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从业证考试信息 ★ 

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91考试网纲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三)

时间:2012-05-04 23:13: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少固定基金时,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或有关科目。

  二、事基金

  事业基金是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内容。一般基金是事业单位滚存的结余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本单位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二是从拨入专款结余中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金额转入。投资基金是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所占用的基金。投资基金应当按照时外投资账面余额的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增减,两者金额应当相等。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人事业基金,借记“结余分配”等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三、用基金

  专用基金是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以及住房基金等。

  (一)修购基金

  提取修购基金时,借记“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转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支付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职工福利基金

  年终,事业单位按规定比例从当年结余计提职工福利基金时,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等科目,贷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使用职工福利基金时,借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

  四、

  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主要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一)事业结余

  事业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拔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

  期末结转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贷方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等科目借方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当将当年实现的事业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事业结余”科目无余额。

  (二)经营结余

  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期末结转时,将“经营收入”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经营业务)”等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年度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三)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配。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结存的当年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年度终了,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分配后,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第四 收入和支出

  一、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是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盾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在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地区,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向事业单位支付财政拨款。

  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在实际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对于取得的经营收入,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即在提供劳务或者发出商品,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予以确认。各项收入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二、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话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

  事业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在实际支出款项时予以确认,对于发生的经营支出,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在确认相关经营收入时结转对应的经营支出。各项支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事业单位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发生的支出,应当正确予以归集,无法直接归集的,应当按标准和规定的比例在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中进行合理分摊。

第五 会计报

  一、会计报表的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其中: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2.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结余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3.收入支出表的附表主要有事业支出明细表和经营支出明细表。

  4.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二、会计报表的制期

  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年度决算)三种。

  三、会计报表的制要求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要保证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会计报表必须经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审阅签章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四、资产负债表的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月报通常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公式设置。资产负债表年报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平衡公式设置。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
  编表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

科目编码

资产部类 

年初数 

期末数 

科目编码

负债部类

年初数 

期末数

  

一、资产类 

  

  

  

二、负债类 

  

  

101 

现金 

  

  

20l 

借入款项 

  

  

102 

银行存款 

  

  

202 

应付票据 

  

  

105 

应收票据 

  

  

203 

应付账款 

  

  

106 

应收账款 

  

  

204 

预收账款 

  

  

108 

预付账款 

  

  

207 

其他应付款 

  

  

110 

其他应收款 

  

  

208 

应缴预算款 

  

  

115 

材料 

  

  

209 

应缴财政专户款 

  

  

116 

产成品 

  

  

210 

应交税金 

  

  

117 

对外投资 

  

  

  

负债合计 

  

  

120 

固定资产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