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高考导航 ★ 

2009成考高中起点升本、专科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三)(一)

时间:2011-01-19 19:28: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下列汉字声母相同的一组是()

A.史术闪爽

B.抱赖海佩

C.滥聊酿缕

D.渴槐凯课

参考答案: A

史术闪爽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蚕食国粹月蚀饮枕止渴

B.鞭笞眺望臆测专横拔扈

C.垂涎酗酒肆虐守珠待兔

D.戕害恬静颓唐觥筹交错

参考答案: D

戕害恬静颓唐觥筹交错

----------------------------------------

3、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的一组是()(1)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2)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一次电话。(3)他是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4)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2)(3)

B.(1)(2)

C.(1)(4)

D.(3)(4)

参考答案: C

(1)(4)

----------------------------------------

4、下列句子中重复出现的加点词语在意思上不尽相同的一项是()

A.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

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馒头。

D.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

参考答案: B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5、下面句子表达上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区人事局通知,所有应聘人员7月16日前去参加面试。

B.赵明把信认真读了两遍,指着一处对我说:“这句话说重了。”

C.新闻工作者要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D.部分学校的中层干部参加了市里最近举办的计算机知识培训班。

参考答案: C

新闻工作者要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

6、填人文中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正说着,——。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里,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

A.一个老人推开了门

B.一个老人把门推开了

C.门被一个老人推开了

D.门被推开了

参考答案: D

门被推开了

----------------------------------------

1对周朴园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A.这段话说明周朴园原来非常喜欢梅小姐的品格的。

B.这段话从侧面赞颂了梅小姐的品格,突出了这个人物的悲剧性。

C.这是假心假意的赞语,并非赞赏她的贤慧规矩。

D.这是复杂的心理反应,既有留恋的感情,也有害怕她出现在眼前的忧虑。

E.这是周朴园虚伪的表现,他借前面的话,掩饰其希望了解真相好定对策的目的。

参考答案: B

BE

----------------------------------------

2鲁侍萍说这段话的目的主要是()

A.巧妙地把真相告诉周朴园

B.鞭挞周朴园的卑鄙无耻

C.暗示自己是梅小姐

D.希望使周朴园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忏悔

参考答案: B

鞭挞周朴园的卑鄙无耻

----------------------------------------

3周朴园“惊愕”说明了他的什么心态?选出分析正确的几项。()

A.梅小姐还活着,对他是很不希望知道的消息,害怕对他名誉和地位构成影响。

B.他真的想不到侍萍还活着,现在有人告诉他这个消息,故觉得很突然。

C.多年的担心终被证实,它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D.侍萍还活着的消息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没有心理准备。

参考答案: B

BD

----------------------------------------

4《雷雨》的作者是()

A.老舍

B.曹禺

C.郭沫若

D.冯骥才

参考答案: B

曹禺

----------------------------------------

1文学为什么需要学?(答案不超45个字)答:因为——

参考答案: (1)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它的类型风格,这种类型的风格对于个别作家的风格是个基础;

(1)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它的类型风格,这种类型的风格对于个别作家的风格是个基础;

----------------------------------------

2在对待模仿与创造的关系上,文中指出哪两种错误倾向?(以上均不超过10字)(4分)答:一是——————;二是——

参考答案: 不模仿而求创造;安于模仿而不求创造。

不模仿而求创造;安于模仿而不求创造。

----------------------------------------

3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成人高考导航 ★ 
 ★ 高起点历年真题 ★ 
 ★ 专升本历年真题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