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2-02 07:06:57
云南省2009年某市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科目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字母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中填涂。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B )。 P3
A.欧洲社会主义的发展 B.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D.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2.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 )。
A.实践性 B.阶级性 C.物质性 D.斗争性
3.荀子指出,“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说明了( D )。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4.“蝴蝶效应”理论认为,“一只蝴蝶在巴西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种观点( C )。
A.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B.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C.肯定了联系的系统性 D.肯定了联系的主观性
5.“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技术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 D.认识发展是实践的目的
6.“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可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观点是( C )。
A.历史循环论观点 B.英雄主义历史观 C.历史宿命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7.“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这是( B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8.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趋势的是( B )。 P18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规律
9.反映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 D )
A.原因和结果 B.内容和形式 C.可能性和实现性 D.必然性和偶然性
10.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类历史上最后的国家是( A )
A.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 C.共产主义国家 D.联合国家共同体
11.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B )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小资产阶级
1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D )。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B.改革开放,独立自主
C.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3.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 C )。
A.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B.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C.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 A )。
A.发展生产力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善党的领导 D.政治体制改革
15.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是( B )。
A.国际主义 B.国家利益 C.地区利益 D.全球利益
1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的本质在于坚持( C )。
A.依法行政 B.四项基本原则 C.执政为民 D.党的领导
17.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 A )。
A.人民群众 B.中国共产党 C.知识分子 D.无产阶级
1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D )。
A.科技 B.制度 C.教育 D.人才
1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 B )。
A.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的保证是( C )。
A.管制 B.协作 C.竞争 D.法制
21.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是( A )。
A.价格机制 B.决策机制 C.供求机制 D.竞争机制
2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是(B )。
A.资本 B.劳动 C.技术 D.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23.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 D )。
A.企业分配制度 B.企业领导制度 C.企业激励制度 D.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24.下列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C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25.由于劳动力的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所引起的失业是( B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 C.季节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26.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纲领是( A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7.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具有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D.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28.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这属于行政行为效力中的( A )。P164
A.确定力 B.执行力 C.约束力 D.公定力
29.行政主体对相对方实施处罚时,必须保证相对方有取得救济的途径,否则不能实施行政处罚,这是行政处罚的( D )。P169
A处罚法定原则 B.一不再罚原则 C.过罚相当原则 D.处罚救济原则
30.大学生方某盗窃同学的高档数码相机后,良心发现,在同学发觉前放回了原处,方某的行为是( C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 C.犯罪既遂 D.不负刑事责任
31.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属于( A )。
A.自物权 B.他物权 C.担保物权 D.用益物权
32.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 B )。P208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姓名权
33.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文文种是( D )。
A.通告 B.通知 C.通报 D.公告
34.下列属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