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判断题 太阳在天球上所能达到的南北界线,称为南、北回归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填空题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一个旋转椭球体并保持下来说明它有一定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塑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塑性
3、单项选择题 海洋潮汐现象主要是由哪个天体的摄引作用引起的?()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火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对河流上游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河谷窄;
B、比降和流速大;
C、水量小;
D、侵蚀不强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问答题 简述风成砂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分选性极好、磨圆度高;
②最稳定矿物石英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分选性极好、磨圆度高;
②最稳定矿物石英含量高,一般不含云母;
③较粗的砂粒表面因氧化致使锰和铁析出,形成鲜艳的颜色称沙漠漆;
④风成砂中不含任何生物遗迹;
⑤成砂的层理特点为高角度、厚度较大的交错层理;
⑥颗粒表面常呈毛玻璃状。
6、填空题 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就叫这条河流或这个水系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流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流域
7、填空题 河流沉积物的三大场所为山口区、河谷内、()。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河口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河口区
8、填空题 地球是一个弹性体,它的涨缩振荡是一种沿()发生的自由振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球径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球径向
9、单项选择题 砂粒级颗粒一般呈()形式搬运,砾石一般以()形式搬运。
A、跃移、推移
B、推移、跃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填空题 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之间有一个过渡区,在过渡区中气象要素值发生急剧变化,这个过渡区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锋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锋区
11、问答题 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可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上覆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可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上覆岩石圈和下垫塑性软流圈;
⑵、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漂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作大规模运动;
⑶、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
⑷、板块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其位移可达几千公里。
12、单项选择题 物理风化作用()岩石的成分,化学风化作用()岩石的成分。
A、改变、不改变
B、不改变、改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3、问答题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哟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的本质特征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岩石表面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滋生出苔藓类生物,它们依靠雨水中溶解的微量岩石矿物质得以生长,同时产生大量分泌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随着苔藓类的大量繁殖,生物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岩石表面慢慢地形成了土壤;此后,一些高等植物在年幼的土壤上逐渐发展起来,形成土体的明显分化。在生物因素中,植物起着最为基本的作用。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而不同植被类型的养分归还量与归还形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最基本原因。
14、问答题 简述全球热量带分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赤道带在南北纬10°之间,占全球面积的17.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赤道带在南北纬10°之间,占全球面积的17.36%,此带内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夜长度几乎相等。太阳辐射日变化大,年变化小。
②热带在纬度10°~25°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12.45%。此带内的辐射特征与赤道带相似。
③副热带位于纬度25°~35°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7.55%,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带。天文辐射的季节变化大于赤道带和热带。
④温带位于纬度35°~55°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12.28%,全年天文辐射的季节变化最显著,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⑤副寒带位于纬度55°~60°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2.34%,是温带与寒带的过渡带,此带昼夜差别大,但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⑥寒带位于纬度60°~75°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5.00%,此带一年中昼夜长度差别更大,在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全年天文辐射总量显著减小。
⑦极地纬度75°~90°之间,在南北半球各占全球面积的1.70%,此带昼夜差最大,在极点半年为昼,半年为夜。天文辐射日变化最小,年变化最大。
15、填空题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海底或海岛火山爆发以及海底塌陷、滑坡和地裂缝等激发而引起的一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力长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力长波
16、问答题 简述重力均衡原理及地壳补偿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力均衡原理:在单位截面上,任一个垂直柱体中的岩石总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力均衡原理:在单位截面上,任一个垂直柱体中的岩石总质量是一个常数。这个柱体以一个特殊的“补偿”面为基底,补偿面以下的物质处于均质状态。地壳的实际均衡补偿模式是密度补偿(37%)和深部补偿(63%)共同作用的结果。密度补偿是指补偿面以上各地的岩石密度是不同的,而地下的补偿面近于处在同一高程上。深部补偿则是指地球表层各处的物质组成是相同的,地表某处高程相对较高,则其下插的深度也就相对较深。
17、判断题 所有经线都表示南北方向,是地理坐标系的纵轴,又称子午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8、单项选择题 以下对高原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因外力侵蚀切割强烈的结果;
B、海拔超过1000米;
C、高原边缘地带侵蚀强烈;
D、高原内部构造活动不一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气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团形成主要需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具有大范围性质比较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团形成主要需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具有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二是具有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大气环流条件。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源于下垫面,因而下垫面性质决定着气团的属性。性质比较均匀的辽阔海洋、无根的沙漠、冰雪覆盖的大陆及极区和大平原等是气团的形成源地。缓慢移行的高压系统,如高纬地区的准静止冷高压、副热带高压等是有利于气团形成的环流条件。
20、单项选择题 暗色矿物结晶温度(),浅色矿物结晶温度()。
A、高、低
B、低、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1、判断题 基性岩浆温度比酸性岩浆温度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2、填空题 地球表面积是起伏不平的,可分为()和海洋两大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陆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陆地
23、填空题 岩层的产状三要素为走向、()、倾角。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倾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倾向
24、填空题 威尔逊旋回的六个阶段为胚胎阶段、幼年阶段、成年阶段、衰退阶段、终了阶段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遗痕阶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遗痕阶段
25、单项选择题 对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易产生对流运动;
B、近地层内下层温度低于上层温度;
C、近地层内上层空气密度大于下层;
D、夜间很少出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6、填空题 生物礁类型分为岸礁、环礁、()三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堡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堡礁
27、问答题 对流层的特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下一层,平均厚度为8~18km。夏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下一层,平均厚度为8~18km。夏季厚度大于冬季。对流层厚度不到整个大气圈的1%,但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大气水汽的90%。对流层受地球表面的影响最大,层内对流旺盛,大气中的主要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雹都形成在此层内。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垂直温度梯度(在垂直方向南度变化100m时气温的变化值)平均为0.65℃/100m。对流层顶的温度降至零下几十度。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就是对此层而言。
28、判断题 相对地质年代是利用古生物的演化规律来确定,但不能确定地层的准确的绝对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判断题 太阳辐射在一日中以12时最强,一日之中最高温度在午后2-3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填空题 海底扩张说的确凿证据是()的分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底岩石年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底岩石年龄
31、填空题 太阳以()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是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电磁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电磁波
32 91eXAm.org、填空题 生物死亡以后,经过埋藏和转化而成的各种烃类保存于沉积物中。而生成石油的主要是微体和超微体生物,通常在()和大型湖泊中都存在大量繁殖这类生物的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浅海陆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浅海陆架
33、填空题 各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在地球上的重新分布。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空气质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空气质量
34、问答题 简述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环境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火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环境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火灾。
35、填空题 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地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地核
36、问答题 简述土壤中的矿物质及其种类与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矿物质是土壤中最基本的组分,重量占土壤固体物质总重量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矿物质是土壤中最基本的组分,重量占土壤固体物质总重量的90%以上。矿物质通常是指天然元素或经无机过程形成并具结晶结构的化合物。地球上大多数土壤矿物质都来自各种岩石,这些矿物经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从母岩中释放出来时,就成为土壤矿物质和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它包括两种,一种是原生矿物,指在物理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的造岩矿物,属于土壤矿物质的粗质部分,形成砂粒和粉砂,只有通过化学风化分解后,才能释放并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原生矿物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另一种是次生矿物,指岩石在风化过程中新生成的土壤矿物,包括简单盐类,铁、铝氧化物和次生铝硅酸盐,其中铁、铝氧化物和次生铝硅酸盐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常称为粘土矿物,它们形成的粘粒具有吸附、保存呈离子态养分的能力,使土壤具有一定的保肥性。
37、填空题 在日地平均距离处的地球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cm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cm2
38、填空题 物理学中,将转动物体的转动轴环绕另一个轴作圆锥形运动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进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进动
39、填空题 除九大行星外,还有大量小行星分布在()与()之间绕日公转。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火星;木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火星;木星
40、判断题 河漫滩在剖面上具有二元结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1、多项选择题 地震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说明地球有();地壳中的岩石可发生强烈的弯曲说明地球具有()。
A、弹性
B、塑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单项选择题 表生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B、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3、填空题 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为(),下部为硅镁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硅铝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硅铝质
44、填空题 三种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分别为()板块边界、()板块边界和()板块边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离散型;汇聚型;转换断层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离散型;汇聚型;转换断层型
45、问答题 简述物理风化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理风化作用方式包括:
⑴、岩石释重引起剥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理风化作用方式包括:
⑴、岩石释重引起剥落或崩解作用;
⑵、岩石、矿物的热胀冷缩发生剥离作用;
⑶、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引起冰劈作用;
⑷、岩石空隙中盐类结晶与潮解-结晶撑裂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是一种纯机械破碎作用,它使完整的岩石在原地破碎成大小不等、棱角显著、没有层次的乱石堆,碎屑成分与下伏基岩一致。
46、单项选择题 目前太阳在恒星起源与演化的阶段是()。
A、幼年期
B、晚年期
C、青壮年期
D、衰亡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7、单项选择题 全球海平面变化与以下哪个方面因素关系不大?()
A、海洋水体积变化;
B、海盆容积变化;
C、大地水准面变化;
D、海洋洋流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8、填空题 海洋、陆地水和大气的水随时随地都通过()进行着大规模的交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相变和运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相变和运动
49、填空题 盐湖沉积分为碳酸盐岩、硫酸盐、()、沙下湖四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卤化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卤化物
50、填空题 气候是气候系统的全部成分在任一特定时段内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平均统计特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平均统计特征
51、问答题 简述海底扩张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底扩张作用是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处裂开,地幔炽热的岩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底扩张作用是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处裂开,地幔炽热的岩浆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并把先期形成的岩石向两侧对称地推挤,导致大洋海底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在假设地球的体积和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大洋岩石圈也必然在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沿着消减带向大陆岩石圈之下俯冲,消亡于软流圈中。因此,海底扩张实质上是全球洋壳在不断地循环变化,2~3亿年内更新一次。海底扩张说的确凿证据是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以年龄最新的大洋中脊为轴,向两侧呈对称地分布,离中脊愈远愈老。
52、填空题 ()反映了全球气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基本轮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天文气候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天文气候
53、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是引起岩石变质的因素()
A、温度;
B、压力;
C、水分含量;
D、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4、单项选择题 背斜的核部地层(),向斜的核部地层()。
A、新、老
B、老、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5、填空题 冰川分为山岳冰川、()两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陆冰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陆冰川
56、判断题 泻湖的盐度比海水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7、填空题 由于()及(),潮汐隆起在向西迁移过程中总是滞后于月垂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水粘性;海底摩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水粘性;海底摩擦
58、填空题 风蚀作用方式分为吹蚀、()两种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磨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磨蚀
59、单项选择题 对煤的形成过程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由植物残体在完全氧化腐解的条件下转化而成;
B、要经过数千年至数万年的时间;
C、形成巨厚的泥炭层;
D、需要经过压实、脱水,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才能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0、判断题 岩浆的侵入作用为火山活动的一种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单项选择题 波浪的四要素是()
A、波峰、波速、波长和波高;
B、波峰、波谷、波频和波高;
C、波峰、波谷、波长和波宽;
D、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2、问答题 简述正、逆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与缺失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正断层造成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情况如下:
⑴、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正断层造成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情况如下:
⑴、当断层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反时,造成地层缺失;
⑵、当断层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同时:①断层的倾角>地层倾角,地层缺失;②断层的倾角<地层倾角,地层重复。
逆断层造成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情况如下:
⑴、当断层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反时,逆断层造成地层重复;
⑵、当断层的倾向与岩层的倾向相同时:①断层的倾角>地层倾角,地层重复;②断层的倾角<地层倾角,地层缺失。
63、单项选择题 在风挟带沙粒流动时,风沙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对地面的作用过程()
A、侵蚀;
B、溶蚀;
C、搬运;
D、堆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4、单项选择题 大气运动的产生和变化直接决定于()
A、大气压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B、能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C、大气湿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D、大气压的方向与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5、填空题 ()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海陆间热力差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海陆间热力差异
66、填空题 年龄逐渐由老变新的火山链表明柱状热流在地幔中的位置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固定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固定的
67、单项选择题 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大陆地形可分为()种类型;根据海底地形的总特征,海底地形可分为()个大的地形单元。
A、6、2
B、2、2
C、6、3
D、3、2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8、填空题 按照岩浆是否喷涌至地表可分为喷出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侵入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侵入作用
69、填空题 河流的水量多少与()大小有直接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流域面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流域面积
70、判断题 三个以上冰斗包围的地形,往往形成岩壁陡立的金字塔形山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1、判断题 某地区重力异常,说明该地区重力值偏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2、问答题 渔业资源的例子说明什么是可更新资源的持续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用渔业资源的例子来说明:从理论上讲,通过控制捕捞活动,可以使鱼产量长期维持,这个能长期维持的产量就是持续能力。在持续产量曲线的任一点上,鱼的年产量可维持一定水平,使得与可在未来年份生产同样产量的鱼资源储存水平保持协调。当人类捕捞活动初始时,捕捞使鱼的数量减少,剩下的鱼群能得到更丰富的食料和生存环境,持续产量水平是上升的,鱼群数及其生物生产率都有一定的增长。但一旦捕鱼活动超过了最大资源再生点,持续产量将开始下降;当达到临界点时,鱼群就耗竭到不能维持再生产的地步。
73、问答题 举例说明土壤形成的人类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成土因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典型例子是农业生产活动,它以稻、麦、玉米、大豆等一年生草本农作物代替天然植被,这种人工栽培的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必须在大量额外的物质、能量输入和人类精心的护理下才能获得高产。因此,人类通过耕耘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通过灌溉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通过农作物的收获将本应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剥夺,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再通过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补充养分的损失,从而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等。最终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是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同时由于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规律,人类活动也造成了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74、问答题 简述逆断层的组合形式及各种断层组合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逆断层组合形式包括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环状断层、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逆断层组合形式包括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雁列式断层、块断型断层。
叠瓦构造: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产状一致的逆断层组成,其老地层依次叠覆于新地层之上,形如叠瓦,称为叠瓦状构造。
对冲式逆断层:是由两条或两组相反倾向的断层自两侧向一个中心逆冲的断层组合。
背冲式逆断层:是由两条或两组相向倾向的断层自中心向两侧逆冲的断层组合。
楔冲断层:逆冲体一侧与老地层之间为逆断层接触关系,另一侧的新地层发育正断层,实际上为正断层和逆断层的组合。
75、判断题 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6、填空题 土壤肥力是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主动协调()要求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生理生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生理生态
77、填空题 8种主量元素中,除氧以外的7种元素在地壳中都以()形式存在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阳离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阳离子
78、填空题 地质年代单位为宙、代、纪、()四个大的时代单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世
79、单项选择题 对水平气压梯度描述错误的是()
A、垂直于等压线;
B、由低压指向高压;
C、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D、梯度一般为1hPa/100km左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0、填空题 ()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成土母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成土母质
81、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50岁,近一年来双手小关节反复肿痛,早晨起床时有僵硬感约10分钟。查体: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伸侧可见皮下结节,有轻度压痛,无红肿。双手X线片:第Ⅱ、Ⅲ、Ⅳ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边缘骨赘形成。RF阴性,ESR、CRP均正常。诊断可能为()
A.类风湿关节炎
B.骨性关节炎
C.风湿性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反应性关节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2、判断题 洋底沉积物的时代通常比陆地老。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3、填空题 河流的机械搬运方式分为推移式、()、悬移式三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跃移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跃移式
84、填空题 地球上存在着()座活火山,大多数火山分布在板块的边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500~600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500~600
85、判断题 飞来峰是推覆体风化的残留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填空题 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叫()。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雪线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雪线
87、判断题 巨大的褶皱山系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8、填空题 克拉克值指某一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百分含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百分含量
89、填空题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小行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小行星
90、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水分循环中的重要环节()
A、降水;
B、渗透;
C、蒸发;
D、径流。
点击查看答 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1、问答题 论述温室气体增温的可能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
Ⅰ、气候转变: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分量达到新的平衡。这转变包括全球变暖。
Ⅱ、海平面升高假若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种是海水受热胀冷缩令海平面上升。第二种是冰川和冰块溶解使海洋水分增加。
后果:1、地球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5、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
92、填空题 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岩层)面上的枢纽构成的面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轴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轴面
93、判断题 海岸砾石的长轴一般垂直于海岸方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4、判断题 石英、长石和云母属于浅色矿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5、填空题 ()是地貌外营力的起始环节,是外营力地貌发育的前提条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风化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风化作用
96、填空题 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四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动力变质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动力变质作用
97、单项选择题 地球上已知最老的岩石是()。
A、锆石
B、石英岩
C、叠石层
D、燧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8、填空题 变质作用的方式分为碎裂变形作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四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组合作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组合作用
99、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是火山裂隙式喷发的特征()
A、线性熔浆源;
B、玄武质熔岩流;
C、火山锥结构;
D、从狭长的裂隙喷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0、填空题 根据泻湖的盐度可将其分为淡化泄湖、()两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咸化泄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咸化泄湖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地球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地球科学:地球科学导论》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