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货币政策之十大考点

时间:2016-09-26 12:08: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一、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考点1:我国的央行名称:中国人民银行(注意:中国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区别)。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考点2:商业银行的目的:营利。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考点3:商业银行的性质:是储蓄而不是投资机构。

我国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考点4:我国的5大国有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

我国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直属国务院领导。

考点5: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注意区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性质;注意区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

二、货币政策

1、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考点6:货币政策调节的是货币需求量还是供应量。

2、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考点7: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哪些。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②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③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考点8: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定义。

(2)其他政策工具

利率: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

3.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的调控政策,应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入债券,降低利率。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的调控政策,应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卖出债券,提高利率。

考点9:经济萧条时的运用。

经济萧条时的市场表现:经济衰退,工厂倒闭,失业率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逆风向调节,应该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所谓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是拉动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所以应该是资金更多地流入社会,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利率都应该降低,央行应该买入债券,这样才能使更多资金流入社会。

考点10:经济过热时的运用。

经济过热时的市场表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这种情况,应该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原理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反。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