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5 17:10:38

2012年10月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许慎
D. 朱熹
2.(单选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 )。
A. 合作模式
B. 平等模式
C. 管理模式
D. 授受模式
3.(单选题)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格赛尔
B. 杜威
C. 华生
D. 霍尔
4.(单选题)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 学生具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5.(单选题)( )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A. 思维
B. 反应
C. 语言
D. 理解
6.(单选题)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 义信息的方法,称为(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故事法
7.(单选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先后一致
D. 不快不慢
8.(单选题)下面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B. 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C. 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 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
9.(单选题)创设情境的形式主要包括( )。①文字材料情境②语言描述情境③形、声、^色 情境④问题情境⑤实验情境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10.(单选题)学校心理教育的重心是( )。
A. 心理规律的掌握
B. 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C. 心理素质教育
D. 理想教育
11.(单选题)教师让学生“即兴回答问题”,这是调动学生的( )。'
A. 直觉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常规思维
D. 逻辑思维
12.(单选题)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都反应不出来,这是一种( )现象消极作用的表现。
A. 发散思维
B. 定势
C. 逻辑思维
D. 启发
13.(单选题)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 搜集信息的能力
B. 交流、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C. 创新能力
D. 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单选题)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A. 神经心理学
B. 构造心理学
C. 认知心理学
D. 社会心理学
15.(单选题)“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16.(单选题)教师是( )。
A. 教育过程的主体
B. 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C. 教育过程学的主体
D. 教育内容的主体
17.(单选题)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
A. 逻辑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形象思维
D. 动作思维
18.(单选题)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
A. 学科课程论
B. 结构主义课程论
C. 实用主义课程论
D. 综合课程论
19.(单选题)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
A. 直观教学
B. 启发教学
C. 比较教学
D. 变式教学
20.(单选题)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21.(单选题)个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 )提出的。
A. 瑞士皮亚杰
B. 奥地利劳伦兹
C. 美国桑代克
D. 苏联维果斯基
22.(单选题)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
A.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 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 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23.(单选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C. 教育现象
D. 教育问题
24.(单选题)“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教育方法?( )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教育法
25.(单选题)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 自觉性
B. 独立性
C. 主动性
D. 创造性
26.(单选题)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
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
B.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水平结合的学说
C.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 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27.(单选题)许多人利用早晚的时间学习,记忆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 扰是( )。
A. 双重抑制
B. 单一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28.(单选题)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
A.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 封建社会末期
C. 奴隶社会初期
D. 原始社会末期
29.(单选题)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 杜威和赫尔巴特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30.(单选题)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
A. 导向性
B. 对等性
C. 强制性
D. 有序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多选题)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
A. 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B. 班主任工作
C. 课外、校外活动
D.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显示答案
2.(多选题)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 )。
A. 认知
B. 理解
C. 分析
D. 综合
显示答案
3.(多选题)依随于是杏作出某个反应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被称为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可分为( )。
A. 奖赏训练
B. 取消训练
C. 惩罚训练
D. 回避训练
显示答案
4.(多选题)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