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选词填空》(2020年最新版)高频考点强化练习(三)

时间:2021-01-03 09:37: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60年自强不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使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有着5000年_____历史的中华民族,正迎来震烁古今的伟大复兴。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复兴之路浑厚
B: 康庄大道浑厚
C: 康庄大道厚重
D: 复兴之路厚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察区别词义的轻重。康庄大道:比喻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也比喻正确、光明、美好的前途。复兴:指衰落后再兴盛起来。浑厚:淳朴,朴实;(诗文、书画的风格)朴实雄厚。厚重:又厚又重;丰富而贵重,温厚稳重。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从衰亡走向兴盛,而本身就是一个光明、美好的前途。浑厚:淳朴,朴实;(诗文、书画的风格)朴实雄厚。厚重:又厚又重;丰富而贵重,温厚稳重。根据词义的轻重,5000年的历史是又厚又重,而不能说是朴实。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实词的辨析>区别词义的轻重



2、单选题  世间的事物很少能比大学美。在这里,憎恨无知的人奋力求知,____真理的人传授真理。在青年们长知识的年华里,大学给予他们远大目标和共同生活的规范,给予他们渴望得到的亲密友情,让青年人永无止境地对永恒的主题____。没有这些,青春便只是耗费时光。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通晓 言无不尽
B: 谙悉 各抒己见
C: 敬畏 上下求索
D: 掌握 高谈阔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混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实词与成语的混搭填空。第一空,由句意可知,只有洞悉真理的人才能传授真理,排除C项。“掌握”、“通晓”均不能与“真理”搭配。“谙悉”指熟知,与“真理”搭配贴切。第二空,“高谈阔论”多含贬义,与原句语境不符。“言无不尽”多与“知无不言”连用,强调某个人把自己关于某个时期的情况阐述清楚。“上下求索”形容努力寻求探索。“言无不尽”、“上下求索”与“主题”搭配不当。“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符合材料中让青年人在大学里充分发表自己对永恒这个主题的看法的语境。故该空应选“各抒已见”。因此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目前,以经济和科技领衔的全球化浪潮正迅猛地______整个地球村。_____
A: 风靡 
B: 席卷 
C: 覆盖 
D: 平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 【解析】“风靡”是用来形容事物很风行,因此不符合题意;“覆盖”、“平铺”也不能完全表达句意,因此选B。



4、单选题  宋代周守中的《养生类纂》载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移气,不生瘟疫病”。古代的中国政府对于沟渠的通塞也很注意,每逢雨季之前,就命水利官员加以____以免泛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整治
B: 疏浚
C: 疏导
D: 疏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实词填空解析考查实词的固定搭配。填入括号的词须与“沟渠”搭配,“疏浚沟渠”属于固定搭配,另外“疏浚”一词也与材料中引用的“沟渠通浚”相对应。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A“整理”一词包含的动作范围太大,不能精确对应材料中的“通塞”,不选。选项C、D均有“通塞”的意思,但与“沟渠”不符,也不选。



5、单选题  他的父亲是一名指挥家,或许因为_____,孩提时的小刘便对音乐演奏显现出很高的天赋。
A: 耳闻目睹 
B: 耳提面命 
C: 耳熟能详 
D: 耳濡目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殷勤恳切。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根据题意,选D。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