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大学生村官行测练习题:文章阅读(三)

时间:2017-05-24 07:02: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B.钠灯释放的特殊的黄色光波对天文观测的影响相对较小

C.钠灯释放一种特殊的黄色波长,不会对海龟和飞蛾之类的动物造成伤害

D.钠灯的光波不会对海龟的方向判断造成混乱

4.3.对文中划线的“非正常状态下的这种动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某些异常的品质受到奖赏,对正常的自然状态反而不适应的动物

B.主要指在非正常的自然状态下,即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

C.在进化中选择了那些能够适应人造光的异常品质。从而与在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有明显不同的动物

D.进化出一些新品质,渐渐适应了永恒的光照环境的动物

4.4.下列有关光污染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对光污染的研究是从1988年开始的

B.人造光既减少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活动量,又造成水藻的恶性繁殖,水质下降

C.鸟类时常迷失在电视塔附近,可能是因为灯光扰乱了它们的磁场定位系统

D.灯光可以使飞蛾丧失防御能力,在遇到危险时不知道逃跑

4.5.根据文意,第5自然段中横线上的连词,依次是( )。

A.虽然,至于,也

B.除非,或许,仍然

C.尽管,不过,反而

D.即使,而,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人类登天考验多

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这样的情形下,人类登天首先是要拥有强大的运载工具,其次是要研制出能模拟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载人航天器。

发射载人航天器的火箭,其可靠性几乎要达到100% 。当今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一般不超过3级,其原因是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火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靠性也将下降,只要其中一级火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箭毁人亡,级数越少,可靠性越高。

发射我国“神州”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就是一个典型。它是在以前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并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判断火箭故障,出现故障时向有关系统发出逃逸指令和中止飞行指令;二是航天员逃逸时完成逃逸飞行器的时序控制等。逃逸系统的任务是当运载火箭抛弃整流罩前发生重大危险,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时,能使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航天员的返回着陆提供必要的条件。

“长征”二号F型为2级火箭,其可靠性提高到97% ,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了99.7% 。

载人航天器与无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增装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航天服和应急逃生装置等特设系统,以便为航天员提供服务。另外,载人航天器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结构密封性能一定要好;还要有返回地球所需的装备,即返回着陆系统。

航天服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宇宙飞船上的应急逃生装置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他们在飞行的不同阶段各有各的用途。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载人航天器中一些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甚至三备份。

飞船返回要闯过三道“鬼门关”:一是过载关,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载,就像飞机撞山一般,所以必须使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二是火焰关,飞船返回时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三是撞击关,尽管飞船降落时有降落伞帮助减速,但降速仍较高。另外,还要保证其落点精度,以便【 】发现营救。

载人航天器起降过程中巨大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高强度的噪音、剧烈的震动和猛烈的冲击等,可使人体内部的液体和组织发生位移,引起胸痛、呼吸困难、肌肉紧张、黑视等,只有精心挑选和受过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

5.1.下列对“载人航天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装备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多种系统,特别是它装备的逃逸系统,可以充分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B.它具有比无人航天器更大、密封性能更好的活动空间,还装有在返回时减弱冲击过载的设施。

C.它装备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是为了供航天员在飞船发射出故障的时候逃生之用。

D.它的一些关键部件可以做到双保险,在出现一次、二次甚至三次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5.2.下列对“‘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为发射中国载人飞船而在“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的运载工具,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从理论上讲,它发射100次,至少能成功97次。

B.它是一枚2级火箭,较之3级火箭,因为级数少,系统相对简单,从而使其可靠性大大提高,达到97% 。

C.它的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完全是为适应载人航天要求而专门设计和研制的。

D.它的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的妙处在于能够判断火箭升空后出现的故障,并能够完成对逃逸飞行器的有效控制。

5.3.下列对“航天服”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一种供航天员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属于载人飞船的特设系统。

B.它可使航天员在出舱时避免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

C.它可以使航天员在返回地面前一旦遇到飞船漏气等特殊情况,保障氧气供应而免遭生命危险。

D.它是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上升、在轨运行、返回等各个环节必须穿着的特殊服装。

5.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载火箭的级数与火箭系统的复杂性成正比,与火箭的可靠性成反比。

B.“‘长征’二号F型火箭”上的逃逸系统可以充分保障飞船完成在轨运行任务后,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C.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只要穿过了过载关、火焰关和撞击关这三道关口,就可以确保生命无忧了。

D.由于登天和落地对人的体质具有特殊要求,只有经过精心挑选和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因此普通人将永远无法进入太空。

5.5.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提前

B.及时

C.当时

D.可能

答案解析见下页

1.1.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本文主要陈述了在“五一”黄金周,最引人关注的是户外旅游探险频频出现意外。其中大多是因为“散客自助旅游或离团自行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们对新兴的旅游方式产生种种疑问。选项A、B、C都是题目提到的,但是D文中并没有提到自助探险旅游这一新兴旅游方式已经被禁止,文中只是指出人们对它提出了种种疑问,二者程度不同,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新兴旅游方式是指代前文提到的一种旅游方式,文中开篇就点明“黄金周户外探险旅游频频出现意外”,因此判断文中论述的安全事故大部分均属于户外探险范畴,故B项符合指代范围。选项A不是旅游方式,首先排除;选项C沙漠旅游仅仅是户外探险的一种,范围狭窄也可排除;选项D离团自行活动与自助旅行并列,依然不能全部概括户外探险。

故正确答案为B。

2.1.答案: C

解析:

此题 是细节判断题。

“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B、D错误;“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但这不代表“热污染”是一种包括大气和水体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所以A错误。

故正确选项为C。

2.2.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段中提到“>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而D选项中,写的是“河水水温上升给所有微生物造成了一个人工温床”,原体中提到的是“一些微生物”而不是“所有微生物”。

故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B选项中,文中说的是“上升气流减弱”,而并非“空气流动减弱”,所以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 C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的使用”这句话可知,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应是引起重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只有重视了以后才能制定控制标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只有C项是最全面的概括。

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C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废热而并非工业废水,所以A错误;“热污染”最先影响的是水生生物,而并非主要受害者是水生生物,>主要受害者应是人类,>所以B错误;文中并未说明至今我们还没有有效治理“热污染”的方法,而只是说还没有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是在偷换概念,所以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3.1.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原文,网格协议是能使人们链接“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的两者密切相关,而且原文对此用了“甚至”一词。“甚至”指“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而D项却将此判断为“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这与原文不符。其他三项都可在文中找到依据。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填空题。

原文第二段中开头部分强调“计算机的实际位置不再重要”,“因为”后也强调“工作起来像单一的系统那样协调”,所以看出来是“位置”,B项是同义转换,故正确答案为B。

3.3.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本文开头由互联网协议做引子,第二段对网格计算进行了解释,第三段阐释了网格计算的使用必要性,最后则进一步阐释市场前景,最后带出其推动者。故整篇文章是对网格技术进行的宏观展望,介绍它的原理和应用,所以标题应当是网格计算技术及其应用,故正确答案为A。

3.4.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原文是“网格计算类似于电网,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选项把表比较的介词调换到句首,引出的比较对象是“网格计算机”,而不是“电网”,所以错误;C项“一定能够成功处理”太绝对;D项的“还不能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错误,文中是说网格计算机“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粒子物理学和地震工程学等领域”。

而B项可参考文中第三段“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一句,故正确答案为B。

4.1.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城区里的灯光会通过云层反射下来,使夜空处在非自然的光亮下”和“这种光现象极大阻碍了他们对星空的观测”可知B项解释准确全面。

由“在很多场合下,即使动物们不直接暴露于灯光之下,它们也难以摆脱光污染的伤害”可知A项表述错误;最早指出天空赤热现象的是美国医生,天文学家是指出其危害,所以C项错误;由“这样的进化选择将导致动物渐渐适应永恒的光照环境,并进化一些新的品质”可知D项描述并不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

4.2.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

由原文“钠灯释放一种特殊的黄色波长,天文观测时,这种光波对观测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对海龟和飞蛾之类的动物也不会造成伤害。”可知,B、C项属于萨曼的理由,从原文“……海龟也许根本看不见钠灯……这种频率的光波也不会对它们的方向判断造成混乱。”可知,D项也属于萨曼的理由。故正确答案为A。

4.3.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词句理解。

对应原文第五自然段可知,“非正常的自然状态”指的是应该是永恒的光照环境,由此可以推出“非正常状态下的这种动物”不可能是黑暗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B选项理解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4.4.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A项不正确,1988年美国医生发表的科学论文最明确地指出人造光会对动物产生危害的文章,但并不表示人类对光污染的研究是从1988年才开始。B项错误,人造光减少水生无脊椎动物在夜间活动量,使它们对藻类的消耗减少,这才使水藻恶性繁殖,水质下降。D项表述错误,灯光只是削弱飞蛾的防御反应,而不是使飞蛾丧失防御能力。故正确答案为C。

4.5.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根据句意可知第一个分句是假设关系,故选择D“即使”。“虽然”和“尽管”表转折,“除非”表条件。第二个分句表转折选择“而”,和“却”连用。故正确答案为D。

5.1.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D选项,与之对应的原文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


首页 上页 2 3 下页 尾页 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