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可
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
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
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问答题 试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消毒是指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防腐是指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措施。
化疗是指利用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
灭菌完全杀死微生物,而其它方法则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多项选择题 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的微生物是:()
A.含芽孢杆菌;
B.放线菌;
C.草菇;
D.酵母菌;
E.螺旋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名词解释 抗体(antibody,Ab)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血清活性成分,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4、问答题 简述诱变育种的基本方法及筛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诱变育种一般包括两个部分:诱变和筛选。诱变部分成功的关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诱变育种一般包括两个部分:诱变和筛选。诱变部分成功的关键包括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剂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合理的使用方法。筛选部分包括初筛和复筛来测定菌种的生产能力。突变菌株的筛选:1、营养缺陷性突变株的筛选;2、抗反馈阻遏和抗反馈抑制突变菌株的筛选;3、组成型突变株的筛选;4、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5、问答题 什么上菌落?试讨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菌落即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菌落即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因不同形态、生理类型的细菌,在其菌落形态、构造等特征上也有许多明显的反映,故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现象,如,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球菌通常都形成较小、较厚、边缘圆整的半球状菌落;长有鞭毛、运动能力强的细菌一般形成而平坦、边缘多缺刻、不规则的菌落;有糖被的细菌,会长出大型、透明、蛋清状的菌落;有芽孢的细菌往往长出外观粗糙、“干燥”、不透明且表面多褶的菌落等等。
6、名词解释 细胞免疫(cellmediatedimmunity,CMl)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特异杀伤或免疫炎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特异杀伤或免疫炎症。
7、名词解释 人工自动免疫(artificalactiveimmuniz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给机体输入抗原物质,使免疫系统因抗原刺激而发生类似感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给机体输入抗原物质,使免疫系统因抗原刺激而发生类似感染时所发生的应答过程,从而产生特异免疫力,称人工自动免疫,又称预防接种。
用。
8、名词解释 外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G-细菌细胞壁所以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G-细菌细胞壁所以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9、名词解释 内生菌根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菌根中真菌菌丝可以穿透根表皮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菌根中真菌菌丝可以穿透根表皮层,进入皮层细胞间隙或细胞内,也有部分真菌菌丝可穿过菌根的表皮生长到根外,有助于扩大根的吸收,但主要是在皮层细胞间纵向延伸,或盘曲于皮层细胞内。这种菌根称为内生菌根。
10、名词解释 微生物之间的偏利互生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这种关系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微生物类群共栖,一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这种关系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微生物类群共栖,一个群体得益,而另一个群体既不得益也不受害的情况。
11、问答题 什么是效价?试简述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双层平板法主要步骤: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凝固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45℃以下,加有较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体积待测噬菌体样品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37℃下保温。一般经10余h后即可对噬菌斑计数。
12、名词解释 衰亡期(deathphas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稳定期后,由于营养物质的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稳定期后,由于营养物质的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使微生物死亡速度逐步增加,活菌减少的时期。
13、名词解释 天然培养基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化学成分不完全清楚的天然物质如马铃薯,麸皮等配制而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化学成分不完全清楚的天然物质如马铃薯,麸皮等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14、名词解释 B淋巴细胞(Blymphocyt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当受抗原刺激时产生抗体。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当受抗原刺激时产生抗体。简称B细胞。
15、问答题 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个微生物的纯培养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首先要根据分离对象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若要分离真菌应选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首先要根据分离对象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若要分离真菌应选用马丁-孟加拉红选择培养基;若要分离细菌应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若要分离放线菌应选用高氏培养基。
土样采回来后,用常规的十倍稀释分离法进行稀释分离,若分离细菌,一般稀至10-8,若分离放线菌,一般稀至10-6;若分离真菌,一般稀至10-4。取最后三个稀释度倒平板获得单个菌落。
将平板上出现的单菌落转接斜面培养,同时镜检菌体的纯度,若不纯,应将培养的单菌落斜面再次进行稀释分离。倒平板获得单菌落,转接斜面培养,同时镜检菌体的纯度。反复几次直到得到菌体单一的单菌落方可认为是某一微生物的纯培养体。
16、名词解释 防腐剂(antisepti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用于防腐的化学制剂。防腐剂的毒性一般小于消毒剂,以避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用于防腐的化学制剂。防腐剂的毒性一般小于消毒剂,以避免对动物或人体组织产生毒害作用。
17、问答题 微生物杂交育种包括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细菌的杂交育种、放线菌的杂交育种、霉菌的杂交育种、酵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细菌的杂交育种、放线菌的杂交育种、霉菌的杂交育种、酵母的杂交育种.
18、问答题 恒化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通过保持有一种生长限制因子的培养液的流速不变,可使微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通过保持有一种生长限制因子的培养液的流速不变,可使微生物始终处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器。
19、名词解释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催化超氧化物自由基形成氧和过氧化氢的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催化超氧化物自由基形成氧和过氧化氢的酶。
20、问答题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升高或降低,加入生理酸性盐或生理碱性盐,作为其培养基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升高或降低,加入生理酸性盐或生理碱性盐,作为其培养基成分。
21、问答题 如何检查细菌的运动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检查细菌的运动性有两种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检查细菌的运动性有两种方法:
镜检法
将待检样品制成菌悬液,滴一点菌液于一盖玻片上,取一凹窝载玻片,将凹窝对准菌悬液盖在盖玻片上,然后将盖玻片和载玻片一起翻转,让菌悬液在凹窝上的盖玻片下。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应找悬液的边缘,因细菌为了更多地接触空气,总向水滴的边缘运动。观察时要注意将细菌的运动与分子的布朗运动区别开。
半固体穿刺法
将待检细菌穿刺接种在半固体试管培养基中,若细菌仅沿穿刺线生长,说明细菌不运动。若细菌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说明细菌有运动性。
22、问答题 简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供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供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用于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所以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根据微生物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以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的需要。如自养型微生物所要求营养较简单,而异养型微生物营养要求较复杂。培养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各有不同的培养基。
2.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与配比。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往往在适当时才生长良好。浓度大往往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如糖类,各种重金属盐类如果浓度太高,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同时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比也应注意,特别是C/N比。
3.注意将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了防止因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后影响培养基pH值,常在其中加入磷酸盐,碳酸盐,以维持培养基pH值的相对恒定。
同时还应考虑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原材料的经济、易购和来源广泛的原则。
23、名词解释 平板计数或菌落计数(plate countor colonycou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将适当稀释的样品涂布到琼脂培养基表面,培养后活细胞能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将适当稀释的样品涂布到琼脂培养基表面,培养后活细胞能形成菌落,通过计算菌落数能知道样品中的活菌数,该方法称为平板计数或菌落计数。
24、名词解释 染色体畸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变染色体畸变是指DNA的大段变化(损伤)现象,表现为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变染色体畸变是指DNA的大段变化(损伤)现象,表现为染色体的添加(即插入)、缺失、易位和倒位。
25、名词解释 选择毒性(selectivetoxic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化疗试剂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而对宿主尽可能不产生伤害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化疗试剂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而对宿主尽可能不产生伤害的性质。
26、问答题 加压蒸气灭菌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利用100℃以上的高温(而非压力)蒸气进行湿热灭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利用100℃以上的高温(而非压力)蒸气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用特制的耐压灭菌锅进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和各种物件灭菌。
27、名词解释 光复活作用(或称光复活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把经紫外经照射后的微生物暴露于可见光下时,可明显降低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把经紫外经照射后的微生物暴露于可见光下时,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的现象,称为光复合作用。
28、名词解释 类支原体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侵染植物的支原体,也叫植原体。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侵染植物的支原体,也叫植原体。
29、多项选择题 按微生物对光线和有机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营养类型可以分为:()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
E.寄生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0、问答题 试述划线分离的操作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取9ml无菌平皿一套在火焰旁按无菌操作法倒人15-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取9ml无菌平皿一套在火焰旁按无菌操作法倒人15-20ml营养琼脂,让其冷凝成平板。
2.左手拿上述平板,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后沾取原始分离物在平板上平行划线三条。
3.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左手平板转动大约70度,用灭菌接种环通过第一次划线的地方作二次划线,亦划三条。
同上法再作第三次,第四次划线。
盖上平板盖,将平板倒过来置28-30℃下培养2-4天后观察结果。划的好应在第四次划线处出现单个菌落。
注:本答案也可画图说明
31、名词解释 免疫原(imunoge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又称完全抗原(compl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又称完全抗原(completeantigen)。
32、名词解释 血清学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传统的免疫学方法仅局限于用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各种抗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传统来源:91题库网 91EXAm.net的免疫学方法仅局限于用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各种抗原在体外进行反应,所用抗体均采自免疫后的血清。
33、问 答题 什么叫锁状联合?其生理意义如何?试图示其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锁状联合即形成状突起而连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锁状联合即形成状突起而连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向前延伸。
34、名词解释 根土比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土比是指单位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邻近单位根外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土比是指单位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邻近单位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
35、名词解释 形态突变型(morphologicalmuta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造成形态改变的突变型,包括影响细胞和菌落形态、颜色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造成形态改变的突变型,包括影响细胞和菌落形态、颜色以及影响噬菌体的噬菌斑形态的突变型。
36、名词解释 接合作用(conjug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
37、问答题 蒸发浓缩设备包括那些?各自用途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蒸发浓缩设备包括:
真空浓缩器。用途是能够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蒸发浓缩设备包括:
真空浓缩器。用途是能够处理粘性较大、容易起泡的溶液。对粘性较小、不易气泡的溶液更加适合。
薄膜蒸发器。用途是为了缩短受热时间,使溶液在蒸发设备的加热器内以很薄的液层通过,使溶液受热升温并汽化而被浓缩,然后迅速离开加热表面。这样不会引起或减少物料的变化,能够保持产品原有的质量、风味或颜色.
38、问答题 从遗传学研究角度看,微生物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个体小,极少分化,每个细胞都能直接接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个体小,极少分化,每个细胞都能直接接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繁殖速度快,在短期内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有利于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
大多数微生物以无性繁殖为主,而且营养细胞大多为单倍体,便于建立纯系及长久保存大量品系。
代谢类型多样,易于累积不同的代谢产物。
存在着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多种原始方式的有性生殖类型
39、名词解释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类不须事先致敏也不须其他辅助细胞或分子参与而能直接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类不须事先致敏也不须其他辅助细胞或分子参与而能直接杀伤靶细胞的非T非B淋巴细胞。
40、问答题 微生物自我调节的部位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诱导调节、碳分解产物调节、氮分解产物调节、磷酸盐调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诱导调节、碳分解产物调节、氮分解产物调节、磷酸盐调节、反馈调节、生长速度调节
41、问答题 复合pH电极特殊要求有那些?氧电极的指示读数有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1)首先能高温灭菌(2)其次还要求电极具有长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1)首先能高温灭菌(2)其次还要求电极具有长时间稳定性(3)另外还要求一定的液络部流通,维持液接界电位的稳定(4)还应该便于安装和耐受一定的压力
2.(1)百分饱和浓度表示法(2)氧分压表示法(3)氧浓度表示法
42、名词解释 基因型(genotyp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贮存在遗传物质中的信息,也就是它的DNA碱基顺序。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贮存在遗传物质中的信息,也就是它的DNA碱基顺序。上述4种类型的突变,除了同义突变外,其他3种类型都可能导致表型的变化。
43、名词解释 植物病原微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植物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寄生或附生于植物根系、茎杆、叶面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植物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寄生或附生于植物根系、茎杆、叶面而从植物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水分,导致植物发生病害甚至死亡的微生物。
44、问答题 机械法破碎细胞有哪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高压匀浆法、X—press法、超声波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括高压匀浆法、X—press法、超声波法
45、名词解释 同步生长(synchronousgrowth)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方式。
46、问答题 试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是: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是:
按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药品,用量太少的药品应配制成溶液后再取一定量加入。
将各种药品加水溶解,通常是加所需水量的一半。
若配固体培养基,按2%的用量称取琼脂,用水将琼脂浸湿一下,用手挤去琼脂中过多的水分,加入2的溶液中。
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并补足所需的全部水量。
用1molNaOH和1molHCL调节pH至要求值。
用分装器将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并包扎,灭菌后备用。
注意事项:
配制过程中,在加热熔化琼脂时,要不断搅拌,以防糊底。
分装时不要让培养基沾染试管口或瓶口,以防培养过程中容易污染杂菌。
47、名词解释 局限性转导(专性转导)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局限性转导噬菌体感染受体细菌后只能把原噬菌体两旁的寄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局限性转导噬菌体感染受体细菌后只能把原噬菌体两旁的寄主基因片段转移到受体,使受体发生遗传变异,称为局限性转导(或称为专一性转导)。
48、多项选择题 许多真菌在木材腐朽中起重要作用,如称为白色腐朽的木材,主要是:()
A.纤维素被分解;
B.木质素被分解;
C.纤维素不被分解;
D.木质素不被分解;
E.纤维素、木质素同时被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 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9、名词解释 石炭酸系数或酚系数(phenol coefficient)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定温度下将某种消毒剂与试验细菌10rain保温处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定温度下将某种消毒剂与试验细菌10来源:91exam .netrain保温处理后,能杀死试验细菌的消毒剂的最高稀释倍数与能杀死试验细菌的石炭酸(酚)的最高稀释倍数的比值。酚系数可用于判断消毒剂对试验细菌的杀灭效力。酚系数越高,表明消毒剂在该测试条件下的消毒能力越强。
50、名词解释 反硫化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土壤中的硫酸盐和其它氧化态的硫化物在厌气条件下被微生物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土壤中的硫酸盐和其它氧化态的硫化物在厌气条件下被微生物还原为H2S的过程。
51、名词解释 抗原提呈细胞(Agpresenting cell,APC)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具有摄取、加工、提呈抗原给T细胞的能力的细胞称为抗原提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具有摄取、加工、提呈抗原给T细胞的能力的细胞称为抗原提呈细胞,又称辅助细胞(accessory cell),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B细胞。
52、名词解释 产能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通过呼吸或发酵作用分解基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通过呼吸或发酵作用分解基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53、名词解释 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指微生物在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培养,培养过程中不对培养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指微生物在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培养,培养过程中不对培养基进行更换。
54、名词解释 替代途径(alternativepathway,AP)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C3和B因子开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酵母多糖、LPS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C3和B因子开始激活的途径称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
55、名词解释 兼性厌氧菌
91eXa M.net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以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为主也可兼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以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为主也可兼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56、名词解释 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异常或功能障碍,造成免疫功能不全或缺失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异常或功能障碍,造成免疫功能不全或缺失,称为免疫缺陷。依照其病原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57、名词解释 石炭酸系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之比
58、问答题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切好氧微生物和耐氧微生物含有的可使剧毒的超氧阴离子自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切好氧微生物和耐氧微生物含有的可使剧毒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变为过氧化氢的酶。
59、问答题 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和重大贡献?为什么能发挥这种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微生物由于其“五大共性”加上培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微生物由于其“五大共性”加上培养条件简便,因此是生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最乐于选用的研究对象。历史上自然发生说的否定,糖酵解机制的认识,基因与酶关系的发现,突变本质的阐明,核酸是一切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实,操纵子学说的提出,遗传密码的揭示,基因工程的开创,pcr技术的建立,真核细胞内共生学说的提出,以及近年来生物三域理论的创建等,都是因选用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而结出的硕果。为此,大量研究者还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殊荣。微生物还是代表当代生物学最高峰的分子生物学三大来源之一。在经典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先驱者们意识到微生物具有繁殖周期短、培养条件简单、表型性状丰富和多数是单倍体等种种特别适合作遗传学研究对象的优点,纷纷选用粗糙脉孢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和t系噬菌体作研究对象,很快揭示了许多遗传变异的规律,并使经典遗传学迅速发展成为分子遗传学。
从1970年代起,由于微生物既可以作为外源基因供体和基因载体,并可作为基因受体菌等的优点,加上又是基因工程操作中的各种“工具酶”的提供者,故迅速成为基因工程中的主角。由于小体积大面积系统的微生物在体制和培养等方面的优越性,还促进了高等动、植物的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这种“微生物化”的高等动、植物单细胞或细胞集团,也获得了原来仅属于微生物所有的优越体制,从而可以十分方便地在试管和培养皿中进行研究,并能在发酵罐或其他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和产生有益代谢产物。此外,这一趋势还是原来局限于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的一整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技术,急剧向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各领域发生横向扩散,从而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方法学上的贡献。
60、名词解释 电子显微镜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电子波波长短,分辨力高的特点以电子流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电子波波长短,分辨力高的特点以电子流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束使物体放大成象的超显微镜检装置。
61、名词解释 微生物生态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生态学的一门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生态学的一门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间互相作用规律。
62、问答题 为什么说蕈菌也是真核微生物?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从进化历史,细胞结构,早期发育特点,各种生物学特性和研究方法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从进化历史,细胞结构,早期发育特点,各种生物学特性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来考察,都可以证明它们与其他典型的微生物——显微真菌却完全一致。事实上,若将其大型子实体理解为一般真菌菌落在陆生条件下的特化与高度发展形式,蕈菌就与其他真菌无异了。
63、名词解释 倍增时间(doublingtim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群体生长中微生物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倍增时间。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群体生长中微生物数量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倍增时间。
64、问答题 什么叫碳氮比?试对5种分子式清楚的常用氮源按其含氮量的高低排一个顺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碳源与氮源含量之比即为碳氮比
氨气>尿素>硝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碳源与氮源含量之比即为碳氮比
氨气>尿素>硝酸铵>碳酸铵>硫酸铵
65、问答题 怎样通过发酵条件控制来提高发酵产物产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同一种微生物在同样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只要控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同一种微生物在同样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只要控制不同的发酵条件(合适的温度,PH,通气量,生物素量等),进而影响微生物自身的代谢调节系统,改变其代谢方向,就可能获得不同的代谢产物。
(2)使用诱导物。许多与蛋白质、糖类或其他物质降解有关的酶类都是诱导酶,在发酵过程中加入相应的底物作为诱导物,可以有效的增加这些酶的产量。
(3)添加生物合成的前体,可以大幅度提高发酵产量。
(4)培养基成分和浓度的控制,保证微生物机体生长需要,利于代谢产物合成。
66、问答题 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5个阶段,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成为烈性噬菌体。它的裂解生活史大致为:
1尾丝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吸附
2病毒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内
3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合成
4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装配
5大量子代噬菌体裂解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67、名词解释 ICTV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68、名词解释 荧光显微术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以紫外光作光源的显微镜检技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以紫外光作光源的显微镜检技术。
69、问答题 试述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为: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为: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在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在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
此法证明了G+和G-主要由于起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的不同而使染色反应不同,是一种积极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不仅可以用与鉴别真细菌,也可鉴别古生菌。
70、问答题 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的一般程序?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大多数微生物产品的下游加工工程,常常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大多数微生物产品的下游加工工程,常常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为四个大框架步骤,即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过滤,提取,精制,成品加工。
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的工艺流程:发酵液——预处理——细胞分离——细胞破碎——细胞碎片分离——提取(初步纯化)——精制(高度纯化)——成品加工
71、名词解释 基内菌丝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壮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菌丝。
72、问答题 厌氧罐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培养厌氧菌的圆柱型的密闭罐,内放钯催化剂和厌氧度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培养厌氧菌的圆柱型的密闭罐,内放钯催化剂和厌氧度指示剂,经抽气换气法或内源性产气袋充以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或仅充氢气和二氧化碳后,利用钯催化剂在常温下使罐内残余的氧气与氢气结合成水,从而达到无氧状态。
73、名词解释 初级代谢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指能使营养物质转变成机体的结构物质,或对机体具有生理活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指能使营养物质转变成机体的结构物质,或对机体具有生理活性作用的物质代谢以及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一类代谢称初级代谢。
74、问答题 试述水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在水田土壤中,耕作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心土层中最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在水田土壤中,耕作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心土层中最少。
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相对比例较少。
细菌中好氧性细菌,专性厌氧细菌和兼性厌氧性细菌都有广泛分布,而且好氧性细菌仍比厌氧性细菌多好多倍,其分布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75、问答题 试述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生化机制。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每个纤维素分子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每个纤维素分子含有1,400-10,000个葡萄糖基。
纤维素的分解是在微生物产生的C1酶,Cx酶和纤维二糖酶的作用下最后被分解为葡萄糖,其过程如下:
天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
76、名词解释 抗性突变型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类能抵抗生物因子和一些理化因子的突变型。例如能抗噬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类能抵抗生物因子和一些理化因子的突变型。例如能抗噬菌体侵染的突变型,能抗药物(主要是抗生素以及抗温度)等的突变型。
77、名词解释 体液免疫(humoralimmunity,H1)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由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体液免疫。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由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体液免疫。
78、名词解释 微生态学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旨在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微观层次上的生态学规律。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旨在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微观层次上的生态学规律。
79、名词解释 CCCCM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
80、问答题 影响供氧的因素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根据气液传递速率方程可知,凡影响推动力、比表面积和传递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根据气液传递速率方程可知,凡影响推动力、比表面积和传递系数的因素都会影响氧的传递速率。此外,发酵罐中液体体积与高度、发酵液的物理性质等也对供氧有影响。
影响传递系数的因素:1.搅拌2.空气流量3.培养液性质的影响4.微生物生长的影响5.消泡剂的影响6.离子强度的影响
81、问答题 酶活性的调节机制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酶的变构调节理论和变构酶分子内部的化学修饰调节理论.<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酶的变构调节理论和变构酶分子内部的化学修饰调节理论.
82、名词解释 自发突变(spontaneousmutation)和诱发突变(inducedmuta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不经诱变剂处理而自然发生的突变称自发突变,其突变的频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不经诱变剂处理而自然发生的突变称自发突变,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一般为10—6~10—l”。许多化学、物理和生物因子能够提高其突变频率,将这些能使突变率提高到自发突变水平以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称为诱变剂(mutagen)。所谓诱发突变并非是用诱变剂产生新的突变,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突变率。
83、名词解释 过氧化氢酶(catalase)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分解过氧化氢形成水和氧气的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分解过氧化氢形成水和氧气的酶。
84、问答题 简述放线菌的杂交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混合培养法,平板杂交法,和玻璃纸转移法三种。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混合培养法,平板杂交法,和玻璃纸转移法三种。
85、名词解释 革兰氏染色法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该染色法的步骤是:(1)先用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法。该染色法的步骤是:(1)先用结晶紫液初染;(2)再用碘液媒染(与结晶紫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3)接着用95%乙醇进行脱色;(4)最后再用番红(沙黄)液复染。经过这种染色方法可以将所有细菌基本上区分为两大类:革氏阳性细菌被染上紫色,革氏阴性细菌被染上红色。
86、问答题 半合成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半合成抗生素是对天然抗生素的结构进行人为改造后的抗生素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半合成抗生素是对天然抗生素的结构进行人为改造后的抗生素,一般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性、提高稳定性或抗耐药菌等优点。
87、问答题 非机械法包括几种?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包括酶解法、渗透压冲击法、冻结和融化法、热处理、化学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包括酶解法、渗透压冲击法、冻结和融化法、热处理、化学溶胞法等
88、问答题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酵母菌菌落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酵母菌菌落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霉菌菌落由粗而长的分枝状菌丝组成,菌落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的没有固定大小
放线菌菌落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细菌的菌落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
细菌属单细胞生物,一个菌落内无数细胞并没有形态,功能上的分化,细胞间充满着毛细管状态的水。多数放线菌有基内和气生菌丝的分化,气生菌丝成熟时又会进一步分化成孢子丝并产生成串的干粉状孢子,它们伸展在空间,菌丝间没有毛细管水积存。酵母菌的细胞比细菌的大,细胞内有许多分化的细胞器,细胞间隙含水量相对较少,以及不能运动等特点。霉菌的细胞呈丝状,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又有营养和气生菌丝的分化,气生菌丝间没毛细管水。则不同。
89、名词解释 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反应的能力,又称反应原性(reactinogenicity)。
90、名词解释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B—cellantigen receptor complex)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BCRC由B细胞膜表面IgM和IgD与CD79异源二聚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BCRC由B细胞膜表面IgM和IgD与CD79异源二聚体组成,其中mlg是特异性抗原受体,CD79是向胞内传递活化信号的信号传递单位。
91、名词解释 超净工作台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利用过滤除菌的原理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无菌操作工作台,鼓风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利用过滤除菌的原理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无菌操作工作台,鼓风机鼓出的空气通过孔径很小的薄膜将空气中的微生物过滤后变成无菌空气吹向操作台,可防止周围有菌空气流入,能保证操作台始终保持无菌状态,便于无菌操作。
92、问答题 革兰氏染色反应的成败关键是什么?为什么革兰氏染色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因通过革兰氏染色,可把几乎所有的细菌都分成G+和G-菌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因通过革兰氏染色,可把几乎所有的细菌都分成G+和G-菌两大类细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通过革兰氏染色,即可提供不少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
革兰氏染色反应的成败关键是:
菌龄:12-24小时的纯培养物。
革兰氏染色操作时,要严格控制酒精脱色时间,菌液涂布均匀而薄。
培养基的组成。
93、名词解释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适当条件下相遇,经过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适当条件下相遇,经过一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现象,称沉淀反应。
94、问答题 什么是有机溶剂沉淀法?影响其的因素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利用与水可以互溶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使产物沉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利用与水可以互溶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使产物沉淀的方法,称为有机溶剂沉淀。
2影响其的因素有机溶剂的种类温度pH样品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金属离子和离子强度.
95、问答题 试述微生物对脂肪的降解。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脂肪首先在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的作用下,被降解为甘油和脂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脂肪首先在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的作用下,被降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是己糖分解的中间产物之一,可进入EM途径被转化为丙酮酸。
脂肪酸通过β--氧化途径被逐渐分解成乙酸。
96、名词解释 聚—β—羟丁酸PHB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脂质的碳源贮藏物,不溶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脂质的碳源贮藏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
97、问答题 渗 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从而使皮层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关键是芽孢有生命的部位即核心部位的含水量很稀少,为10%~25%,因而特别有利于抗热。
98、名词解释 切除修复(excisionrepair)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又称暗修复。是细胞内的主要修复系统,通过UvrA、B、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又称暗修复。是细胞内的主要修复系统,通过UvrA、B、C、D4种蛋白质的联合作用切除DNA损伤,留下的单链缺口由DNA聚合酶I和连接酶修复。
99、名词解释 特异性免疫(spesific immunity)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针对性排除、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机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针对性排除、摧毁、灭活相关抗原的防御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
100、问答题 什么是盐析法?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点击查看答案
本题答案:1:盐析法又称中性盐沉淀法,一般说,所有的固体溶质都可
本题解析:试题答案1:盐析法又称中性盐沉淀法,一般说,所有的固体溶质都可以因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而被沉淀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2:影响因素:蛋白质浓度,离子强度和种类,温度,PH。
题库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生物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生物学:微生物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