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08 01:32:33
第四章通用账务处理模块的基本操作
第一节 账务处理模块基本功能划分与操作流程
一、基本功能
1.账务处理模块是在建立会计科目(账户)体系的基础上,以输入凭证为起点,经过系列加工处理,完成记账、结账以及对账工作,输出各种总分类账、日记账、明细账和有关辅助账,通常又被称为总 账模块。
2.它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的核心模块。可以与其他子模块和业务模块无缝连接,实现数据共享,其他模块与会计处理相关的数据最终要归集到账务处理模块。
3.通用账务账务处理模块通常由以下基本功能模块组成: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记账、账表输出、期末处理、系统维护等几个部分。
二、账务处理流程
(一)手工账务处理流程
手工环境中,为了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不同的会计主体会根据自身的规模、行业性质、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等。
在手工环境中,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流程有所不同,其主要的区别在于登记总账的方法和依据不同。
在手工环境中,账务处理流程的主要是根据会计核算的程序,按照“证——账——表”的环节,充分考虑人的手工处理特点和能力,本着简便实用的原则而设计。
(二)电算化账务处理流程
会计电算化环境中的账务处理流程更多的是依据计算处理数据的特点和优势,结合会计核算的程序,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数据的需求而设计的,主要表现为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三大环节。而不再是像手工环境中那样尽中能简化以适应人的手工处理特点和能力。
(三)电算化与手工账务处理流程比较
会计数据处理从手工环境到计算机环境的改变,使得账务处理流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改变对传统手工会计来说,可谓是颠覆性、革命性的。
1.取消账务处理的中间层——账簿体系
(1)在手工环境中,形成了纸介质的证、账、表三层架构的会计核算和会计资料组织体系。
(2)在电算化环境中,原先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传统账簿必将简化甚而消失,只剩下科目发生额余额汇总表。证、账、表三层架构体系被压缩为证、表两层架构,传统账簿不再以物理形式存在。
2.记账的内容与方式不同
(1)在手工环境中,受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影响,记账是由不同的记账员根据不同的记账依据各自登记账簿。
(2)会计电算化下却是自动、统一完成记账业务处理。记账的内容也完全不同,账簿的简化与消失致使不再需要重复转抄凭证数据,而主要是更新科目发生额余额汇总表。
3.对账方式不同
(1)在手工环境中,针对手工会计发生错误的根源,设计了平行登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等控制措施,以防止和减少错账的发生;
(2)但在会计电算化中,只要记账凭证的数据是正确无误的,则账簿、报表的数据就必定正确,不可能出现账证和账账不符的情况。账证、账账核对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4.账务数据处理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
(1)在手工环境中,会计主体需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选择适当的账务处理程序,手工填制凭证并登记账簿,生成会计信息资料。
(2)电算化环境中,会计主体无需选择账务处理程序,也不用记账人员多次登记账簿,除填制凭证外,账务处理中的数据运算、业务处理基本上都由计算机自动高速完成。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动的石头上不长青苔. /见异思迁,终无所获.
Be still,and have the will. 不动声色,事方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