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试卷真题(十九)

时间:2012-02-07 23:20: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76.文中提到“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旨在说明(  )

A.地震的表现即地面的破坏                B.地震首先破坏地面建筑物

C.地震灾害后的主要表现                  D.地震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

【解析】B。题目难度不高,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中出现了“唐山地震中,70%一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一句,实际上是一个例子,其作用就是说明之前出现的观点,也就是该句的前一句“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一句,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

77.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

A.桥梁断裂           B.管道破裂          C.山体滑坡            D.通讯中断

【解析】D。“次生灾害”出现在篇章的第二自然段倒数第三句,“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露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一句,可知D项属于次生灾害。A项和C项在文中并未提及,B项表述有误,“管道破裂”属于造成次生灾害的原因,而并非次生灾害本身。

7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地震中道路旁出现的地裂缝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关

B.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横波产生的大振幅晃动

C.地震中发生的火灾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D.地震中喷沙冒水的现象也是地震晃动产生的结果

【解析】A。根据文中第二自然段第四句话“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一句可知A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由文中第一段“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可知B项表述正确;由文中“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露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一句可知C项正确;根据文中“地震的晃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一句可知D项表述正确。

7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A.地震极震区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动

B.山区发生地震就会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

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变既有隆起也有下降

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

【解析】C。根据文中第二段“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一句可知C项表述正确;根据文段第一段第二句“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可知A项表述过于绝对,是“有时”而并非“必定”;根据文中最后一句“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可知B项表述过于绝对;根据文中最后一句“在上游形成地震湖”可知D项表述有误,并非“山下”而是“上游”。

80.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  )

A.地震产生的原因                          B.地震的次生灾害

C.地震的各种现象                          D.地震造成的危害

【解析】C。根据文段表述谈到了地震发生后的一系列现象,以及造成的一系列危害等进行论述,由此可知主要讨论的问题为C项,“地震的各种现象”。A项、B项和D项表述都比较片面。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下列给出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一、文字资料(81~85题):

2008年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宣布,初步核算,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加快8.4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


首页 上页 18 19 20 下页 尾页 19/20/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