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30 17:22:30
1、判断题 在教育教学中只要做到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截然分开,就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判断题 成熟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3、判断题 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4、单项选择题 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5、判断题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6、判断题 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
7、判断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8、多项选择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
A、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
B、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
C、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D、不同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E、不同时代儿童成熟年龄不同
9、判断题 人的力量是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10、单项选择题 肌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1、判断题 “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家庭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
12、判断题 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特殊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13、判断题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14、单项选择题 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
A、良好的情绪
B、强烈的好奇心
C、健康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D、正确的人生观
15、单项选择题 “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16、单项选择题 在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7、多项选择题 少年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有()
A、体型巨变
B、性开始成熟
C、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人
D、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E、身体机能迅速健全
18、单项选择题 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
A.校长的工作任务
B.教导主任的工作任务
C.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D.班长的工作任务
19、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20、判断题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21、判断题 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性机能成熟,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2、判断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23、单项选择题 心理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4、判断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25、单项选择题 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26、填空题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7、判断题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来源:91题库网 91ExaM.net
28、多项选择题 青年期的生理发展特征有()
A、身体发育基本成熟
B、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
C、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善
D、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E、自我意识发展逐步趋于成熟
29、判断题 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因此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主导的作用。
30、判断题 人生的每个阶段对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全程性的意义。
31、判断题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
32、判断题 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来讲是发现人的价值。
33、多项选择题 教育应以人为本,下列选项中反映这一要求的是()
A、尊重个体的尊严
B、培养个体的批判意识
C、教师身体力行
D、鼓励学生肯定自己
E、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4、判断题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35、判断题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是无条件的。
36、多项选择题 人的根本力量在于精神力量,因为()
A、创造和使用工具,增强生存能力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满足人的需要
C、认识自己和改善自己,发展和完善人自身
D、每个人都有自己潜能
E、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人格
37、单项选择题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高到低、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8、多项选择题 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是()
A、对人的潜能的信任
B、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C、对人性的了解
D、重视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价值
E、重视主体的自我意识
39、单项选择题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性善论
40、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
B、早慧的儿童常常晚年平常
C、失去双手的人可以用口来写字
D、数学成绩好的儿童语文成绩却很差
E、坚强的意志能帮助人战胜肢体残缺
41、多项选择题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2、判断题 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3、多项选择题 中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
A、重视人生观教育
B、重视安全教育
C、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
D、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E、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4、多项选择题 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B、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于成熟
C、自我意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
D、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E、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45、判断题 我们既要注重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更要注重小环境的影响。
46、判断题 人的本质不足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7、单项选择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48、单项选择题 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49、问答题 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50、单项选择题 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
A、不起决定作用
B、起导向作用
C、起决定作用
D、起一般作用
51、判断题 社会环境是人类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52、判断题 13—17岁属于人生的青年期。
53、问答题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
54、单项选择题 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体差异性
55、判断题 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向的任务可形象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56、单项选择题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威尔逊
57、问答题 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58、判断题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持内发论的观点。
59、判断题 外铄论者一般不注重教育的价值。
60、问答题 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61、单项选择题 人的主观能动性最高层次的活动是()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62、判断题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3、问答题 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有哪些要求?
64、多项选择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思维活动
65、判断题 “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66、判断题 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唯一因素。
67、判断题 人的根本力量在于人具有精神力量。
68、判断题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小环境的作用更直接,所以教育者应更注意小环境。
69、多项选择题 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
C、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D、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E、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70、单项选择题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人的发展
D、文化的发展
71、单项选择题 衡量人类活动标准的最主要的三个尺度是()
A、政治、思想、道德
B、知、情、意
C、人生观、世界观、伦理观
D、真、善、美
72、判断题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73、判断题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74、判断题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75、单项选择题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C、促进文化的发展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76、判断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77、判断题 人的根本力量,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身体的力量。
78、多项选择题 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成熟
D、个人的学习态度
E、人的主观能动性
79、判断题 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80、多项选择题 人的心理成熟的表现为()
A、独立思考能力形成
B、性机能成熟
C、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形成
D、身体发育正常
E、个性形成
81、判断题 人的潜能,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82、判断题 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83、多项选择题 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84、问答题 简述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85、多项选择题 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B.人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环境影响
C.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D.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86、判断题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87、判断题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外部的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88、单项选择题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格塞尔
D、华生
89、单项选择题 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讲是()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90、单项选择题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一般性
B.特殊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91、判断题 内铄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92、填空题 ____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93、判断题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94、判断题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95、判断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96、判断题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制约着人的发展,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
97、单项选择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作用是()
A、可能性
B、影响作用
C、决定作用
D、外在作用
98、问答题 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99、多项选择题 青年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发展速度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B、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
C、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善
D、第二性征出现
E、体型巨变
100、判断题 标志个体心理方面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