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村官考试申论范文:“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和德性

时间:2016-05-13 10:37: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学习不仅要深刻领会政策精神,更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平时也要广泛积累知识,多写多练,提高自己语言组织能力,这样才能做到高效学习。下面,91考试网为方便大家备考,为大家整理申论范文:“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和德性,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是“社会好”的标杆和准绳,是“生活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人们普遍认为,某个历史阶段,社会之所以和谐稳定,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制定得好,落实得好。只要把中央的“好政策”贯彻好,执行好,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社会就更加和谐。可以说,人民群众对各个领域具体“好政策”的出台寄予了厚望。

“好政策”符合人民意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群众公认的“好政策”,往往能够“恰逢其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发挥重要作用;往往能够满足当时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好政策”既是送给群众温暖、福祉的“阳光”,又是涵养公民良好品性和素养的“土壤”。“好政策”不仅仅满足人民意愿,而且深刻影响党风、民风、世风,影响公民内在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滋养公民的理性、德性。

“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理性”是一种冷静理智思考分析问题,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科学审慎地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态度。“理性”意味着不完全受感性欲望的支配,不意气用事,不冲动盲从,不狭隘任性,不走极端;“理性”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崇尚“理性”是秉持科学精神的表现。公民理性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只有大多数公民具有了普遍的理性,大家才能合理表达诉求,通过正确的途径解决矛盾,整个社会才能建立良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保持稳定和谐的状态。

“好政策”滋养公民德性。“德性”是公民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平,也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条件和标志。政策是精神文明的旗帜和风向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对公民的品德修养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好政策”能把坏人变好。“坏政策”能把好人变坏。“好政策”能激发人性中至美至善的部分,抑制邪恶贪婪的部分。如一些领域“实名制”政策的推行,使人们习惯于对自己的言论、行为负责,培养了人们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

对于我国特殊国情而言,“好政策”意义重大。某些关键领域的“好政策”已成为了人民群众期盼的“甘霖”“雨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牵引机”、“助推器”和“加速器”。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比较稳固,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某些政策调整的余地和空间更大,也较为灵活,因此发挥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涵养公民的理性和德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政策”对公民的理性、德性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作用。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