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学生村官考试专业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时间:2014-11-14 18:02: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首要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好农民问题,让农民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同时又是三大产业中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工农业的全面进步,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本世纪初就提出的奋斗目标。目前,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这种状况主要出现在农村。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个国情主要体现在“三农”问题上,所以中央一号文件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这样才能促进全国的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化、均衡化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于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在变化中协调,收入在稳定中提高,生活在发展中改善。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差距都还比较大,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上把握得当,把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好,尽快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发展滞后的现状,以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民是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五)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农村,是硬件与软件共同发展的农村,是村容村貌与农民的精神文明一同进步的农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尚;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自治建设,建立农村民主管理新体制。


Economy is the art of making the most of life. 节约是把生活尽量巧安排的艺术.
Don't meet trouble half-way. 不要自寻烦恼。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