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大学生村官公基备考:通货膨胀的主要内容

时间:2017-05-31 18:4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以下内容是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基备考“通货膨胀的主要内容”,供考生参考及学习!

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注意: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

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指物价水平全面、持续的上涨;

2.通货膨胀的度量

通货膨胀的程度多以物价上涨幅度表示出来,而物价上涨幅度则通过物价指数反映出来。

通货膨胀的测量指标主要有: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反应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GDP平减指数(平减因子):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3.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上假说

基本观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一种通货膨胀。根据导致通胀的具体因素,可以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分为实际因素引起的通胀和货币因素引起的通胀。

(2)成本推动假说

基本观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这种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胀的根源不是在于需求过度,而是在于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工资、租金、利润、利息等)上升,即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也能产生物价上涨。

(3)混合型通货膨胀

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单纯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难以找到的,大多数是通货膨胀的发生总是包含了需求和供给(成本)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4)结构型通货膨胀

由于总供给结构的变动滞后于总需求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失业率的影响

基本观点:通货膨胀与失业在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基本没有影响。

(2)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促进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促退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

中性论;公众通过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成长的各种效用的作用会相互抵消。

(3)通货膨胀对财产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

通货膨胀对浮动收入者有利,对固定收入者不利。

通货膨胀对实际财富持有者有利,对货币财富持有者不利。

(4)通货膨胀对流通和消费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鼓励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的供求矛盾。而且由于币值的降低,潜在的货币购买力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货币购买力,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也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这意味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和市场上囤积居奇和投机活动的盛行使一般消费着受到的损失更大。

5.练习题

(1)通货膨胀是指(  )。

A.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均不正确。

(1)答案:A。解析: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故本题答案选A。

(2)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    D.以上均正确。

(2)答案:D。解析: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故本题答案选D。

(3)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可将其划分为(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D.以上划分均正确。

(3)答案:D。解析: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可将其划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故本题答案选D。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