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1 05:52:35
1、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其判断依据是?。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等于0的是?。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参考答案:(1)晨线
(2)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3)D? ,BC
(4)C ,B
(5) 12点, 8小时
本题解析:(1)结合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EF线,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EF线为晨线。(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3)图示B、C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D点位于夜半球,故太阳高度小于0°;而A点位于昼半球,故太阳高度大于0°。(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图示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得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越往南昼长越长,而越往北,昼长越短。(5)图示A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故地方时为12时。图示C点的日出时间为8点,故上午为8:00—12:00,故计算昼长8小时。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自转方向、12点的位置等基础信息,进一步判断节气、晨线和昏线、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等综合信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晨昏线图的基本解题技巧的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假设该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孤,其中AB为昼弧,其余各弧为夜弧,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小题2: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
A.2 l时
B.3时
C.6时
D.9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根据图示自转方向判断图示为北半球,AB为昼弧,其余各弧为夜弧,说明该纬度出现昼短夜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B位于同一纬度,且从B看A与自转方向一致,故说明A在B的正东方向。
小题2:根据图示昼弧90°,判断该地昼长6个小时,故计算日出9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北京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和原来历年同期相比,将会:(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着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的度数也变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京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比原来大。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90度减纬度差,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原来小。A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116°E与120°E相比
A.地方时早20分钟
B.地方时晚16分钟
C.地方时晚20分钟
D.先看到日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116°E较120°E西侧4°,故地方时较120°E晚16分钟。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教师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教师节9月10日位于夏至日至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