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immuneorga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鸟类的法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鸟类的法氏囊。
2、名词解释 炎症(infiammator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全身性防御应答,其作用为清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表现的全身性防御应答,其作用为清除有害异物,修复受伤组织、保持自身稳定性。
3、名词解释 CCC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
4、问答题 同步生长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通过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手段。使微生物细胞群体内的各个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通过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手段。使微生物细胞群体内的各个个体都处于同一细胞分裂周期的特殊生长状态。
5、问答题 什么是沉淀法,其优点是什么?主要包括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沉淀是通过改变条件或加入某种试剂,使溶液中的溶质由液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沉淀是通过改变条件或加入某种试剂,使溶液中的溶质由液相转变为固相析出的过程。它是常用的生物物质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沉淀法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收率高,浓缩倍数高和操作简单的等优点。
根据所加入溶剂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法,聚电解质沉淀法,生成盐复合物沉淀法,热变性及酸碱变性沉淀法,其他沉淀法。
6、问答题 试述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初级代谢是微生物细胞中的主代谢,它为微生物细胞提供结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初级代谢是微生物细胞中的主代谢,它为微生物细胞提供结构物质,决定微生物细胞的生存和发展.它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代谢。
次级代谢并不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生存,它的代谢产物并不参与组成细胞的结构物质。次生代谢产物对细胞的生存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例如,,当一个产红色色素的赛氏杆菌变为不产红色色素的菌株后,该菌照样进行生长繁殖。
7、问答题 举例阐述微生物之间的专一性拮抗关系和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代谢产物可以抑制另一种微生物的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代谢产物可以抑制另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之为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而根据拮抗关系中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专一性拮抗关系和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例如在酸菜制作和青贮饲料过程中,乳酸菌发酵后产生乳酸,使环境pH下降,这样使得其他不耐酸的微生物受到抑制,这种拮抗关系没有特异的针对性,凡是不耐酸的微生物都会受到抑制,称为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另外象放线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可以产生某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只抑制或杀死某些(或某种)微生物,如青霉素只杀死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即不同种类与结构的抗生素选择性地抑制某种微生物。这种拮抗关系称为专一性拮抗关系。
8、名词解释 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两种微生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两种微生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结构的共生体,两者绝对互为有利,生理上发生一定的分工,且具有高度专一性,其他微生物种一般不能代替共生体中的任何成员。且分开后难以独立生活,但不排除在另一生境中独立生活。
9、名词解释 平板计数或菌落计数(plate countor colonycou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适当稀释的样品涂布到琼脂培养基表面,培养后活细胞能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适当稀释的样品涂布到琼脂培养基表面,培养后活细胞能形成菌落,通过计算菌落数能知道样品中的活菌数,该方法称为平板计数或菌落计数。
10、问答题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从而使皮层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关键是芽孢有生命的部位即核心部位的含水量很稀少,为10%~25%,因而特别有利于抗热。
11、问答题 什么是单细胞蛋白?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按产生菌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因为酵母菌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能发酵糖产生能量常生活在含糖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12、名词解释 根土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土比是指单位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邻近单位根外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土比是指单位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邻近单位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
13、问答题 什么叫典型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根据它们每小时分裂次数的不同。
14、问答题 简述土壤有机质分解中的起爆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腐殖质为主的土壤有机质不断地在形成、分解和矿化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腐殖质为主的土壤有机质不断地在形成、分解和矿化的过程中,矿化的结果产生碳、氢、氧、磷、硫等的无机化合物。有机肥料施用,作物残茬和绿肥翻耕之后引起土壤矿化强度高峰的发生,矿化高峰发生的迟早、高峰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它们提供植物矿质养料的特点,就氮、磷养料而言,其特点体现在肥效发生的迟、早、猛、缓,等,在有些情况下“起爆作用”也可能是负值,即促退了原有土壤有机质的矿化。
15、名词解释 假菌丝(pseudohypha)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酵母菌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出芽生殖后的细胞连成丝状群体,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酵母菌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出芽生殖后的细胞连成丝状群体,有别于真菌的菌丝体。
16、名词解释 枝原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计生生活间的最小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计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17、问答题 生物药物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微生物次生代谢物,包括酶抑制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类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微生物次生代谢物,包括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以及抗氧化剂等。
18、多项选择题 观察真菌,推荐使用带以下标志的光学显微镜物镜:()
A.10
B.100
C.Oil
D.油
E.40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问答题 次级代谢的调节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已知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类型包括诱导调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已知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类型包括诱导调节、碳分解产物调节、氮分解产物调节、磷酸盐调节、反馈调节、生长速度调节等。
20、名词解释 异形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型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型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数目少而不定,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
21、名词解释 麻类水浸脱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黄红麻鲜杆浸泡在水里,利用厌气细菌产生的果胶酶将麻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黄红麻鲜杆浸泡在水里,利用厌气细菌产生的果胶酶将麻皮中的果胶分解的过程。
22、问答题 何为“拴菌试验”?它何以能说明鞭毛的运动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拴菌”试验(tethere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拴菌”试验(tethered-cell experiment)是1974年,美国学者西佛(M.Silverman)和西蒙(M.Simon)曾设计的一个实验,做法是: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离端用相应抗体牢牢“拴”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行为。
因实验结果发现,该菌是在载玻片上不断打转(而非伸缩挥动),故肯定了“旋转论”是正确的。
23、名词解释 质粒的不亲和性(incompatibil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如果将一种类型的质粒通过接合或其他方式(如转化)导人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如果将一种类型的质粒通过接合或其他方式(如转化)导人某一合适的但已含另一种质粒的宿主细胞,只经少数几代后,大多数子细胞只含有其中一种质粒,那么这两种质粒便是不亲和的(incompatible),它们不能共存于同一细胞中。质粒的这种特性称为不亲和性(incompatibility)。
24、问答题 连续培养有何特点?为何连续时间是有限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第一,流入新鲜培养基和无菌空气的同时,以同样的流速流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第一,流入新鲜培养基和无菌空气的同时,以同样的流速流出培养物
第二,微生物长期
保持在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稳定的生长速率上
因为菌种长期处于最高生长速率状态,突变严重,易使菌种退化。
25、名词解释 裂解性周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增殖性周期,指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增殖性周期,指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
26、问答题 半合成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半合成抗生素是对天然抗生素的结构进行人为改造后的抗生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半合成抗生素是对天然抗生素的结构进行人为改造后的抗生素,一般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性、提高稳定性或抗耐药菌等优点。
27、名词解释 根瘤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瘤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植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瘤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植物---------根瘤菌共生体,具有固氮作用的特殊结构。
28、问答题 连续培养的优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单位时间产量,只保持一个期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单位时间产量,只保持一个期的稳定状态。
2.发酵中各参数趋于恒指,便于自动控制
3.易于分期控制,可以在不同的罐中控制不同的条件.
29、问答题 讨论五大共性对人类的利弊。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吸收多,转化快”为高速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吸收多,转化快”为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微生物能在自然界和人类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超小型“活的化工厂”的作用。
②.“生长旺盛,繁殖快”在发酵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效率高、发酵周期短上;且若是一些危害人、畜和农作物的病原微生物或会使物品霉腐变质的有害微生物,它们的这一特性就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损失或祸害。
③“适应强,易变异”,有益的变异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害的变异使原本已得到控制的相应传染病变得无药可治,进而各种优良菌种产生性状的退化则会使生产无法正常维持。
④“分布广,种类多”,可以到处传播以至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只要条件合适,它们就可“随遇而安”,为人类在新世纪中进一步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30、名词解释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当用含有免疫活性细胞的组织(骨髓、胸腺、胚肝等)植入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当用含有免疫活性细胞的组织(骨髓、胸腺、胚肝等)植入有免疫缺陷的受体时,移植物不遭排斥但对宿主产生免疫损伤,称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往往是严重而致命的。
31、问答题 试述细菌合成脂肪酸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细菌合成脂肪酸经过以下的反应: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细菌合成脂肪酸经过以下的反应:
乙酰CoA、在乙酰转酰基酶催化下,将乙酰基转结ACP:
乙酰CoA+ACP→乙酰ACP+CoA
(2)丙二酰CoA在丙二酰转酰基酶催化下,将丙二酰基转给ACP:
丙二酰CoA+ACP→丙二酰ACP+CoA
(3)乙酰ACP和丙二酰ACP缩合成乙酰乙酰ACP,并放出CO2和一分子ACP:乙酰ACP+丙二酰ACP→乙酰乙酰ACP+CO2+ACP
(4)乙酰乙酰ACP被NADPH2还原成-羟基丁酰ACP
乙酰乙酰ACP+NADPH2→-羟基丁酰ACP
(5)-羟基丁酰ACP脱水生成丁烯酰ACP
(6)丁烯酰ACP被NADPH22还原成丁酰ACP。
所生成的丁酰ACP再与丙二酰ACP缩合,重复上述反应,生成长链的脂肪酸。
32、名词解释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种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与荧光标记分子的可见性结合起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种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与荧光标记分子的可见性结合起来的方法,因常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又称荧光抗体法。
33、问答题 举例阐述微生物之间的接力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之间的接力关系是指微生物在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 案微生物之间的接力关系是指微生物在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蛋白质、淀粉、核酸等大分子复合物时,是由多种微生物类群一步一步逐级分解协同完成的过程。
如纤维素厌氧降解为甲烷和CO2过程就是由多种微生物类群协同接力完成的。纤维素首先被厌氧纤维分解菌分解为纤维二糖,纤维二糖由纤维二糖分解菌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由厌氧性水解细菌发酵为H2/CO2和乙酸,H2/CO2由氢营养型的甲烷细菌转化成甲烷,乙酸则由乙酸营养型的产甲烷细菌转化成甲烷。
34、问答题 试述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为: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为: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在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细 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在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
此法证明了G+和G-主要由于起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的不同而使染色反应不同,是一种积极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不仅可以用与鉴别真细菌,也可鉴别古生菌。
35、名词解释 染色体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变染色体畸变是指D NA的大段变化(损伤)现象,表现为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变染色体畸变是指DNA的大段变化(损伤)现象,表现为染色体的添加(即插入)、缺失、易位和倒位。
36、名词解释 替代途径(alternativepathway,A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C3和B因子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C3和B因子开始激活的途径称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
37、名词解释 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量电解质环境中相互作用,经过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量电解质环境中相互作用,经过一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称凝集反应。
38、问答题 (抗生素)效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效价表示抗生素抑菌强度的名词,其计量一般用&ldquo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效价表示抗生素抑菌强度的名词,其计量一般用“单位”表示。除青霉素外,一般每毫克抗生素纯品相当于1000单位。
39、问答题 发酵热包括哪几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辐射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辐射热
40、问答题 简述蓝细菌和植物的共栖固氮体系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固氮蓝细菌和许多植物形成共栖固氮体系。这种共栖体系和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固氮蓝细菌和许多植物形成共栖固氮体系。这种共栖体系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体系,及内生放线菌和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体系有明显的区别。根瘤菌和内生放线菌都侵入宿主细胞内,形成含菌细胞组织,后者是固氮作用的功能细胞组织。蓝细菌与真菌形成共栖体系(地衣),在这个体系中不存在那一方是宿主问题。蓝细菌和其它生物的共栖体系是兰细菌生活在伙伴生物的细胞间隙或体腔中,并不侵入伙伴的细胞组织。
41、多项选择题 放线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其细胞形态()
A.有细胞壁;
B.由分支菌丝组成;
C.无核仁;
D.菌体无鞭毛;
E.菌体中有芽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2、问答题 典型细菌的大小和重量是多少?试设想几种形象化的比喻加以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个典型的细菌可用E.coli作代表,它的细胞平均长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个典型的细菌可用E.coli作代表,它的细胞平均长度约为2um,宽度约0.5um,形象地说,若把1500个细菌的长径相连,仅等于一颗芝麻的长度,如果把120个细胞横向紧挨在一起,其总宽度才抵得上一根人发的粗细。它的重量更是微乎其微,若以每个细胞湿重约10-2g计,则大约109个E.coli细胞才达1mg重。
43、问答题 蒸发浓缩设备包括那些?各自用途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蒸发浓缩设备包括:
真空浓缩器。用途是能够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蒸发浓缩设备包括:
真空浓缩器。用途是能够处理粘性较大、容易起泡的溶液。对粘性较小、不易气泡的溶液更加适合。
薄膜蒸发器。用途是为了缩短受热时间,使溶液在蒸发设备的加热器内以很薄的液层通过,使溶液受热升温并汽化而被浓缩,然后迅速离开加热表面。这样不会引起或减少物料的变化,能够保持产品原有的质量、风味或颜色.
44、问答题 哪些仪器可以测定尾气氧和尾气二氧化碳?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测定尾气氧的仪器:磁氧分析仪,固体电解质,极谱电位,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测定尾气氧的仪器:磁氧分析仪,固体电解质,极谱电位,质谱分析仪。测定尾气二氧化碳的仪器:热导式气相色谱法(GC.,二氧化碳电解法,不分光红外线二氧化碳测定仪(IR),质谱仪(MS)。
45、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热的蒸汽杀死微生物的灭菌方法。湿热灭菌又分常压蒸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热的蒸汽杀死微生物的灭菌方法。湿热灭菌又分常压蒸汽灭菌和加压蒸汽灭菌。
46、问答题 压缩空气的预处理包括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压缩空气的冷却、压缩空气的除油除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压缩空气的冷却、压缩空气的除油除水
47、问答题 耐氧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类可在有氧条件下正常生长却不需要氧而仅借发酵和底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类可在有氧条件下正常生长却不需要氧而仅借发酵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微生物。
48、名词解释 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经过胸腺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介导细胞免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经过胸腺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介导细胞免疫。简称T细胞。
49、名词解释 蕈菌(mushroom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型真菌,俗称蘑菇,很多种味美可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型真菌,俗称蘑菇,很多种味美可食。
50、问答题 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细胞壁的种类,或是用人为的方法通过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得人工缺壁的细菌统称为缺壁细菌。比较如下:

51、问答题 试比较柠檬酸发酵与酒精发酵的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柠檬酸发酵与酒精发酵虽然都称为发酵,但前者是在好气条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柠檬酸发酵与酒精发酵虽然都称为发酵,但前者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后者是在厌气条件下进行的。
1分子的己糖在好气条件下经过柠檬酸发酵可产1分子的柠檬酸。
1分子的己糖在厌气条件下被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可产2分子的乙醇和2分子的CO2。
参与柠檬酸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等好气微生物,而参与酒精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52、问答题 为什么说土壤藻类有土壤生物的先行者之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为土壤藻类是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可以光为能源将CO2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为土壤藻类是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可以光为能源将CO2转化为有机物,这些以藻类细胞形态存在的有机物,在藻类死亡之后,可以被其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利用作为碳源和能源,其他微生物因此而发育繁衍。
另外土壤藻类中,许多种是能够进行固氮的,将空气中的氮素固定为其他生物可利用的氮源。
因此说土壤藻类是土壤生物的先行者。
53、问答题 微生物工程有几个发展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天然发酵2.第一代的微生物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天然发酵2.第一代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的建立3.第二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发酵技术4.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
54、名词解释 诱变育种(mutationbreeding)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利用各种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的随机突变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利用各种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的随机突变频率,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或特定的筛子)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株。
55、单项选择题 影响发酵PH的因素有()
A、培养基
B、加糖量
C、加碱量
D、以上都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6、问答题 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的基本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主要是利用他们之间特异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大小,形状,酸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主要是利用他们之间特异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大小,形状,酸碱性,溶解性,溶解度,极性,电荷和与其他分子的亲和性等。各种方法基本原理归纳2各方面:利用混合物中几个组份分配系数的差异,把他们分配到两个或几个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沉淀、层析和结晶等。将混合物置于某一相(大多数是液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不同的区域,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电泳、离心、超滤等。
57、名词解释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单位土壤(m3或kg)中微生物细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单位土壤(m3或kg)中微生物细胞的重量。
58、问答题 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前体物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前体物有: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UD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前体物有: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UDP-葡萄糖胺
59、名词解释 选择毒性(selectivetoxic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化疗试剂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而对宿主尽可能不产生伤害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化疗试剂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而对宿主尽可能不产生伤害的性质。
60、问答题 何谓固体培养基?它有何用途?试列表比较4类固体培养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固体培养基是一类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在科研和生产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固体培养基是一类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上用途很广,如可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菌落计数、检验杂菌、选种、育种、菌种保藏、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测定、获取大量真菌孢子,以及用于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和大规模生产等。

61、名词解释 硫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H2S、元素硫和其它不完全氧化的硫化物被微生物氧化生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H2S、元素硫和其它不完全氧化的硫化物被微生物氧化生成硫酸盐的过程。
62、名词解释 巴斯德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有氧状态下酒精发酵和糖酵解受抑制的现象,因为该理论是由巴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有氧状态下酒精发酵和糖酵解受抑制的现象,因为该理论是由巴斯德提出的,故而得名。
63、问答题 阐述微生物在不同地域上空的生态分布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不同地域上空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差异很大,城市上空空气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不同地域上空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差异很大,城市上空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大大高于农村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在城市中街道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大大高于公园上空的微生物密度。
在农村中无植被地表上空的微生物密度高于有植被地表上空的微生物密度,饲养牲畜的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可能是最高的,可达1,000,000-2,000,000个/m3。
一般来说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高于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宿舍中的微生物密度可达20,000个/m3。
陆地上空的微生物密度高于海洋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在人迹稀少的北极上空以及雪山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很低,甚至难以检测到。
64、名词解释 紫外辐射(UVradi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波长为10—400nm(通常采用260nm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波长为10—400nm(通常采用260nm)的高能辐射。紫外辐射有较强的致死效应,通常用于对物体表面和空气的灭菌。
65、问答题 溶剂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分配定律二、弱电解质萃取的分配平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分配定律二、弱电解质萃取的分配平衡
66、名词解释 反硫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中的硫酸盐和其它氧化态的硫化物在厌气条件下被微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中的硫酸盐和其它氧化态的硫化物在厌气条件下被微生物还原为H2S的过程。
67、问答题 用什么方法可获得大肠杆菌(E.coli)的组氨酸缺陷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一般要经过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一般要经过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4个环节。
将筛选得到的缺陷型菌株分别涂在不加任何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和加有组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若前者不长后者长出菌落,即为组氨酸缺陷型。
68、名词解释 效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
69、名词解释 体液免疫(humoralimmunity,H1)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体液免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体液免疫。
70、名词解释 缺壁细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于人工方法,或自然发生的缺少细胞壁的细菌,主要有L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于人工方法,或自然发生的缺少细胞壁的细菌,主要有L型细菌,原生质体,球状体和支原体等
71、名词解释 吞噬细胞(phagocyt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衰老细胞等各种异物颗粒并能将其消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衰老细胞等各种异物颗粒并能将其消化降解的细胞称为吞噬细胞,又分为大、小吞噬细胞两类。大吞噬细胞指巨噬细胞(microphage),小吞噬细胞指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又称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cocyte,PMN)。
72、名词解释 命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为一个新发现的微生物确定一个新学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为一个新发现的微生物确定一个新学名。
73、问答题 生长产量常数(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处于稳定生长期的微生物消耗单位营养物质所形成的菌体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处于稳定生长期的微生物消耗单位营养物质所形成的菌体质量。
74、问答题 什么是高密度培养,如何保证好氧菌的高密度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方法主要有:
1.选取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各成分含量
2.补料
3.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4.防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
75、问答题 什么是发酵过程自动控制?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发酵过程的自动控制是根据对过程变量的有效测量和对发酵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发酵过程的自动控制是根据对过程变量的有效测量和对发酵过程变化规律的认识,借助于有自动化仪表和计算机组成的控制器,控制一些发酵的关键变量,达到控制发酵过程的目的.发酵过程的自动控制包括三方面内容:
(1)与发酵过程的未来状态相联系的控制目标,如需要控制的温度、PH、生物量和浓度等.
(2)一组可供选择的控制动作,如阀门的开或关、泵的开动或停止等.
(3)能够预测控制动作对过程状态影响的模型,如用加入基质的浓度和速率控制细胞生长率时,表达两者之间关系的数学式.这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组成具有特定自动控制功能的自控系统.
76、问答题 什么是组成酶、诱导酶?什么是弱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微生物细胞中不依赖于酶底物或底物的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微生物细胞中不依赖于酶底物或底物的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的酶称为组成酶。
依赖于某种底物或底物的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的酶称为诱导酶,又叫适应性酶,其合成的基因以隐性状态存在于染色体中。
弱化作用是通过操纵子的引导区内类似于终止子结构的一段DNA序列实现的,这种调节方式不是使所有正在翻译中的mRNA全部都中途停止,而仅有部分中途停止转录,所有称为弱化作用。
77、名词解释 分解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营养物质或细胞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伴随着能量产生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营养物质或细胞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伴随着能量产生的过程。
78、名词解释 酒精发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厌气条件下,酵母菌分解己糖产生乙醇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厌气条件下,酵母菌分解己糖产生乙醇的过程。
79、问答题 简述质粒不稳定的原因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其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含质粒菌产生不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其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含质粒菌产生不含质粒子代菌的频率;
二是这两种菌的比生长速率差异的大小。提高质粒稳定性的方法:工程菌的培养一般采用分成两阶段培养法来提高质粒的稳定性。在培养的第一阶段以增加菌体的生长达到一定密度为目的,外源基因不表达,从而使工程菌与质粒丢失菌的比生长速率的差异减小,增加了质粒的稳定性;第二阶段再诱导外源基因的表达。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选择性压力如抗生素等,以抑制质粒丢失菌的生长。控制适当的培养条件也能使工程菌具有优势的比生长速率,可调控的培养条件有温度、PH、培养基组分和溶解氧等。
80、问答题 干燥设备包括那些?各自用途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气流干燥设备、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各自用途:气流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括:气流干燥设备、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各自用途:气流干燥设备用途:在潮湿状态时仍能在气体中自由流动的颗粒物料,如味精、柠檬酸、某些抗生素等。
沸腾干燥用途:用于使颗粒物料呈液化沸腾状态,是水分迅速气化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喷雾干燥用途:用于将悬浮液和粘滞的液体喷成雾状,形成具有较大表面积的分散颗粒,与热空气发生强烈的热交换,迅速派出自身的水分,在几秒到几十秒内获得干燥。
81、名词解释 化疗(chemotherap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具有选择毒性的化学物质杀死生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具有选择毒性的化学物质杀死生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治疗被微生物感染的病变细胞或组织,但对机体本身无毒害作用的治疗措施。
82、问答题 试述显微计数的基本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显微计数通常用来测微生物单细胞的数量,大一点的细胞如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显微计数通常用来测微生物单细胞的数量,大一点的细胞如酵母菌用血球计数板,小一点的细胞如细菌用细菌计数板。该测数方法不能区别死活细胞,测出的是微生物总的细胞数量。
血球计数板和细菌计数板构造相似,计数区的面积都是1mm2,两者的差别在于血球计数板的深度为0.1mm。细菌计数板的深度为0.02mm。无论是血球计数板还是细菌计数板计数区都划为25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又划为16个小格。所以每小格的体积为1/4000mm3或1/20000mm3。
计数时,先在显微镜下找到计数区,然后将菌液稀释到适当浓度,取少量菌液滴在计数区上盖上特制盖玻片,亦可先盖盖玻片。然后用吸管将菌液从计数板上的沟里加入。靠菌液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
计数时采取五点取样法数数,即四角各取一个大方格,再在中央取一个大方格。计数时大方格四周压线的细胞只数两边,以防增加数量。
将5个大方格的菌数加起来除以80得出每个小格的菌数,再乘以4000即为1mm3的菌数,再乘上1000即为1ml的菌数,乘上稀释倍数即为样品含菌数。
83、名词解释 数值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数值孔径是判断物镜和聚光镜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用N.A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数值孔径是判断物镜和聚光镜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用N.A表示。N.A=n.sinα/2(n为介质折光率,α为镜口角)。
84、问答题 简述诱变育种的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主要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主要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诱变育种是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化学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种的育 种方法。
85、名词解释 横割分裂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放线菌的一种分裂的方式,有两种途径进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放线菌的一种分裂的方式,有两种途径进行:
1)细胞膜内陷,再由外向内中间收缩,最后形成一完整的横割膜,从而把刨子丝分割成许多分生孢子;
2)细胞壁和膜同时内陷,再逐步向内缢缩,最终将孢子丝缢裂成一串分生孢子。
86、名词解释 免疫系统(immunesyste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是获得性免疫的物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是获得性免疫的物质基础。
87、名词解释 抗原决定簇(antigendetermina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抗原物质上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应答并与其产物特异反应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抗原物质上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应答并与其产物特异反应的化学基因,又称表位epitope。
88、名词解释 分辨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出的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出的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波长及物镜的数值孔径有关。
89、名词解释 产能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通过呼吸或发酵作用分解基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通过呼吸或发酵作用分解基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90、名词解释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微生物种群生活于同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微生物种群生活于同一环境中时,竞争同一基质,或同一环境因子或空间而发生的其中一方或两方的群体大小或生长速率受到限制的现象。
91、名词解释 微好氧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的微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的微生物
92、问答题 细胞破碎率的测定方法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测定法,测定蛋白质质量或酶活力以及测定导电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测定法,测定蛋白质质量或酶活力以及测定导电率.
93、问答题 简述尿素的氨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很多细菌都含有尿酶,能水解尿素,产生氨,其中有些种类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很多细菌都含有尿酶,能水解尿素,产生氨,其中有些种类的作用特别强,称为尿素细菌。尿素和尿酸的氨化作用:进到土壤中的尿素一般很快地被尿素细菌和土壤中的尿酶分解成为碳酸铵。
94、问答题 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的一般程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多数微生物产品的下游加工工程,常常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多数微生物产品的下游加工工程,常常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为四个大框架步骤,即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提取,精制,成品加工。
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的工艺流程:发酵液——预处理——细胞分离——细胞破碎——细胞碎片分离——提取(初步纯化)——精制(高度纯化)——成品加工
95、名词解释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1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LAK)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些原来不表现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与白细胞介素2(1L&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些原来不表现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与白细胞介素2(1L—2)共同培养时,可诱导出杀细胞活性,称为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96、名词解释 抗原提呈细胞(Agpresenting cell,AP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摄取、加工、提呈抗原给T细胞的能力的细胞称为抗原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摄取、加工、提呈抗原给T细胞的能力的细胞称为抗原提呈细胞,又称辅助细胞(accessory cell),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B细胞。
97、名词解释 植物病原微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寄生或附生于植物根系、茎杆、叶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寄生或附生于植物根系、茎杆、叶面而从植物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水分,导致植物发生病害甚至死亡的微生物。
98、名词解释 合成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大分子物质并伴随着能量消耗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大分子物质并伴随着能量消耗的过程。
99、名词解释 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IR)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化、分化和效应过程。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化、分化和效应过程。
100、名词解释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生物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生物学:微生物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