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三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开设儿童哲学课,谁来当学生?(2017年11月20日)

时间:2017-11-20 12:50: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据报道,杭州市协和幼儿园计划开设儿童哲学课,具体实施要等明年年初正式开园后。在给新生上哲学课前,该幼儿园已经开始给家长进行科普了。针对幼儿园开设儿童哲学教育课,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和争议。一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哲学高深,连大学生和成人有时候都难理解和消化,幼儿园孩子这么小,如何理解得了?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制造新奇和拔苗助长?

儿童哲学课并非肤浅的拔苗助长

事实上,儿童哲学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也不是杭州市协和幼儿园一家独创的课程。比如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等等,早有实践和提倡。

笔者以为,站在孩子健康成长、无忧童年的立场上,家长和社会的担忧可以理解。但深入来看,家长这种担忧又是多余和没必要的,是一种对儿童哲学课的误解。

首先,就理论上讲,这是一种对儿童哲学的误解。所谓儿童哲学课中的“哲学”,并不同于高校学术体系和社会体系中过往意义上的成人哲学,更多的是日常生活意义上、孩子世界的小哲理、小思考等哲学,也就是启发幼儿发散思维的一种教学启蒙。如此看来,儿童哲学课不但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拔苗助长的反作用,而且相比于以往的一些幼儿园专注于孩子知识的教育,儿童哲学课无疑是对幼儿成长方式和途径的扩展与丰富。

其次,就教学实践来看,杭州市协和幼儿园的所谓儿童哲学课,是在以往简单绘本等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在相关绘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孩子来说无所谓对错的问题导向思考。一方面,这些发散性的问题思考无所谓对错,对孩子没有压力,能够不知不觉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致,提升孩子的参与感、成就感,提高孩子学习的深度,较好实现和适应孩子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另一方面,儿童哲学教育可以让幼儿园以往相对来说简单干巴的绘本教育,由单项的知识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掌握,可以更好地拓展教育宽度,即学会一课绘本,掌握的知识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本绘本的体量,让幼儿从小学会和养成发散的思维学习习惯,对今后的人生成长和学习,将大有裨益,影响深远,是培养孩子兴趣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途径。

再次,开设儿童哲学课,实际上也为包括当事学校及家长在内的所有学校和家长再次真正认识孩子、正确对待孩子,提供了一个契机,是给中国教师及父母们的一堂另类“教育课”和教育“礼物”。

由此可见,“儿童哲学课”并非是肤浅的拔苗助长,本质上是以哲学为载体来推动幼儿各项核心素养的发展,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大问题”,有助于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他们能持续探索自身和周围的世界,提升智力发展的宽度与深度。

因此,学校、老师给懵懂年龄的孩子上儿童哲学课,早一步引导孩子们从小学会思考学习与情感上的交流,改变以往单纯的直接知识传授,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真正体现“教”和“育”的教育真谛。

当然,要让孩子在儿童哲学课上找回自信、激发兴趣、回归本真,从“人之初”潜移默化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儿童哲学课不能只是形式主义,而是要真正在上课的内容上不断完善再完善、丰富再丰富。而且要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和手段,让这样的课程真正发挥初设的作用,谨防这样的课程沦为形式主义之下的简单办学卖点、行高收费的噱头等。(鞠实)

园本课程创新不能搞噱头

据悉,杭州市协和幼儿园给孩子设计的课程以活动情景为主,哲学主题包括“嫉妒”——“我不喜欢妈妈生小宝”、“认识自我”——“我为什么要上学”;“社会”——“你必须同意别人的意见吗”;“死亡”——“人有没有办法不生病”等等。

看了以上这些哲学课程主题,家长们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面对孩子的“哲学问题”,而很多幼儿园的老师,日常工作也在回答和处理孩子的“哲学问题”,诸如:我是从哪里来的啊?人为什么会死?人为什么会生病?爷爷奶奶为什么会老?这家幼儿园开展的所谓的儿童哲学教育,并非教育儿童了解哲学,而是面对儿童自我认识、自我探索与发展中的各种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

把这些教育归为幼儿哲学教育,似乎也没有错。但是,儿童哲学教育,更适合教育研究者、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可以让幼儿教师、家长懂得怎么去面对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以及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开放性思维,鼓励孩子积极发问。通过重视儿童哲学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爱思考、爱探究的习惯。然而,将这作为一门幼儿课程,却并非幼儿园教育的创新,是将哲学研究和儿童教学混为一谈。

一方面,既然儿童哲学对幼儿很重要,那这不可能通过一门课来解决孩子的哲学问题,而应该成为所有教师、家长在与幼儿进行交流,教育引导幼儿时,都要进行的教育;另一方面,从媒体报道的儿童哲学教育内容来看,给人的感觉是套用时髦的概念,故作“高深”,与我国大学热衷更校名,让校名“高大上”,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上述这些“哲学问题”,在儿童教育读本中随处可见,不同的是套用哲学概念,进行梳理。而这种通过创造一个新概念,来进行幼儿园课程创新的做法并不足取。给人的感觉是在搞创新的噱头,只是新瓶装旧酒,犹如把农村娃“狗蛋”取一个英文名“james”。

就如有家长不理解何为幼儿哲学教育,在上课时才发现老师是在用《喂,小蚂蚁》的绘本,告诉家长孩子在听这个故事时,“他可能会问,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她或许会问,小蚂蚁如果被男孩踩死了,它的妈妈会不会伤心?”等等,才发现,幼儿哲学就是“这些问题里都蕴含着儿童哲学,就是孩子们在思考自己和自然、动物的关系。所以,假如孩子提出这些问题,别嫌烦,要引导他们继续思考、探索。这个过程就是儿童哲学课程”。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了解幼儿哲学概念,或有助于他们站在哲学高度,来理解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什么哲学的概念,并不需要懂得“我这个问题,是在思考我和自然、动物的关系”。

幼儿哲学教育,应该针对的是老师而非孩子,让老师以哲学的思辨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思考、探索,就如儿童心理学,应该针对老师,让老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让孩子学心理学一样。针对幼儿开设哲学教育、心理教育,会造成混淆和错乱。在日本,幼儿园设计得很朴素、简单,大多采用原木色调,孩子可以在墙壁上涂鸦,盥洗室的流水装置、通风管道都是裸露的,有的幼儿园还有露天水池,这都是鼓励孩子思考和探索,让孩子感受自然,这其中充满儿童哲学原理,但没有人把这称为哲学课,要让孩子理解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都在开发园本课程,也在组织幼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开发园本课程当然需要以教育研究引领,但是,不论是园本课程开发,还是幼儿园课题研究,都有玩概念,追求形式上、外在创新的趋势,而教育主管部门或课题立项机构,对此也情有独钟。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课题的主题是如何让孩子学会思考,这会被主管部门认为毫无新意,而如果改为基于儿童哲学的孩子创新思维培养,那就会得到青睐。课程改革和创新,需要的不是“高大上”,而是回归教育本质,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接地气。(蒋理)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成绩快速提升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 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 ★ 
 ★ 公务员考试试题汇总 ★ 
 ★ 省市县导航及其他考试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