位:因为天然水体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混合体系,若某个单体系的含量比其他体系高得多,则此时该单体系电位几乎等于混合复杂体系的pE,称之为“决定电位”。
38、名词解释 天然水中的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能接受质子H+的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39、名词解释 环境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生产条件。
40、名词解释 单分子自由基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不包括其他作用物的反应,这一类反应是由于开始生成的自由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不包括其他作用物的反应,这一类反应是由于开始生成的自由基不稳定的结果。
41、名词解释 生产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太阳能从无机矿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太阳能从无机矿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体。
42、填空题 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极限溶解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极限溶解氧
43、单项选择题 在一封闭的碳酸体系中加入重碳酸盐,其中,()不发生变化。
A.总碱度
B.pH
C.酚酞碱度
D.苛性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4、单项选择题 根据Whittby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u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膜。
A.0.05
B.0.1
C.1
D.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5、单项选择题 脊髓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A.间歇性跛行和下肢远端发作性无力
B.根性疼痛
C.间歇性出现病理反射
D.病变平面以下深感觉缺失
E.括约肌障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填空题 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存在形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存在形态
47、名词解释 同向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水流速率梯度的剪切作用下,颗粒产生不同的速率而发生碰撞和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水流速率梯度的剪切作用下,颗粒产生不同的速率而发生碰撞和絮凝。
48、名词解释 空燃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
49、问答题 简要说明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及大气温度升高的原因,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是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温室效益产生的机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吸收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温室效益产生的机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吸收了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将能量截面于大气中,使地球温度升高
大气温度升高的原因:
(1)过度利用化石燃料
(2)植被大量减少
京都议定书的目标:限制CO2的排放,特别是发达国家CO2的排放,以控制大气温度升高
50、名词解释 根际(rhizospher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围绕在植物根周围的土壤环境,一般称作根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围绕在植物根周围的土壤环境,一般称作根际。
51、填空题 土壤碱化度为(),其产生过程为交换性阳离子的水解作用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Na+离子饱和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Na+离子饱和度
52、填空题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80%~9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80%~90%
53、填空题 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转化为乙酰辅酶A,然后与草酰乙酸反应生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辅酶A辅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辅酶A辅酶
54、名词解释 压缩双电层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水中电解质浓度增大而离子强度升高,压缩扩散层,使颗粒相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水中电解质浓度增大而离子强度升高,压缩扩散层,使颗粒相互吸引结合凝聚。
55、名词解释 污染物的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56、填空题 受氢体包括();()、某些无机含氧化合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子氧、有机物转化的中间产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子氧、有机物转化的中间产物
57、名词解释 降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10um的粒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10um的粒子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这部分颗粒物称为降尘。
58、单项选择题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9、名词解释 螯合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不止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如甘氨酸、乙二胺是二齿的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不止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如甘氨酸、乙二胺是二齿的配体;二乙基三胺是三齿的配体;乙二胺四乙酸根是六齿的配体;它们与中心原子形成环状配合物,称为螯合物。
60、名词解释 总悬浮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多在100um以下,尤以10um以下最多。
61、名词解释 异向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颗粒的热运动即布朗运动推动下发生碰撞而絮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颗粒的热运动即布朗运动推动下发生碰撞而絮凝。
62、名词解释 天然水中的酸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指放出H+/经过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指放出H+/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的总量。
63、名词解释 量子产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所产生的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过程相对效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所产生的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过程相对效率可用量子产率来表示。
64、填空题 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化学烟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化学烟雾
65、名词解释 苛性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达到PHco3²¯所需酸量时的碱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达到PHco3²¯所需酸量时的碱度。
66、名词解释 水俣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发现一种中枢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发现一种中枢神经性病的公害病。
67、名词解释 下沉逆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大气压分布不均,在高压区里存在着下沉气流,由此使气温绝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大气压分布不均,在高压区里存在着下沉气流,由此使气温绝热上升,于是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现象。
68、名词解释 环境科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来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69、名词解释 优先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
70、名词解释 化学计量空燃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燃烧完全时,即无过量的氧气时,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燃烧完全时,即无过量的氧气时,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化学计量混合物,此时的空燃比称为化学计量空燃比。
71、名词解释 微生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它包括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的降解和无害化过程。
72、单项选择题 气溶胶中粒径()μm的颗粒,称为飘尘。
A.>10
B.<5
C.>15
D.<1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名词解释 环境化学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
如:湖泊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升高、局部地区发生光化学烟雾、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填埋造成地下水污染等。
74、名词解释 聚合物黏结架桥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胶体颗粒吸附高分子电解质而凝聚,属于专属吸附类型,主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胶体颗粒吸附高分子电解质而凝聚,属于专属吸附类型,主要是异电中和作用,另即使负电胶体颗粒也可吸附非离子型高分子/弱阴离子型高分子,也是异体凝聚作用,而聚合物具有链状分子,也可同时吸附在若干个胶体微粒上,在微粒间架桥黏结,使它们聚集成团。
75、名词解释 专属吸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吸附过程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还有加强的憎水键、氢键、范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吸附过程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还有加强的憎水键、氢键、范德华力等作用。
76、问答题 简要回答河流中的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河流泥沙中主要有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其中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河流泥沙中主要有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其中粒径小于50μm的占82%;研究表明,泥沙的粒径越小,比表面越大,吸附重金属的量也越大;当重金属浓度不变时,随着河流泥沙量增大,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大;河流泥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弗莱特利希等温线;
(2)泥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大;河水pH8.3左右,重金属离子在此条件下有不同程度的水解、沉淀、配合和被悬浮物吸附,控制了河水中可溶性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3)泥沙中有机质含量随季节而变化,悬浮物中有机质大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泥沙中重金属的吸附量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重金属在河水、悬浮物、沉积物中的分配比是:悬浮物大于沉积物,而沉积物和悬浮物远远大于河水中重金属含量。
由此可见,河流中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很大的影响。
77、填空题 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和分配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面吸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面吸附
78、填空题 气团的稳定性与()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密度层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密度层结
79、填空题 含碳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过程中,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生成有机酸、醇等中间产物,然后在();()及产甲烷细菌细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酸、甲酸、氢气和二氧化碳及甲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产氢菌、产乙酸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产氢菌、产乙酸菌
80、问答题 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并分别加以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现代分析技术难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现代分析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它们的含量。因此,只能利用它们共同的特点,用一些指标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常见的指标有: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
81、名词解释 富集因子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用于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富集程度,判断和评价颗粒物中元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用于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富集程度,判断和评价颗粒物中元素的天然来源、人为来源。
82、填空题 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差速沉降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异向絮凝、同向絮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异向絮凝、同向絮凝
83、名词解释 硫酸烟雾型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伦敦型烟雾,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伦敦型烟雾,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84、名词解释 吸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体和蒸汽溶解在微粒中的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体和蒸汽溶解在微粒中的现象。
85、名词解释 成核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过饱和蒸汽在颗粒物表面上形成液滴的现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过饱和蒸汽在颗粒物表面上形成液滴的现象。
86、单项选择题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
A.Γ﹥0
B.Γ=0
C.Γ﹤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7、填空题 有毒有机物的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有();()、水解、结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氧化、还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氧化、还原
88、填空题 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氧化还原、配合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氧化还原、配合作用
89、填空题 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溶解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溶解氧
90、名词解释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度的、密度为1g/立方厘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度的、密度为1g/立方厘米的球体直径。
91、名词解释 强化生物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为修复工程一般采用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用工程化手段来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为修复工程一般采用有降解能力的外源微生物,用工程化手段来加速生物修复的进程,这种在受控条件的生物修复又称强化生物修复或工程化的生物修复。
92、名词解释 加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自由基对不饱和体系的加成,生成一个新的饱和的自由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自由基对不饱和体系的加成,生成一个新的饱和的自由基。
93、名词解释 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块做有规律运动时,其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块做有规律运动时,其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
94、名词解释 生长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微生物代谢时,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微生物代谢时,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成所需的碳,该有机物被降解这种现象叫生长代谢
95、名词解释 雨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一些颗粒物可作为形成云的凝结核,成为云滴的中心,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一些颗粒物可作为形成云的凝结核,成为云滴的中心,通过凝结过程、碰撞过程使其增大为雨滴,进一步长大而形成雨降落到地面,颗粒物也就随之从大气中被去除。
96、填空题 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可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干沉降、湿沉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干沉降、湿沉降
97、填空题 次生矿物由()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理
98、名词解释 飘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其粒径主要是<10um的颗粒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其粒径主要是<10um的颗粒物。
99、名词解释 干沉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100、填空题 pE值低表示环境为()性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碳
101、名词解释 可吸入粒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Dp≤10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Dp≤10um.
102、单项选择题 在氨氮的测定中,氨与()生产黄色的络合物,可在425nm波长下比色测定。
A.盐酸萘乙二胺显色剂
B.纳氏试剂
C.混合试剂
D.二磺酸酚试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3、名词解释 环境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104、名词解释 胶体相互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两种电荷符号相反的胶体相互中和而凝聚/其中一种荷电很低而相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两种电荷符号相反的胶体相互中和而凝聚/其中一种荷电很低而相互凝聚,属异向凝聚。
105、名词解释 专属吸附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胶体颗粒专属吸附异电的离子化合态,降低表面电位,即产生电中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胶体颗粒专属吸附异电的离子化合态,降低表面电位,即产生电中和现象使颗粒脱稳而凝聚。
106、填空题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
107、名词解释 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聚合物促成的胶体颗粒的聚集,包括:聚合物黏结架桥絮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聚合物促成的胶体颗粒的聚集,包括:聚合物黏结架桥絮凝、无机高分子的絮凝、絮团卷扫絮凝、颗粒层吸附絮凝、生物絮凝、“边对面”絮凝。
108、填空题 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环芳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环芳烃
109、名词解释 冲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降雨时在云下面的颗粒物与降下来的雨滴发生惯性碰撞、扩散、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降雨时在云下面的颗粒物与降下来的雨滴发生惯性碰撞、扩散、吸附过程,从而使颗粒物去除。
110、单项选择题 测定总磷时,下例()组物质均会产生干扰,是测定结果偏低?
A.亚砷酸盐、Cr(Ⅲ)、Cu(Ⅱ)、亚硝酸盐
B.砷酸盐、Cr(Ⅵ)、Cu(Ⅱ)、硝酸盐
C.砷酸盐、Cr(Ⅵ)、Cu(Ⅱ)、亚硝酸盐
D.亚砷酸盐、Cr(Ⅲ)、Cu(Ⅱ)、硝酸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1、名词解释 光化学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子、原子、自由基、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子、原子、自由基、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112、名词解释 多氯联苯(PCB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
113、填空题 CFC-11的分子式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FCl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CFCl3。
114、名词解释 酸性降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湿沉降)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湿沉降)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常见的是酸雨。
115、名词解释 一次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由污染物排放出来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由污染物排放出来的。
116、名词解释 粗粒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多由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沐、火山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多由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沐、火山灰、风沙等一次颗粒物构成,因而它们的组成与地面土壤相近。
117、单项选择题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As
B.Hg
C.Pb
D.Cr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填空题 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和专属吸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
119、名词解释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能,使污染物氧化分解,转变成无毒或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能,使污染物氧化分解,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从而消除土壤和环境水体中的污染。氧化剂能使污染物转化或分解成毒性、迁移性或环境有效性较低的形态。
120、名词解释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 SCF)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些物质在超临界条件下,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些物质在超临界条件下,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兼具两种状态的特点。如具有与液体相近的溶解能力和传热系数,同时具有与气体相近的粘度系数和扩散系数。处于超临界状态下的物质称为超临界流体。
121、问答题 试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体,使水中氮磷等营养物增多。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体,使水中氮磷等营养物增多。引起藻类繁殖,由于死藻在分解时消耗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122、名词解释 湿沉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它是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它是去除大气颗粒物、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123、名词解释 谷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谷底中的冷空气沿坡 爬升补充,上升了的气流形成由谷底流向山坡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谷底中的冷空气沿坡爬升补充,上升了的气流形成由谷底流向山坡的气流。
124、名词解释 耐性植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管是超积累植物还是植物稳定、植物挥发中的植物,对重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管是超积累植物还是植物稳定、植物挥发中的植物,对重金属的毒害都是有忍耐机制的,统称耐性植物。
125、名词解释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它能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或两相间界面的张力,具有良好的乳化或破乳;润湿、渗透或反润湿;分散或凝聚;起泡、稳泡和增加溶解力等作用。
126、填空题 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Cd
127、名词解释 温室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28、问答题 讨论水体颗粒的分配、吸附、絮凝作用的特征与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配作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配作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作用,而且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线性的,与表面吸附位无关,只与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相关,因而放出的吸附热量小。
吸附作用: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活干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其吸附等温线是非线性的,并且存在着竞争吸附,同时,在吸附过程中往往要放出大量的热来补偿反应中熵的损失。
絮凝作用:胶体颗粒的聚集叫凝聚或絮凝作用。主要涉及双电层的库仑作用力、多分子范德华力、水化膜阻力及空间位阻等作用。一般自然界颗粒聚集主要为异体絮凝作用,作用方式和机制很复杂。
区别:相互作用对象不同,涉及环境化学机理不同,产生效果不同,即它们涉及的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也有不同之处。
在目前的环境化学研究中,絮体也可以作为一种颗粒物而发生吸附或分配作用。
129、名词解释 酸沉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酸性降水(又称湿沉降)和干沉降的统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酸性降水(又称湿沉降)和干沉降的统称。
130、单项选择题 当客户双向外汇宝资金专户或双向黄金宝资金专户中的双向宝资金充足率降至()以下时,银行系统将限制资金自双向宝资金专户转出至签约账户。
A.0.5
B.1
C.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1、名词解释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132、名词解释 腐殖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时,不易被分解的部分与微生物分泌物相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时,不易被分解的部分与微生物分泌物相结合形成一种无定形胶态复合物称为腐殖质。
133、名词解释 辛醇—水分配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用Kow表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用Kow表示。
134、名词解释 二次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臭氧、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臭氧、硫酸盐颗粒物等。
135、填空题 有机磷农药的降解途径一般有吸附();()、光降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催化水解、生物降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催化水解、生物降解
136、填空题 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吸附、凝聚絮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吸附、凝聚絮凝
137、名词解释 PAH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若干个苯环彼此稠合在一起/是若干个苯环和戊二烯稠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若干个苯环彼此稠合在一起/是若干个苯环和戊二烯稠合在一起的化合物。
138、名词解释 累积稳定常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几个配体加到中心金属离子过程的加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几个配体加到中心金属离子过程的加和。
139、名词解释 “边对面”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黏土矿物颗粒形状呈板状,其板面荷负电,边缘荷正电,各颗粒的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黏土矿物颗粒形状呈板状,其板面荷负电,边缘荷正电,各颗粒的边与面之间可由静电引力结合,而且是可逆性,所以生成松散的絮凝体。
140、名词解释 温室气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141、名词解释 颗粒层吸附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溶液透过颗粒层过滤时,由于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水中胶体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溶液透过颗粒层过滤时,由于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水中胶体颗粒相互接近而发生凝聚或絮凝。
142、填空题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配、水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配、水解
143、名词解释 一次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CO、二氧化硫、N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CO、二氧化硫、NO等。
144、名词解释 系统性铅直运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大尺度有规律运动中的铅直速度可达每秒几厘米以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大尺度有规律运动中的铅直速度可达每秒几厘米以下。
145、填空题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氧化反应三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光解、敏化光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光解、敏化光解
146、名词解释 不对称合成(asymmetrical synthesi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反应,其中底物分子整体中的非手性部分经过反应试剂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反应,其中底物分子整体中的非手性部分经过反应试剂作用,不等量地生成立体异构体产物的手性单元。也就是说,不对称合成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将潜手性单元转化为手性单元,使得产生不等量的立体异构产物。
147、名词解释 自由基的活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一种自由基和其他作用物反应的难易程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一种自由基和其他作用物反应的难易程度。
148、填空题 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包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酶活性的抑制;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酶活性的抑制;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149、名词解释 不可逆吸附(irreversible sorp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质含量及结构,决定着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从而决定其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质含量及结构,决定着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从而决定其微生物降解的生物可利用性,进入到有机质致密的刚性结构中的污染物很难再返回到土壤颗粒表面或土壤溶液中,被微生物所利用,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可逆吸附。
150、名词解释 表面活性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疏水性基团的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疏水性基团的物质。
151、填空题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被动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吞或胞饮。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膜孔过滤、被动扩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膜孔过滤、被动扩散
152、名词解释 电动力学修复(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称为电动力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称为电动力学修复,即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施加直流电,形成直流电场。由于土壤颗粒表面双电层,孔隙水中带有电荷的离子或颗粒,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迁移、电渗流或电泳的方式沿电场方向定向迁移,污染物离开土壤向两级迁移,最终富集在电极区得到集中处理或分离。
153、名词解释 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154、名词解释 生产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体产生生物体的能力,其由化学的及物理的因素相结合而决定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体产生生物体的能力,其由化学的及物理的因素相结合而决定的。
155、填空题 硝化细菌为()细菌,严格要求高水平的氧;反硝化的重要条件是氧分压较低,为兼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化能自养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化能自养型
156、名词解释 总碱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甲基橙碱度,在测定已知体积水样总碱度时,可用一个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甲基橙碱度,在测定已知体积水样总碱度时,可用一个强酸标准溶液滴定,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PH4.3),停止滴定,此时所得的结果称为总碱度。
157、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
158、名词解释 爱根核模(Aitken nuclei mol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Whitby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Whitby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即爱根(Aitken)核模(Dp<0.05)、积聚模(0.05<Dp<2)和粗粒子模(Dp>2)。爱根核模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159、填空题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离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
160、名词解释 自由基的稳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自由基或多或少解离成较小碎片,或通过键断裂进行重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自由基或多或少解离成较小碎片,或通过键断裂进行重排的倾向。
161、名词解释 温度层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或者说是在垂直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或者说是在垂直地球表面方向的气温分布。它决定了大气的稳定度。
162、填空题 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腐黑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腐黑物
163、填空题 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而干沉降只有10%~2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80%~9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80%~90%
164、单项选择题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Cd
B.Hg
C.Pb
D.A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5、名词解释 EKMA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用一臭氧等体积分数曲线模式(OZIPP)做出一系列臭氧等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用一臭氧等体积分数曲线模式(OZIPP)做出一系列臭氧等体积分数曲线,再来用等体积分数曲线来制定对策服务的方法。
166、名词解释 絮团卷扫凝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已经发生凝聚或絮凝的聚集体絮团物,在运动中以其巨大表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已经发生凝聚或絮凝的聚集体絮团物,在运动中以其巨大表面吸附卷带胶体微粒,生成更大絮团,使体系失稳而沉降。
167、名词解释 二次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颗粒物。
168、单项选择题 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0.80,气pEo为()。
A.13.55
B.13.35
C.13.05
D.12.8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9、名词解释 “贫”燃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中空气的量多于化学计量的量,则称此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空气与燃料组成的混合物中空气的量多于化学计量的量,则称此混合物为“贫”燃料。
170、名词解释 吸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吸附在颗粒物表面上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吸附在颗粒物表面上的。
171、名词解释 第二极小值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情况下,位能综合曲线上的第二极小值较微弱,不足以发生颗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情况下,位能综合曲线上的第二极小值较微弱,不足以发生颗粒间的结合,但若颗粒较粗/在某一维方向上较长,就有可能产生较深的第二极小值,使颗粒相互凝聚。
172、名词解释&nb sp; 富营养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173、名词解释 多环芳烃(PAH)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
174、填空题 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和浓度梯度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风、湍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风、湍流
175、填空题 盐基饱和度为100%的土壤,其潜性酸度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0
176、填空题 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溶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溶解
177、名词解释 自由大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摩擦层顶以上的气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摩擦层顶以上的气层。
178、名词解释 环境物理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如: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如: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179、填空题 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的直接反映,而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 。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氢离子浓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氢离子浓度
180、单项选择题 重金属从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下例()原因可能诱发重金属释放。
A.颗粒物聚沉
B.降低水体的pH值
C.水流速度加快
D.富营养化加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1、名词解释 被动易化扩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些物质可在高浓度侧与膜上特异性蛋白质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些物质可在高浓度侧与膜上特异性蛋白质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低浓度侧解离出原物质。
182、填空题 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的颗粒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0um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0um
183、名词解释 污染物的迁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的过程。
184、名词解释 离子交换吸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
185、名词解释 碎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自由基碎裂生成一个稳定的分子和一个新的自由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自由基碎裂生成一个稳定的分子和一个新的自由基。
186、填空题 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解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解区
187、名词解释 铅直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块做有规律运动时,其速度在铅直方向上的分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块做有规律运动时,其速度在铅直方向上的分量。
188、名词解释 光量子产率(quantum yiel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子被活化后,它可能进行光反应,也可能通过光辐射的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子被活化后,它可能进行光反应,也可能通过光辐射的形式进行“去活化”再回到基态,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占吸收总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Φ)。
189、名词解释 生物絮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藻类、细菌等微小生物在水中也具有胶体性质,带有电荷,可以发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藻类、细菌等微小生物在水中也具有胶体性质,带有电荷,可以发生凝聚。
190、填空题 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甲基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甲基汞
191、名词解释 光化学烟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洛杉矶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洛杉矶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环境化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