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职不在岗”有何警示(二)

时间:2013-05-03 18:31: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别让村官成为“曲线择业”的跳板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地开始探索招募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基层干部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日渐成为基层发展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特别是自2008年3月,国家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先后有130多万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目前,全国共有20多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一线干事创业,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做出了自己的巨大贡献,涌现出了如“感动中国”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大学生村官享有定向考录公务员、考研加分、创业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因而被部分动机不纯者视为实现“曲线择业”的跳板。虽然顶着大学生村官的头衔,但毫无服务“三农”的热情,既不深入群众、也很少进村,有的甚至连草和麦苗都分不清。这一方面有违国家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同时也容易引起那些踏实干事村官的心理失衡,使他们觉得自己干得特别没意思,进而产生“所有村民都认得你、都觉得你好,又有什么用”的消极情绪。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提高其“到岗率”,避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风气侵染最基层的“村官”,防止当村官成为某些人达到个人目的的终南捷径,关系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成败和新农村建设的“质量”。而“濮阳模式”所采取的以不定期抽查“村民熟悉程度”取代定期检查、年度考核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考核作假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实效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鉴于各地实际情况迥异,对于大学生村官采取不同的考核体系和管理模式再正常不过,全部照“濮阳模式”依葫芦画瓢,进行“不定期抽查”未必就能取得一致的理想效果。但不论采取何种考核模式,有两点是明确无疑的:其一,组织部门考核水准的高低、考核内容的仔细与否,对大学生村官“到岗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二,考核体系中是否包含“村民意见”等民意内容,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村官了解村民、与村民打成一片的意愿高低。否则,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大学生村官工程最终能否改变“三农”面貌,既有赖年轻人的理想与奉献,也取决于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剔除混入其中的投机分子,后一点处理不当,势必产生“鼠屎坏粥”效应,而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红网 王垚烽)


Fortune is good to him who knows to make good use of her. 知道用福的人才有福。
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 要想打狗,找棍不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 村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