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大学生村官公基备考:犯罪的主体

时间:2017-05-10 17:43: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一、犯罪的构成要件概述

刑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罪与非罪,对犯罪应该怎么样处罚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违法犯罪,但是严格的说这样的说法是十分不准确的。违法和犯罪是两次维度上的问题,通俗的说就是一个轻,一个重的问题。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违法”,然而只有达到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犯罪”。例如:甲偷窃乙500元只能称之为治安违法,但是乙偷窃5000元就称之为犯罪行为了。犯罪的构成要件就是起到讲犯罪定型化的作用,使之能够和一般的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我国大陆继承了苏俄的刑法理论,讲犯罪构成要件分为: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倘若缺乏都不能称之为犯罪。

二、犯罪的主体

所谓主体,是实施违法行为并且可以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自然人和单位)。需要强调的是单位亦是犯罪的主体。比如,某公司为了使得自己的标书中标,而给政府主管人员大量钱财。就可以构成单位行贿罪。实施违法的主体不是个人,而且基于整个单位集体意志的结果。对于单位犯罪,我们国家采取“双罚制”为主的模式,即惩罚单位本身也惩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和主管人员。就自然而言,因为年龄和精神状况的不同会影响到他们犯罪主体的地位。

1.年龄问题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刑事责任年龄,任何罪行都是犯罪的主体,即一个12岁的小女孩就算生出孩子,溺死在厕所里也不够犯罪。14到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需要对放火、杀人、强奸、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投放危险物质、爆炸、贩毒8种罪承担责任,其他的罪都不用。而年满16周岁的就能够对于所有罪承担责任了,只不过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从轻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于死刑。

2.精神状况

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不不负刑事责任的,我们称之为无刑事责任能力。而如果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则是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对于他们我们说可以从轻减轻处罚。需要强调的是,间歇性精神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他们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实施行为的时候是否发病,如果发病不承担,反之则承担。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