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简述垃圾渗滤液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可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可分为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和植物提取三种类型。
场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吸附:重金属被活的或死的生物体吸附的过程。
微生物氧化还原:利用微生物改变重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降低环境和水体中的重金属水平。
2、名词解释 玻璃化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使用高温熔融污染土壤使其形成玻璃体或固结成团的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使用高温熔融污染土壤使其形成玻璃体或固结成团的技术。
3、问答题 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水溶态、交换态或吸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水溶态、交换态或吸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
4、问答题 什么是超富集植物?有何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超积累植物(超富集植物)是指能够超量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超积累植物(超富集植物)是指能够超量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植物。
特点:
1)植物叶片或地上部分:Cd大于或等于100mg/kg(0.01%);Pb、Co、Cu、Ni和Cr大于或等于1000mg/kg(0.1%);Zn和Mn大于或等于10000mg/kg(1%)。或植物地上部分的含量超过一般植物10-100倍以上。
2)植物的富集系数大于1,即植物体内该元素含量大于土壤中该元素的含量。富集系数=植物体内该元素含量/土壤中该元素的含量。
3)植物的转运系数大于1,植物地上部分的含量高于根部。位移系数=植物地上部分该元素的含量/植物根部该元素的含量。
5、问答题 海洋石油污染的修复措施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具体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物理方法:围栏法,油拖把法、吸附法化学法:燃烧法,化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物理方法:围栏法,油拖把法、吸附法化学法:燃烧法,化学试剂法,生物法:投加表面活性剂、外源微生物以及氮磷营养源
6、问答题 土壤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土壤性质的影响:包括对重金属形态、微生物、植物产量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土壤性质的影响:包括对重金属形态、微生物、植物产量和品质等。
②指示物的影响:包括平衡时间与浓度、形态的变化、污染物累积过程等。
③污染历程的影响
④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pH值、Eh值等。
⑤污染物化合物的类型的影响
7、问答题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可以选择的修复技术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生物强化法;生物培养法;投菌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生物强化法;生物培养法;投菌法;生物通气法;生物注射法;生物冲淋法;土地耕作法
异位强化微生物修复技术:堆肥法;生物反应器法;厌氧处理
植物修复:植物吸收、植物降解、植物稳定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
物理修复:改土法;原位土壤冲洗;电动修复;热处理法;冰冻法
物理化学修复:溶液浸提技术;原位加热-真空提取;原位土壤气提;二阶段提取;化学氧化技术;光化学降解技术;原位覆盖技术。
8、问答题 固体废弃污染场所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垃圾填埋场,矿山废石场,露天采矿场、农田场地、已关闭垃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垃圾填埋场,矿山废石场,露天采矿场、农田场地、已关闭垃圾场。
9、问答题 如何控制和防治因施肥所造成的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加强对化肥的监督管理,从化肥的质量上扼制污染;经济合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加强对化肥的监督管理,从化肥的质量上扼制污染;经济合理施肥,严防过量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推行施肥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优化肥料品种结构,研制新型无污染化肥;加强水肥管理,实施控水灌溉;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10、名词解释 植物提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并将污染物富集于植物体内,而后将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植物根系吸收污染物并将污染物富集于植物体内,而后将植物体收获、集中处置的过程。根际降解:是指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根际微生物我活动而被降解的过程。
11、名词解释 植物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污染物的理论为基础,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污染物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降解和转化作用来消除环境中污染物。
12、名词解释 植物稳定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富集、根系表面的吸附或植物根圈的沉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富集、根系表面的吸附或植物根圈的沉淀作用而产生的稳定化作用;或利用植物或植物根系保护污染物,使其不因风、侵蚀、淋溶以及土壤分散而迁移的稳定化作用。
13、问答题 分析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胶体的种类;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土壤pH值;重金属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胶体的种类;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土壤pH值;重金属离子的亲和力。
14、问答题 矿山尾矿库具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浓度较高、酸碱性强且变化大、植物营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浓度较高、酸碱性强且变化大、植物营养物质含量低、固体废物表面不稳定。
15、名词解释 植物挥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即植物将污染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利用植物去除环境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
16、问答题 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物理迁移: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物理迁移: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地面水体。
(2)物理化学迁移和化学迁移:通过专性吸附或非专性吸附与无机胶体结合;通过络合、螯合或表面吸附与有机胶体结合;通过溶解—沉淀作用进行迁移转化;通过氧化—还原作用进行迁移转化;通过络合—螯合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3)生物迁移: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某些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并在植物体内累积起来。
17、问答题 论肥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2)促进土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2)促进土壤酸化
(3)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4)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18、名词解释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通过混入土壤的氧化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通过混入土壤的氧化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污染物降解成为低浓度、低移动性产物的技术。
19、名词解释 资源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就是指采用适当的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就是指采用适当的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再创经济价值的技术和方法。
20、问答题 污染大气植物修复的优缺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点:
①绿色净化,清洁并储存可利用的太阳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点:
①绿色净化,清洁并储存可利用的太阳能。
②经济有效,具有潜在的环境价值
美化环境,普遍接受。
④适用植物修复的污染物范围较广
缺点:
①植物修复的本身耗时长。
②污染物可通过食用含污染物植物的昆虫和动物进入食物链。
③有毒污染物可能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
④植物修复能力受水力控制。
21、问答题 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有何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
(2)确定土壤的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
(2)确定土壤的环境容量
(3)了解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情况
22、问答题 什么是植物同化与植物超同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植物同化指的是植物通过气孔可将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植物同化指的是植物通过气孔可将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大气污染物吸入体内,参与生理代谢,最终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氨基酸和蛋白质中,或转化为亚硫酸盐或硫酸盐,再加以同化利用。
②植物超同化指的是植物可将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大气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源高效吸收与同化,同时促进自身的生长。
23、问答题 生态浮床技术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扩大了水面植物可种植范围、可采用废弃塑料泡沫板作为浮床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扩大了水面植物可种植范围、可采用废弃塑料泡沫板作为浮床的载体、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不仅产生经济效益,而且美化景观。
24、名词解释 焚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现象)
25、问答题 环境疏浚与工程疏浚的差异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环境疏浚旨在清除湖泊水体中的污染底泥,并为水生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环境疏浚旨在清除湖泊水体中的污染底泥,并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同时还需要与湖泊综合整治方案相协调。
工程疏浚则主要为某种工程的需要如流通航道、增容等而进行。
26、问答题 论述矿山尾矿的植物修复流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可分为整治、中和、覆盖和种植等工序。
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可分为整治、中和、覆盖和种植等工序。
①整治尾矿库
对长期积水、类似沼泽地形的尾矿库,应先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排除积水,待干涸后再进行疏松、整平。对于干涸的尾矿床,由于表面易形成一层不透气的硬壳,则应予以疏松。可根据植物修复的要求,进行局部整平或缓和地形即可。
②酸碱中和处理
对碱性尾矿可采用硫化矿碎片进行中和处理,对酸性尾矿可采用石灰石矿碎片进行中和处理。参与中和反应的碎石粒径,应愈小愈好,小粒径碎石能改善尾矿表层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植物生长。
③覆盖、种植
在整治尾矿库、中和尾矿的基础上,进行覆盖泥土,然后进行种植。
27、问答题 简述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途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污染物质的扩散迁移(2)吸附与沉积(3)微生物对污染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污染物质的扩散迁移(2)吸附与沉积(3)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4)污染物质的降解与累积(5)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6)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28、问答题 有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中堆肥床与土壤床的应用特点有什么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堆肥床与土壤床的应用特点比较:
①在处理相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堆肥床与土壤床的应用特点比较 :
①在处理相同量的废气时,土壤床占地的面积较大;
(土壤床的孔隙较小,渗透性较差)
②土壤床可处理无机酸性气体,而堆肥床不能;
(土壤床能用石灰预处理,堆肥床不能用石灰处理,否则会变成致密床层)。
③堆肥床的生物降解速度比土壤床快,处理量大,对废气去除率较高;
(接触时间只有土壤床的1/4~1/2,约20s)
④堆肥床需周期性地进行搅动,防止结块和干燥,否则再湿润比较困难。
土壤为亲水性,一般不会发生上述现象。
⑤土壤床比堆肥床长
土壤床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其使用时间几乎趋于无限长;而处理有机废气,其使用年限则取决于土壤的中和能力。
29、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植物提取
2)根际降解
3)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植物提取
2)根际降解
3)植物降解作用
4)植物稳定化作用
5)植物挥发
30、问答题 什么是生物修复,狭义、广义如何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除污染环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清除环境污染的目的。
广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利用各种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吸收、降解、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受污染的环境得到改善的治理技术。广义的生物修复可以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生态修复四大类。
狭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特定的微生物降解、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技术。
31、问答题 垃圾场生物修复的限制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基质不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修复时要进行调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基质不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修复时要进行调配;
②水分满足不了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要求;(垃圾土失水速率高于普通土壤,垃圾场的植被营建中,应加强对水分的管理);
③土层下垃圾发酵产生的热对植物根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32、问答题 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农药对土壤消化和氨化作用的影响;
(3)农药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4)土壤中的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33、问答题 简述化肥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促进土壤酸化;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土壤中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2)化肥施用可能造成水环境富营养化
3)化肥施用与大气环境变化:化学氮肥与土壤中的N2O排放;土壤中NH3的挥发。
34、问答题 简述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农药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农药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结合和配位键结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从而降低了其移动性和生理毒性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和扩散;农药可以通过气体挥发和水的淋溶进行扩散迁移;农药在土壤中发生降解,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35、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优势:
①可使有机污染物分解为CO2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优势:
①可使有机污染物分解为CO2和H20,永久消除污染物;
②处理形式多样,可以就地处理;
③对土壤的性质破坏小;
④降解过程迅速,费用较低。
(2)局限:
①只能对可以发生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进行修复;
②可能导致新的环境风险;
③其它污染物可能对生物修复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④修复过程的技术含量较高,造成修复之前可行性评价的费用较高;
⑤修复过程的监测要求较高,除了化学监测还要进行微生物监测。
36、问答题 叙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和土壤生物活性与土壤污染物转化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影响污染物的截留、迁移、转化。粘土类 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影响污染物的截留、迁移、转化。粘土类富含粘粒,土壤物理性吸附、化学吸附及离子交换作用强,具有较强保肥、保水性能,同时也把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的有机、无机分子、离子吸附到土粒表面保存起来,增加了污染物转移难度。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养分转化、物质迁移、污染物降解、转化、固定的重要参与者,主宰着土壤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特征和结果,土壤生物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降解和归宿。
37、名词解释 原位处理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污染土壤不经搅动、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之间进行原位处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污染土壤不经搅动、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之间进行原位处理。最常用的原位处理方式是进入土壤饱和带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异位微生物修复是将受污染的土壤、沉积物移离原地,在异地利用特异性微生物和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最终污染物被降解,使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原有的功能的过程。
38、名词解释 空白实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9、名词解释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能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机污染物。
40、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
②固定土壤污染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
②固定土壤污染物
③将土壤污染物转化成毒性较低或无毒的物质④阻断土壤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转移途径
41、名词解释 积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可认为该化合物保持其分子完整性,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可认为该化合物保持其分子完整性,以及通过在环境中运输和分配,维持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能力。
42、问答题 生态混凝土护坡有哪几种铺装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现场连续铺装
多孔混凝土预制砖
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现场连续铺装
多孔混凝土预制砖
多孔混凝土预制球
43、名词解释 生物净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通过生物降解,被分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通过生物降解,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消散的过程。
44、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自然生物修复
2)人工生物修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自然生物修复
2)人工生物修复
3)泥浆相生物反应器
4)生物堆制法
5)土地耕作法
6)翻动条垛法
7)生物通气法
8)生物注气法
45、问答题 影响土壤背景值的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⑴成土因素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气候、母质、地形地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⑴成土因素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气候、母质、地形地貌、生物因素、时间因素
⑵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
土壤中的有机质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和络合显著地影响元素的迁移能力,从而影响土壤元素背景值;随着pH升高,土壤中Pb、Zn等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降低,在低pH条件下,多数重金属元素迁移性增强;土壤质地对金属元素含量起着重要作用,一般粘粒含量越高,质地越细,多数重金属含量就越高,甚至在母质相同,地貌平坦的地区,可根据土壤不同粒级的颗粒含量组成来推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46、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选择的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耕地资源保护原则
(2)可行性原则: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耕地资源保护原则
(2)可行性原则:一是经济方面的可行性,即成本不能太高,在我国农村现阶段能够承受,可以推广。二是效用方面的可行性,即修复后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见效快,如需要很长周期的修复技术,必须在土地能够长时期闲置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3)因地制宜原则
47、名词解释 植物降解作用(植物转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被吸收的污染物通过植物体内代谢过程而降解的过程,或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被吸收的污染物通过植物体内代谢过程而降解的过程,或污染物在植物产生的化合物(如酶)的作用下在植物体外降解的过程。
48、问答题 环境修复按照修复对象和修复方法分有哪几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修复对象:土壤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大气环境修复、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修复对象:土壤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大气环境修复、固体废物环境修复修复方法:工程修复、物理、化学、生物修复。
49、问答题 论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土壤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土壤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所处状态的综合体现与定性、定量的表述。它包括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自然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土壤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特性、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元素背景值、环境容量、自我调节功能与抗逆性能等相对稳定而仍然不断变化中的环境基本属性,以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环境污染和土壤生态状态的变化。其中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是影响现代土壤环境质量变化与发展的最积极而活跃的因素。
(2)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3)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进行,土壤环境受到污染会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健康。目前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土壤和水资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土壤污染的控制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0、问答题 什么是生态护坡?与传统护坡有什么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即是利用生物(主要是指植物)对边坡进行植被重建,建立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即是利用生物(主要是指植物)对边坡进行植被重建,建立一个新的植物群落,以期达到恢复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之目的.
传统的护坡一般采用浆砌石块或浇筑普通混凝土的建造方式。护坡给人以生硬、粗糙、灰冷的视觉感受。这种护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水生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而消失,导致天然河堤的生态功能被彻底破坏,由此造成河川自然生态修来源:www.91exam.net复能力和水体自净功能的丧失。
51、名词解释 异位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原地处理和异地处理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原地处理和异地处理的过程。
52、名词解释 化学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用化学制剂使土壤中污染物发生酸碱反应,氧化还原,裂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用化学制剂使土壤中污染物发生酸碱反应,氧化还原,裂解,中和,沉淀,聚合,固化,玻璃质化学反应,使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降解转化为低毒或无毒化学形态的技术。
53、名词解释 物理化学迁移和化学迁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专性吸附或非专性吸附与无机胶体结合;通过络合、螯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专性吸附或非专性吸附与无机胶体结合;通过络合、螯合或表面吸附与有机胶体结合;通过溶解—沉淀作用进行迁移转化;通过氧化—还原作用进行迁移转化;通过络合—螯合作用进行迁移转化。生物迁移: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某些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并在植物体内累积起来。
54、名词解释 溶剂提取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溶剂提取技术,是一种异位修复技术,在该过程中,污染物转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溶剂提取技术,是一种异位修复技术,在该过程中,污染物转移进入有机溶剂或超临界液(SCF),而后溶剂被分离以进一步处理或弃置。
55、问答题 简述生物修复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优点:(1)可以现场进行,节省了很多治理费用(2)环境影响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优点:(1)可以现场进行,节省了很多治理费用(2)环境影响小(3)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浓度(4)可用于其他处理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5)可以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缺点:(1)耗时长(2)运行条件苛刻(3)并非所有进入环境的污染物都能被生物利用(4)特定的生物只能吸收、利用、降解、转化特定类型的化学物质,状态稍有变化的化合物就可能不会被同一种生物酶破坏
56、名词解释 无害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57、问答题 简述土壤环境容量的应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预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②污灌水质标准的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预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②污灌水质标准的制定
③农田施用污泥标准的制定
58、问答题 地表水环境污染修复的生物方法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操纵法、植被群落恢复、生物除藻、生态浮床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操纵法、植被群落恢复、生物除藻、生态浮床等
59、问答题 什么是经典和非经典生物操纵?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经典生物操纵法是指通过化学方法毒杀、捕捞或者放养肉食性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经典生物操纵法是指通过化学方法毒杀、捕捞或者放养肉食性鱼的方法,调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促进食藻浮游动物的增长,特别是枝角类种群的发展,通过它们对藻类的摄食降低藻类生物量。
非经典生物操纵法依靠提高大型滤食性鱼类的密度来控制藻类,如直接放养滤食性鱼类白鲢、鳙等直接摄食藻类。
60、名词解释 农药半衰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施药后附着于土壤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施药后附着于土壤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61、问答题 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应具有的特性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即使在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也有较高的积累速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a.即使在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也有较高的积累速率;
b.能在体内积累高浓度的污染物;
c.能同时积累几种金属;
d.生长快,生物量大;
e.具有抗虫抗病能力。
62、名词解释 电动学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向土壤施加直流电场,在电解、电迁移、扩散、电渗透、电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向土壤施加直流电场,在电解、电迁移、扩散、电渗透、电泳等作用的共同作用下,使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向电极附近富集从而被除数去除的技术,称为电动力学技术。
63、名词解释 农业改良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采用一般农业生产上可操作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降低土壤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采用一般农业生产上可操作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抑制土壤重金属向农作物迁移的技术。农业改良措施包括施用改良物料和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等方面。
64、名词解释 土壤蒸气提取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种通过布置在不饱和土壤层中的提取井,利用真空向土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种通过布置在不饱和土壤层中的提取井,利用真空向土壤导入空气,空气流经土壤时,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随空气进入真空井而排出土壤,土壤中污染浓度因而降低的技术。
65、问答题 简述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土壤淋洗技术;(2)原位化学氧化技术;(3)化学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土壤淋洗技术;(2)原位化学氧化技术;(3)化学脱卤技术;(4)溶剂提取技术;(5)农业改良技术。
66、问答题 废石堆分层堆置的顺序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酸性、碱性废石在下层,中性废石在上层;大块废石在下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酸性、碱性废石在下层,中性废石在上层;大块废石在下层,小块废石在上层;
不易风化的废石在下层,易风化的废石在上层;
不肥沃的土质在下层,肥沃的土质在上层。
67、名词解释 投菌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直接向污染的环境中接入外源的污染降解菌,同时提供这些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直接向污染的环境中接入外源的污染降解菌,同时提供这些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
68、名词解释 热处理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利用高温所产生的物理学或化学作用,如挥发、燃烧、热解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利用高温所产生的物理学或化学作用,如挥发、燃烧、热解将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去除或破坏的过程。
69、问答题 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原则与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原则:
(1)切断污染源
(2)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原则:
(1)切断污染源
(2)提高土壤环境容量
(3)控制或切断重金属进入食物链
(4)避免二次污染
措施:
(1)发展清洁工艺
(2)严格执行污水和污泥施用标准
(3)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和自净能力
(4)加强土壤水分管理
(5)施用改良剂
(6)客土、换土法和水洗法
(7)电化法
(8)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
(9)加强土壤环境及其生物产品的监测
70、名词解释 污泥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从污水表面撇出浮沫的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从污水表面撇出浮沫的残渣。简单地讲,污泥中污水中的固体部分,在成分上界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半固体废物。
71、名词解释 减量化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其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72、名词解释 富集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用富集系数来表征植物对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积累能力,富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用富集系数来表征植物对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积累能力,富集系数(BCF.=植物体内某种元素含量/土壤中该种元素含量。
73、问答题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原位生物修复:土地耕作法、生物强化法、生物通气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原位生物修复:土地耕作法、生物强化法、生物通气法、生物通风技术、植物修复、生物冲淋
土壤异位生物修复:异位土地耕作、土壤堆积、堆肥法、生物反应器处理。
74、问答题 什么是物理修复?特点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物理学特性的差异,将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利用污染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物理学特性的差异,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分离。
类型:物理分离修复、蒸汽浸提修复、固定/稳定化修复、电动力学修复、热力学修复
特点;快捷,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干扰少,对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不敏感等。
75、名词解释 挥发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有机污染物穿透过土壤而逸向空间的移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有机污染物穿透过土壤而逸向空间的移动。
76、名词解释 生物培养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期的向污染环境投加H2O2和营养物,以满足污染环境中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期的向污染环境投加H2O2和营养物,以满足污染环境中已经存在的降解菌的需要,使微生物把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彻底矿化成CO2和H2O。
77、名词解释 物理净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土壤多相,疏松多孔的特点,通过吸附、稀释、扩散、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土壤多相,疏松多孔的特点,通过吸附、稀释、扩散、淋溶、挥发、机械阻留等物理作用过程是土壤污染物趋于稳定,毒性或活性减小甚至排出土壤的过程。
78、问答题 分析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主要环境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主要包括吸附、解吸、挥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主要包括吸附、解吸、挥发、淋滤、降解残留、生物富集等。
①与土壤颗粒的吸附—解析;
②挥发和随土壤颗粒进入大气;
③渗滤至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迁移至地表水;
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或被降解;
⑤生物或非生物降解。
79、名词解释 等速采样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烟尘浓度测定时,采样器进气口进气速度与废气流速相等,称为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烟尘浓度测定时,采样器进气口进气速度与废气流速相等,称为等速采样。
80、名词解释 有机污染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有机化合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天然有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
81、名词解释 物理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使污染物在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物理过程的调节或控制,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分离、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物质的过程。
82、问答题 地下水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注射法、有机粘土法、抽提地下水系统和回注系统相结合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注射法、有机粘土法、抽提地下水系统和回注系统相结合法、生物反应器法。
83、问答题 什么是环境?如何分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分成: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
84、问答题 简述化学淋洗修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土层中,再提取液体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主要对象是有机物及重金属。
优点:长效性、易操作性、高渗透、费用合理,适用范围广。适合于多孔、易渗透的土壤,适合于重金属及水溶态有机物
淋洗过程:淋洗液扩散—污染物溶解—溶出污染物在土壤内扩散—从土壤表面向液体扩散
85、问答题 天然无机矿物材料修复技术有哪几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环境矿物材料固硫剂二、环境矿物材料除尘过滤器的优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环境矿物材料固硫剂二、环境矿物材料除尘过滤器的优缺点
三、环境矿物材料脱硫除尘喷洒剂四、天然矿物热效应作用
86、名词解释 稀释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污染物含量低的清洁土壤混合于污染土壤,以降低污染土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污染物含量低的清洁土壤混合于污染土壤,以降低污染土壤污染物的含量。
87、名词解释 土壤环境污染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物污染源。
88、问答题 什么是胞饮作用?其过程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胞饮作用(pinocytosis):也叫内吞作用,是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胞饮作用(pinocytosis):也叫内吞作用,是指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胞饮作用是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矿质元素和其他物质的方式之一。胞饮作用是非选择性吸收,它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水分中的物质一起吸收进来,如各种盐类和大分子物质甚至病毒。这为细胞如何吸收大分子物质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机理。
胞饮作用的过程:当物质吸附在质膜时,质膜内陷,液体和物质便进入,然后质膜内折,逐渐包围着液体和物质,形成小囊泡,并向细胞内部移动。
89、名词解释 生物修复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的环境条件下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的环境条件下将土壤中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90、问答题 什么是赤潮?其危害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定义:赤潮是入海河口、海湾和近海水域由于水质严重污染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定义:赤潮是入海河口、海湾和近海水域由于水质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导致的海洋浮游生物异常增殖、海面水色异常变化的现象。
危害:首先,赤潮可导致环境因素的改变,从而使部分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破坏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其次,赤潮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 91E XAM.net亡,从而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造成破坏。
再次,分泌赤潮毒素(贝素),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91、名词解释 重金属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般我们把密度在4.5(5.0)g/cm3以上的金属<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般我们把密度在4.5(5.0)g/cm3以上的金属
92、名词解释 电迁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离子和离子型络合物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离子和离子型络合物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的移动。
93、问答题 农药污染土壤的的途径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将农药直接施入土壤或以拌种、浸种、毒谷的形式施入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将农药直接施入土壤或以拌种、浸种、毒谷的形式施入土壤;
2)向作物喷洒农药时,农药直接落到地面或附着在作物上,经风吹雨淋落入土壤中;
3)大气中悬浮的农药颗粒或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农药,经雨水溶解和淋失,最后落到地面;
4)死亡动植物残体或灌溉水将农药带入土壤。
94、名词解释 土壤淋洗技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淋洗技术是在淋洗剂(水或酸或碱溶液、螯合剂、还原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淋洗技术是在淋洗剂(水或酸或碱溶液、螯合剂、还原剂、络合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作用下,将土壤污染物从土壤颗粒去除的一种修复技术。
95、名词解释 物理迁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地面水体。
本题解析:
试题答案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或络离子随水迁移至地面水体。
96、问答题 分析农药残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农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农药对土壤消化和氨化作用的影响;
(3)农药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4)土壤中的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97、名词解释 覆土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污染土壤上覆盖一层清洁土壤,以避免污染土层中的污染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污染土壤上覆盖一层清洁土壤,以避免污染土层中的污染物进入食物链。
98、问答题 生物促生剂与微生物制剂的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生物促生剂技术是通过对自然界中污染物降解者土著微生物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生物促生剂技术是通过对自然界中污染物降解者土著微生物的促生作用,为之创造一个能顺利完成自然降解功能的环境,强化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加速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该技术作为微生物修复的一个分支,与以往的微生物制剂法不同,它不引进外来微生物,而是利用其中含有的多种酶和促进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等成分,刺激污染场所土著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迅速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消除水体黑臭的目的。
99、名词解释 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经过酶类及其他物质的作用。发生变化,进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经过酶类及其他物质的作用。发生变化,进而消化和排泄的过程。
100、问答题 有机污染物进入微生物体的过程有哪些?
91eXAm.ne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①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以逆物质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①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以逆物质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对被运输的物质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为主要方式。
②被动扩散微生物吸收营养物各种方式中最简单的一种,不规则运动的营 养物质分子通过细胞膜中的含水小孔,由高浓度的胞外向低浓度的胞内扩散,具有非特异性。
③促进扩散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物质本身在分子结构上也不会发生变化,同样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需要借助于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参与物质运输。
④基团转位另一类类型的主动运输,在物质运输过程中,除了物质分子发生化学变化外,其他特点都与主动运输相同。厌氧微生物中发生。
⑤胞饮作用假丝酵母摄取烷烃的一类途径。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环境修复技术》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