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4 11:43:30
打算报考2017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91考试网特整理编辑出大学生村官在线模考试题每日一练,小编将每天发布最新专项练习题,并附专家详实解析,希望考生们能与小编共同坚持每日一练!
1.在我国古代,二姓结为婚姻,一般要经过六道程序,称为“六礼”,包括“迎亲”“纳吉”“纳彩”“问名”“请期”“纳征”。关于六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名”在“纳彩”之前
B.“迎亲”是指男家迎请女家父母参加婚礼
C.“纳吉”和“纳征”分别指男家向女家提亲及送聘礼
D.“请期”是指男家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
2.下列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梦溪笔谈》—沈括
B.《水经注》—徐霞客
C.《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D.《步辇图》—阎立本
3.《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周年招待会于2008年10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席招待会并致辞。( )年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日本和福田赳夫首相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条约正式生效,成为指导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性文件之一。
A.20 20
B.30 30
C.35 35
D.45 45
4.下列对联最适合用于祝贺教师60周岁寿辰的是( )。
A.为学有宗花甲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B.花甲有二犹在拼搏,赢得称颂留传万年
C.碧桃献岁宜家受福,古稀逢春获寿延年
D.执掌教坛垂六十载,裁培桃李满三千株
5.下列关于福建省情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周时福建称闽越
B.从汉朝开始,福建作为一个郡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
C.南宋时,福建设有一府五州二军,被称为“八闽”
D.清政府设台湾属于福建省
1.答案: D
解析:
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纳采,就是男方的父亲先派媒人去女方家里提亲,女方同意后,就派使者送定亲礼品,正式求婚。纳采结束后,使者立即询问女方父母的名字,女子本身的名字、排行和出生年月日,回男方占卜吉凶,就是问名。问名结束后,男方占卜得到吉兆,使者就重新到女方家里,婚姻就正式地确定下来,这就是纳吉。纳吉结束后,男方向女方送财礼,无论贫富,财礼是不可少的,这叫纳征。送完财礼后,男方派人到女方家里选定结婚日期,其实男方在占卜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结婚的日期,“请期”只是谦辞,表示尊重女方的意见。“迎亲”。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故答案选D。
2.答案: B
解析: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其作者是郦道元。徐霞客的代表作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B项的对应关系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或“中日友好条约”。1978年8月12日于北京签订,1978年10月23日生效。有效期10年,如在期满时或在其后任何时候的前一年,缔约国任何一方未提出愿予终止时则继续生效。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中日四个双边关系文件如同四块里程碑,勾画出中日两国由恢复邦交正常化到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历史进程。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998年《中日联合宣言》
2008年《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4.答案: A
解析:
B项花甲有二,是62岁,排除B项。
C项古稀是70岁,排除C项。
D项执掌教坛六十载,即这位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担任教职已有60年,当然不止60岁。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
由此延伸: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之年:指百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5.答案: B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闽”最早出现在周朝,西周时福建称闽越,《周礼·夏官》称七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置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福建为闽中郡辖区的一部分。从此福建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南宋设有1府5州2军,故又称“八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台湾从福建分出设台湾省。故正确答案为B。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与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