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半成品”。
16.ABCD【解析】支付职工工资、支付职工差旅费、支付零星采购材料款、支付职工因工借款均属于现金开支范围。
17.ACD【解析】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可以把收入和支出列在同一本账内,也可以分别设置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两本账,可以清晰反映现金增减变化情况。
18.AC【解析】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19.AD【解析】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
20.AD【解析】企业补付工程价款时,应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
21.AD【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而收入、费用、利润则是反映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
22.BC【解析】本题选项中,“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财务费用”与“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
23.ABCD【解析】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本票均可背书转让。
24.AC【解析】“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借方登记的内容有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亏、毁损和经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贷方登记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和经批准的盘亏、毁损。
25.BCD【解析】每一笔会计分录均应包括以下内容: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的符号,即借方和贷方;记录的金额。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是会计凭证应记录的内容。
26.AB【解析】会计记账的方法按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武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27.ABC【解析】选项D没有说明哪一期的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不能表示试算平衡关系。
28.ABC【解析】复合会计分录的形式有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其中多借多贷不经常使用。
29.ABC【解析】“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30.ABC【解析】“待摊费用,,账户可以有余额,余额在借方,表示已发生但尚未摊销完毕的费用
三、判断题
1.√
2.×【解析】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而不是仅仅一种假设,并不缺乏客观存在的基础。
3.×【解析】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
5.×【解析】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6.×【解析】银行本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最长不超过2个月。
7.×【解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可以由交易双方商定,但最长不超过6个月。
8.×【解析】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借记“库存现金”,贷记“银行存款”。
9.√
10.√
11.√
12.√
13.×【解析】依据我国《会计档案管理法》,日记账属于会计账簿类会计档案,其保管期限为15年。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的保管期限是25年。
14.√
15.×【解析】向使用单位收取的押金应通过“其他应付款”账户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