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大学生村官申论模拟练习:镇政府起诉县政府事件

时间:2016-10-24 10:19: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8月,地处湖南洞庭湖区的南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镇政府起诉县政府”的案件。作为下级的三仙湖镇政府因为当地渔场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将上级单位南县人民政府以及国土资源局告上法庭,要求县国土局重新确定土地为镇集体所有。下级政府起诉上级政府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你怎么看?


【标准表述】

“下级起诉上级”,不仅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精神,也是基层政府摆脱“权力包办”,实现依法治理的有益探索。

[点出问题的核心,表明观点]

“镇政府起诉县政府”案在中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当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下级政府敢于起诉上级,体现了政府部门法制观念的进步。在传统的思维观念里,如果下级部门状告上级部门,几近“犯上作乱”。但法治社会要有符合法治精神的“运行规则”,基本精神就是平等。对于政府官员而言,除了要服从上下级的行政权力关系,更要敬畏法治精神。即使在行政关系中,下级要严格执行上级安排的任务,但在法律关系中,双方都要依法行政并承担应负的法律责任,并要站在“同一个高度”接受法律公平地丈量。

[分析问题,结合当前政策和社会背景,分析事件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政府部门首先要作出表率。

各级政府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社会治理。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和官员偏好使用行政权力包办一切,认为“权力包办”成本低、见效快。有的地方屡屡出现“以权压法”“权力抹稀泥”等现象。最终,往往陷入维稳压力大、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基层治理困境,走入社会治理和官民关系的“死胡同”。

依法治国,还要倡导各方依据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这不仅针对秋菊这样的普罗大众,也应针对政府权力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够把权力很好地关进笼子里,形成法律对权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可以对百姓信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当然,基层治理的法治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权力包办”仍会时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冲动。不过凡事总要有发展的过程,法治精神的落地更是如此。只有当人们逐步对民告官和“镇政府告县政府”这类事情习以为常时,法治社会也许才能建立起更牢固的信仰基石。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