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17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备考:行测“逻辑填空”解题首选小妙招

时间:2016-11-15 11:40: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白发三千丈,缘由‘填词’愁”很多考生对如何正确使用词语(这里指的是实词),只知道要多做题,要勤查词典,要不断积累,或者有的考生直接靠语感,至于准确率如何就全交给冥冥之中的运气了。^91考试网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们之所以对逻辑填空感到很无力,就是因为不知道快速辨析词语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广大考生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宝贵时间和精力。这个方法有个神奇的名字,叫“语素联想法”,就是通过分析词语间不同语素的侧重含义进而找到词语间的差异。这样做往往可以找到词语在范围大小、含义侧重、搭配对象等方面的不同。

 

例题展示:

例1: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______,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粗取精 言之成理 B.不拘一格 革故鼎新

C.吐故纳新 有的放矢 D.标新立异 去伪存真

答案:D。

解析:“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已经在提示第一个空需要填一个带“新”的词语。观察选项,A选项“去粗取精”B选项“不拘一格”显然与“新”无关。C选项“吐故纳新”D选项“标新立异”都有“新”,故正确答案在C与D里做选择即可。继续辨析,C选项除了“新”还有“故”,因此C选项包含的词义范围较大,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并没有“故”的意思,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例2:一些学者认为,在信息时代强化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实际上就是要求他们对互联网使用者发布的信息进行 _____,这不利于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实现。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_____。如果散布谣言也属于“自由”,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散布谣言,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2014-国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过滤 偷梁换柱 B.整合 断章取义

C.评价 混淆是非 D.审核 以偏概全

答案:A

解析:第二空根据前后文的解释,“散布谣言”等同于“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显然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说法,所以B选项“断章取义”说的是离开文章语境孤立地看待某一句话的意思D选项“以偏概全”说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都不符合题意。C选项“混淆是非”说的是一件事是对是错分不清的问题,A选项“偷梁换柱”说的是暗中把“梁”换成“柱”,显然,A选项的“偷梁换柱”更符合“散布谣言”等同于“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种偷换概念的说法。故A选项正确。

^91考试网专家认为,不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勤奋+技巧”,一定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希望广大考生都能成功上岸。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