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高考导航 ★
-> -> ->
2009成考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5(三)
时间:2011-02-20 08:11: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咏物诗B.借景抒发个人情怀的抒情诗C.政治抒情诗D.散文诗 参考答案: A 咏物诗----------------------------------------17、艾青在哪个时间段曾被视为中国新诗的卓越代表?() A.(1917-1927)第一个十年B.(1928-1937)第二个十年C.(1937-1949)第三个十年D.20世80年代 参考答案: C (1937-1949)第三个十年----------------------------------------18、下列剧本中是曹禺的作品的是 () A.《茶馆》B.《原野》C.《南归》D.《龙须沟》 参考答案: B 《原野》----------------------------------------19、“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这句台词出自() A.曹禺的《日出》B.老舍的《茶馆》C.1~l汉的《南归》D.新歌剧《白毛女》 参考答案: A 曹禺的《日出》----------------------------------------20、曹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 A.剧作家B.诗人C.小说家D.评论家 参考答案: A 剧作家----------------------------------------1这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2哪几句用了比拟手法? 参考答案: 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拟,其中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拟贤才寻找明主,后两句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拟明主不厌贤才之多。 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拟,其中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拟贤才寻找明主,后两句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拟明主不厌贤才之多。----------------------------------------3本段用了什么典故? 参考答案: 最后两句用周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表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 最后两句用周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表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客观上能予人们什么启迪? 参考答案: 大小是相对的,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反对自多。客观上启迪人们不断地发现和研究新事物,认识无止境,学无尽头,要不断进取,永不自满自夸。 大小是相对的,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反对自多。客观上启迪人们不断地发现和研究新事物,认识无止境,学无尽头,要不断进取,永不自满自夸。----------------------------------------2指出本段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类比,对比。 类比,对比。----------------------------------------3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效果如何? 参考答案: 比喻,用具体的事物将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具体深刻。反诘,增强逻辑力量,增强气势,使说理更加透彻有力。 比喻,用具体的事物将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具体深刻。反诘,增强逻辑力量,增强气势,使说理更加透彻有力。----------------------------------------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暗: 穿: 还: 参考答案: 暗:晦暗穿:磨穿还:还家 暗:晦暗穿:磨穿还:还家--------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