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从业证考试信息 ★ 

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十二章第二节存货的计价方法二

时间:2015-04-06 22:07: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坚持练习:

第十二章 存 货

第二节 存货的计价方法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方法
具体计算过程
个别计价法
逐一辨认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进、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先进先出法
按先进先出的假定流转顺序来选择发出计价及期末结存存货的计价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单位成本=(月初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进货实际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进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单位成本=(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购入存货时,逐笔登记购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余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现举例说明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如下:

【例题】假设某企业2012年5月份甲材料的入库、发出和结存资料如表12—1所示。

表l2—1 材料明细账

材料类别:钢材 最高储备量:15 000 计量单位:公斤

材料编号:10419 最低储备量:3 000 存放地点:第12号库

名称及规格:甲材料

2012年
 
收 入
 发出数量
 结存数量
摘要
数量(公斤)
单价(元)
×
1
期初存货
4 000
2
 
4 000
 
5
购入
6 000
2.10
 
10 000
 
10
领用
 
 
8 000
2 000
 
18
购入
4 000
2.15
 
6 000
 
23
领用
 
 
4 000
2 000
 
28
购入
2 000
2.20
 
4 000

现以表12—1资料为例,运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结果如表12—2所示。

【正确答案】

表12—2 材料明细账

材料类别:钢材最高储备量:15 000 计量单位:公斤

材料编号:10419最低储备量:3 000 存放地点:第12号库

名称及规格:甲材料

2012年
凭证
 
收 入
发 出
结 存
月  
日 
编号
摘要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
l
 
期初余额
 
 
 
 
 
 
4 000
2
8 000
 
5
购入
6 000
   
2.10
   
12 600
   
 
 
 
4 000
6 000
2
2.10
8 000
12 600
 
10
   
 

领用
 
 
 
4 000
4 000
2
2.10
8 000
8 400
2 000
   
2.10
   
4 200
   
 
18
   
 
购入
   
4 000
   
2.15
   
8 600
   
 
 
 
2 000
4 000
2.10
2.15
4 200
8 600
 
23
   
 
领用
   
 
 
 
2 000
2 000
2.10
2.15
4 200
4 300
2 000
   
2.15
   
4 300
   
 
28
   
 
购入
   
2 000
   
2.20
   
4 400
   
 
 
 
2 000
2 000
2.15
2.20
4 300
4 400
 
31
 
本期发
出额及
期末余
12 000
  
  
   
 
25 600
  
  
   
12 000
  
  
   
 
24 900
  
  
   
2 000
2 000
  
   
2.15
2.20
  
   
4 300
4 400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2.加权平均法。

也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加权平均单价)=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 ÷(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现举例说明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如下:

【例题】现仍以表12-1资料,运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结果如表12-3所示。

甲材料的平均单价=(8 000+25 600)÷(4 000+12 000)=2.10(元/公斤)

发出材料的金额=12 000×2.10=25 200(元)

期末结存材料金额=4 000×2.10=8 400(元)

【正确答案】

表12-3 材料明细账

材料类别:钢材最高储备量:15 000计量单位:公斤

材料编号:10419 最低储备量:3 000 存放地点:第12号库

名称及规格:甲材料

2012年
凭证编号
摘要
收 入
发 出
结 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
1
 
期初余额
 
 
 
 
 
 
4 000
2
8 000
 
5
购入
6 000
2.10
12 600
 
 
 
10 000
 
 
 
10
 
领用
 
 
 
8 000
 
 
2 000
 
 
 
18
 
购入
4 000
2.15
8 600
 
 
 
6 000
 
 
 
23
 
领用
 
 
 
4 000
 
 
2 000
 
 
 
28
 
购入
2 000
2.20
4 400
 
 
 
4 000
 
 
 

3l
   
 
本期发出额及期末余额

12 000
   
 

25 600
   

12 000
   

  2.10
   

25 200
   

4 000
   

2.10
   

8 400
   

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3.移动平均法。

又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移动平均单价)=(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现举例说明采用移动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如下:

【例题】现仍以表12—1资料,运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结果如表l2—4所示。

【正确答案】

表12—4 材料明细账

材料类别:钢材最高储备量:15 000 计量单位:公斤

材料编号:10419 最低储备量: 3 000 存放地点:第12号库

名称及规格:甲材料

2012年
凭证
摘要
收 入
发 出
结 存
编号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5
1
 
期初
余额
 
 
 
 
 
 

4 000

2

8 000
5
5
购入
6 000
2.10
12 600
 
 
 
10 000
2.06*
20 600
5
10
 
领用
 
 
 
8 000
2.06
16 480
2 000
2.06
4 120
5
18
 
购入
4 000
2.15
8 600
 
 
 
6 000
2.12*
12 720
5
23
 
领用
 
 
 
4 000
2.12
8 480
2 000
2.12
4 240
5
28
 
购入
2 000
2.20
4 400
 
 
 
4 000
2.16*
8 640
5
3l
 
本期发出额及期末余额
12 000
 
25 600
12 000
 
24 960
4 000
2.16
8 640

注:2.06(元)=(8 000+12 600)÷(4 000+6 000)

2.12(元)=(4 120+8 600)÷(2 000+4 000)

2.16(元)=(4 240+4 400)÷(2 000+2 000)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办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个别计价法下,计算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因此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到贵重物品。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会计从业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宁波 Q青海 青岛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深圳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会计从业考试历年真题
 ★ 会计从业证考试信息 ★ 
 ★ 会计从业资格真题 ★ 
 ★ 会计从业题库及辅导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