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

时间:2017-10-02 07:50: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属于阳证的是()。

A.里证
B.表证
C.寒证
D.虚证
E.虚寒证


点击查看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引起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胜则阳病


点击查看答案


3、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病治阳
C.寒者热之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


点击查看答案


4、单项选择题  适用于阳偏盛的治法是()

A.阳中求阴
B.阳病治阴
C.热因热用
D.阴病治阳
E.热者寒之


点击查看答案


5、单项选择题  阳偏衰所致的证候是()。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项选择题  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是()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阴阳交感
D.消长转化
E.阴阳自和


点击查看答案


7、单项选择题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理论根据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项选择题  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

A.阴虚
B.阳虚
C.阴盛
D.阳盛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9、单项选择题  阴阳的互为消长体现了阴阳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消长转化
E.阴阳自和


点击查看答案


10、单项选择题  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称为()。

A.阴阳平衡
B.阴阳互藏
C.阴阳一体
D.阴阳自和
E.阴阳协调


点击查看答案


12、单项选择题  “阴胜则阳病”所体现的阴阳失调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依存
C.相互促进
D.相互转化
E.相互为用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阳互根关系的是()。

A.阴在内,阳之守也
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C.阳在外,阴之使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点击查看答案


14、单项选择题  《素问·调经论》所说属于阳的病因是()

A.风雨寒暑
B.饮食
C.居处
D.阴阳
E.喜怒


点击查看答案


15、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寒者热之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


点击查看答案


16、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的是() 91EXAm.org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17、单项选择题  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中午
E.后半夜


点击查看答案


18、单项选择题  导致阴阳俱损的理论根据是()

A.阴阳的相互转化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相互消长
D.阴阳的对立制约
E.阴阳的动态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19、单项选择题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的病证是()

A.阳偏盛
B.阳偏衰
C.阴偏盛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20、单项选择题  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的阴阳属性是()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21、单项选择题  阴阳之征兆指的是()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内与外
E.动与静


点击查看答案


22、单项选择题  阴偏衰所致的证候是()。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证


点击查看答案


23、单项选择题  对阴阳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B.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C.阴阳可以表征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属性特点
D.阴阳可以表征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属性特点
E.阴阳可以指代具体的事物或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24、单项选择题  上述选项适用于阴盛的治法是()。

A.热者寒之
B.阴中求阳
C.寒者热之
D.阳病治阳
E.阴病治阳


点击查看答案


25、单项选择题  从秋天到冬天的过程中,气候变化可以理解为()

A.阴消阳长
B.阳消阴长
C.由阴转阳
D.由阳转阴
E.热极生寒


点击查看答案


26、单项选择题  《素问.调经论》的病因分类法是()。

A.阴阳
B.内外
C.寒热
D.表里
E.脏腑


点击查看答案


27、单项选择题  关于阴阳转化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绝对的
D.相对的
E.必然的


点击查看答案


28、单项选择题  阳邪盛而导致的实热证,其治疗方法是()

A.实则泻之
B.寒者热之
C.热者寒之
D.阳病治阴
E.阴病治阳


点击查看答案


29、单项选择题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点击查看答案


30、单项选择题  属于阴的五味是()。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


点击查看答案


31、单项选择题  适用于阴偏衰的治法是()。

A.阳中求阴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阴病治阳
E.热者寒之


点击查看答案


32、单项选择题  “寒极生热”所体现的阴阳失调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33、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属于阴证的是()。

A.虚证
B.表证
C.热证
D.实证
E.表热证


点击查看答案


34、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属于阳的属性特点的是()

A.下降
B.静止
C.涩脉
D.洪脉
E.面色晦暗


点击查看答案


35、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可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盛
B.阳偏衰
C.阴偏盛
D.阴偏衰
E.阴盛则阳病


点击查看答案


36、单项选择题  依据阴阳一体观,人体是阴阳统一体,脏腑形体皆可分阴阳,则肾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37、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可用阴阳互根理论来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C.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D.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E.阴为阳之守,阳为阴之使


点击查看答案


38、单项选择题  适用于实寒证的治法是()

A.热则寒之
B.寒则热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点击查看答案


39、单项选择题  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40、单项选择题  可以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A.阳病治阳
B.阴中求阳
C.热极生寒
D.寒者热之
E.寒者热之


点击查看答案


41、单项选择题  适用于阴偏衰的治疗方法是()。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阴中求阳
D.阳病治阳
E.阴病治阴


点击查看答案


42、单项选择题  依据阴阳一体观,人体是阴阳统一体,脏腑形体皆可分阴阳,则肝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43、单项选择题  阴损及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44、单项选择题  根据自然界四时季节变化的规律而保养人体生命所体现的养生法则是()

A.法于阴阳
B.和于术数
C.起居有常
D.谨避邪气
E.形神兼养


点击查看答案


45、单项选择题  重阴必阳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46、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除哪项外均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A.阴在内,阳之守也
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C.阳在外,阴之使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点击查看答案


47、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的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48、单项选择题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体现的治则是()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阳中求阴


点击查看答案


49、单项选择题  “阳中求阴”适用的下述病证是()。

A.阴虚
B.阳虚
C.阴胜
D.阳胜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50、单项选择题  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指的是()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阴阳双补


点击查看答案


51、单项选择题  属“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点击查看答案


52、单项选择题  可以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A.阳病治阳
B.阴中求阳
C.热极生寒
D.寒者热之
E.寒者热之


点击查看答案


53、单项选择题  引起实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54、单项选择题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阴阳之间哪种关系失调所致()

A.阴阳平衡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55、单项选择题  阳偏胜所致的证候是()。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


点击查看答案


56、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可用阴阳转化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点击查看答案


57、单项选择题  “热者寒之”适用于下述的病证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58、单项选择题  阳偏衰所致的证候是()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


点击查看答案


59、单项选择题  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

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
B.阴和阳是矛盾的事物和现象
C.阴和阳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
D.阴和阳代表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
E.阴和阳代表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60、单项选择题  “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61、单项选择题  上述选项适用于阴盛格阳的治法是()

A.阴中求阳
B.寒因寒用
C.热因热用
D.阳病治阴
E.阴病治阳


点击查看答案


62、单项选择题  “无阳则阴无以生”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63、单项选择题  阴阳双方交感和合的动力源泉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转化
D.阴阳互藏
E.阴阳自和与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64、单项选择题  五脏分阴阳,心的阴阳属性是()。

A.阴中之阴
B.阴中之阳
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65、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阳盛伤阴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


点击查看答案


66、单项选择题  阴液不足,日久不愈,影响阳气化生,引起阳也不足的病理变化是()。

A.阴偏衰
B.阳偏衰
C.阳损及阴
D.阴损及阳
E.阴阳互损


点击查看答案


67、单项选择题  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

A.阳中求阴
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
D.阴病治阳
E.热者寒之


点击查看答案


68、单项选择题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对立
B.互根
C.消长
D.平衡
E.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69、单项选择题  《内经》所谓“阴阳之征兆”是()。

A.天地
B.男女
C.左右
D.水火
E.上下


点击查看答案


70、单项选择题  属于阳的药物性能是()。

A.升、降
B.辛、苦
C.寒、温
D.浮、沉
E.温、热


点击查看答案


71、单项选择题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体现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A.阴阳互藏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点击查看答案


72、单项选择题  下午被称为()。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73、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阴阳的概念,最确切的是()。

A.阴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
B.阴阳即是矛盾
C.阴阳是相互对立的事物
D.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事物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E.阴和阳代表相互关联的事件


点击查看答案


74、单项选择题  可以用阴阳转化说明的是()。

A.阳病治阳
B.阴中求阳
C.热极生寒
D.寒者热之
E.寒者热之


点击查看答案


75、单项选择题  “热者寒之”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76、单项选择题  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是()。

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调整阴阳


点击查看答案


77、单项选择题  适用于虚热证的治法是()

A.热则寒之
B.寒则热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点击查看答案


78、单项选择题  引起虚热证的病理基础是()

A.阳偏盛
B.阳偏衰
C.阴偏盛
D.阴偏衰
E.阴胜则阳病


点击查看答案


79、单项选择题  以脏腑部位及功能划分阴阳,则肾属()。

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80、单项选择题  《黄帝内经》所说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内与外
E.动与静


点击查看答案


81、单项选择题  以上说法体现了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A.阳盛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B.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点击查看答案


82、单项选择题  阴阳交感的基础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藏
D.阴阳平衡
E.阴阳互根互用


点击查看答案


83、单项选择题  寒者热之适用 的病证是()

A.阳偏盛
B.阳偏衰
C.阴偏盛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84、单项选择题  热者寒之适用的病证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85、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

A.下降
B.静止
C.涩脉
D.洪脉
E.面色晦暗


点击查看答案


86、单项选择题  五脏分阴阳,肝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87、单项选择题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体现了阴阳的()

A.交感互藏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阴阳转化
E.阴阳自和


点击查看答案


88、单项选择题  昼夜分阴阳,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点击查看答案


89、单项选择题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90、单项选择题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91、单项选择题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的病证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92、单项选择题&nbs p;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日晡所
D.前半夜
E.后半夜


点击查看答案


93、单项选择题  五脏分阴阳,肾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94、单项选择题  以脏腑部位及功能划分阴阳,则肺属()。

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点击查看答案


95、单项选择题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

A.阴虚
B.阳虚
C.阴胜
D.阳胜
E.阴阳两虚


点击查看答案


96、单项选择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互藏
D.阴阳转化
E.阴阳自和与平衡


点击查看答案


97、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阳的是()。

A.面色晦暗
B.声低无力
C.脉象沉细
D.心烦不宁
E.精神萎靡


点击查看答案


98、单项选择题  下列症状选项中,属于阴的是()

A.面色鲜明
B.咳声有力
C.脉象滑数
D.声低气微
E.脉象洪大


点击查看答案


99、单项选择题  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

A.阳中求阴
B.阳病治阴
C.阴阳双补
D.阴病治阳
E.阴病治阴


点击查看答案


100、单项选择题  “重阴必阳”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