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6年01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博士后招聘公告

时间:2016-01-16 09:44: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支持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平台,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面向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师生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师生提供创新的教育应用服务,并探索移动互联时代的创新教育业务形态和治理方案。根据中心的核心任务,拟从网络时代学习基本理论、学科教育、教育领域的智能技术、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教育应用与治理技术这五个方面的研究领域招聘相关博士后人才。

 

一、研究领域

1.网络时代学习基本理论研究

l 基于脑科学、神经科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基础,对21世纪学生的认知发展关键期与认知规律、情绪变化与调节等基本问题开展研究

l 新媒体、新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规律研究

l 学生阅读、写作、计算、表达等基本能力变化研究

l 信息素养、媒介素养与身心健康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

 

2.学科教育研究

l 语文、数学、英语等中学各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研究

l 语文、数学、英语等中学各学科认知模型构建、认知水平及学科潜质诊断研究

l 语文、数学、英语等中学各学科创新测评题型设计与开发、在线测评技术研究

l 语文、数学、英语等中学各学科全过程学习数据采纳及可视化表达研究

l 技术支持下的综合实践活动、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2.教育领域的智能技术研究

l 学科知识本体库的构建研究

l 社会性知识空间语义模型研究

l 学习资源的语义自动化标记研究

l 教育大数据分析模型与分析技术研究

l 封闭域的知识语义化与问题解答研究

l 学习资源与学习服务的适应性推理引擎研究

l 开放域的语义理解、知识推理与自主学习研究

l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与智能服务研究

 

3.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领域研究

l 开放平台的资源与应用汇聚机制研究

l 服务资源属性建模研究

l 面向学习过程的应用服务汇聚研究

l 面向学习过程的学习工具、创意学习资源包开发与孵化研究

 

4.消费驱动理念下技术与教育融合、教育治理技术研究

l 智能平台融合于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效益与效果研究

l 教师在线教学服务形态研究

l 未来学校的体系结构研究

l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公共服务转型与变革研究

 

二、申请条件及申请方式

1.申请条件:具有上述相关领域研究背景、取得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敬业勤奋,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实质性承担过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申请方式:请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个人简历一份并附2-3篇代表性成果。简历中需列出全部学历和工作经历、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的奖励、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未来研究计划等。并提供两位本学科领域教授的推荐信。

三、工作待遇

1.年薪10~20万元。中心会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提供完善的福利社保体系,缴纳五险一金。入站博士后,可在中心整体研究方向的范围内,申请研究课题,中心根据研究的实际需求设立研究基金资助。

2.在中心2年博士后期满后,表现优秀者,中心可以提供长期研究职位。

四、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校内“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京师大厦9707)。

邮编:100875

联系人:李晓琴老师

联系电话:13488749630

Email:yuyan918@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博士后+本人姓名+91考试网)

 

高.校人才.网发布
查看次数:次


Tomorrow never comes. 切莫依赖明天. /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He who peeps through a hole may see what will vex him. 偷窥者会看到使自己烦恼的事。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