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模拟练习备考及答案三

时间:2016-12-19 11:42: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A: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准备 B: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C: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 C

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答案: D

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

A: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C: 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D: 培养年轻干部

答案: A

4: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它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 它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ACD

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案: B

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答案: BD

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规律。

答案: B

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 C

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

A: 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 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答案: C

10: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答案: C

1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   )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答案: ABCD

12: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 是否承认偶然性 D: 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答案: BCD

1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答案: D

14:发展的实质是:(   )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 D

15:唯物辩证法认为(   )

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D

1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答案: A

1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答案: C

18: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

A: 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 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 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 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答案: AB

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 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D: 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答案: D

20: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答案: CD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