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学生村官行测备考指导:两个诀窍要牢记

时间:2015-04-08 11:06: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各位备战2015大学生村官考试的小伙伴们,看到行测逻辑题中真假话问题时,心中有没有涌起一股酷夏的燥热之感?接下来91考试网将为小伙伴们支招,帮你降降温,让你有个好心情去备考大学生村官考试。

1.矛盾法

小伙伴们应该知道,如果两句话之间是矛盾的关系,那么二者中必有一真一假,这是矛盾的特性,矛盾法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解决真假话问题。^91考试网专家根据这个特性为大家创出了一套口诀:“一找二绕三回”,大家只要按照口诀来就能轻松搞定。

“一找”:寻找题干中互相矛盾的两句话,由矛盾特性可以知道,两句话中一定有一句是真话,一句是假话,至于谁真谁假,大家不用纠结;“二绕”:找到矛盾后,接下来我们就绕开这两句话,去看看题干中剩下的几句话,结合题干所给条件,确定其他句子的真假,从而得到相关结论;“三回”:将所得到的结论带回到矛盾的句子中,确定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演练一下吧:

【例】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A.甲 B.乙 C.丙 D.丁

中公解析:依照矛盾法的操作步骤解题,一找:由题干知乙和丁为一对矛盾命题,二者必有一真一假。二绕:绕开矛盾,由题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则甲与丙均为假命题,由甲为假知钱为甲捐。三回:将该结论代入矛盾,可知乙说假话,丁说真话。答案为A选项。

2.假设法

当伙伴们发现有些真假话问题,矛盾法解决不了的时候怎么办呢?别着急,大家可以采用假设法。我们知道真假话问题之所以难,主要在于我们不知道题干所给的几句话究竟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假设其中某一句话为真话,并以此为条件开始推理,看看推出来的结果是否能满足题干所给条件,若能则假设正确,反之则是假设错误,需要重新假设。

细心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假设法最为关键的点在于,我们所选择的句子是否合适,若是合适,很快就能得到答 案,否则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那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句子入手呢?其实很简单,大家只需要仔细辨析下题干所说的几句话,找到其中最特别的词语或句子,它通常具备一些特征,如:句子最长/最短、出现频率最高/低、只有它说实话/假话,接下来通过一道例题为大家展示一下:

【例】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永远说假话,无辜者永远说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

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王说:“李是作案者。”

李说:“是赵作的案。”

赵说:“是孙作的案。”

孙没说一句话。

根据以上的叙述,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作案,王没作案,李作案,赵没作案,孙作案。

B.张没作案,王作案,李没作案,赵作案,孙没作案。

C.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

D.五个职员都没作案。

中公解析:张说的话最多,以其为突破口,“王说过他作的案”,根据题干: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所以王不可能说过这样的话。所以张说的假话,王没作案,推出张作案。王没作案,王就说真话,推出李作案。李说假话,推出赵没作案。则赵说真话,推出孙作案。答案为A选项。

只要各位小伙伴掌握了这两个诀窍,这类真假话问题完全能轻松搞定。最后,^91考试网专家祝愿大家在村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 稳扎稳打;无往不胜.
The greater the man,the more restrained his anger. 人越伟大,越能克制怒火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