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11:46:14
1、综合题 读美国本土图,完成下列问题。
(l)农业带名称:①________带,②________带,③________带,④________带。
(2)图中阴影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A.农业区域专门化? B.农业一体化
C.农业高度机械化? D.农业集约化
(4) 图中甲为________山脉,乙为________山脉,丙是美国最大的河流: ________河,丁是丙河的支流________河,该河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是世界河流治理与开发的典范,主要模式为________开发。该流域属于________气候。
参考答案:
(l)玉米?小麦?乳畜?棉花
(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长江三角洲转移
B.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C.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小题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三次产业迁移均能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判断,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制造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故选C项。
小题2:产业转移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A错误;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矿产资源少,B错误;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迁入地在接受了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不是迁出地,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信息,调用课本关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式可简单解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与其产生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风力侵蚀作用
B.藏绵羊和牦牛—特殊高寒环境的产物
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海陆位置影响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经纬度位置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是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降水量少,A项错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故适宜藏绵羊、牦牛等耐高寒物种的生存,B项正确;青藏高原的气候高寒是由于地势高,C项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7分)图13示意中国东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4? 1991年和2009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
(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
本题解析:该题以热点材料国家“十二五”规划为背景材料来命题,综合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1)此问关键是对“地形”的理解,区域地形的特点包括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和海岸线特点。根据图中等高线密集程度和数值大小,可以判断该区域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R河为长江,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携带泥沙、地势、流速和海水顶托作用等方面来分析,注意抓住“自然”关键词。
(3)根据表4中1991年和2009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可以总结出R河三角洲经济区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少;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的这种变化,说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
(4)R河三角洲经济区是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市场、交通、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来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分)
参考答案:
(1)原因:青海柴达木盆地为我国主要天然气分布区之一
本题解析:
(1)西气东输二线经过我国四大气区中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可以补充气源,增强天然气供给的稳定性;并且将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地经济发展,同时对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2)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的优点可从气源地、经过的地形区、接受天然气的地区、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方面考虑。
(3)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