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从业证考试信息 ★ 

福建会计从业《财经法规》第一章考点:会计核算一

时间:2015-04-05 21:29: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坚持练习: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三节 会计核算

一、财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

(二)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核算的三个环节: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都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例题·多选题】下列事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前提的有( )。

A.历史成本计价

B.会计主体假设

C.持续经营假设

D.会计分期假设

[答案]:BCD

[解析]历史成本计价是前头要讲到的计量属性。

1.会计主体(站在谁的角度)

(1)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法人)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人)。

1)会计主体可以是具备法人资格的:XX有限公司(包括母公司、子公司)、XX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是强制要求会计核算的;

2)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公司、集团、分厂、车间、事业部、办事处、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一般是根据内部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

(2)意义

1)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对待;

注:所有者,即股东可能是XXX(自然人股);也可能是XX有限公司(法人股)等。

如,审计查出某公司的凭证中有小孩儿入托费,公司理由是培养苗子。当然这是属于老板(企业所有者)自己的家庭支出,不能算作公司的经营活动。

2)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对待。

如,甲销售给乙一批材料,甲做销售处理,而乙做采购处理。

【例题·判断题】一个会计主体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

[答案]错

【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错

2.持续经营(一个纯粹的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对会计方法影响很大。一旦能够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方法。

如,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并按期(假如按5年)提折旧;否则,固定资产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要把未提取的折旧在清算前全部分摊。

【举例】某一房地产经纪公司06年3月花50万购入一辆轿车。

这50万早晚是企业的费用,但肯定不能全部一次性的算作3月或4月或06年的费用,因为正常来说这车怎么也得用几年。假如平均按5年分摊算费用,即折旧费。买时的50万即历史成本。到08年3月由于市场不景气,准备关掉进入清算程序,则这辆车就不能再以50万核算,而要看它能卖多少钱,相当于可变现净值;当然,也不能再按剩下的3年平均提折旧,而是要把未提取的折旧在清算前全部分摊。

3.会计分期(为了及时提供信息人为划分成相等的期间)(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计算盈亏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信息。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和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例题·判断题】

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分期核算的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 )

[答案]对

4.货币计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1)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可简单理解为记账时用的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某种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币种选择原则基本是:按信息需要者方便的来)

(三) 会计基础——确认收入、费用的归属期,两种制度——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1.权责发生制基础,以权利或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即在该期间产生了收款的权利,则在该期间确认收入增加;在该期间产生了付款的责任、义务,则在该期间确认费用增加,而不管钱是否收付。

2.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并非仅指库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例题·单选题】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采用( )确认收入和费用。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答案]B

欢迎进入中华会计网校论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版块讨论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会计从业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宁波 Q青海 青岛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深圳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会计从业考试历年真题
 ★ 会计从业证考试信息 ★ 
 ★ 会计从业资格真题 ★ 
 ★ 会计从业题库及辅导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