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06 04:52:22
目前账户的基本结构有两种表示方式,一种是实际会计工作中的账户结构形式(开字账户式),另一种是会计学习和审计工作中的账户结构形式(T型账户式)。
1.开字账户式
账户的基本结构应同时具备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反映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在会计实务中,账户是根据以上的基本内容来设置登记账簿的(第七章第三节)。
2.T型账户式。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上述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简化为T字账(丁字账),丁字型账户的基本结构如下:
账户分左右两方,由于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其左右两方记录的内容也不同。如果一方记录增加额,另一方必然记录减少额,账户的左右两方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账户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是记在账户左方还是右方、账户的余额反映在左方还是右方取决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和账户的性质。
3.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均为本期间的发生额合计数。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它说明的是某一时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余额是一个静态指标,它说明的是资产或权益在某一时日增减变动的结果。本期的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例题1·单选题】会计科目是()。
A.会计要素的名称B.账户名称C.账簿名称
D.会计报表项目名称E.会计凭证名称F.复式记账的应用
【例题2·判断题】在明细分类账户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经济业务。()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
根据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
二、账户与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1.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二)区别: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严格区别,往往是互相通用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左右两方,由于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其左右两方记录的内容也不同。如果一方记录增加额,另一方必然记录减少额,账户的左右两方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账户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是记在账户左方还是右方、账户的余额反映在左方还是右方取决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和账户的性质。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点击进入论坛参与答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