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47:52
1、单选题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见图方向变化。据此回答:
1.图中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自然灾害? C.经济因素? D.地形土壤
2.“闯民”是为了寻找新的土地,从顺治八年(1651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约299年的时间里,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主要的影响是
A.污染水资源? B.水土流失加剧? C.生物物种灭绝? D.森林资源破坏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1.“闯关东”是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民被生计所迫到东北地区寻找生活出路,而目前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又吸引了东北地区人们迁移到山东,所以,导致图中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2.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只是在东北平原开垦土地,由于东北平原有一定坡度,所以“闯民” 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主要的影响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阿富汗难民迁往巴基斯坦,按地理范围划分及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国际人口迁移―劳务输出
B.国内人口迁移―宗教
C.国际人口迁移―战争
D.国内人口迁移―缺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阿富汗难民迁往巴基斯坦属于战争引起的国际难民,属于国际性人口迁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造成了人才流失;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归,对我国而言属于人才外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造成当今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别
B.国家政策
C.文化背景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造成当今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人口从经济水平低的地区移向经济水平高的地区,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方式。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4~15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小题2: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根据三地的经纬度判断:甲大约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乙大约位于长江三角洲附近。丙大约位于珠江三角洲。小题1:三地相比较而言,甲地经济较为落后,乙丙两地经济较发达,故三地区当今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小题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增加了经济收入,但可能造成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支持了当地的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也给当地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率上升、社会治安混乱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