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赫尔巴特是最早以心理学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人。他的课程以培养“善的意志”为根本目的,为此应当培养人的六种兴趣: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宗教的兴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填空题 环境教育学的目标因素包括意识目标,(),态度目标,技能目标,实践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知识目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知识目标
3、问答题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列出以可持续发展为伦理基础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特征,并浅谈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基本特征: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综合性、发展性。
4、问答题 亨格福德博士的四层次环境教育目的的内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目的层次:生态学基础;第二目的层次:概念意识水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目的层次:生态学基础;第二目的层次:概念意识水平;第三目的层次:调查和评价水平;第四目的层次:环境行为技能水平。
5、填空题 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环境的教育、()或通过环境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环境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环境中
6、单项选择题 教师在完成环境教育活动后所进行的环境教育评价类型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反馈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填空题 在课程发展史上,()与()最早论述了课程组织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博比特、查特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博比特、查特斯
8、判断题 “公平发展”是必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个性发展”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会直接构成对探究性教学影响的因素是()
A.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B.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
C.教学场所的选定
D.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引导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单项选择题 美国前副总统阿·戈尔发起了一项国际环境教育合作项目,即()
A.GLOBE计划
B.半半项目
C.生态学校计划
D.绿色大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1、问答题 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的及对其使用时的正确态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关系:个别学习源于同步 学习又回归同步学习,这是对个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关系:个别学习源于同步学习又回归同步学习,这是对个别学习与同步学习之关系的基本概括。个别学习与同步学习互为基础,相互递进。
⑵使用时的正确态度: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与个别学习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他们各有优势与不足。对于任何一种学习而言,它适合于某一特定的任务,但未必适合于其它任务。
所以,无论哪一种组织形式都不能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普遍使用。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要根据学生的年特点和个别差异、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根据特定的学习场合的需要,优化组合这些教学组织形式。
12、问答题 结合近期发生的渤海湾漏油事件,为高一年级学生设计一堂环境教育课,需列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简要的教学流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了解渤海湾漏油事件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了解渤海湾漏油事件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原因;
能力目标:掌握简单的测量、化学检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在环保意识上有所提高。
教学重难点:发生渤海湾漏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它造成的严重影响,得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教学流程:1.准备。学生观看渤海湾漏油事件的相关视频,引起兴趣。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生事件的原因,并积极提出假设。3.学生分组分别开展探究活动,模拟该事件,并进行组内讨论。4.实验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相互评价,结合教师指导,得出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13、填空题 环境教育的评价方式包括纸笔测验、()、档案袋评价和真实评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现性评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现性评定
14、单项选择题 1948年,托马斯·普瑞查首次提出()一词。
A.环境教育
B.环境保护
C.环保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填空题 野外观察教学策略是环境教育中重要而有效的一种策略,它在环境教育中的意义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与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及态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
16、判断题 “合成课程”与“合成教育”就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下产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7、名词解释 个别学习的涵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人自主展开的问题解决学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人自主展开的问题解决学习。
18、填空题 教学策略的决策过程包括四个具体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的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教学组织形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教学组织形式
19、判断题 科目本位课程理论形态在20世纪获得新发展,即:“要素主义”(代表人,巴格莱)和“永恒主义”将科目本位课程理论进步深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0、填空题 隐性课程研究的渊源:杜威的“()”;()的“附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附带学习;克伯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附带学习;克伯屈
21、名词解释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其课程哲学是“社会改造主义”。
22、填空题 典型的基本的学科课程类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术中心课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术中心课程
23、填空题 课程组织结构,简称(),只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 91EXAM.org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的组织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课程结构;课程类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课程结构;课程类型
24、填空题 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构成按物资类可分为(),人力资源,按非物资类可分为课程思想资源,知识课程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课程物资资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课程物资资源
25、单项选择题 1970年,美国受内华达会议的影响,率先颁布(),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政府在推动环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责任。
A.《世界保护战略》
B.《环境教育法》
C.《环境基本法》
D.《自然保护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填空题 ()代表的是科学—技术—社会课程。它是()年代以来国际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动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STS课程;8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STS课程;80
27、单项选择题 “以电场知识的学习为主,穿插介绍静电复印机的有关研究”。这一教学安排属于环境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
A.历史
B.化学
C.生物
D.物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8、填空题 当代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范例:()(20世纪60年代末确立起来的个别化教学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凯勒计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凯勒计划
29、判断题 在道尔顿计划中,虽然还保留着班级的形式,但也是对班级授课组织的重要超越,作业安排是个别教学的核心环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单项选择题 “以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学习为主,穿插讲解温室效应”。这一教学安排属于环境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
A.美术
B.物理
C.生物
D.化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填空题 环境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环境意识素质包括()和参与意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认识意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认识意识
32、判断题 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则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时间:17世纪上半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3、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环境教育原则的是()
A.批判性原则
B.多样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生态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4、问答题 教学组织的含义是什么?怎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课程教材的组织框架。
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课程教材的组织框架。
从宏观层面看,教学组织是教师与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一般化的、比较稳定的外部组织形式或框架,这可以区分为班级授课组织形式和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
从微观层面看,教学组织是比较灵活的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这可区分为“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
35、名词解释 讲演并重教学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讲演并重策略是一种传统的教学策略,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讲演并重策略是一种传统的教学策略,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大量抽象化,概括化了的内容传递给学生。
36、名词解释 探究引导教学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探究引导策略是教师在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环境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探究引导策略是教师在环境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环境问题为案例,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开展能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取环境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培养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最终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37、问答题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从课程价值观来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从课程价值观来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层面。
第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二者具有同等价值。
第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
38、名词解释 “附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它是逐步获得,一经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它是逐步获得,一经获得,就将持久的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
39、单项选择题 下列观点中,反映了古人“参天化育”的生态观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C.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0、判断题 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叫作水平组织。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填空题 隐性课程研究的流变:一是,()(来源于揭示学校班级生活的社会关系结构的隐性信息);二是,批判课程理论的隐性课程观(来源于揭示学校知识的内容和形式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统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统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42、问答题 同步学习的特点有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所有学生的活动取向决定于教师的语言之类的直接手段,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所有学生的活动取向决定于教师的语言之类的直接手段,以及学习课题、讨论之类的间接手段;
⑵共同的教学对象、目标设定、直接的共同活动,形成了教师与班集体之间的亲密的恒定的关系。
43、填空题 课程组织的三个基本标准:连续性、()、和整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顺序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顺序性
44、问答题 综合课程的基本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学科课程(主题源于学科知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学科课程(主题源于学科知识);
⑵社会本位综合课程(主题源于社会生活现实);
⑶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或经验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经验课程(主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经验等)。
45、问答题 怎样有效开发综合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
第二,教师与教师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
第三,开发综合型评估形式。
第四,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养计划。
46、填空题 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社会关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科知识的整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科知识的整合
47、名词解释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它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它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这种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心的逻辑。
48、填空题 环境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很巨大,环境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素质要求。这些素质要求有环境意识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职业技能素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身体心理素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身体心理素质
49、单项选择题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是()
A.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B.渤海湾漏油事件
C.骨痛病事件
D.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0、判断题 融合课程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原来学科之间的界线不复存在。例如:历史、地理、公民融合为综合社会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1、问答题 学科课程的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以学科知识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
⑵课程组织循着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
52、填空题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被其学生()所发展,从而创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53、名词解释 根据师生相互作用的性质,可把同步学习的两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提示型同步学习(学生学习以教师的教材提示<说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提示型同步学习(学生学习以教师的教材提示<说明、讲解、演示>为中心);
⑵共同解决问题型同步学习(教师对全班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或生生对话与讨论解决问题)
54、名词解释 “附带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等。
55、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学前分析的内容是()
A.学习者分析
B.学习内容分析
C.教学目标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判断题 公寓科学衡是指能够覆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例如:普通理科、普通技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问答题 隐性课程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⑵其影响具有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⑵其影响具有持久性;
⑶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
⑷其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
58、问答题 结合国外环境和我国环境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谈谈你对环境较发展趋势的认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我国环境教育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83年底的第二次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我国环境教育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83年底的第二次全国环护会议明确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明确了公众环境教育在环保事业中的作用;1992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并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教育网络。我国环境教育目前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基础环境教育,主要以中小学生(含幼儿)为对象,还包括大、中专的非环保专业的学生。二是专业环境教育,主要是以大、中专学生为对象培养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三是在职环境教育,主要是以环境保护在职人员为对象的环境教育形式。四是社会环境教育,这主要是借助宣传手段对社会公众进行的环境教育。
59、填空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了“()”,代表人()和()。就目前看,“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马斯洛;麦克唐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马斯洛;麦克唐纳
60、问答题 国外环境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起步早,紧跟世界潮流
2.力量大,举国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起步早,紧跟世界潮流
2.力量大,举国意识强烈
3.种类多,课程模式先进
4.途径广,教学资源丰富
5.创意足,实践活动多样
61、填空题 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对环境教育的效果作用很大,对环境教育进行设计遵从一些要求,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有注意设计的系统性;();注意设计的可行性;注意设计的反馈性;注意设计的主体性;注意设计的生态性;注意设计的实践性;注意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注意程序的设计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注意程序的设计性
62、问答题 西方的科目本位课程大致包括哪些思想形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要素课程说(代表人,亚历士多德);
⑵泛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要素课程说(代表人,亚历士多德);
⑵泛智课程说(代表人,夸美纽斯,他提出“泛智论”);
⑶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代表人,赫尔巴特);
⑷功利主义课程论(代表人,斯宾塞,赫胥黎)。
63、填空题 最古老的、适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学科课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学科课程
64、填空题 经验课程指在培养丰富的具有()。儿童的()、动机、经验是课程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个性的主体;兴趣;基本内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个性的主体;兴趣;基本内容
65、问答题 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关系:二者的关系是: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关系:二者的关系是: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本质上是儿童当下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
⑵区别:经验课程一儿童当前的活生生的心理经验为基点,学科课程则以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为基点。
⑶联系:经验课程并不排斥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排斥的是逻辑经验脱离儿童的心理经验从而阻碍儿童的发展;学科课程也不排斥儿童的心理经验,排斥的是盲目沉醉于儿童当前的经验发展水平从而抑制儿童经验的进一步发展。
66、问答题 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要更新教育观念;
要整合教育目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要更新教育观念;
要整合教育目标;
要把握教学原则;
要纳入评价体系;
要拓展教学资源。
67、判断题 连续性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此标准首先由泰勒提出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问答题 环境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整体性原则
2.批判性原则
3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整体性原则
2.批判性原则
3.生态性原则
4.现实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69、填空题 环境教育学的评价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批判性原则;();现实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态性原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态性原则
70、单项选择题 我国学校环境教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重新定向阶段和创建绿色学校阶段,其中发展阶段的时间段为()
A.1949~1959
B.1963~197 3
C.1973~1983
D.1983~199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名词解释 科目本位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
72、问答题 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经验课程”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经验课程”之“经验”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主动行动和对行动结果只反思的结合;
⑵“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持续生长”;
⑶“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儿童、学科知识、社会;
⑷“经验课程”与“问题解决教学”(“反省思维教学”)是内在统一的;
⑸“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经验自然主义哲学或实用主义哲学。
73、名词解释 “整合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课程整合并非以牺牲不同课程要素之间的差异为代价。
74、单项选择题 高二课堂上进行的“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不属于以下哪种维度的环境教育()
A.学校环境教育
B.课堂环境教育
C.中学环境教育
D.家庭环境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5、填空题 环境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批判性原则、生态型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实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实性
76、判断题 选修制度的最初确立是在大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7、单项选择题 率先颁布《环境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政府在推动环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责任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8、单项选择题 首次提出“环境教育”一词的人是()
A.雷切尔•卡逊
B.杜威
C.卢梭
D.托马斯•普瑞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9、填空题 教学目标陈述的“ABCD”四要素法包括教学对象、()、条件和程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行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行为
80、填空题 课程组织包括两个纬度,即“垂直组织”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平组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平组织”
81、单项选择题 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构成不包括()
A.课程人力资源
B.课程物资资源
C.课程文化资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问答题 我国环境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中存在哪些不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地区间不平衡
2.专业间不平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地区间不平衡
2.专业间不平衡
3.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4.教学方法单一
5.管理主体不明
6.监督与考评不力
83、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环境教育课程人力资源的是()
A.互联网
B.学校图书馆
C.学生
D.自然保护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4、问答题 讲演并重策略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讲演并重策略的优点:1.能够充分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讲演并重策略的优点:1.能够充分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控制作用,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速度、进度、和难易程度;2.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大量抽象化、概括化了是内容传递给学生;3.环境领域涉及面广,层次复杂,对它的理论学习,必须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演来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整理;4.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5.教师在讲演环境知识的同时,可以有目的地进行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行为教育。
讲演并重策略的缺点:1.运用讲演并重策略进行的环境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高;2.在运用讲演并重策略的环境教育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容易使学生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讲演方式等原因,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而导致教育失败。
85、单项选择题 探究引导策略是环境教育教学重要策略之一,倡导以问题为中心,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的特点是()
A.挑战性
B.严密的逻辑性
C.专业性
D.全面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名词解释 环境友好型社会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87、填空题 从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发展而来的“乡土教育论”的代表人是:()。后来()又提出了体现“乡土教育原理”的“()”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哈尔尼希;荣格;生活共同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哈尔尼希;荣格;生活共同体
88、填空题 环境教育体系是包括时间、()、形式的三维教育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空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空间
89、问答题 班级授课组织四个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基本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
⑵教学在规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
⑵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
⑶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
⑷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加以确定。
90、填空题 “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与金蒂斯。“抵制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鲍尔斯;阿普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鲍尔斯;阿普尔
91、名词解释 “直线式课程”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92、判断题 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3、判断题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动态转化过程是永恒的、无止境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名词解释 学术中心课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这种课程形态是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这种课程形态是课程内容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学术性、结构性、专门性。
95、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环境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尊重自然,不损害必须的自然过程
B.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的代表性样地,并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态环境
C.保证不因战争或其他敌对行为而引起自然的退化
D.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无限度的改变自然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6、问答题 环境教育教学设计的流程包括哪几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学前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学前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2.确定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策略
4.拟定教案与活动计划
5.选择教学媒体
6.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97、单项选择题 “如果不珍惜环境,将听不到鸟鸣,池塘里将见不到鱼虾,地球将听不到动物的声息,成为寂静的失去生命的星球。”这一惊世骇俗的预言,取自()一书。
A.《寂静的春天》
B.《我们共同的未来》
C.《人类环境宣言》
D.《世界保护战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问答题 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⑶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⑷直线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⑸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99、单项选择题 教师在职培训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活动,其特殊性不体现在()
A.教育组织形式
B.教育目标
C.教育对象
D.教育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填空题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本质上是“()”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多元主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多元主义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教育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教育学:课程与教学的组织》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