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什么是生物修复,狭义、广义如何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除污染环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清除环境污染的目的。
广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利用各种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吸收、降解、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受污染的环境得到改善的治理技术。广义的生物修复可以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生态修复四大类。
狭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特定的微生物降解、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技术。
2、问答题 论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土壤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土壤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所处状态的综合体现与定性、定量的表述。它包括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自然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土壤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特性、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元素背景值、环境容量、自我调节功能与抗逆性能等相对稳定而仍然不断变化中的环境基本属性,以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环境污染和土壤生态状态的变化。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是影响现代土壤环境质量变化与发展的最积极而活跃的因素。
(2)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3)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进行,土壤环境受到污染会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健康。目前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土壤和水资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土壤污染的控制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问答题 什么是环境?如何分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分成: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
4、名词解释 富集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用富集系数来表征植物对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积累能力,富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用富集系数来表征植物对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积累能力,富集系数(BCF.=植物体内某种元素含量/土壤中该种元素含 量。
5、问答题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有哪三种机制?修复重金属有哪四种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物的直接吸收和降解,酶的作用,根际微生物降解(修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物的直接吸收和降解,酶的作用,根际微生物降解(修复有机物);植物对重金属的转移、植物积累、植物挥发、植物稳定(修复重金属)
6、问答题 什么是土壤污染和土壤自净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土壤自净作用:指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在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形态,从而消除或降低污染物毒性的现象。
7、名词解释 农业改良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采用一般农业生产上可操作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降低土壤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采用一般农业生产上可操作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抑制土壤重金属向农作物迁移的技术。农业改良措施包括施用改良物料和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等方面。
8、问答题 简述垃圾渗滤液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可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可分为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和植物提取三种类型。
场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吸附:重金属被活的或死的生物体吸附的过程。
微生物氧化还原:利用微生物改变重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降低环境和水体中的重金属水平。
9、问答题 地表水环境污染修复的生物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操纵法、植被群落恢复、生物除藻、生态浮床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操纵法、植被群落恢复、生物除藻、生态浮床等
10、问答题 什么是胞饮作用?其过程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胞饮作用(pinocytosis):也叫内吞作用,是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胞饮作用(pinocytosis):也叫内吞作用,是指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胞饮作用是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矿质元素和其他物质的方式之一。胞饮作用是非选择性吸收,它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水分中的物质一起吸收进来,如各种盐类和大分子物质甚至病毒。这为细胞如何吸收大分子物质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机理。
胞饮作用的过程:当物质吸附在质膜时,质膜内陷,液体和物质便进入,然后质膜内折,逐渐包围着液体和物质,形成小囊泡,并向细胞内部移动。
11、名词解释 植物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污染物的理论为基础,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污染物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降解和转化作用来消除环境中污染物。
12、问答题 农药污染土壤的的途径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将农药直接施入土壤或以拌种、浸种、毒谷的形式施入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将农药直接施入土壤或以拌种、浸种、毒谷的形式施入土壤;
2)向作物喷洒农药时,农药直接落到地面或附着在作物上,经风吹雨淋落入土壤中;
3)大气中悬浮的农药颗粒或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农药,经雨水溶解和淋失,最后落到地面;
4)死亡 动植物残体或灌溉水将农药带入土壤。
13、问答题 什么是化学修复?特点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通过添加化学剂清除和降低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通过添加化学剂清除和降低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合适的化学清除剂加入污染环境,利用化学清除剂吸附、迁移、淋溶、挥发、扩散和降解污染物,改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性质,进而清除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浓度至安全标准范围。
特点:快捷,操作简便,对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不敏感等
类型:化学淋洗修复、化学固定修复、化学氧化修复、化学还原修复、原位可渗透反应墙。
14、问答题 什么是共代谢基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共代谢基质微生物的共代谢对一些顽固污染物的降解起着重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共代谢基质微生物的共代谢对一些顽固污染物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共代谢基质对生物修复有重要影响。
15、名词解释 农业废弃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
16、名词解释 物理迁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地面水体。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地面水体。
17、名词解释 植物提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并将污染物富集于植物体内,而后将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并将污染物富集于植物体内,而后将植物体收获、集中处置的过程。根际降解:是指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根际微生物我活动而被降解的过程。
18、问答题 固体废弃污染场所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垃圾填埋场,矿山废石场,露天采矿场、农田场地、已关闭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垃圾填埋场,矿山废石场,露天采矿场、农田场地、已关闭垃圾场。
19、问答题 植物修复的原理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是通过植物自身的光合、呼吸、蒸腾和分泌等代谢活动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是通过植物自身的光合、呼吸、蒸腾和分泌等代谢活动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和微生态环境发生交互反应,从而通过吸收、分解、挥发、固定等过程使污染物达到净化和脱毒的修复效果。
20、名词解释 非生物降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受光、热及化学因子作用引起的降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受光、热及化学因子作用引起的降解。
21、名词解释 无害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22、问答题 论肥料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化学氮肥与土壤中的N2O排放:施入土壤中的氮肥有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化学氮肥与土壤中的N2O排放:施入土壤中的氮肥有相当一部分以有机氮或无机氮形态的硝酸盐进入土壤,在嫌气条件下经过微生物作用发生反硝化作用,会使难溶态、吸附态和水溶态的氮化合物还原形成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和氮气(N2),释放到大气中去。反硝化脱氮作用是陆地上氮素重新回到大气中的主要途径。
2)土壤中NH3的挥发:氨态氮肥是化学氮肥的主体,施入土壤的铵态氮肥很容易以NH3形式挥发逸入大气。大气中氨含量的增加,可增加经由降雨等形式进入陆地水体的氮量,从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此外,氨在近地面大气中易与OH自由基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x,从而破坏臭氧层。所以氨的排放也间接影响到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问题。
3)硫酸铵化肥与土壤硫排放:硫酸盐肥料的施用可提高还原条件下的SO4还原和H2S排放。SO2是大气酸沉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COS则可与O3反应,从而破坏臭氧层。另外挥发性硫化物对温室效应也有一定的贡献。
23、名词解释 异位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原地处理和异地处理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原地处理和异地处理的过程。
24、问答题 环境疏浚与工程疏浚的差异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疏浚旨在清除湖泊水体中的污染底泥,并为水生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疏浚旨在清除湖泊水体中的污染底泥,并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同时还需要与湖泊综合整治方案相协调。
工程疏浚则主要为某种工程的需要如流通航道、增容等而进行。
25、问答题 什么是植物修复,植物修复的类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降解和转化作用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一项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具体地说植物修复就是利用植物本身特有的利用、分解和转化污染物的作用,利用植物根系特殊的生态条件加速根际圈的微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利用某些植物特殊的积累与固定能力,提高对环境中某些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脱毒和分解能力。
类型:
①植物净化空气表现为对有害气体的吸收、对降尘和飘尘的阻滞和过滤、杀菌和除菌、吸收二氧化碳、降噪等。
②植物提取修复利用陆生或水生植物超量吸收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并富集到可收割部分再进行集中处理。为应用最多和最有发展前途的植物修复技术。
③植物挥发修复将挥发性污染物吸收到植株体内,再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主要集中在挥发性重金属修复方面,如汞、硒、砷。
④植物降解修复两种途径:一是将污染物吸收到植株体内储存于组织中或矿化,二是分泌物质直接降解根系圈内有机污染物。
⑤根际圈生物降解修复利用植物根际圈菌根真菌、专性或非专性细菌等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转化有机污染物,降低或彻底消除其生物毒性。其中植物对根际圈降解微生物起到活化的作用,此外根分泌的一些有机物质也是细菌通过共代谢降解有机污染物质的原料。这种修复方式实际上是微生物与植物的联合作用过程,其中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⑥植物固定/稳定化修复一是通过耐性植物根系分泌物质来积累和沉淀根际圈附近的污染物质,二是利用耐性植物在污染土壤上的生长来减少污染土壤的风蚀和水蚀,防止污染物质迁移和扩散。
26、问答题 什么是赤潮?其危害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赤潮是入海河口、海湾和近海水域由于水质严重污染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赤潮是入海河口、海湾和近海水域由于水质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导致的海洋浮游生物异常增殖、海面水色异常变化的现象。
危害:首先,赤潮可导致环境因素的改变,从而使部分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破坏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其次,赤潮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从而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造成破坏。
再次,分泌赤潮毒素(贝素),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27、名词解释 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经过酶类及其他物质的作用。发生变化,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经过酶类及其他物质的作用。发生变化,进而消化和排泄的过程。
28、问答题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可以选择的修复技术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生物强化法;生物培养法;投菌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生物强化法;生物培养法;投菌法;生物通气法;生物注射法;生物冲淋法;土地耕作法
异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堆肥法;生物反应器法;厌氧处理
植物修复:植物吸收、植物降解、植物稳定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
物理修复:改土法;原位土壤冲洗;电动修复;热处理法;冰冻法
物理化学修复:溶液浸提技术;原位加热-真空提取;原位土壤气提;二阶段提取;化学氧化技术;光化学降解技术;原位覆盖技术。
29、问答题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物理迁移: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物理迁移: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地面水体。
(2)物理化学迁移和化学迁移:通过专性吸附或非专性吸附与无机胶体结合;通过络合、螯合或表面吸附与有机胶体结合;通过溶解—沉淀作用进行迁移转化;通过氧化—还原作用进行迁移转化;通过络合—螯合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3)生物迁移: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某些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并在植物体内累积起来。
30、问答题 海洋油污染的危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溢油在海面迅速散开,形成油膜,油膜会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溢油在海面迅速散开,形成油膜,油膜会隔绝空气中的氧气,使海洋中大量的浮游生物窒息而死;另外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使其死亡;油被鱼虾等进食后,使其产生石油臭味,降低海产品的经济价值。
31、名词解释 电渗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当施加一个直流电流于充满液体的多孔介质时,液体就产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当施加一个直流电流于充满液体的多孔介质时,液体就产生相对静止的带电固体表面的移动。当表面带负电时,液体向阴极移动。
32、问答题 生态混凝土护坡有哪几种铺装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场连续铺装
多孔混凝土预制砖
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场连续铺装
多孔混凝土预制砖
多孔混凝土预制球
33、名词解释 化学净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凝聚和沉淀反应,氧化还原,络合和螯合,酸碱中和等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凝聚和沉淀反应,氧化还原,络合和螯合,酸碱中和等过程,使污染物迁出土壤之外或转化为不被植物吸收的难溶物,并不改变土壤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式。
34、问答题 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工程菌,用于生物修复的其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工程菌,用于生物修复的其他微生物、微生物产品和酶。
35、名词解释 重金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我们把密度在4.5(5.0)g/cm3以上的金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我们把密度在4.5(5.0)g/cm3以上的金属
36、名词解释 积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可认为该化合物保持其分子完整性,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可认为该化合物保持其分子完整性,以及通过在环境中运输和分配,维持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能力。
37、问答题 环境修复按照修复对象和修复方法分有哪几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修复对象:土壤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大气环境修复、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修复对象:土壤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大气环境修复、固体废物环境修复修复方法:工程修复、物理、化学、生物修复。
38、问答题 分析土壤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壤环境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根据污染程度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壤环境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可能使农作物出现相应的受害症状;
(2)土壤环境污染影响农作物产量,由于作物受害,可能使农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阻,使作物生长可能出现萎焉、叶片失绿,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受阻;
(3)土壤环境污染影响农产品品质,如根系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吸收,最后累积在籽粒中,影响品质。镉米、蔬菜硝酸盐积累等;
(4)土壤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存健康,通过食物链对人类造成影响。
抗生素的污染:饲料中常用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药物,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消化,排到体外;
水体抗生素污染:全球大面积水体受抗生素污染;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有害元素的污染;养分过剩,特别是氮素养分过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造成地下水污染。
39、名词解释 物理净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土壤多相,疏松多孔的特点,通过吸附、稀释、扩散、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土壤多相,疏松多孔的特点,通过吸附、稀释、扩散、淋溶、挥发、机械阻留等物理作用过程是土壤污染物趋于稳定,毒性或活性减小甚至排出土壤的过程。
40、名词解释 物理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之间各种物理特性的差异,达到将污染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之间各种物理特性的差异,达到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分离的目的。
41、名词解释 化学脱卤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化学脱卤修复技术又称气相还原技术,是一种异位化学修复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化学脱卤修复技术又称气相还原技术,是一种异位化学修复技术,处理过程包括使用特殊还原剂或高温和还原条件使卤化有机污染物还原。
42、名词解释 有机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有机化合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
43、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植物提取
2)根际降解
3)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植物提取
2)根际降解
3)植物降解作用
4)植物稳定化作用
5)植物挥发
44、问答题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发展清洁工艺;
(2)严格执行污灌水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发展清洁工艺;
(2)严格执行污灌水质和污泥施用标准;
(3)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和自净能力;
(4)加强土壤水分管理;
(5)施用改良剂;
(6)客土、换土法和水洗法;
(7)电化法;
(8)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
45、问答题 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原则与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则:
(1)切断污染源
(2)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则:
(1)切断污染源
(2)提高土壤环境容量
(3)控制或切断重金属进入食物链
(4)避免二次污染
措施:
(1)发展清洁工艺
(2)严格执行污水和污泥施用标准
(3)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和自净能力
(4)加强土壤水分管理
(5)施用改良剂
(6)客土、换土法和水洗法
(7)电化法
(8)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
(9)加强土壤环境及其生物产品的监测
46、问答题 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农药对土壤消化和氨化作用的影响;
(3)农药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4)土壤中的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47、名词解释 资源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指采用适当的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指采用适当的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再创经济价值的技术和方法。
48、问答题 土壤污染特点?土壤污染衡量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特点:
(1)隐蔽性和潜伏性;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特点:
(1)隐蔽性和潜伏性;
(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3)后果的严重性。
量度指标:
(1)土壤背景值;
(2)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
(3)生物指标。
49、名词解释 电动学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向土壤施加直流电场,在电解、电迁移、扩散、电渗透、电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向土壤施加直流电场,在电解、电迁移、扩散、电渗透、电泳等作用的共同作用下,使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向电极附近富集从而被除数去除的技术,称为电动力学技术。
50、名词解释 土壤自净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的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的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的过程。
51、问答题 分析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胶体的种类;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土壤pH值;重金属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胶体的种类;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土壤pH值;重金属离子的亲和力。
52、名词解释 减量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其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53、问答题 什么是生态护坡?与传统护坡有什么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是利用生物(主要是指植物)对边坡进行植被重建,建立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是利用生物(主要是指植物)对边坡进行植被重建,建立一个新的植物群落,以期达到恢复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之目的.
传统的护坡一般采用浆砌石块或浇筑普通混凝土的建造方式。护坡给人以生硬、粗糙、灰冷的视觉感受。这种护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水生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而消失,导致天然河堤的生态功能被彻底破坏,由此造成河川自然生态修复能力和水体自净功能的丧失。
54、名词解释 生物富集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体中污染物母体及其代谢物的浓度与水质该污染物母体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体中污染物母体及其代谢物的浓度与水质该污染物母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的比值。
55、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壤蒸气提取技术
2)固化稳定化技术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壤蒸气提取技术
2)固化稳定化技术
3)玻璃化技术
4)热处理技术
5)电动学修复技术
6)稀释作用
7)覆土
56、名词解释 物理化学净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物的阴阳离子与土壤胶体的阴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吸附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物的阴阳离子与土壤胶体的阴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57、名词解释 溶剂提取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溶剂提取技术,是一种异位修复技术,在该过程中,污染物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溶剂提取技术,是一种异位修复技术,在该过程中,污染物转移进入有机溶剂或超临界液(SCF),而后溶剂被分离以进一步处理或弃置。
58、问答题 什么是植物同化与植物超同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植物同化指的是植物通过气孔可将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植物同化指的是植物通过气孔可将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大气污染物吸入体内,参与生理代谢,最终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氨基酸和蛋白质中,或转化为亚硫酸盐或硫酸盐,再加以同化利用。
②植物超同化指的是植物可将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大气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源高效吸收与同化,同时促进自身的生长。
59、问答题 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有何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
(2)确定土壤的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
(2)确定土壤的环境容量
(3)了解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情况
60、名词解释 植物挥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即植物将污染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61、问答题 有机污染物进入微生物体的过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以逆物质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以逆物质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对被运输的物质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为主要方式。
②被动扩散微生物吸收营养物各种方式中最简单的一种,不规则运动的营养物质分子通过细胞膜中的含水小孔,由高浓度的胞外向低浓度的胞内扩散,具有非特异性。
③促进扩散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本身在分子结构上也不会发生变化,同样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需要借助于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参与物质运输。
④基团转位另一类类型的主动运输,在物质运输过程中,除了物质分子发生化学变化外,其他特点都与主动运输相同。厌氧微生物中发生。
⑤胞饮作用假丝酵母摄取烷烃的一类途径。
62、问答题 论述矿山尾矿的植物修复流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可分为整治、中和、覆盖和种植等工序。
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可分为整治、中和、覆盖和种植等工序。
①整治尾矿库
对长期积水、类似沼泽地形的尾矿库,应先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排除积水,待干涸后再进行疏松、整平。对于干涸的尾矿床,由于表面易形成一层不透气的硬壳,则应予以疏松。可根据植物修复的要求,进行局部整平或缓和地形即可。
②酸碱中和处理
对碱性尾矿可采用硫化矿碎片进行中和处理,对酸性尾矿可采用石灰石矿碎片进行中和处理。参与中和反应的碎石粒径,应愈小愈好,小粒径碎石能改善尾矿表层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植物生长。
③覆盖、种植
在整治尾矿库、中和尾矿的基础上,进行覆盖泥土,然后进行种植。
63、问答题 垃圾场生物修复的限制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基质不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修复时要进行调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基质不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修复时要进行调配;
②水分满足不了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要求;(垃圾土失水速率高于普通土壤,垃圾场的植被营建中,应加强对水分的管理);
③土层下垃圾发酵产生的热对植物根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64、问答题 土壤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土壤性质的影响:包括对重金属形态、微生物、植物产量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土壤性质的影响:包括对重金属形态、微生物、植物产量和品质等。
②指示物的影响:包括平衡时间与浓度、形态的变化、污染物累积过程等。
③污染历程的影响
④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pH值、Eh值等。
⑤污染物化合物的类型的影响
65、名词解释 电迁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离子和离子型络合物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离子和离子型络合物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的移动。
66、名词解释 植物降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某些植物特有的的转化和降解作用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某些植物特有的的转化和降解作用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67、问答题 环境修复与“三废”治理有什么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治理是环境工程的核心内容,强调的是点源治理。而环境修复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环境工程技术,它强调的是面源治理,即对人类活动的环境进行治理,传统的环境工程(即“三废”治理工程)则侧重于将污染物通过转化或再利用的方法进行消减。环境修复和“三废”处理都是控制环境污染,只不过“三废”处理属于环境污染的产中控制,环境修复属于产后控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污染预防则应该属于产前控制,他们三者共同构成污染控制的全过程体系,是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中的重要体现。
68、问答题 大型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净化所需要的能源由光合作用提供、具有美学价值,能改善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净化所需要的能源由光合作用提供、具有美学价值,能改善景观生态环境、植物可被收割和利用,创造新的价值、能够固定土壤和底泥中的污染物,防止污染源的进一步扩散、为降解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69、名词解释 焚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现象)
70、问答题 简述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金属化合物的沉淀-溶解作用重金属的氧化还原转化重金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金属化合物的沉淀-溶解作用重金属的氧化还原转化重金属元素的络合作用水体中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某些重金属的甲基化作用。
71、名词解释 生物培养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期的向污染环境投加H2O2和营养物,以满足污染环境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期的向污染环境投加H2O2和营养物,以满足污染环境中已经存在的降解菌的需要,使微生物把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彻底矿化成CO2和H2O。
72、名词解释 土壤淋洗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淋洗技术是在淋洗剂(水或酸或碱溶液、螯合剂、还原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淋洗技术是在淋洗剂(水或酸或碱溶液、螯合剂、还原剂、络合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作用下,将土壤污染物从土壤颗粒去除的一种修复技术。
73、问答题 什么是物理修复?特点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物理学特性的差异,将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物理学特性的差异,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分离。
类型:物理分离修复、蒸汽浸提修复、固定/稳定化修复、电动力学修复、热力学修复
特点;快捷,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干扰少,对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不敏感等。
74、名词解释 生物净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通过生物降解,被分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通过生物降解,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消散的过程。
75、名词解释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能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机污染物。
76、问答题 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 物应具有的特性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即使在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也有较高的积累速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即使在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也有较高的积累速率;
b.能在体内积累高浓度的污染物;
c.能同时积累几种金属;
d.生长快,生物量大;
e.具有抗虫抗病能力。
77、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然生物修复
2)人工生物修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然生物修复
2)人工生物修复
3)泥浆相生物反应器
4)生物堆制法
5)土地耕作法
6)翻动条垛法
7)生物通气法
8)生物注气法
78、问答题 举出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质及其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污染物质:(1)无机污染物;(2)有机污染物;(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污染物质:(1)无机污染物;(2)有机污染物;(3)土壤生物污染;(4)固体废弃物;(5)放射性污染物。
来源:(1)工业污染源;(2)农业污染源;(3)生物污染源。
79、名词解释 土壤污染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原理,并采用人工控制措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原理,并采用人工控制措施,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实现污染物无害化和稳定化,以达到人们期望的解毒效果的技术措施。
80、问答题 论肥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2)促进土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2)促进土壤酸化
(3)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4)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81、名词解释 稳定化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通过化学物质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为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通过化学物质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为不溶态的过程。
82、问答题 简述物理分离修复技术技术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依据粒径的大小,采用过滤或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依据粒径的大小,采用过滤或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依据分布、密度大小、采用沉淀或离心分离
依据磁性有无或大小,采用磁分离手段
根据表面特征,采用浮选法进行分离
83、问答题 土壤污染类型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类型:
(1)水质污染型;
(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类型:
(1)水质污染型;
(2)大气污染型;
(3)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4)农业污染型;
(5)综合污染型。
84、问答题 地表水环境污染修复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冲刷稀释、机械/人工除藻、曝气、底泥疏浚、光催化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冲刷稀释、机械/人工除藻、曝气、底泥疏浚、光催化技术;化学方法:化学沉淀法、改性硅藻土强化混凝法、化学除藻法、酸碱中和法。
85、问答题 污染大气植物修复的优缺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点:
①绿色净化,清洁并储存可利用的太阳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点:
①绿色净化,清洁并储存可利用的太阳能。
②经济有效,具有潜在的环境价值
美化环境,普遍接受。
④适用植物修复的污染物范围较广
缺点:
①植物修复的本身耗时长。
②污染物可通过食用含污染物植物的昆虫和动物进入食物链。
③有毒污染物可能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
④植物修复能力受水力控制。
86、问答题 土壤自净作用的机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物理净化——机械阻留、吸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物理净化——机械阻留、吸附、淋溶、稀释、挥发、扩散等
2)化学净化——凝聚与沉淀反应、氧化还原、络合与螯合、酸碱中和等
3)物理化学净化——离子交换吸附
4)生物净化作用——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体内酶或分泌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各种各样的分解反应。
87、问答题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可以分为几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按修复位置分类:原位修复技术;异位修复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按修复位置分类:原位修复技术;异位修复技术
2)按操作原理分类: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
88、问答题 简述化肥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促进土壤酸化;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2)化肥施用可能造成水环境富营养化
3)化肥施用与大气环境变化:化学氮肥与土壤中的N2O排放;土壤中NH3的挥发。
89、问答题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原位生物修复:土地耕作法、生物强化法、生物通气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原位生物修复:土地耕作法、生物强化法、生物通气法、生物通风技术、植物修复、生物冲淋
土壤异位生物修复:异位土地耕作、土壤堆积、堆肥法、生物反应器处理。
90、问答题 天然无机矿物材料修复技术有哪几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环境矿物材料固硫剂二、环境矿物材料除尘过滤器的优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环境矿物材料固硫剂二、环境矿物材料除尘过滤器的优缺点
三、环境矿物材料脱硫除尘喷洒剂四、天然矿物热效应作用
91、名词解释 等速采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烟尘浓度测定时,采样器进气口进气速度与废气流速相等,称为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烟尘浓度测定时,采样器进气口进气速度与废气流速相等,称为等速采样。
92、问答题 重金属污染土壤可以选择的修复技术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提取;植物稳定;植物挥发;根际过滤
微生物修复技术: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
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投加活菌法、培养法、生物通气法、生物翻耕法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法等。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淋滤堆浸法、堆制法、填充床生物反应器和流体床反应器等。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分离修复、电动力学修复和农业工程改土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淋洗修复技术;固定/稳定化修复;化学还原修复技术;土壤性能改良修复
93、问答题 叙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和土壤生物活性与土壤污染物转化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影响污染物的截留、迁移、转化。粘土类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影响污染物的截留、迁移、转化。粘土类富含粘粒,土壤物理性吸附、化学吸附及离子交换作用强,具有较强保肥、保水性能,同时也把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的有机、无机分子、离子吸附到土粒表面保存起来,增加了污染物转移 难度。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养分转化、物质迁移、污染物降解、转化、固定的重要参与者,主宰着土壤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特征和结果,土壤生物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降解和归宿。
94、问答题 大型水生植物的四种生活型及其特点和代表物种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挺水植物根茎生于底泥中,植物体上部挺出水面芦苇、香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挺水植物根茎生于底泥中,植物体上部挺出水面芦苇、香蒲
漂浮植物植物体完全漂浮于水面,具有特化的适应漂浮生活的组织结构凤眼莲、浮萍
浮叶植物根茎生于底泥,叶漂浮于水面睡莲、荇菜
沉水植物植物体完全沉于水气界面以下,根扎于底泥或漂浮于水中狐尾藻、金鱼藻
95、名词解释 污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从污水表面撇出浮沫的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从污水表面撇出浮沫的残渣。简单地讲,污泥中污水中的固体部分,在成分上界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半固体废物。
96、问答题 土壤Cd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源主要是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和用镉化合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源主要是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和用镉化合物作原料或触媒的工厂。镉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有气型和水型两种。气型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镉随废气扩散到工厂周围并自然沉降,蓄集于工厂周围的土壤中,可使土壤中的镉浓度达到40ppm。污染范围有的可达数公里。水型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废水和有关工业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的。
97、名词解释 化学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用化学制剂使土壤中污染物发生酸碱反应,氧化还原,裂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用化学制剂使土壤中污染物发生酸碱反应,氧化还原,裂解,中和,沉淀,聚合,固化,玻璃质化学反应,使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降解转化为低毒或无毒化学形态的技术。
98、名词解释 物理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使污染物在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分离、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的过程。
99、名词解释 原位处理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土壤不经搅动、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之间进行原位处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土壤不经搅动、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之间进行原位处理。最常用的原位处理方式是进入土壤饱和带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异位微生物修复是将受污染的土壤、沉积物移离原地,在异地利用特异性微生物和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最终污染物被降解,使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原有的功能的过程。
100、名词解释 玻璃化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使用高温熔融污染土壤使其形成玻璃体或固结成团的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使用高温熔融污染土壤使其形成玻璃体或固结成团的技术。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环境修复技术》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