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群落的发育有哪些过程?各个过程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群落发育的初期:这一时期,群落已有雏型,建群种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群落发育的初期:这一时期,群落已有雏型,建群种已有良好的发育,但未达到成熟期。种类组成不稳定,每个物种的个体数量变化也很大。群落结构尚未定型,群落所特有的植物环境正在形成中,特点不突出。总之,群落仍在成长发展之中,群落的主要特征仍在不断的增进。
(2)成熟期:这个时期是群落发展的盛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达到最大,建群种或优势种在群落中作用明显。主要的种类组成在群落内能正常地更新。群落结构已经定型。主要表现在层次上有了良好的分化,呈现出明显结构特点。群落特征处于最优状态。
(3)衰老期:一个群发育的过程,群落不断对内部进行改造,最初这种改造对群落的发育起着有利的影响。当改造加强时,就改变了其它种类所代替,一批新侵入种定居,原有物种逐渐消失。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和植物环境特点也逐渐变化,物种多样性下降,最终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2、名词解释 物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生殖单元隔离),在自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生殖单元隔离),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
3、名词解释 领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4、填空题 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奠基阶段、建立初期、发展期、成熟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奠基阶段、建立初期、发展期、成熟期
5、名词解释 领域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
6、填空题 种群密度的种间调节包括()、()、()等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捕食、寄生、种竟间竞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捕食、寄生、种竟间竞争
7、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沼泽与湿地
B.开阔大洋
C.荒漠
D.冻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名词解释 相对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最大水汽压之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最大水汽压之差。
10、名词解释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可以根据生态学原理,有目的地采取措施,是受到损害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可以根据生态学原理,有目的地采取措施,是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和完善,实现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系统趋于稳定的过程。
11、名词解释 群落外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群落中生物与生物之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群落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12、问答题 生态工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明确的目的性;
(2)高效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明确的目的性;
(2)高效益;
(3)严谨的科学定量。
13、问答题 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对策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实行科学管理;
(2)发展人工草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实行科学管理;
(2)发展人工草场;
(3)建立牧业生产新体系。
14、问答题 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绿色植物不仅能美化城市、吸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绿色植物不仅能美化城市、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而且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吸附尘粒、杀菌、改善小气候、避震、防噪音和监测空气污染等许多方面的长期和综合效果。
(1)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主要是靠叶面进行的;
(2)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绿色植物都有滞尘的作用,其滞尘的大小与树种、林带、草皮、面积、种植情况以及气象条件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3)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大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通常尘粒上附有不少细菌,通过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
(4)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天然加工厂。
15、问答题 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一个共性问题。
(2)生境的破坏:生境的破坏包括栖息地的破坏和生境的破坏。
16、问答题 我国森林生态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森林生态系统比例小,地理分布不均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森林生态系统比例小,地理分布不均匀。
(2)系统生物群落结构不合理,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下降。
(3)恢复和重建速度很慢。当前,国际上对森林生态系统应占国土比例(具体指标是森林覆盖率)的看法是,只要达到1/3以上且分布均匀,就能维持比较适宜的生态环境。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比例却远远低于此值。所以,既然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更不能满足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的要求,而且其地理分布也极不平衡。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5,而其森林的面积却是全国森林面积的1/2,木材蓄积量的3/4,而人口集中,工农业生产非常发达的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比例仅为11.2%。西北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广大地区,其面积约是国 土的1/2,而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比例却只有1/100左右。
17、单项选择题 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
C.整个生物圈
D.整个宇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填空题 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类型有四种,分别是()、()、()和农业污染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污染型、水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污染型、水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19、单项选择题 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通气组织发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名词解释 领域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
21、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类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
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名词解释 种间相互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异种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异种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23、问答题 请简单叙述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使大量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使大量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近200万种),以及每天约有成亿吨的固体废弃物排入环境,严重影响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正常交换过程;
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如生活污水、垃圾等,据计算,人在一生中(按60年计算)要从外界环境吸收324吨空气、54吨水和32.4吨食物,同时他也向环境排放数量大致相同的废弃物。环境污染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及胶态四种状态,被污染的对象则为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包括人类)。
24、填空题 按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个生态时期,分别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
25、名词解释 间接排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
26、单项选择题 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
A.实验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行为生态学
D.草原生态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7、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问答题 森林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及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因:自然原因包括病虫害、干旱、洪涝、风灾和地震等自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因:自然原因包括病虫害、干旱、洪涝、风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但主要还是人类活动所致。
特点: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育水土、贮存营养元素等生态功能明显降低。
29、问答题 环境问题的特点、实质、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点:长期性、复杂性、全球性
实质:经济与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点:长期性、复杂性、全球性
实质:经济与社会问题、文化与价值问题
原因:生态破坏与污染、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资源浪费、管理不善、观念错误
30、单项选择题 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稳定因子
D.非密度制约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填空题 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偏利共生、原始协作、互利共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偏利共生、原始协作、互利共生
32、问答题 环境污染毒性评价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殊毒性评价:
A、细菌回复突变实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殊毒性评价:
A、细菌回复突变实验;
B、染色体畸变分析法;
C、微核试验;
D、显性致死突变实验;
E、姐妹染色单体狡猾实验。
33、单项选择题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
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
B.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
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的关系为斗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5、填空题 种群密度可分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绝对密度、相对密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绝对密度、相对密度
36、单项选择题 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
A.优势种
B.特征种
C.建群种
D.偶见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7、名词解释 生态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概念包括生态修复、重建和改建,其内涵可言理解为通过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概念包括生态修复、重建和改建,其内涵可言理解为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建,即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最终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38、问答题 生态系统信息流的特点及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信息流也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不循环但是具有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信息流也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不循环但是具有双向性,多样性,种类储量大。
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39、单项选择题 以下有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群落从上往下,依次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B.水生群落按垂直方向,一般可分为:漂浮动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附底动物、底内动物。
C.一般来说,水热条件越优越,群落的垂直结构越简单,动物的种类也就越单调。
D.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指群落成层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填空题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主要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理、化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理、化学
41、问答题 简述种群调节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气候学派、生物学派、食物因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气候学派、生物学派、食物因素;
②内源性自动调节假说: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
42、单项选择题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名词解释 内禀增长能力(Innate capacity of increas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
44、名词解释 最小有作用剂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只使生物体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亦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只使生物体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亦即能使生物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45、单项选择题 种群平衡是指()。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的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6、名词解释 生态恢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
47、名词解释 多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
48、单项选择题 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单项选择题 以下因素不能决定群落外貌的有()
A.生态型
B.生活型
C.物种组成结构和优势物种
D.季相和生活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名词解释 种群的内分布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及分布格局,均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及分布格局,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51、名词解释 物理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
52、单项选择题 温室效应指的是()。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
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3、名词解释 阿伦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54、问答题 怎样防治大气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方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和区域适应性等作最优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1)制订合理的环境规划;
(2)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3)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4)治理主要污染物。
55、名词解释 内调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细胞不可能在剧烈的变动环境中运行,因此,有机体要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细胞不可能在剧烈的变动环境中运行,因此,有机体要采取行动以限制其内环境的变异性,这一过程称为内调节。
56、问答题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何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景观或典型的自然生态类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景观或典型的自然生态类型地区划出一定的范围,把相应受国家保护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珍贵稀有濒于灭绝的动植物资源,以及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起来。这样划分出的地区范围就叫做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l.)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
2.)自然保护区对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3.)自然保护区是科研、教育和旅游的重要基地
57、名词解释 外来化合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生物体内正常生命活动下不产生的化合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生物体内正常生命活动下不产生的化合物。
58、问答题 生态学金字塔的概念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介绍生态系统能流模式时曾提到,当能量由下一营养级传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介绍生态系统能流模式时曾提到,当能量由下一营养级传递到上一营养级时,势能会逐级减少,直到系统中全部能量变为热能散失到环境中,如果变化这个图的坐标,以纵轴为营养级,横轴为各营养级所含的势能。因为食物链中上一个营养级总是依赖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而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能满足上一个营养级中少数消费者的需要,至使营养级的能量呈阶梯状递减,于是形成了这种底部宽,顶部窄的圆锥状,称做“生态锥体”,因其形似塔,又被称为“生态学金字塔
59、名词解释 环境容纳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60、单项选择题 选出正确的答案()。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单项选择题 狼和兔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单项选择题 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量最高的是()
A.温带常绿林
B.热带雨林
C.温带草原
D.落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3、单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种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温度
C.水
D.营养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多项选择题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
A.待分解资源的质量
B.分解者的生物种类
C.待分解资源的种类
D.分解时的理化性质
E.待分解资源的数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6、名词解释 有效积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在生长季中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总和称为有效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在生长季中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总和称为有效积温或生长期积温。
67、问答题 引起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火山喷发、海陆变迁、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火山喷发、海陆变迁、雷击 火灾、海啸地震、洪水和泥石流以及地壳变动等。这些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严重的,甚至可使其彻底毁灭,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但这类因素是局部的,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在人类改造自然界能力不断提高的当今时代,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
68、问答题 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时空结构特征;
(2)物质循环功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时空结构特征;
(2)物质循环功能;
(3)生态位理论;
(4)种群之间相互关系理论的运用;
(5)生态场理论的开拓。
69、问答题 请简单解释自然环境的三个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性的变异特点。因地球接受太阳辐射量的不同而引起热量的差异,从赤道向两极,每移动一个纬度气温平均降低0.5-0.7
℃。根据热量不同可分为若干自然地理带,有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每个带的气候状况、水文特征、土壤类型以及生物各类都有明显的不同。
(2)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性变化。地形每升高100米,所温下降0.5-0.6
℃,或每升高180米,气温下降1℃
。降水最初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到一定界线后,降水量又开始降低,所以只要有足够高度的山地,就可以自下而上地划分出垂直自然带,各自然带的植被和土壤呈规律性分布,自然生态系统也呈规律性地垂直交替。
(3)经度地带性:这主要由地球内在因素而造成的,如大地构造形成的地貌和海洋分异,引起经度地带性变异。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经向分异,由沿海湿润区的森林,经半干旱的草原到干旱区的荒漠;我国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水分变异是随经度而变化的,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有规律的排列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等。
70、问答题 植物修复的优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点:由于植物修复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效果好、不破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点:由于植物修复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效果好、不破坏场地结构、不引起二次污染、符合大众需求等。
缺点:植物修复的局限性: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小;植物的发育、生长受地理气候等因素控制;多数植物只能累积一种或两种金属;累积到植物中的重金属最终会通过物质循环重返土壤。
71、多项选择题 大型种子无法有效地被风传布,除非靠水传布或依靠动物来散布,下面选项中的动物可作为种子扩散者的有()。
A.啮齿动物
B.蝙蝠
C.鸟
D.蚂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单项选择题 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
A.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3、名词解释 种群生理寿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74、填空题 种群数量变化特征表现为()、周期性、及无规律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种群数量消长规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种群数量消长规律
75、多项选择题 决定淡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A.营养物质
B.光
C.水中氧气的浓度
D.食草动物的捕食
E.水浓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单项选择题 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
A.饱和点
B.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填空题 种群中个体或集群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状况,表现为()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散的利作用、集群的共同利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散的利作用、集群的共同利作用
78、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农田
B.果园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单项选择题 小麦只在春末夏初才能开花,这是由于()
A.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高温
B.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长日照
C.它需要春末夏初的短夜
D.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适宜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单项选择题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全球气温上升了()。
A.0.5~0.7℃
B.0.3~0.5℃
C.0.5~0.7℃
D.0.4~0.7℃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1、单项选择题 下列特征不属于借助于风力传播种子或果实的植物的是()
A.种子或果实很轻
B.具有冠毛或翅翼
C.具有小钩或硬刺
D.形成风滚型传播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名词解释 自养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中绿色植物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中绿色植物能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无机等无机物造成有机物,并释放氧供异养生物使用。
83、名词解释 最大容许浓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慢性毒性试验中,对试验生物无影响的最高浓度和影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慢性毒性试验中,对试验生物无影响的最高浓度和影响的最低浓度之间的毒物阈浓度。
84、名词解释 同资源种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85、单项选择题 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
C.群落结构一定型
D.种类数量不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问答题 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其产出的危害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世界而言,工业用材、薪柴用量的增加以及农业的开垦是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世界而言,工业用材、薪柴用量的增加以及农业的开垦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世界森林木材的总储量为3400—3600亿立方米,而每年的自然增长量可达66.1亿立方米。据1993年的统计,全世界圆果木总消费量为30亿立方米,其中54%用作薪柴或木炭,这个数字表明,森林的年自然增长量本来是可以满足世界木材需求量的。但从客观上看,由于许多木材生长在无法采伐的地区,从而使世界所有增产的木材没有被全部利用,加之世界森林分享的不均匀性,导致了森林资源破坏的加速。森林资源的破坏在发展中国家要比发达国家快,在这些国家一些城市和广大农村中,薪柴仍是主要能源。森林被砍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开垦农业用地。尤其是当缺少耕地时,小规模生产的农民移向新的森林边缘地区,在砍伐后的林地上耕种粮食,但在一些不适宜生产粮食的地区,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农业的产量少而人口却不断增加。
(1)促进沙漠化的过程。
(2)对大气化学产生影响。
(3)引起气候变化、增加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87、问答题 请论述如何利用边缘效应的原理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相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相邻群落有所增加,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其形成需要一定条件,如两个相邻群落的渗透力应大致相似;两类群落造成的过渡带需相对稳定;各自具有一定均一面积或只有较小面积的分割;具有两个群落交错的生物类群等。边缘效应的形成,必须在具有特性的两个群落或环境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稳定时间。因此,不是所有的交错区内都能形成边缘效应。在高度遭受干扰的过渡地带和人类创造的临时性过渡地带,由于生态位简单,生物群落适宜度低及种类单一可能发生的近亲繁殖,使群落的边缘效应不易形成。
发育较好的群落交错区,其生物有机体可以包括相邻两个群落的共有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这种仅发生于交错区或原产于交错区的最丰富的物种,称为边缘种。在自然界中,边缘效应是比较普遍的,农作物的边缘产量高于中心部位的产量。
人们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以增加边缘的长度和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野生动物的产量。说明,鹌鹑放养中对边缘效应原理的应用,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种植同样量的植物,利用增加边缘长度的方法,可提高鹌鹑的饲养群数。我国南方在水网地区修造的一种桑基渔塘,便是人类因地制宜建立的一种边缘效应,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对于自然形成的边缘效应,应很好去发掘利用。对于本不存在的边缘,也应努力去模拟塑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运用自然边缘效应所给予的启示,将有助于对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
88、单项选择题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9、名词解释 自养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则属于自养生态系统。
90、名词解释 慢性毒性试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低浓度,长时间的中毒试验,观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低浓度,长时间的中毒试验,观察毒物与生物反应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对生物无影响的浓度。
91、名词解释 半致死剂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定浓度下,试验动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时间剂量。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是指在定浓度下,试验动物死亡一半所需的时间剂量。
92、单项选择题 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达尔文
B.奥德姆
C.苏卡乔夫
D.坦斯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单项选择题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A.团粒结构
B.片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柱状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名词解释 基础生态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叫基础生态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叫基础生态位。
95、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发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发生是从物种迁移和定居开始的,首选占有空白生境的生物称为先锋植物。
B.先锋物种一般都具备生长速度快、散布能力强、生殖能力强等特点。
C.在稳定的顶级群落中,储备着大量有可能成为先锋物种的潜在定居者。
D.先锋物种在竞争中通过改造环境来巩固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填空题 自然种群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和遗传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空间特征、数量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空间特征、数量特征
97、问答题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为生态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为生态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有助于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认识与人类及其他生物相关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为区域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98、单项选择题 捉100种动物容易,捉一种动物的100个个体难的生态系统是()。
A.雨林
B.湖泊
C.草原
D.荒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9、填空题 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是()和生态平衡失调的功能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平衡失调的基本结构标志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平衡失调的基本结构标志
100、名词解释 生态位(nich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101、名词解释 种群大爆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
102、单项选择题 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3、问答题 河流生态系统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纵向成带现象:湖泊和水库的水温等变化具有典型的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纵向成带现象:湖泊和水库的水温等变化具有典型的水平分层现象,而在河流中却是纵向流动的;(2)生物多具有适应急流生境的特殊形态结构:在流水型生态系统中,水流常是主要限制因子。
(3)相互制约关系复杂:河流生态系统受其他系统的制约较大,它的绝大部分河段受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的制约,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的气候、植被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等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4)自净能力更强、受干扰后恢复速度较快:由于河流生态系统流动性大,水的更新速度快,所以系统自身自净能力较强,一旦污染源被切断,系统的恢复速度比湖泊、水库要迅速。
104、填空题 ()和()是种群利用空间的主要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散利用、集群的共同利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散利用、集群的共同利用
105、单项选择题 下列同化效率最高的动物类群是()
A.食草动物
B.杂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碎食动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6、名词解释 群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107、单项选择题 在一个处于稳定期的森林群落中,其年龄结构应该是()
A.幼龄植株百分率非常高。
B.各龄树木数量从幼龄到老龄成比例减少。
C.各龄树木数量大致相等。
D.幼龄植株百分率非常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8、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演替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演替总向着使群落结构和成分更复杂的方向。
B.一般来说,演替总向着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改造环境能力更强的方向。
C.在一些因素,尤其是人,的影响下,演替会向着自然演替相反的方向进行。
D.演替总向着当地气候顶级方向进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9、名词解释 阿朔夫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110、名词解释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111、单项选择题 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2、问答题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a、光强与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a、光强与植物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光强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不同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阳性植物对光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都较高。阴性植物对光的需求远较阳性植物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中性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最适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b、光强与动物
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动物适应于在白天的强光下活动,如灵长类、有蹄类和蝴蝶等,称为昼行性动物;另一些动物则适应于在夜晚或早晨黄昏的弱光下活动,如蝙蝠、家鼠和蛾类等,称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还有一些动物既能适应于弱光也能适应于强光,白天黑夜都能活动,如田鼠等。昼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只有当光照强度上升到一定水平(下降到一定水平)时,才开始一天的活动,因此这些动物将随着每天日出日落时间的季节性变化而改变其开始活动的时间。
(2)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a、光质与植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利用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只是可见光区(400-760nm),这部分辐射通常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约占总辐射的40-50%。可见光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成分,其次是蓝、紫光,绿光很少被吸收,因此又称绿光为生理无效光。此外,长波光(红光)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短波光(蓝紫光、紫外线)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并抑制茎的伸长。
b、光质与动物
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可见光波范围与人接近,但昆虫则偏于短波光,大致在250-700nm之间,它们看不见红外光,却看得见紫外光。而且许多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性,这种趋光现象已被用来诱杀农业害虫。
(3)光照长度与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带来了地球上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长期生活在这种昼夜变化环境中的动植物,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a、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中间型植物。长日照植物是指在日照时间长于一定数值(一般14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冬小麦、大麦、油菜和甜菜等,而且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短日照植物则是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一般14小时以上的黑暗)才能开花的植物,如水稻、棉花、大豆和烟草等。日中照植物的开花要求昼夜长短比例接近相等(12小时左右),如甘蔗等。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是中间型植物,如番茄、黄瓜和辣椒等。光周期对植物的地理分布有较大影响。短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地是日照时间短的热带、亚热带;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于温带和寒带,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夏季,一昼夜中光照时间长。如果把长日照植物栽培在热带,由于光照不足,就不会开花。同样,短日照植物栽培在温带和寒带也会因光照时间过长而不开花。这对植物的引种、育种工作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b、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许多动物的行为对日照长短也表现出周期性。鸟、兽、鱼、昆虫等的繁殖,以及鸟、鱼的迁移活动,都受光照长短的影响。
113、问答题 生态环境背景质量的客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生态系统的实体性;
(2)生态质量的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生态系统的实体性;
(2)生态质量的时空可变性;
(3)生态演替的周期性;
(4)可度量性。
114、单项选择题 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
A.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B.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不连续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5、问答题 什么是高斯假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高斯假说认为,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越相似,种间的竞争就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高斯假说认为,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越相似,种间的竞争就越激烈。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的受资源限制的,且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
116、问答题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
②恢复植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
②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
③增加生物多样性。
④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
⑤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
⑥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
117、单项选择题 捕食者优先选择能使其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一定大小的猎物。
A.质量
B.重量
C.体积
D.能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8、问答题 生态系统有哪些调节生态平衡的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反馈机制:反馈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的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反馈机制:反馈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
(2)抵抗力:是生态系统抵抗外干扰并维持系统结构和功能原状的能力,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
119、单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于1953年提出来的。
A.Fisher
B.Tansley
C.Vickerman
D.Mobiu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0、名词解释 净生殖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净生殖率式中LX为X龄级的存活率,Mx为X龄的出生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净生殖率式中LX为X龄级的存活率,Mx为X龄的出生率。净生殖率还不算是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因不同种群的世代长度不同,除非有世代相同的时间,才能比较种间净生殖率。
121、单项选择题 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90%以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2、问答题 什么是活性污泥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活性污泥法就是以含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活性污泥法就是以含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凝聚和氧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
123、问答题 环境生态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干扰和受害生态系统特征的判定;
(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干扰和受害生态系统特征的判定;
(2)人为干扰与生态演替的相互关系;
(3)受害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途径;
(4)重视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研究。
124、填空题 温室效应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和()温室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自然、人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自然、人为
125、单项选择题 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6、问答题 城市环境建设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确立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和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确立城市发展战略,完善和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主体是人,因此,城市发展战略也必须以人为中心,建立适于人们生活、居住、活动的生态环境。
(2)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是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开发、利用、整顿、治理和保护。
(3)利用生态观来改造,规划和建设城市:目前国际上在尝试运用生态学方法来改造和规划城市。
127、单项选择题 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8、问答题 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黑白瓶测氧法测定水体生态系统植物初级生产力;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黑白瓶测氧法测定水体生态系统植物初级生产力;
(2)测定色素含量。
129、问答题 请简单介绍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130、问答题 酸雨污染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使土壤湖泊、河流酸化;
②减约土壤的肥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使土壤湖泊、河流酸化;
②减约土壤的肥力;
③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④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
131、填空题 20世纪30—70年代的九大公害事件分别是()、()、多诺拉烟雾、伦敦烟雾、四日市气喘病、()、水俣病、多氯联苯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马斯斯河谷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富山骨痛病、甲基异氰酸盐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马斯斯河谷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富山骨痛病、甲基异氰酸盐毒气中毒
132、填空题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和陆地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133、名词解释 适应性低体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134、单项选择题 根据生物体个生活期死亡率的高低,年龄存活曲线一般可以分为()种形式。
A.2
B.3
C.4
D.5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5、填空题 种群的生态对策类型包括()和()两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r-选择、k-选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r-选择、k-选择
136、填空题 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漫流或溢流、灌溉、渗流或渗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漫流或溢流、灌溉、渗流或渗漏
137、单项选择题 盐度周期性变化明显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
B.河口
C.红树林
D.盐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8、填空题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139、单项选择题 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0、名词解释 基盖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141、单项选择题 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2、名词解释 利比希西最小值定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 91ExaM.org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143、问答题 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森林的垂直成层现象形成的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森林的垂直成层现象形成的各种小生境,发展了种类繁多的动物群落和其他生物群落。
(2)系统稳定性高: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各类生物群落之间协同进化,使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成分与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
(3)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健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无机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完全在系统内部正常进行,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很小。
(4)生产效力高: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它的生物量最大,生产力最高。
144、单项选择题 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
C.大气圈的上层
D.大气圈的下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5、名词解释 环境生态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environmentalecology)就是研究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environmentalecology)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146、名词解释 异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从聚合体变成单体,进而成为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从聚合体变成单体,进而成为矿物成分的过程。
147、名词解释 阿利氏规律(Akkees law)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集群后的动物有时能增加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其种群增长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集群后的动物有时能增加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其种群增长情况较密度过低时为佳,即种群有一个最适的密度(optimaldensityofpopulation),种群过密(overcrowding)和过疏(undercrowding)都是不利的,都可能产生抑制的影响。
148、问答题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年降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较少、年降水量一般在250—450毫米,而且变化幅度较大。蒸发量往往都超过降水量,另外,这些地区的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这种气候条件,使草原生态系统各组分的构成上表现了一些与之适应的特点。初级生产者的组成主体为草本植物,这些草本植物大多都具有适应干旱气候的构造,如叶片缩小、有蜡层和毛层,借以减少蒸腾,防止水分过度损耗。
149、单项选择题 夜间,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先增加后降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0、名词解释 环境质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而言,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则是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而言,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则是量的表征。
151、名词解释 分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被吸收后,随血液和体液循环分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被吸收后,随血液和体液循环分布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
152、名词解释 人为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起起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形成的环境。
153、问答题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154、名词解释 最低量定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
155、名词解释 植被型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
156、问答题 臭氧层破坏有哪些危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对陆地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
(3)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4)高层臭氧破坏增加低层臭氧造成的破坏
157、名词解释 生态危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所引,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所引,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
158、名词解释 补偿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
159、问答题 自然保护区有哪些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能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rdqu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能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2)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贮存库;
(3)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活的自然博物馆;
(5)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
(6)开展旅游活动。
160、多项选择题 地球上,最富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出现在()
A.沼泽
B.温地
C.河口湾
D.耕地和珊瑚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61、问答题 光化学烟雾是怎样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化学烟雾是白色烟雾,有时带有蓝紫色或内褐色,使大气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化学烟雾是白色烟雾,有时带有蓝紫色或内褐色,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并具有特殊的气味。
烟雾是光化学氧化剂混合物,主要由臭氧、氮氧化物、过氧乙酰硝酸酯类组成。
空气污染也改变了地面阳光谱的构成。
162、问答题 人类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概括三大方面:
一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废渣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概括三大方面:
一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废渣以及农药、化肥等水体的污染;
二是对水生生物资源的过捕;
三是围湖造田及不合理的水利工程。这也是我国水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人为干扰和遭受破坏的根源。
163、名词解释 生态死亡率生态寿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寿命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实际寿命。只有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寿命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实际寿命。只有一部分个体才能活到生态理寿命。多数死于捕食者、疾病和不良气候等。
164、名词解释 霜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165、名词解释 矿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中,无机的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中,无机的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的过程。
166、名词解释 -3/2自疏法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167、问答题 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质量基准有何区别和联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质量的基准,一般定义为,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质量的基准,一般定义为,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特定对象人(人或生物)而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阈值。或者说环境质量基准是保障人类生存活动及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水准,制定环境质量基准有其客观依据及基本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不同于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质量标准具有法律意义,是国家权力机构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适宜生存条件,为了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范围内容许阀值所做的强制性和法规。
168、填空题 光照强度达到()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光饱和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光饱和点
169、填空题 好氧生物处理采用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
170、单项选择题 按生产力高低排序,正确的答案是()。
A.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
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架
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D.长江流域农田>黄河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林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1、名词解释 群落的时间格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很多环境因素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如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很多环境因素具有明显的时间节律,如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所以群落结构也随时间而有明显的变化, 这就是群落的时间格局。
172、名词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解释 草原生态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以各种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构成的功能统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以各种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构成的功能统一体。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173、名词解释 有害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和人类竞争食物或遮蔽所、传播病原体、以人类为食,或用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和人类竞争食物或遮蔽所、传播病原体、以人类为食,或用不同方法威胁人类健康、舒适或安宁的生物。
174、单项选择题 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
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
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5、问答题 城市化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居民与大自然长期隔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居民与大自然长期隔离:城市化确实使人类为自身创造了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满足了自己的生存、享乐和发展上的需要。
(2)污染严重,生活环境质量恶化: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噪声成为现代城市最突出的四大环境问题,被人们称为“四害”。
(3)水资源缺乏:现代化城市由于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加之有些城市规模过大,水的需求量剧增,因而水资源的缺乏成为全世界城市的普遍问题。
176、名词解释 后生性自然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是在地球的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某一阶段形成的一类资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是在地球的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某一阶段形成的一类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177、单项选择题 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8、名词解释 年龄锥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亦称年龄金字塔。由自下而上的一系列不同宽度的横柱组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亦称年龄金字塔。由自下而上的一系列不同宽度的横柱组成,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由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其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其所占的百分比。
179、填空题 种群密度的种内调节包括()、()、()等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
180、名词解释 有效积温法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植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181、名词解释 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持续一定实践,有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持续一定实践,有易变性,发生一定的转化,进入环境后能够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的物质。
182、问答题 请说明物种多样性的含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含义:
一是说明群落中物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种多样性包括两种含义:
一是说明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即丰富度,群落中所含种类数越多,群落的物质的多样性就越大。
另一方面是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又可称为群落的异质性,它与均匀性一般成正比。在一个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密度越均匀,群落的异质性就越大。
183、单项选择题 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4、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费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费过程。
185、填空题 自然选择的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三种基本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
186、单项选择题 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7、填空题 在有限环境中,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逻辑斯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逻辑斯蒂
188、填空题 年龄锥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和下降型种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
189、问答题 请描述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之间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前者是根据观察一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前者是根据观察一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又称同龄群生命表、水平生命表或称特定年龄生命表,后者是根据某个种群在特定时间内的年龄结构而编制的。它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或垂直生命表。
190、名词解释 蓄水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191、填空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空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种结构、营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种结构、营养
192、单项选择题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圈
B.群落
C.种群
D.景观单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3、单项选择题 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4、单项选择题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发育的时间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5、名词解释 生态道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涵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
196、问答题 生态系统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有机质的产生与生态系统产品;
②生物多样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有机质的产生与生态系统产品;
②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
③调节气候;
④缓解灾害;
⑤维持土壤功能;
⑥传粉播种;
⑦控制有害生物;
⑧净化环境;
⑨感官、心里和精神调节;
⑩美学和文化创作的源泉。
197、填空题 活性污泥法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吸附阶段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稳定阶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稳定阶段
198、单项选择题 生物群落是()。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9、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态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型是针对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而言的。
B.生态型越少的生物种其适应性越强。
C.生态型是被固定在基因水平,是可以遗传的。
D.生态型是发生趋异进化的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0、填空题 化学净化作用主要通过()和分解、吸附、凝聚、变换、综合等途径未完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氧化还原、化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氧化还原、化合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农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农学:环境生态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