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7 07:26:28
1、单选题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大桥贯通后,由香港开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15至20分钟。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2.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E.基本协调
F.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G.环境污染严重
H.生态破坏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由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可以得到该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所以(1)题选A,(2)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要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
材料二:下图中M 为丁地2010 年农产品产值构成比重示意图。
(1)说出制约乙港发展的自然条件和丙港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丁地2010 年农产品产值构成比重,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甲城市需布局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地中选出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乙港海水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港海水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
(2)市场、交通
(3)①?;理由:避开盛行风向(东亚冬季为西北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火力发电厂只能分布在①③;在城市热力环流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在区域农业生产中是比较容易改造的自然条件
B、气候条件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C、夏季温暖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D、水热条件适合发展喜温作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图a和图b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3题。
1.图a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参考答案:1、A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